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带来,电力生产和管理系统也同样需要成熟的高新技术作为技术支撑,传统的电力系统报表方式费时、迟缓,其作业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工作流技术运用于电力生产管理中,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生产管理水平。本文在简要介绍工作流技术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作流程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为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的效率,增强其企业竞争力发辉其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电力生产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电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步入了高科技水平行列,它需要成熟、高水平的高新技术来作为其发展的保证。传统在电力系统中也会应用的计算机,但是其报表传递方式耗时、迟缓,而且也存在着操作失误的情况,这大大影响了正常的作业运行进度,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工作流就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把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当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效率。
1 工作流技术简介
工作流起初源于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后来沿用到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工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作流的原意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将一份工作根据其任务、角色进行划分,以一定的规则流程为基准来完成工作。工作流程技术和企业的管理系统相结合,运用自身的逻辑控制功能对企业各业务流程进行监控,并且实施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流程技术在企业的业务经营管理中起到了技术带头作用。
工作流管理联盟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成立于1993年,在制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还规范了一些专业术语、接口和系统的实施等,目的是使得工作流程技术更为规范,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组织的定义,工作流是在企业整个或企业部门的经营过程中,业务流程实现的完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即在实际的企业营运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控制执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任务、文档和信息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流转,使得企业内部成员间的协调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达到企业业务的整体目标。
工作流技术的核心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也可以成为业务操作系统,即BOS。这个管理系统实质上是属于一种工作的软件平台,为工作流提供其实际的运行环境。其工作任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业务流程的制定、规划和分析,还提供优化和监督工作,将软件、硬件资源及人力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达到有效配置的效果。
2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2.1 工作流技术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在整个电力生产管理部门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上应用工作流程技术,以下是就这一方面的具体介绍。
2.1.1 管理系统的要求
工作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工作任务就是将记录的缺陷向工作流系统上报和提交,可以多条提交,也可以逐条提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依照设备缺陷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运转流程。首先,由工作流系统所上报的缺陷应该在变电管理中进行审核,然后确认记录无误的情况下提交给相关检修部门进行再一次审核,如果设备只是出现普通缺陷,检修部门就可以进行直接处理,如果是非常紧急而又严重的缺陷,则要通过工作流系统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在上报给检修部门,最后还要讲缺陷的登记结果通知到各个部门。这时,工作流系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在缺陷登记表中记录下相应的信息。
以工作流产品sunflow为例,它对图形化流程的定义工具进行了再次开发,通过相关的借口实现组织管理器的功能,同时使用工作流中的一些接口函数来开发客户端。自定义组织管理器对不同的角色进行组织,对用户进行分辨,按照其组织和角色进行工作分析。Sunflow在J2EE平台上利用接口函数建立客户端。在登录时,工作流对用户的名称和密码进行校验,并且筛查出新的任务,查询已经完成或未完成任务,一个任务流程处理完毕后会自动跳到下一个环节。
2.2 工作流在文档管理系统中的实现
文档管理过程包括文档、执行者、状态、动作和状态变化等几个要素。文档是数据库中储存的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执行者也可以是拟稿人或是审稿主任。一般来说,文档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是执行人拟稿后上交并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会签、签发,然后再对其进行归档,如有将文档退回的情况也要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如果其中一个流程发生变化,整个流程的状态也会相应变化。实际管理工作中,文档管理的工作流程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完整文档的管理系统可以应用能提供多种选择的动态工作。电力生产管理部门中的电力生产管理任务具有一定的规律,如拟定生产计划、人员和物资的管理计划、财务报表等都是标准和单向等两种动态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结果。
2.1 应用系统的技术实现
2.1.1 系统功能
电力系统中的工作流技术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停电检修生产管理、春秋检计划审批管理、各生产计划审批管理、负责在各个生产计划中的审批管理、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生产调度通知单管理、服务承诺计划管理、年度运行方式审批管理等。
业务流程的建模的方法有很多种,有面向功能的建模方法,也有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等。根据电力生产管理部门的请款,采用工作流技术的过程建模方法对电力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模(见图1)。图中就可以看到企业内不同角色的人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流程。
2.2.2 工作流模型的软件实现
工作流程模块构建之后进行软件的编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作流程模型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开发系统可以通过Lotus 脚本语言和Notes公式,将表单、视图、导航器和帧结构等Notes元素进行结合,可以发挥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如果在应用Lotus脚本的基础上结合VBA工具的应用,将和业务有关的Office文档嵌入到Notes文本数据库中,可以增强信息管理系统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这对信息的统一管理是十分有利的。
2.2.3 系统的物理实现
建立在电力生产管理部门中的原有的OA网络系统上,把工作流服务器注册成OA网络服务器的下级服务器,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避免
重复投资,真正有效的利用原有的网络资源和硬件系统。而且对两个系统可以应用原OA系统的权限监督机制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且因为生产管理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是原OA系统的二级服务器,一旦其服务器发生了什么故障也不会妨碍OA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随着数字化信息进程的加快,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电子化办公行业,充分运用了工作流技术实现办公流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在电力生产管理中应用工作流技术是一个创新,而且符合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潮流的特征。工作流程技术为电力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交互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而且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高,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3]张勇.工作流技术在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中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1(6):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