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与分析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与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08:56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与分析
时间:2023-08-09 00:08:56     小编:陈锡周

摘 要:通过推导三角形形式钢管伸臂对有效层间位移的放大公式,得到了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模态附加阻尼比计算公式.以一个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对其分别设置刚性伸臂减震层、对角支撑减震层及加强层在近场脉冲波和非脉冲波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类结构中最为优越,而脉冲波则会导致层间位移等性能指标大幅增加,设计时不容忽视.同时,带刚性伸臂减震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提高与剪力墙到外框柱轴线间的距离成正比,与层高成反比,与阻尼器竖向夹角的余弦相关.

关键词:带加强层结构;减震结构;黏滞阻尼器;阻尼;近场脉冲地震波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974(2016)03-0066-09

目前对于200 m以上高层框筒结构多采用布置加强层的方式来减小层间位移,但其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增加导致了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也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结构的材料用量增大.从节省费用的角度而言不够经济,这是一种通过“硬抗震”来使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规范性能要求的方法.而阻尼器的出现,使得耗散地震中输入结构的能量成为可能,为高层结构的“软抗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林绍明等[1]提出将加强层桁架中的支撑用耗能部件(支撑+阻尼器)代替,即布置耗能减震层来代替加强层.对于耗能减震层,阻尼器可采用多种布置方式,常见的有:对角支撑式布置、人字形布置、上支撑式布置、下支撑式布置、逆向支撑式布置等[2];Jeremiah[3],Smith等[4]提出了在刚性伸臂末端与外框架柱(刚性伸臂末端与外框架柱相分离)之间布置竖向阻尼器的方法,在马尼拉2栋60层的双子楼中得到应用[5],经济效果显著.

对各种阻尼器布置方式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发现,上支撑式布置、下支撑式布置、逆向支撑式布置等布置方式的耗能能力的提高均是在对所在层层间位移进行放大的基础上获得的,与对角支撑布置和人字形布置一样,其阻尼力水平分量很大.

刚性伸臂减震高层结构采用竖向布置的黏滞阻尼器,能够有效放大高层结构的层间变形,其所产生的阻尼力主要分量为竖向,水平向近似可忽略不计,与上述布置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传力方向.

沈蒲生等[6]在对带单道和两道加强层高层结构进行简化的基础上,推导了模型自由振动的理论公式,并建立了带3道和4道加强层高层结构模型;杨晗琦等[7]对刚性伸臂减震高层结构的阻尼器参数选取、布置位置、数量和总阻尼系数的取值进行了研究;林绍明等[1]对对角支撑布置减震层高层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到了减震层最佳布置数量和位置,这为对这3类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了参考.

本文将刚性伸臂减震高层结构与对角支撑减震高层结构、带加强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比较在细长型高层框筒结构中采用何种改进措施更为经济合理.

1 模态附加阻尼比计算公式推导

1.1 已有附加阻尼比公式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阻尼力与位移的关系为:

参考文献[2,6-7]可知,考虑到本文所采用模型的高度不够大,对这3类结构,本文选择布置两道减震层或加强层.考虑到对结构沿竖向各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比较的便利性,同时参考前述文献中减震层或加强层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拟统一布设在第20层和第45层.

带加强层结构如图4所示,加强层斜撑采用700 mm×300 mm×13 mm×24 mm钢梁.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的伸臂采用方钢管,尺寸为700 mm×700 mm×100 mm×100 mm,经试算可知,当方钢管惯性矩保持不变和方钢管惯性矩放大100倍时,导致的顶点位移和顶点加速度的变化分别在1/100以内和5/100以内,故本文中不对方钢管惯性矩放大,认为其为近似刚性伸臂.

对角支撑减震层阻尼器布置如图5所示,刚性伸臂减震层阻尼器布置如图6所示,每个减震层均布置16个黏滞阻尼器,即每层每榀框架布置4个,其布置方式为在刚性伸臂末端与外围框架柱之间近似竖向布置.

选定阻尼器阻尼指数α为0.5,参考速度取1 m/s2,连接弹簧刚度取阻尼系数的200倍.各模型均采用MIDAS Gen软件建立,地震波为双向加载,Y向按X向峰值比例减小,峰值速度为0.035 g,假定小震作用下为弹性,结构各模态固有阻尼比均取0.04.

3 对比地震波的选取

汪梦甫等[12]发现近场脉冲波在中短周期段内等强度位移比谱要高一些;陈日方健等[13]认为脉冲波相比非脉冲波对锈蚀后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更不利.因此研究近场脉冲波对长周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是有实际意义的.标准化速度平方累积值(NCSV)是对地震波速度时程曲线各时刻速度的平方,NCSV差值指在脉冲地震波第1个脉冲的最后一个零交点和第1个零交点之间的标准化速度平方累积值的差值(该值较大可认为能量在第1个脉冲波内增加迅速).与第1速度脉冲毗邻的附加速度脉冲数被认为可反映第1速度脉冲的能量集中度,因此和NCSV差值一起被认为是可以有效反映地震波近断层脉冲特性的参数.Hayden等[14]提出采用附加半周期速度脉冲数和NCSV差值来评价地震波的脉冲特性,当NCSV差值大于0.7时,给分100%,当NCSV差值小于0.5时,给分0%,当NCSV差值为0.5~0.7时则线性给分;相邻脉冲数小于1.5时,给分100%,大于2.5时,给分0%,相邻脉冲数为1.5~2.5时则线性插值,取双参数的平均值大于60%为脉冲波的评价标准,有效避免了单参数评价法则的单一性.从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的强地震波数据库选取了673条近断层地震波,采用上述评判法则拣选出141条具有明显脉冲特性的地震波.

本文所用的非脉冲波和脉冲波均从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的强地震波数据库中按照加速度反应谱相近的原则选取,其各条地震波均应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3.5条,即单条时程曲线的结构基底剪力不应小于反应谱法的65%,且多条时程基底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反应谱法的80%.对框筒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反应谱分析,得到其X向的基底剪力为7 700 kN,其中近断层脉冲地震波还应满足Hayden等[14]给出的脉冲地震波评价标准,并按照脉冲周期与结构前3阶自振周期相接近的原则选取.框筒结构、带加强层结构(黏滞阻尼减震结构不改变自振周期)前3阶自振周期如表1所示,故脉冲波脉冲周期的选取应为3~8 s.选出的脉冲波、非脉冲波分别见表2和表3.

  4 3类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采用前述选出的脉冲波和非脉冲波对4种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快速时程反应分析,可得到4种结构的顶点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底部剪力、底部弯矩、顶点加速度、侧向刚度比最小值γ2min、底部嵌固侧向刚度比γ2d及其相对框筒结构的减小比率如表4所示.

减小比率=(对比结构指标-框筒结构指标)×100%/框筒结构指标[15].

由表4可知,无论是在脉冲波还是非脉冲波作用下,3种结构相对框筒结构均能够减小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但在非脉冲波作用下,3种结构对顶点位移的减小效果更好(减小率更大),且非脉冲波所引发的最大层间位移、顶点位移值要小很多.对于X向的底部剪力和底部弯矩,两种减震高层结构均有大幅减小,其中刚性伸臂结构的减小效果更好,而带加强层结构反而有所增加,这是由于带加强层结构整体刚度更大,导致了更多的地震能量输入.对于最大顶点加速度,两种减震结构均能够有效地减小,而带加强层结构则基本没有变化.

总的来说,3种结构在脉冲波作用下,上述指标均较非脉冲作用下差,3种结构中以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减震效果最为显著和优越.

由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6]第3.5.2条规定,对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2可按式(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脉冲波和非脉冲波作用下3种结构与框筒结构层间位移均值、层剪力均值的对比如图7和图8所示.由图7和图8可知,刚性伸臂减震结构层间位移均值在竖向上的分布最为均匀,带加强层结构次之,但有较大突变.对于层剪力均值,带加强层结构有增加作用,对角支撑减震结构的层剪力均值则存在巨大的突变,而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突变较小,且其对上部层剪力均值的减小效果更显著.相对来说,脉冲波作用下3类结构上部的层间位移、层剪力曲线更加饱满.由图9可知,在803号波作用下,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的剪力峰值相对于框筒结构减小较大,且随时间的推移有较大的相位差,这应该是由于其附加黏滞阻尼比较大(阻尼力存在相位差)的缘故;带加强层结构也存在很大相位差,这与其刚度增大导致自振周期减小有关,而对角支撑结构的相位差则显得极为微小.

对框筒结构采取增大结构固有阻尼比的方法,按照结构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10],可以得到对角支撑减震结构和刚性伸臂减震结构在各条波作用下的等效附加阻尼比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的阻尼器等效附加阻尼比在脉冲波和非脉冲波作用下,等效阻尼比值ξ2/ξ1的均值分别为4.85和5.36.由第1节中近似计算公式可得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相对于水平减震结构的附加阻尼比放大倍数为4.96,与脉冲波作用下的等效阻尼比值ξ2/ξ1的均值极为接近.考虑到实际工程情况与计算公式间存在诸多差异,误差应在可接受范围内.故可使用该计算公式在初步设计时对黏滞阻尼器的选取进行估算.另外,脉冲波作用下结构等效阻尼比由于其层间位移大幅增加,附加阻尼比相对非脉冲波作用下有所减小,这与文献[7]的推导相符,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大震下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可能会大幅减小,故而大震验算是必要的.

5 结 论

本文对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附加阻尼比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将其与对角支撑减震结构和带加强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刚性伸臂减震结构起到了放大层间位移的效果,相对于对角支撑减震结构,其放大程度取决于刚性伸臂的长度和层高的比值以及阻尼器与竖向的倾角,并与阻尼指数的大小有关.由此可见,通过合理选择刚性伸臂的长度和层高,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的减震性能可以大大超越对角支撑减震结构.

2)对模型的抗震分析可知,3种结构均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其中带加强层高层结构明显增大了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和基底剪力、基底弯矩值,从而减小了结构的延性,其对顶点加速度基本无影响,甚至有所增加.两种减震高层结构实际上减小了输入结构中的能量,对底部剪力、最大底部弯矩和顶点加速度均有很好的减小效果,但对角支撑结构由于其阻尼力存在很大的水平分量,从而使其侧向刚度比γ2min较难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6]要求,同理:对于上支撑式、下支撑式、逆向支撑式等布置方式,如水平倾角较小,此问题将随布置方式对层间位移的放大而更突出;对于刚性伸臂减震结构,上述问题则较易解决,只需减小阻尼器与竖向的夹角即可,且刚性伸臂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远远优于对角支撑减震结构.

3)脉冲波作用下3种结构的减震效果相对于非脉冲波作用下差,且脉冲波导致了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大幅增加,但其底部剪力和底部弯矩却小于非脉冲波作用下的值,其中只有对角支撑减震结构其底部嵌固侧向刚度比γ2d的值有所增加,这有利于结构抗震,其他两种结构该指标均有减小,以刚性伸臂减震结构减小最多.因此在可能发生近断层脉冲地震的区域,考虑脉冲波的不利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献[14]给出了工程设计在不同情况下脉冲波选取数量的计算公式.

参考文献

[1] 林绍明,周云,邓雪松.带粘滞减震层高层结构的优化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10):71-81.

LIN Shao-ming, ZHOU Yun,DENG Xue-song.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high rise structure with viscous energy-dissipation story[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3,46(10):71-81.(In Chinese) [2] SIGAHER A N, CONSTANTINOU M C.Scissor-jack-damper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J]. Earthquake Spectra,2003,19(1):133-158.

[3] JEREMIAH C. Application of damping in high-rise buildings[D]. Bost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 7-13.

[4] SMITH R J, WILLFORD M R.The damped outrigger concept for tall buildings[J].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07,16(11):501-517.

[5] WILLFORD M R,SMITH R J.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and wind engineering for 60 story twin towers in Manila[C]//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October 12-17,2008.London:Director,2008.

[6] 沈蒲生, 陈宇,张明.带两道加强层变截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振动特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1):1-7.

SHEN Pu-sheng,CHEN Yu,ZHANG Ming.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d-section frame-core wall with two outriggers[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9,36(1):1-7.(In Chinese)

[7] 杨晗琦,汪梦甫,沈蒲生.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效果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35(2):114-123.

YANG Han-qi,WANG Meng-fu,SHEN Pu-sheng.Seismic effect analysis of high-rise bulding with damped rigid outrigger storey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s,2015,35(2):114-123.(In Chinese)

[8] CONSTANTINOU M C,SYMANS M D.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with supplemental fluid viscous dampers[R].Buffalo: National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7:Π-6-13.

[9] SOONG T L,CONSTANTINOU M C.Passive and active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in civil engineering[M].Berlin: Springer,1994: 209-240.

[10]HWANG J S,HUANG Y N, YI S L.Design formulations for supplemental viscous dampers to building structure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8,134(1):22-31.

[11]薛彦涛,章万胜,金林飞. 结构受力层间位移(有害位移)计算方法研究[J]. 建筑科学,2014,30(4):1-7.

XUE Yan-tao, ZHANG Wan-sheng,JIN Lin-fei.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orced story drift in structure[J]. Building Science,2014,30(4):1-7.(In Chinese)

[12]汪梦甫,汪帜辉,唐毅. 近场脉冲型地震对结构非弹性位移比谱的影响 [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6):9-15.

WANG Meng-fu,WANG Zhi-hui,TANG Yi. Influence of near-fault pulsetype ground motions on inelastic displacement ratio spectra[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4,41(6):9-15.(In Chinese)

[13] 陈P健,易伟健. 近场地震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的IDA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3):1-8.

CHEN Fang-jian,YI Wei-jian.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of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columns subjected to near-field earthquake [J].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5,42(3):1-8.(In Chinese)

[14]HAYDEN C P,BRAY J D, ABRAHAMSON N A.sel

ection of near-fault pulse motions[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14,140(30):1-14.

[15]周丽芳,邓雪松,周云.高层黏滞阻尼减震结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6):206-214.

ZHOU Li-fang,DENG Xue-song,ZHOU Yun.Analytical studies on the minimum shear weight ratio of structure with viscous dampers[J].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3,33(6):206-214.(In Chinese)

[16]JGJ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5.

JGJ3-201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of tall buiding[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1:15.(In Chinese)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09
摘要: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和重大意义的事情,其涵盖了性能化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思想等诸多范畴,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手段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对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地下结构震害及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目前,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尤其是地铁工程。通常情况下,地下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灾害相对较少。但是地下结构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带来严重损失并且难以修复。本文主要介绍了地下结构的地震灾害特征以及常用的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并且对比分析了反应位移法、自由场变形法和地震系数法等的特点以及不足。Abstract:Atpresent,Chinahasbeguntodevelopunder.........
软土中浅埋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两侧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底部为全约束,建立合理的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 分析 ,比较 研究 土—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埋深、土层分布和结构类型等因素对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 影响 。结果表明,埋深对地下结构影......
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问题分析与措施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要:地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近几年来,地震的发生频次有所增加,地震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也造成了很多人员伤亡,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如何隔震减震,尽可能避免地震灾害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设计要点。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以及减震技术,并且提出了不同部位可以采用的隔震减震措施。关键词: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减震设计从每一.........
浅谈隔震建筑比抗震建筑的优越性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 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一种经济、可靠、有效的防震减灾技术,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抗震减灾技术,致力于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关键词: 隔震技术 隔震建筑 抗......
桥梁结构抗震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要:中国的桥梁结构抗震落后于同期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而且落后于西方国家。笔者首先描述了桥梁遭受地震后呈现的破坏形式,通过破坏形式探讨了其抗震思想的发展:基于强度的抗震理论逐渐过渡到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此外,还介绍了基......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
发布时间:2023-03-17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
土一结构相互作用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9
摘要:为了探讨土一结构相互作用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基于损伤力学和能量耗散理论,研究采动区土一基础一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通过建立考虑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动力学方程,重点分析了煤矿采动损害影响下的建筑物地震动力灾变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土一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煤矿采动建筑的地震动力响应影响较大,不考虑土一结构相互作用是偏于安全的;煤矿采动作用明显改变了建筑物的结构动力特.........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筑的抗震设计,结构工程师还需要科学合理进行布局,使得建筑在地震中能够受力均匀,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文章分析其设计原则及考虑因素,探讨其抗震设计。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抗......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基础隔震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要】本文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及特点,对高层基础隔震系统纽成和隔震原理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分析高层膈震体系的特殊性,为高层建筑抗震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隔震体系 ;技术 建筑的......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P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5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屈服机制;弹塑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表2结构材料信息 2预应力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针对所设计的6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选取其中间榀......
耗能减震技术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简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9-11-08
摘要:介绍了阻尼器型屈曲约束支撑和阻尼器型屈曲约束钢板墙这两种耗能减震技术的简化设计方法,并通过这种简化设计方法使阻尼器型屈曲约束支撑这种耗能减震技术在抗震加阎工程中的得到了应用,从案例分析结果看,这种耗能减震技术简化设计方法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可靠、便利的设计依据,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或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手段,可应用于抗震加固工程的设计理论和分析。关键词:阻尼器;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钢板墙;.........
建筑结构抗火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 要】如果发生火灾,火灾高温将严重恶化结构材料的性能,结构构建的内力分布也会被重新改变,产生显著的结构变形。结构材料的承载力将会减弱,危机建筑物安全。因此,科学地设计建筑物抗火结构,形成完善的、可靠的抗火设计方案,......
城市轻轨地下隧道结构抗震分析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方兴未艾的城市轻轨 交通 中的地下隧道,在结构抗震 分析 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 计算 方法 ,供读者 参考 。 关键词 城市轻轨 隧道 抗震分析 大城市的交通设施,无论国内外都是人们关注的 问题......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3
概 要: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具有“底柔上刚”、“头重脚轻”结构特征,是一种抗震不合理的结构体系。本文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常见震害特征,并根据现行规范,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设计要......
基于Info―Gap决策的结构抗震稳健性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针对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严重不确定性问题,基于Info-Gap理论建立一种考虑地震设计谱参数不确定的结构抗震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采用Info-Gap模型来描述地震设计谱中反映地面运动强度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和场地特征周期Tg的不确定,通过嵌套优化使结构设计满足结构的临界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最大化不确定的稳健性.通过对一个6层3跨的钢框架的抗震稳健性优化设计验证分析表明:这种.........
单层砖柱厂房的抗震设计(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提 要】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通过对单层砖柱厂房震害分析,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法。 【论文关键词】 砖柱厂房,地震震害,抗震设计 单层砖柱厂房具有选价低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中小型工业......
浅析旧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试验
发布时间:2023-03-05
采用水泥作为稳定剂,通过再生设备对旧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现场再生利用是一项先进的道路维修技术。目前,实际施工中多将旧半刚性基层材料作为新砂石料使用,但由于基层材料水稳再生利用过程中其原材料性能与新砂石料存在差异,若没有对......
试论房地产高层住宅抗震施工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3-12-13
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前房地产高层住宅建设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论文首先提出了房地产高层住宅抗震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材料的优化选择,钢挑梁制作与安装、模板支架搭设,并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三个方面重......
试析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02
1爆发地震灾害对房屋的破坏原理1.1爆发地震灾害的危害性地震来的快去的也快,其发生时间非常短,可以说是转瞬即逝。但是其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不容小觑。短短1分钟不到的时间内地震可以造成山体崩裂、滑坡和房屋的直接坍塌,让人无处可防。地震促使大量的房屋倒塌,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元凶。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人员大量增多导致用地十分紧张,房屋建筑空间也越发的紧密,据相关统计每一次地震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总.........
高耸钢框架结构―TMD减震控制效果模型实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 要 文章通过改变TMD的质量来进行分频率调谐控制,并分析了基底激励作用下TMD的不同安放位置对结构减震控制效果影响。 关键词 变质量 调谐质量阻尼器 高耸钢框架 中图分类号:TU352.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TMD的产生和发展......
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14
前言 一切抗震设计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对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对于一般程度地震,应保证整体建筑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对于中等程度地震,应保证在进行简要修复后可快速恢复使用; 对高等程度地震,应保证建筑物不会发生坍塌。简要概......
反复插层对高岭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浅析
发布时间:2016-09-06
高岭石是一种重要的粘土矿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环保等领域。同时,纳米级高岭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显著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插层法是最有希望也是最有效的制备纳米级高岭石的方法。经过多次插层与......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措施
发布时间:2016-06-15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建设用地的日趋紧张,建筑业进入了快速进展的时期,建筑也由低层向高层方向进展。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无法预报、破坏严重的特点,因而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浅析和讨论当前我......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建筑结构中的抗震性能止较低下时,在遇到等级较大的地震就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应当注重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提高相应的改良方案......
工民建结构抗震技术的浅述
发布时间:2023-02-16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人们对其抗震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在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要基于宏观整体的角度来进行,从工程建筑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当然,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必然会不断出现新技术......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在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做好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科学设置设计计划,对结构设计的过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提高抗震管理的预见性,防止建筑工程项目受到结构设计中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要】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本文就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结构优化;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是......
低预应力钢带箍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要:对3根采用低预应力钢带箍约束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及2根对比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较高轴压比下加固柱的抗震性能.试验主要参数为轴压比和钢带箍的布置,通过试验研究了约束柱和对比柱的承载力、滞回特性和延性等重要抗震性能指标......
改善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理念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08-12
【摘要】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不仅是居住生活这么简单,同样也是承载我们家园的一个重要工具。现如今,伴随着地震的多发性和多样性的频频发生,关于改善并提升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是我们目前所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探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其对于人类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实现对人类生活正常秩序的有效维持,保证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做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对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
桥梁抗震剪力键的力学模拟及减震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要:针对一种带剪力键的滑板式橡胶支座系统的减震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及我国抗震规范的规定,以桥墩内力和主梁位移为控制目标,明确了剪力键在正常使用、常遇地震、罕遇地震3种阶段下的性能目标,由此提出了......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和丰富。除了传统的对于建筑物安全性、实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抗震性较差的现状,对于建筑的抗震性的考量已经成为当前我们判断建筑物......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措施
发布时间:2022-08-18
摘要:建筑物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否具体按到建筑设计要求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一旦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都已经得到了确定,整个建筑设计的修改就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严......
水泥稳定碎石层基础抗裂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水泥稳定碎石层是高级公路主要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以裂缝问题最为严重,每年因裂缝问题所产生的质量影响已经成为主要因素,所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必须对其基础抗裂性进......
基于梁柱节点性能的钢竹组合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为研究钢竹组合框架中连接钢竹组合柱和钢竹组合梁的节点性能,通过拟静力试验得到不同参数下半刚性节点的弯矩与转角的多项式拟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6榀2层钢竹组合框架的数值模型,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节点对钢竹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充分考虑节点的半刚性特性,采用Combin39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节点,研究了6榀框架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大基底剪力、水平位移与基底剪力时程.........
木结构建筑的构造形式与抗震优势及防护
发布时间:2023-08-18
首先介绍了传统木结构榫卯连接以及斗拱抗震的优势,列举了木建筑常采用的结构形式,然后说明了木结构建筑的弊端以及防护措施,最后基于木结构自身优势展介绍了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木结构 抗震 榫卯 斗拱 防护 木......
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土木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全球各地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其中地震对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地震......
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技术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国家的房屋施工技术标准也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抗震技术的研究成为建筑领域的重点,本文对抗震技术的意义、原理以及应用......
体育训练场馆网架结构设计与抗震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09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人们对大空间体育训练场馆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大跨空间结构重要形式之一的网架结构,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了设计者们的青睐......
盾构隧道横向上的地震特性和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理工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为了研究盾构隧道横向上的地震特性和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对试验应用了二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提出两种基于土体-隧道复合有限元模型和梁-弹簧有限元模型的静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得到验证。这项研究涉及隧道和土体动力反应性质,隧道和土体的相互作用及对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位移及横向动力特性由周边土体决定;作者提出的静力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用做隧道.........
浅析推覆构造带及对地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06
推覆构造是地质结构中较为复杂的一种结构,对推覆构造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百年的历史,对其演化、形成特点等方面了解比较深入。目前对其研究主要是为了进行石油能源勘测,研究成果也是十分丰富,同时研究表明,对推覆构造的研究也可以了解......
建筑结构工程在抗震设计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要: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取决于抗震结构的设计,建筑单位需要不断分析,预见地震灾害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研究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明确抗震结构的设计目标不日用最有效的设计方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为基础,以现行的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为根据,对高层建筑结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对高层建筑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
浅谈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 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等灾害的发生,使得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同时地震的频发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大的地震造成了国家人们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建筑的抗震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在......
三层结构与两层结构证券投资交易系统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14
随着网格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也从局域网时代的两层结构逐步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三层体系结构,下面以**证券投资交易系统为例对两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比较。 1传统的两层体系结构 两层体系结构(客户机/服务......
一般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时变特征
发布时间:2016-04-18
摘 要:采用精细化有限元全过程分析方法,考虑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及其引起的粘结滑移性能退化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研究在一般大气环境使用年限内,耐久性退化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一般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
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本文主要从概念设计、抗震计算以及抗震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在抗震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既要根据工程实际......
层间接触状况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要】层间接触不良会导致路面开裂、层间推移、车辙等破坏状况,而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以层状弹性体系为基础,因此研究层间接触状况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以EverStressFE软件为建模工具,建立了沥青路面的三......
轨道交通高架连续梁减隔震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在对宁溧城际轨道交通连续梁结构进行抗震专项分析中,针对桥墩尺度及景观要求,结合延性设计及能力保护设计理念,进行了采用减隔震支座的抗震适应性研究。分析未隔震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隔震条件下的罕遇地震响应,研究结果......
砌体结构的新发展-滑移减震建筑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提 要】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震灾是通过房屋的倒塌产生。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差,但只要用滑移减震技术改造彻体结构,此类房屋亦能在特大地震中不倒塌。此种建筑在辽宁省经一年试点推广,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欢迎。 【论文关键词】 滑......
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地质特征及其控震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要:利用区域地质、构造、遥感地貌、地球物理、野外露头等多方面的证据,标定出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在分析卧龙一怀远、虎牙断裂南段和白龙江等横断层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了横断层的控震作用。研究认为,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具有独立发震、使龙门山主断裂带分段活动及分段发震、与主逆冲断裂联合发震、在主震发生后控制余震传播和引发余震等多种方式的控震作用。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横断层;控震作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
建筑抗震知识
发布时间:2023-08-04
1.面波包括勒夫波和瑞利波。对建筑破坏最厉害的是面波。 3.地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必须根据过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地震基本烈度的定义: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1......
路用降温涂层抗滑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要:为确定路用降温涂层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制备2种路用降温涂层,并研究其对路表构造深度的影响和不同工况下摆值的变化规律,以及抗滑粒料粘结和抗剥落性能。结果表明:涂抹降温涂层后,路表构造深度明显降低;单一未洒水工况和不同复合工况条件下,2种路用降温涂层抗滑性能良好;洒水条件下,摆值下降至标准限值以下;撒布抗滑粒料可显著提高降温涂层抗滑性能,在洒水条件下仍能满足规范要求;抗滑粒料粘结和抗剥落性.........
基于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减隔震的技术原理、减隔震装置的力学特性、桥梁结构的震害及减隔震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提高桥梁整体抗震性能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关......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在当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针对转换层结构的内容是至关重要项目,其设计方案和设计水平直接决定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结构在受力方面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关键结构层的存在形式和显著特征,详细分析......
浅谈汶川地震后对大坝抗震安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5
1前言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地质灾害。笔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简要概述了震区大坝的震损情况,初步总结了破坏性地震中有关大坝安全的经验教训,同时,分析和探讨了与之有关的几个关键问......
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回顾了地震观测记录研究的发展历程,对采用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判断法和基于有限元的理论计算法分析结构地震易损性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综述了目前各国开展直接和间接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技术方法;针对地震风险观测记录、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结构精细化易损性模型、地震动输入、地震附加费率厘定等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给出了未来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其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从场址的选择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层间接触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半刚性沥青路面是当前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通过应用该结构的沥青路面,不仅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通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频率。就目前的工作来看,对半刚性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影响比较大的一项......
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问题
发布时间:2023-08-21
摘 要: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灾祸也不断的发作,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因而,在中国各项工程建造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应格外注重工程建造中的抗震设计。抗震规划是中国工程建造中一项重要的工程规划。在中国加大工程建造......
试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及改良方案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建筑结构如果抗震性能太低的话,遇到等级较强的地震,就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工程行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但是,有关的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对地震破坏建筑物的过程以及原因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
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通过对3榀单层单跨RC(钢筋混凝土)框架足尺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着重探讨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填充墙对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试件的试验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凝土横孔空心砌块填充墙RC框架属于强框架、弱填充墙类型,最终破坏形态与空框架破坏形态接近;混凝.........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城市燃气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08
摘要:在对燃气管道进行地震反应判别的基础上,计算管道的抗震可靠度,并结合图论将城市燃气管网简化为源点、汇点和边线,建立管网简化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法对某六节点网络模型进行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近似解以更小的误差接近精确解的概率更大;迭代次数取为5000时,能够较好地满足精度要求。通过对连通性矩阵进行分析,探讨了设定源点提高目标汇点连通可靠度的可行性。最后,以保定市区的大型.........
高层建筑钢混结构和高层钢结构施工特点刍议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要:钢管混凝土属于钢混结构的一种重要组合形式,将普通混凝土灌入约束钢管中,待混凝土凝结后形成具备高强度、轻质、抗冲击性能好的组合结构。而钢结构由于其具备强度高、质量轻、便于装配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关键词:钢混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钢混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钢管混凝土属于钢混结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和钢材的优势,钢管由于灌入混凝土,其稳定性得到提升;.........
高校基层团支部功能定位与优化组织结构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主要以行政班级为工作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班团不分、团员归属感和角色意识不强的问题,导支基层团支部功能定位模糊。文章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试图探究高校基层团支部定位不清的成因以及通过优化创新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 要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筑业已然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城镇建设推进之下,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而就现实情况来看,高层建筑由于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特征,由此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
预制拼装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
发布时间:2023-08-27
摘要:为了研究预制拼装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抗震性能方面的差异,以常见城市高架桥为工程背景,制作完成了3个缩尺比为1∶3.5的试件模型,进行了整体现浇桥墩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预制拼装桥墩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通过给墩顶施加强迫往复位移,从5个方面研究了预制拼装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抗震性能的差别,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纤维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预制拼装混凝土桥墩混凝土破坏轻微,耗能能力较弱,残余位.........
基于子结构法的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05
关 键 词:地铁车站;子结构法;抗震设计;地震反应 1 前 言 目前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为反应位移法,该方法由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学者提出[1],该方法假定地下结构和周围地层之间通过各种弹簧连接,把由地震荷载......
证券局域网三层结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1
证券局域网三层结构分析与研究 证券局域网三层结构分析与研究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证券局域网三层结构分析与研究 殷海风 (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肥金寨路证券部) 摘 要 本文着重阐......
地震!地震!
发布时间:2015-08-27
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震 震中为博克拉,这里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这次地震是本世纪以来发生的陆地上的第5次8级大地震。尼方估计,遇难人数“可能在4000至5000人左右”。 据本刊发稿日有两名在尼泊尔工作生活的中国......
浅析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相关问题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既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性工作,也是建筑设计师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地基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基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基础的类型选择和工程的造价。基础的设计工作包含了基......
基层电大教学管理平台运用的实效性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移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基层电大开放远程教学提供了更好地发展条件,由于旧有的教学平台已经不能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发展,我基层电大开发的新教学管理平台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平台使用者的角度,从五个方面就平台的......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结构及施工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随着国内外高层建筑的迅猛展开,现代高层建筑向着体型复杂化、功用多样化的方向展开。为了满足建筑功用的需要,结构有必要进行“反常规计划”,即将上部安顿小空间,下部安顿大空间;上部安顿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安顿刚度小的......
建筑物抗震设防原则
发布时间:2023-05-14
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通过结构工程师的计算与设计,采取各种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建筑物在遭受设防烈度以内的地震作用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变形能力,保证建筑物内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减少各种......
浅谈多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25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际的工程实例,浅谈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以期能有效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效促进我国多层建筑的发展。【关键词】多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1.引言我国向城镇化迈进的同时,房屋建筑逐渐由单层、多层向高层发展,房屋结构形式也由简单的砖混结构变得日趋复杂,框架、剪刀墙、框-剪、框-筒、简体等已变成当前建筑.........
常用高层供暖系统型式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供暖系统作为基础设施,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及特点出发,简要分析了各型式的热水供暖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供暖;分层式隔绝......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
建筑工程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8
众多周知,高层建筑的功能往往呈现多样化,并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为结构转换层,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施工的工程效率。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转换层的种类也逐渐变得多种多样,在传统梁式转换层的基础上出现析架式转换层和厢式板式转换层,其具有不同的类型,进而适应性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从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施工,从而在最.........
高层住宅住宅钢结构的施工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层住宅建筑、大底板多塔楼建筑以及汽车坡道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约束条件下的变形与裂缝分布特点,对强约束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建议从减小约束、加强刚度、预压应力、控制混凝土伸缩等方面采取技术措施进行......
机电数据结构分层系统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机电数据的操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目前现代工厂基本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因此机电数据结构分层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机电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 【关键词】机电;数据机构;分层;系......
剪力墙抗剪抗震的施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0
摘要:自我国迈入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的步伐愈发紧凑,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而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其主要的建筑结构。本文分别先研究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剪、抗震,在明确剪力墙中各组成要素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剪力墙的施工技术要点,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关键词:建筑技术科学;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0引言现代高层的剪力墙结构主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由于高层建筑.........
浅析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半刚性连接钢框架 连接模型 设计方法 论文摘要:我国多层钢框架结构中已在中开始采用,但半刚性节点规范却没有相关规定,本文对半刚性连接的特性和国外常用设计方法加以探讨。 在传统的钢框架分析和设计中,一般都假定梁......
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本文根据某地铁车站震害分析和地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地铁车站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引言 1地铁车站震害实例分析 在阪神地震中,神户市地铁多数......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14
摘要:将建筑设计及抗震设计有机结合是实现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建筑抗震设计技术水平不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质量,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支持。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建筑设计;作用引言:最近几年的建筑行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改革和进步,同时也为了.........
60Si2Mn弹簧钢减震器脱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 要:通过对弹簧生产的各个热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解和综合模拟试验,检测各个热加工工艺过程的脱碳情况,讨论研究60Si2Mn弹簧钢的脱碳机理。结果表明,弹簧生产中热整形工序为主要脱碳工序,其中引起总脱碳层最主要的因素为相变以上......
地震应该有严格的规定性
发布时间:2022-08-08
摘 要:“仰观天文”是中华文化的起始点,制定天文历法是中华文化的落脚点。站在中华文化的立场上看,天文变化决定着大地上的一切变化。以天文论之,是中华先贤论证问题的基本思路。以日月星辰论之,是中华先贤论证问题的基本方法。以......
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水平运动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13
摘要:对2009、2011及2013年3期陆态网络流动GPS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了2009~2011及2011~2013年两个时间段南北地震带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图像。参考1999~2007年网络工程流动GPS速度场结果,分析了南北地震带近期地壳水平运动场与应变场变化特征,认为近期地壳运动变化受汶川地震震后影响较大。2013年芦山7.O级地震和岷县漳县6.6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后应.........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和问题的综合性技术工作,高层建筑对结构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建筑设计师一定要在准确分析计算的前提下,根据结构设计的原则性要求,结合实际的工程条件和地质条件,设计和采用合理的结......
关于二层网络与三层网络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2-08-22
自从美国国防部与上世纪60 年代末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换网络组,取名为ARPAnet,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发展了40 多年。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进步就是1974 年美国国防部向全世界公开了其研究成果TCP/IP 协议,这一......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