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1:54:27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时间:2023-08-07 11:54:27     小编: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精品源自数学科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电影批评中角色嬗变的梳理,探讨在当下的文化语论知识分子在中国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邓文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上海,225300)境下,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的角色应是怎样的定位。

指正与引导者:早期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 变革者:198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批评在很长时间内沦为政治的附庸,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长时期置于政治话语的藩篱之中。在这种语境中,早期中国电影批评中知识分子的指正与引导者的身份变为被引导与被驯化者。进入新时期后,长期受压制的独立意识得以解放,知识分子通过电影理论与批评纷纷表达对中国电影发展状况的见解与主张,在电影批评中呈现出变革的力量。知识分子的变革力量主要体现推动电影观念的变革及与电影创作者的互动两个方面。进入新时期,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知识分子重新进入社会的精神层面,扮演其社会良知的角色,并担当起文化和精神启蒙的责任。”⑦面对笼罩中国电影界十余年的“三突出”电影创作观念,知识分子在电影理论批评界高举电影观念变革的大旗,对电影语言现代化问题、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蒙太奇与长镜头以及电影的民族化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讨论。将电影观念的变革应用于电影创作中的典型范例来自张暖忻与李陀。二人同时具有电影理论批评者与电影创作者的双重身份。早在1979年,张暖忻与李陀就发表了题为《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作者首先指出当时中国影片的语言非常陈旧,然后回顾了世界电影史上几次重大的电影语言变革,并指出“世界电影艺术在现代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上,越来越摆脱戏剧化的影响,而从各种途径走向更加电影化”。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电影语言必须走向现代化,当然“强调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绝不是主张对国外电影语言生硬地套搬与模仿。”⑧此文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界引起广泛的争议,相继出现了邵牧君的《现代化与现代派》、郑雪来的《电影美学问题论辩》、徐昭的《从西方电影史看电影语言的演进》等一系列文章,对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回应。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很快在李陀编剧、张暖忻导演的影片《沙鸥》中得到体现。对于此影片,有批评者认为:影片在结构上着重于叙说含义的艺术追求,加上实景拍摄、采用自然光、启用非职业演员,特别是探索使用长镜头,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纪录派”影片的风味。⑨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对电影观念的变革与电影创作之间形成了较为良性的互动。在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者之间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即为创作研讨会的召开。在这一时期,有针对某位导演电影创作的研讨,如1985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在北京召开的“成荫电影创作研究讨论会”;有对电影技术的研讨,如1987年中国电影剪辑学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影电视剪辑学术研讨会”;有对中国类型电影的研讨,如1988年由《当代电影》编辑部主持召开的“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还有对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关注的研讨会,如1986年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当代电影》编辑部联合主持召开的“中国新时期女导演创作回顾研讨会”等。对中国电影来说,1980年代娱乐片的兴起与高涨无疑为后来中国电影的转型奠定了基础。知识分子对这一时期的娱乐片风潮表现了相当的敏锐性。1987年《当代电影》曾连续三期刊登题为《对话:娱乐片》的文章,参与对话的既有理论家与批评家,还有编剧和导演。1988年由《当代电影》编辑部主持召开的“中国当代娱乐片研讨会”可以看作是这三次对话的延续。共有包括电影厂领导、电影创作者、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在内的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时任《当代电影》主编的陈昊苏提出要确立娱乐片的主体地位,⑩对娱乐片的创作与批评形成巨大的影响。此次研讨会围绕娱乐片热的背景与意义、娱乐片的概念与功能、中美娱乐片的对比以及如何提高娱乐片的质量等几个重要议题展开研讨,虽然涉及的议题仍较为宏大,但将娱乐片的功能与意义提高到了相应的高度,表达出知识分子改变中国电影纯艺术的单向维度、娱乐片与探索片共存的变革理想。

自我言说者:新世纪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精品源自数学科

通俗。14对于电影批评来说,这一构想同样适用,知识分子应该成为沟通电影创作与电影观众的中介。

结语

从以上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电影批评中角色流变的梳理来看,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当下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与早期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198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知识分子相比,其角色发生了从指正与引导者、变革者向自我言说者的一个蜕变。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即要求知识分子从对理论封闭阐释的藩篱中解放出来,直面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与电影创作、电影观众形成交流与互动。此外,网络是当下知识分子不该忽略也不能忽略的一个场域,知识分子应尽可能的参与网络影评,并在网络影评中树立自己“意见领袖”的身份,在网络中发挥其社会功能。正如石川教授所说:知识分子并不处在一个边缘化的时代,如果说边缘化,也是自我边缘化。知识分子如果还想在当下维持中心地位,他需要利用新媒体。(本文作者:邓文河 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