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的“中国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的“中国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5:28:0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的“中国梦”
时间:2023-08-05 15:28:09     小编:

[摘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刻的思想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既是“中国梦”的灵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更是当代大学生“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思想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思政教育;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征,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精辟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梦想凝聚、升华而成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其本质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青年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①大学生要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有正确方向的指导和坚实思想的保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的灵魂,也是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是大学生追梦和圆梦的精神支柱。

一、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一个国家要有凝聚力,一个民族要有生命力,必须有强大而牢固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之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为支点,需要凝聚全民的共识为前提,需要汇聚全民的力量为动力,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我们形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托起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高校是为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培育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树立理想信念为根本、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内容,引领大学生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中国梦”。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贯穿到理论课堂中。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国际形势与时代主题的判断和认识,不断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学习,坚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提高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自觉与自信。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人生的方向标与动力之源,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使他们真正明白,只有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相连,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最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大力组织开展各种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要以健康的高校校园文化熏陶和塑造大学生。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积淀,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之源。通过开展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良好文化氛围,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思想深处认同的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规范。要立足于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际,以校园文化作为介质实现对“中国梦”的宣传引导。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关“中国梦”为主题的学习宣传活动。以学生党团建设为龙头,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内容,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和宣传学习活动,使大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和灵活多样的主题教育中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二、以倡导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为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来自于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倡导,就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高校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将爱国热情和时代精神化作振兴中华民族的实际行动。同时也要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主题,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当先的时代精神。只有将两者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才能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首先,要加强以传统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发展形成的。高校要实现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就必须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与优秀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与热情。 其次,要加强以改革创新为内容的时代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生命之源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际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发展方向、引领社会进步潮流的、被人们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育人为本,创新为要,一方面,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需要新一代大学生拥有创新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新一代大学生具备开拓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积极改变思想观念,通过参加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最后,要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中国梦”在高校教育中的有效实现,就是要将“中国梦”的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实质化,让大学生通过主题演讲、时政辩论、组织参观、影视欣赏等活动,真切地体会梦想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国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为依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高校是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培养基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是每一位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可以有效释放他们的青春正能量,激发他们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实现民族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加强对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应该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依托,围绕实现“中国梦”丰富其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的新情况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工作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国梦”宣传教育为核心,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契机,在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与教学艺术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改革为平台,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求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即将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大学生“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改革为依托,将“中国梦”的本质涵义、发展历程、时代内容、动力之源以及影响意义等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组成进行讲授,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常教常新和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模式为平台,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现代教学载体相融合。即借助于现代教学形象化、具体化的教学优势,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以图片、音乐、影视等方式呈现出来,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将“中国梦”的理想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变为升华思想的过程,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改革为平台,探索“中国梦”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持久地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使“中国梦”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除此以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四、以着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路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中,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与领悟其深刻内涵,将“敬业、诚信、友爱”的基本要求内化为日常行动。大学生的“中国梦”说到底只能通过努力实践才能实现,要坚持知行合一,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真正汇聚实现大学生“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引导大学生追逐“中国梦”,加强实践能力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实践梦想中的主体地位,要明确大学生既是自己梦想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高校必须注重教育的实践环节,形成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即要将“中国梦”的实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积极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搭建实践平台。首先,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大学生的“中国梦”。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大学生锻炼能力的契机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有关方面,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切实让大学生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正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尽全力。如大力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 三下乡”活动等,充实大学生人生经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使得大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并把这种对民族的浓厚情感升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在亲身的服务实践中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实现大学生的“中国梦”做准备。例如,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或者学生社团,开展多样化的志愿者服务,使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服务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第三,积极参加各类社区服务活动,增强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要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多种联系,以社区活动为平台,在社区等公共场所或相关社会福利机构中提供自愿服务的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使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塑造思想品质,提升精神风貌。只有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与认识,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丰厚的实践原料。

[注 释]

①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