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张孟闻时期的《科学》杂志

张孟闻时期的《科学》杂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0 00:10:53
张孟闻时期的《科学》杂志
时间:2023-08-10 00:10:53     小编:

摘 要 1915年创刊的《科学》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张孟闻是民国时期《科学》的最后一任主编。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张孟闻时期《科学》的出刊及栏目设置情况、内容和特点,全面展示张孟闻时期《科学》的整体情况。

关键词 《科学》;张孟闻;栏目设置;内容;特点

《科学》于1915年1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发刊,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对于科学创刊的经过,发起人之一任鸿隽在《科学三十五年的回顾》中写到:“1914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年。当时我们看见世界各国生存竞争的剧烈,无论是战争或和平,设如没有科学,便休想在世界上立住脚。而环顾我们国内,则科学十分幼稚,不但多数人不知科学是什么,就连一个专讲科学的杂志也没有。于是十几个还在外国留学的学生怵然于‘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等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于是决定发行一种“专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为主”的刊物来向中国介绍科学。于是便有了《科学》的诞生。

《科学》从1915年创刊至1949年,在整个民国时期,任职主编或编辑主任的有6人,分别是:杨铨、王Q、任鸿隽、刘咸、卢于道、张孟闻,张孟闻于1945-1949年任《科学》的主编,是民间时期的最后一任主编。

1 张孟闻其人

1949年解放后,张孟闻投身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1951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1958年因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而解除一切职务。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再次受到批判,文革结束后,1980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为兼任教授,两年后改任该校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1993年逝世。

张孟闻的学术研究成果丰厚,撰有生物科学论著、课本与讲义近50篇,其主编《中国动物志爬行纲》,亲自书写了近6万字的《爬行纲总论》。同时他在科学史的研究方面也成果颇丰,出版有《中国科学史举隅》、《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等作品 [1] 。

1945-1949年,张孟闻任职的5 年间,抗日战争已接近胜利,国内战争却接着上演,在战时的动荡岁月中,期刊的出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一切艰难”。

2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出刊及栏目设置情况

表1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出刊情况

年份 卷次 出版期数

共计 42期

表2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栏目设置

栏目类型 栏目名称

论文类 通论

专著

译载

论文提(摘)要

信息类 书报介绍

学术通讯

专载

文献集萃

研究简报

消息

3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特点及内容

3.1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特点

3.2 张孟闻时期《科学》的内容

《科学》大多在每卷卷终有“本卷索引”,将每卷发表的文章可以按学科划分的进行了分门别类,“性质不纯一者,分列人各门”,每卷的索引都有部分按栏目索引,部分按学科索引。1945-1949年索引的目录如下表所示。

表3 1945-1949年《科学》的目录索引

1945-1946 1947 1948 1949 总计

通论 11 17 13 14 55

数学 6 12 38 3 59

地质・地理 20 2 7 26 55

物理 31 13 14 13 71

化学 18 9 7 4 38

天文 3 8 3 6 20

工业 0 2 1 5 8

医药 16 5 10 17 49

心理 23 0 0 0 23

传记 4 2 6 2 14

文献集萃 0 16 4 15 35

宣言 0 2 0 0 2

特载 0 0 5 9 14

基本上,按学科分类的文章来自于“专著”、“论文摘要”、“研究简报”、“学术通讯”和“专载”这几个栏目,其他的则还分属在所在的栏目下。虽然每个栏目的内容都包含一定的科学内容,但完整的论文能更好地传达和传播科学的内容,所以《科学》的科学传播主要还是通过“通论”和“专著”两个栏目来进行。

1945-1949年,《科学》共刊载“通论”48篇,“专著”86篇 这些文章都是名家手笔,通过对134篇文章的分析,可以把《科学》的传播内容分为科学理论与应用、科学史、科学与社会、科学教育等几个方面,“专著”部分更多涉及的是科学理论及应用、科学史;“通论”部分包含的内容较多样化。

3.3 基础科学

从表3可以看出,数、理、化、天、地、生这6个基础科学领域的文章占多数,表4也体现了这一点,可见,占据《科学》主要版面的是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张孟闻时期,仍侧重于向国人介绍什么是科学,像《什么是拓扑学》、《网状内皮系统》、《原子核的周期性》、《乙种维生素复杂物》、《张钰哲君最近发见的食变星》等。

表4 “专著”栏目86篇文章的学科分布

排序 学科 篇数

2 医药 13

3 数学 10 4 物理 8

5 地质地理 7

6 天文 6

6 工业 6

8 化学 5

9 气象 3

3.4 应用科学

《科学》创刊“例言”中提出求真与致用两方面并重,但在张孟闻时期,应用科学的文章已经较少,正如任鸿隽所言,因为各种专门的学会渐渐成立,《科学》刊载专门技术类的文字渐渐减少[6]。从表3、表4可以看出,早期频繁出现的工程类的文章这一时期已经消失;医药类的文章还占据一定的地位;气象类文章总体不少,但介绍性的居多,论文性质的比例较少;工、农业类文章都不占文章的主导。

3.5 科学史

3.6 科学与社会

除关注整体的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外,《科学》也聚焦对科学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如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李晓舫《中国科学化的社会条件》、张季言《科学工作者在中国》等约有十余篇文章对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组织基础、中国科学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推进科学教育是《科学》一直以来的理念,张孟闻时期的科学也贯彻这一理念,科学的目的是求真,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这种求真的态度。这种求真的态度怎样才可以做到呢?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受了科学教育就可以得到这种科学方法。研究科学一定要有科学精神。科普学的求真方法是实践,科普学精神就是实践的精神。求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三点便是科学教育的使命。这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成功,才是我们事业的真正的成功[9]。 “我们必须加强后一代人的科学训练。在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两件事,一在充实科学的设备,一在提高科学教员的品质。”[10]

4 结论

参考文献

[2]张孟闻.《科学》的前三十年[J].科学,1959,37(1):75-77.

[5]社员.例言[J].科学,1915,1(1).

[6]任鸿隽.《科学》三十五年的回顾[M]//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71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