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超越

论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超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3 00:12:17
论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超越
时间:2022-11-03 00:12:17     小编:

[摘 要]工业文明虽然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从根本上却使人类走向灭亡。工业文明的哲学有其自身的内在不可调和性,其二元对立、单向度化、量化标准化的全面普及和追求最大化的哲学内涵,导致工业文明越发展,生态危机就越严重。只有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哲学内涵,转变思想,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才是人类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现代性哲学;生态哲学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6-0082-07

[作者简介]刘伟兵(1994― ),男,浙江青田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李升亿(1996― ),男,安徽合肥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吉林长春 130024)。

Title: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over Philosophy of Modernity

By: Liu Weibing Li Shengyi

Abstract: Although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t will lead mankind to extinction at its very root of development. The philosophy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overall populariza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 one-dimens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quantilization and with the pursuit of maximized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the more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s developed, the more serous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Only by rethinking the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changing our focus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 we find the right way ou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philosophy of modernity;ecological philosophy.

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便逐渐加速进了现代工业文明,而现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不断提高着人类的生产力。人们一扫此前的思想文化蒙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们相信科学能够解决一切。而在此过程中,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匹配的制度也在全球铺展开来。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性哲学的确立更是强化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统治。而现代性哲学内在的四大逻辑,既是现代工业文明取得成就的原因,也是其排斥自然性而走向末路的根源。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现代性危机,须从其内在逻辑入手,通过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重新建构,为其提供有效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现代性哲学内在逻辑的建构

作为产生于现代工业文明并且反过来加强现代工业文明统治作用的观念,现代性哲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排斥自然性的内在逻辑,即二元对立,单向度化,量化标准化的全面普及和追求最大化。

首先,自笛卡儿提出二元论以来,二元对立的观点便深深扎根于现代性哲学的内在逻辑里,而二元对立首先表现在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有利于对象性思维的确立。但是,将主体与客体截然地对立起来就特别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人类中心主义。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人们将神和自然赶下神坛,原先匍匐在神脚下的人开始站起来,并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理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走向世界的中心并登上了神坛。人的主体的确立的确解放了人类,也解放了人类之前的思想。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的物活论表现为,把一切都看作是有生命的,生命是物质的属性,生命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随着《圣经》诠释学对中世纪哲学的变革和经验论唯理论的发展,“人类成了唯一的言说主体,自然成了‘寂静’的客体,被排挤到失语、边缘和附属地位,成了被人类开发利用、主宰践踏的对象”①。但是,人们却简单地把自然和其他一切没有理性,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归为客体。因此,这种人类中心论往往是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立场,其自身也常常带有价值预设。那就是,把人作为唯一的主体看待,其他事物作为一个客体,而满足主体利益需要的客体才具有价值。因此,自然作为一个事实存在,就成为被人类统治的存在。二元对立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价值与事实的对立,即只有符合主体需要的客体才有价值。因此,价值与事实的对立和主客体的对立就构成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念。鼓励人类向自然开战,去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而自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掠夺的对象。

其次,是单向度化的逻辑。现代工业文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们以科学代替了对神的崇拜,开始盲目地相信科学与技术的力量。人们相信,依靠科学与技术能够创造出大量的财富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只要不断地推进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提高效率,人的需求就能得到不断的满足。科学的理性已经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科学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科技理性的指导下,现代工业文明进入一个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技术理性变成政治理性,人们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让每一个个体的否定性被磨灭。每个人看似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生活,所有的东西都被标上价码,只要努力就可以拥有。无论是穷人和富人,都看着一样的电视,工人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轿车,可以买到过去只有资本家们才能享受到的豪华的音箱和漂亮的衣服。这就意味着,技术理性主导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成为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人们在这种社会里失去了原有的内在否定性,不再要求推翻现有的制度,不再进行自我反思。人们需要的只是不断使科技进步,让生产力获得发展,用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社会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再次,是量化和标准化的逻辑。现代工业文明一方面将工具理性化,将人工具化,过分推崇科学的力量,依赖科学与技术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又将量化从自然科学领域向全社会普及,将整个社会纳入量化管理。机器大生产让整个世界都进行了标准化和量化。因此,人不仅成为一个工具人,更成为一个数据人。在户籍管理制度中,人总是一串数据,甚至人的各种属性都能够量化,不管是智力还是情感。更为关键的是,价值也被量化。伴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事物都被贴上一个个价格的标签。甚至连人的劳动力和时间都可以明码标价进行买卖。这种价值的量化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旦价值被量化了、明确化了,那么在市场经济体系内,人们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购买的到这种价值;另一种是,人们将价值量化了,必然会追逐购买这种价值的工具――货币。所以,货币就不再只是一个交换的媒介。而一个严密的量化和标准化的世界,不仅会反过来加强社会的单向度,也会让工业文明生产的触角扩展到每一个方面,包括人们自身的价值。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集中体现在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之后,人的价值虚无愈演愈烈,“理性的时代”几乎就是“科学技术时代”的代名词。

最后,是追求最大化的逻辑。“现代工业文明就是17~18世纪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文明”①。“在资本的这种逐利冲动推动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成了最经济、最合理、最有价值的方式”②。首先是大生产。现代工业文明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是社会化大生产、机器大生产,因此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财富的创造需要人们的大量消费,如此才能够继续刺激生产。因此,现代工业文明宣扬消费主义,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在这一环节中,人们在铺天盖地的海报和广告宣传中产生大量的虚假需求。资本家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通过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和国家意识形态来不断鼓励人们消费,为人们提供社会福利以及不断的产品更新换代,以科学的名义不断追逐更高的品质。人们似乎就生活在工作―消费的模式中。新型的消费模式被不断创新出来,享受人生似乎成了人们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因此大量消费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加快生产并刺激新的消费,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就成了必然。在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后,大量废弃就成为一件摆在了我们面前的事实。自然资源被大量掠夺,并被不可再生地消费和挥霍。在追求资本最大化的同时,消费主义还假借实现人们价值最大化,幸福最大化的名义。此时,谁向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开炮,似乎就是向人类的光明前景开炮。

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在这四大逻辑下成为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人们不再思考自身,而只是为了追求效率和所谓的幸福生活,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和掠夺。因此,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产生的现代性哲学,其内在就是排斥自然的,这一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不可持续的。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们恶性疾病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解决了许多问题,使得许多以前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了医治,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依旧赶不上现代工业文明对生态的破坏速度。“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其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污染是现在的科学技术难以治理的,有些环境破坏是现代科学技术难以恢复的。因此,将希望寄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行的!只有将现代工业文明转变为生态文明,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的解构

生态哲学以生态的表征揭示了人与自然背后的关系逻辑,其本质是通过对关系的调和而实现人类更高层次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所建构的关系性存在中,人与自然才能够“彼此密切地关联着”,“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最终达到所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③。必须承认,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的显性维度存在,其背后还有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个隐性维度作为存在论的基础。因此,生态哲学的表象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其背后昭示与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然而,自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其自身矛盾冲击下解构之后,现代性哲学力图实现向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真正转变,将研究重心复归于人自身的内部认知结构。在力图叩问为何知识技术与人的生存感成反方向的关系时,哲学家们发现,这也成为整个时代的迷惑。无论是叔本华、尼采、柏克森的非理性主义,还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的生存论转向,都不同程度地陷入汪洋大海一般的迷惑。生态哲学从自然关系入手,揭示社会关系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不孤立地看待人,而是将人与人的本质关系放入人与自然的表象关系中考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其自身的建构,来缓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矛盾。

转变发展模式,要先转变发展理念,转变人们的观念。正是因为现代性哲学具有其自身内在逻辑的不可调和性和强权的本质,所以,现代工业文明才会越发展就越造成生态的破坏。因此,生态哲学内在的逻辑就应该是协调的,是可持续的。只有满足人与人社会关系的调和,并与自然的调和达到辩证一致,人类文明的发展才有可能自由全面。

首先,要承认自然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把这种二元论重新建构为某种二重性,这一假设正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①。将自然的主体地位同人类一同建构,人类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作为一个仅有的主体性存在。承认自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尊重自然,有利于在发展中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相平等的主体看待,既不是要重新树立自然的中心地位,也不是要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统治。自然与人作为两个主体,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生态哲学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来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是动态的,在发展中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说,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应该放在自然和人的关系中考虑,而不应再像以往一样,把人类放在中心的位置。

其次,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改变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资本的逻辑就是追求最大化,当人们将所有的价值都量化了,标上了价格,用物质的和数学的筹码去衡量,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断地掠夺资源,获得财富,就可以买得到世界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括可以用数学去衡量的物质,以及不能用物化的尺度去衡量的思想观念、价值操守、情感态度。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越高,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人们似乎受益也越多,所以这种资本的、物化的逻辑就越加深入人心。因此,必须打破这种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资本的逻辑。资本的逻辑追求的是“量”上的最大化,但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也应该树立“质”的尺度。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就必须达到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即让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合理生产―理性消费―分类回收”,不再盲目地追求扩大再生产,而是要将生态的价值纳入衡量的体系范围内。如此一来,在发展的过程中,既生产了产品又保护了环境,相当于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份价值。如果经济的增长伴随着的是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则不再是创造有益的价值,而是一种自我的、近乎“异化”的倒退。 第三,要打造生产文化,强化人文关怀。单向度的科学导向使得科学理性已经成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加之量化的社会管理尺度,使人成了工具人和数据人。针对机械化的负重不断侵袭人的身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必须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综合平衡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使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倾向。”①在经济生产中,除了应该对生产过程、生产产品采取定量定性的结果评估检测,还应该注重管理模式,强化经济发展中的人情味。这就需要打造特色的、关怀的生产文化。将企业氛围、生产过程、经济运行打造成每一个经济人喜闻乐见、与其生活最贴切、最温暖的形式,让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找回快乐的本质。而不是成为“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②的现代社会生产下的机械与数据。“经济领域的哲学智慧的思维方式则要求特别注重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共同体的建构及嬗变,才能在经济主体的矛盾中找到妥协点,才能保证财富的创造和经济主体多赢结果的形成”③。而要寻到找到这个矛盾妥协点,就要在人文关怀中调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四,要提高美的旨趣。生态哲学的本质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由个人的独立自由的发展到整个社会联合体的向前进步,实现个体与群体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而在文化领域的建设中,必须通过人文关怀让文化的属人的类本质得以回归。马尔库塞提出的著名公式: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精神生活的痛苦。其中,重要的一环偏差就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上。物质的满足与操控使遮蔽了精神的自由和快乐成为一种假象,人们身不由己地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新载体的操控,完全拜倒在商品的面前,形成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不是人控制着物的运动,而是物的运动控制着人。现代人的思想危机亦是如此。必须加强文化领域的建设,引领自主性的文化意识。“丧失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进而丧失了选择生活方式的自主性,不得不处于一种强制性的文化包围之中而浑然不觉”④。要用文化建设重新整理人在精神世界的自主性旨趣,从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大众的文化欣赏、文化旨趣。从而使人们拥有一种辩证的思觉意识,深入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以生活为美,以爱智为美,以德行为美,以社会为美,以反思为美。以生活为美就是要善于发现生活,用辩证法的思维发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在不同的语境、意境下的美感。以爱智为美,西方哲学智慧的起源单词philosophy,其本意是“爱智慧”的意思,有了对智慧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追求与叩问,才能不断地与智慧沟通,发现领略智慧的美及其过程――爱的美。以德行为美,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在心中拥有善的美德,才有知识的奠基,而追求真善美本身就是哲学终极性的目标之一,它给予人与社会不断辩证整合的力量。以社会为美,是指构建人与人的真善美的关系,从社会的本质上理解人。以反思为美,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他就是以理性反省自身的一切,重思一切原因及理由,“如此,当自己循着这规范的指示进行时,便不觉得它是一个束缚,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快乐”⑤。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以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一切,审美自然,审美社会,如此才能以美学缓解现代性危机。在当代,面对现代性的虚空、迷茫、脱离的危机时,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越来越被人文科学家们所重视。

最后,应革新绿色的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将在新的时代成为第一生产力。就此而言,它们为人类的解放和现代文明的发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经济生产、社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进步。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500年的历史更是确证了这个不争的真理。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摧毁了中世纪的堡垒,在欧洲的城堡上为资本主义的新生炸开一个缺口。但是,科技理性却转变为政治理性。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存在,而开始越来越意识形态化。人们虽然借助科学与技术将虚幻的神赶下了神坛,但是最后却又将科学技术树立在神坛上。从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科技的崇拜,人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科技的异化,使得人们成为科技的工具。科学的强权思维将量化和标准化由自然科学领域推向其他领域。由此认为,所有的科学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只要是不科学的,人们就不再关注。用一个标准同化了所有的价值判断。这就使得人们不再继续思考自我和反思自我,只要继续发展科技,就能够获得真相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通过科技的量化标准计量,就能评估一切事与物的好坏、价值。

所以,绿色的科学与技术,首先要弄清楚科学与技术的边界,要将科技的发展放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去衡量。“只有我们了解影响技术发展的更广泛的力量,才能真正的理解技术发展的实质”①。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进步,而是最终追求人的全面解放。人应在科技中实现自身,而不是在科技中失去自身。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都是为了人,如果这个层次的人文性消失了,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只能认识现象界,而物自体(本体)是不能为理性所认知的,他力图为人的理性找出一个边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语言是认识的界限,“凡可以说的都可以清楚地说,而对于不可以说的,必须沉默”。这是在可说和不可说之间划定了语言的边界。而科学技术也应该有其边界性,用边界圈定、限制科学技术,弄清哪些问题是通过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不能站在科学技术的角度、而要用人的理性和人文旨趣去思考和解决的。“我们不能够通过技术制造出所有不具有矛盾属性的物体,这是自然加于我们的边界。科学不断告诉我们这些不可能性。这就是技术的边界”②。其次,绿色的科学与技术应该是摒弃了资本逻辑与科技的强制捆绑。科技带来的提高效率不应该只是为了资本的量的积累,它会使得科技失去其客观性。因此,要重新恢复科技的客观性,避免科技理性转变为政治理性。再次,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结合,践行伦理科学。“世界上所有金钱和技术是不能代替自调节控制的,如果人类想要生存下去,那么,尽力确保生态圈的自调节机制处于固有的功能状态,就应是人类最基本的天职”③。在历史上,如果没有自然科学的进步作为技术的保障,就没有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进步,人类自身的善也就无从实现。在善的概念上构建的伦理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纽带之一,“诚然,科学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科学的超越,对科学进行伦理思考既是绿色科学对伦理反叛的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对未来科学之路的一次界定”④。生态哲学是绿色的科技观在哲学概念上的体现和构架,伦理科学的践行也是对人类终极性善的目标的追求。

三、中国生态社会的初步实践

对于现代性哲学的不可持续性,生态哲学用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体系建构给予了有力抨击,并提出适度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性哲学。它不仅在理论上创新,也在实践中被人所证明,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也有着类似的挫折。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单向度、量化标准化和追求最大化是整体现代性的特征,中国的探索之初也是在其中斡旋。然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之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生态哲学的具体化应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它是对于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标准的一种反思、一种辩证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进步,克服现代性的弊端,推进经济建设的良性进步。

在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运用生态哲学而获得时代转变之后,也还应该看到不足的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的效果显著,然而现代性的生活的多方面性还没有得到有力的控制。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仍然空虚,一方面人们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愿深信,另一方面也不能提出更有说服力、更合理、更科学的学说去引领社会思潮。外国学者依然指责“中国人没有信仰”,因缺少了精神的统一动力而造成弥散的空虚感和寂寞感,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用生态哲学促进多方面的进步,变革人的思想观念,真正地解放人和发展人,依然是一个长路漫漫的过程。它为思想者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阈,但是具体地实施、落实、检验效果,以致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依然任重而道远。

总之,生态的哲学是在解构不可持续的现代性哲学基础上建构而成的。生态哲学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它不仅是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而放弃发展,更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谋取更好的发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就是要彻底摆脱现代工业文明的逻辑,超越资本逻辑,超越物质主义,在物质发展和精神丰富两方面给予人独立、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实现超脱的人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发布时间:2017-03-09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世界就充满着内忧外患。中国人被迫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极力适应世界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被资本主义世界的逻辑打破,向西方学习成了有志之士内心最坚定的想法。从最初的学习器物制度,到最终学习西方的思......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发布时间:2023-04-27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
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生态哲学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学术取向,且都可以给社会学以较多的启发。 关 键 词:生态学 生态哲学 ......
论生态哲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
发布时间:2023-07-21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从 经济 发展 和人的行为对 自然 的破坏方面,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 问题 ;发展 中国 家从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方面,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性认识,使人类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11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康德哲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进一步说,历史上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果研究哲学史的人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究,如果说......
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美学的诘难
发布时间:2022-12-19
广大朋友们,关于“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美学的诘难”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传统美学的构建—柏拉图“美是什么”之问 在美学史上,要判断一个美学家居于何种地位,......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传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生态哲学思想是当代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道教中“天人合一”、“天父地母”、“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和“人为万物之灵”等思想蕴含了当代生态伦理学中生态整体思想、尊重和感恩生态环境思想、万......
女性视角下的中国哲学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0-08
文章从女性的视角谈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从女性的视角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中国哲学现代化作用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它应该成为全部人类的思想财富。谈到中国哲学,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特......
《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生态世界观
发布时间:2023-06-21
生态危机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挥霍型的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但事实上,生态危机也是人类自身的心态危机,因为“人类首先是心态失去平衡......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发布时间:2023-05-12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地反思,是牟宗三哲学地反思中国哲学的继续,这步工作的完成,对中国哲学的哲学地反思才臻完善,这也是哲学......
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 要:中国的生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延伸进入伦理学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在思考自然界的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时,引发了环境伦理中“人类中心主义......
关于“哲学性”的哲学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哲学教育的不景气,乃至于衰落,如今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人们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把哲学等同于知识,把哲学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从而导致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异化;其二,源于近代以......
回归“哲学性”的哲学教育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哲学教育的不景气,乃至于衰落,如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人们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把哲学等同于知识,把哲学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从而导致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异化;其二,源于近代......
论哲学与人生
发布时间:2023-06-15
哲学是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的学问,以其独特的方式引导人深层次地思考人生,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哲学赋予我们智慧,让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理性的姿态对待生活,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指导,引领我们走向光明。所以,......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能否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
发布时间:2016-05-17
摘 要: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在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各个方面都革新了西方哲学,给现代西方哲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重新解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西方哲学面临很多质疑,......
“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还是哲学形态的彻底革命
发布时间:2013-12-19
“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还是哲学形态的彻底革命 “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还是哲学形态的彻底革命 “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还是哲学形态的彻底革命 文章 来源 【内容提要】寻求一个能够把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与现当代......
儒家生态哲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20
近年来,生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识,并试图从儒家文化中发掘生态启示。因此,儒家生态哲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学术成果日益增多。 一、国际上对儒家生态哲......
浅谈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发布时间:2023-01-28
近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是施特劳斯学派在中国的流行。古今之争、自然正义等具有典型施特劳斯学派特色的词语时常被人们提起。这些施特劳斯在中国的追随者,自视为区别于常人、走出洞穴的精英,常以一套晦涩的语言写作......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本文在信息哲学、信息生态学和信息经济学初步研究的成果基础上,认为:1.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态危机"。解决的总方向是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2与生态相关的"人类中心论"是需要辩证分析的概念。对于反对人类中心论者来说,它是一个虚......
哲学的党性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列宁关于哲学的基本论点,全部哲学都是有党性的,从梳理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传统,得出列宁的哲学论点是对哲学传统最好的扬弃;而当代哲学,从拉康的自我形成机制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传唤,则反击了”人性论“对......
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管理哲学把哲学与管理学联系起来,形成管理哲学,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有联系,人性假设以哲学人性观为基础,人性假设是连接管理学和哲学的桥梁,从而形成管理哲学。同时,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学人性假设也有其具体的区别......
探究行政哲学对历史哲学的借鉴——兼论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
发布时间:2023-07-14
当前我国行政哲学仍处于拓展与深化研究阶段,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行政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功能、学科定位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但缺乏对我国历史上行政实践与思想发展规律的探讨,特别是缺乏对其他哲学分支学科体系的学习和借鉴。2016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行政历史哲学作为第十届行政哲学研讨会的主题,开拓了行政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是,要探讨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首先必须厘清行政哲学与历史哲学.........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9
" 《易传》是由十篇不同文字组成的解《易》的著作系统,包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究天人之际”,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思路。应当说,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天人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 要]人类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从最原始的农业社会一步一步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这样的工业进步,改变了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的恶化,迫使我们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都是涉及到生......
浅谈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1-19
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从博大精深的宇宙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使自身保持生命的活力。但是,哲学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属于一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因此哲学问题总是浓缩着时代的问题。 那么什么......
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观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17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观念的影响”,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科学和哲学历史上的互相影响 科学与哲学的相互渊源起始于现代科学......
论《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蕾切尔卡逊是美国著名的生态文学家,她所著的《寂静的春天》被世界公认为环保运动的奠基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文章试图概括其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卡逊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后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发布时间:2013-12-19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采在西方文化史中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通过宣告上......
探究以现代化为科技哲学新学术生长点的合理性
发布时间:2023-05-09
人类的实践活动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着,既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出了一个体现真善美的人化世界,同时也塑造出一个充斥假恶丑的非人态化、异化的世界:一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负面效应,实践......
后现代哲学与大众传播
发布时间:2023-02-14
"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新闻传播孜孜研究,总结出许多新闻理论和传播模式。然而,传播事业的发展仍大大超越了这些理论和模式的局限。现代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远胜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而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态......
试析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分歧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摘要: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分别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是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思想。从分析两种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入手,探讨哲学基础不同所造成的教学论方面的差异,并从教育目的、......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3-22
一般来说,在认识论上,西方哲学以纯粹理性的客观态度来阐释世界,在世界观上以主观态度的信神来看待整个人生,但是中国稀缺所谓哲学认识论的兴趣和宗教信仰的戒条,相比而然在人的理性张扬上走得更远,侧重于体认宇宙与人生的契合,在......
简述“世界历史”时代里的“世界哲学”与哲学的中国性
发布时间:2022-11-29
由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所开出的真实的世界历史时代,逐渐地改变了国别史时代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交往与创造的形式。与世界历史进程的要求相适应,19世纪的西方与中国世界,其实就已经在不断地呼唤着一种世界哲学,只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家......
探究一种现代儒家道德哲学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澄清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龌龊性的讨论己经很多了,相关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龌龊既然如此,本文就无需拾人牙慧,用一种简单枚举龌龊的方法来罗列它们两者之间的诸多差异。虽然这龌龊种罗列......
海德格尔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再奠基
发布时间:2022-12-06
海德格尔的一生是探询人类生存本质及境况的一生,其哲学的当代意蕴表现在对哲学本性的历史追溯,对当代哲学发生作用的功能与方向都内在地包含于他对哲学的诠释之中。在他看来,所有的哲学含义都以特定的方式同哲学本身持存着始源性的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其发展历程具体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与自然定位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新时期研究思考马克思主义生......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 网络 ”或“互联网”是当代 科学 技术成果,一种发明,来自于想象和需要,像从前人类曾经有过的所有技术一样,人类技术发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比......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当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管理显得空前重要,这引发人们研究管理的热忱,并将其上升到管理哲学的理论高度。黑格尔曾指......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论庄子的技术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1.导论庄子对技术的见解,可发见于其关于知识的论议。在区分假知与真知时,庄子曾以技术为典型来说明后者。故将见庄子......
近现代东西文化互动中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10
" 第一节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东渐 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创造进化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讲课获得巨大成功,从而名声大振。除哲学外,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如数学)还有精深......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现代哲学的基本趋向
发布时间:2023-02-26
" 【内容提要】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旨在回归近代哲学由之出发但却遗忘了的现实生活世界。阐述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发生、实质和意义,廓清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的内容,并由此考察传统哲学的三大领域:自然、历史和认识,才能真......
从哲学特质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合法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哲学自身内涵 (一)历史上对哲学的各种理解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不是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造成了这样一个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要解决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哲学合法性首先要弄清楚哲学这个问题。对哲学有了清晰明确的理解......
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15
"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广泛存在于艺术、美学、文学、语言、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述哲学的一般特征的同时,亦说明了各民族的哲学独有的特质,譬如印度哲学近于宗教,希腊及西方哲学近于科学,中国哲学近于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印度与西方皆为“有言的系统”,中国则主要为“无言之境界”。面对......
狗的生存哲学
发布时间:2022-11-11
在狼、狗和猪中,狗成了人的帮手。在与人的共同生活中,狗慢慢地继续观察着人,也思考着。 人越来越强大,但却也越来越孤独。由于自私,人没有朋友,甚至人彼此之间也相互怀疑。同时人也不相信任何其他的动物。 人开始养更多的动......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1-22
1、首页2、儒家思想的生态观 广大朋友们,关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对生......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碧水蓝天青山的“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关于哲学研究中心转移的现代理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29
" 【内容提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偏好,我们把这种哲学研究偏好的迁徙变化,称为“哲学研究中心的转移”。在哲学史上,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两次转移,第三次转移——以创造为哲学研究中心的时代已将来临。探讨哲学研究研究中心转......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0-23
【原文出处】光明日报【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1018【原刊页号】①【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2【 标 题】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作 者】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作者简介】朱有志/赵应云/何畏......
试论《周易》与中国哲学的联系和其人生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22
《周易》是我国5000年来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积淀下来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历经千年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真正完全属于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精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古人用《周易》预测未......
探讨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理解和生命形式———“解放思想”的哲学特性与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8
习近平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措施。当前,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面临各种思想、观念和制度上的解放和创新,解放思想是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所以,从哲学本.........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要:近现代思想家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分析工具,回答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一般性问题,为我们论证知识财产的无形性特征、知识产权的合理性理由、知识产权法的公益性原则提供了法哲学依据。 关键词:“社会公意”理论、“自由意志”理论、“财......
维特根斯坦后期超越主客二分哲学的逻辑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1
【摘 要】文章以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为基准,对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维特根斯坦后期通过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等理论,通过消解共相、消解说明、消解“准则”、弱化认识等路径揭示了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无法实现其对......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涵1.人类应善待自然在人类尚未出现前,自然就已存在,相对于人类来说,有着先在性及客观性,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重要产物,永远不会也无法脱离自然。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是在当下所处环境及其该环境共同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自然性、形体性、感性、目标性的存在物,与动植物相同,都是被动的、受牵制的存在物[1]。因此,不管是从人类起源上看还是从其发展历程上看,都属于自然界中的产.........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哲学转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
浅谈现代中国修辞哲学方法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修辞是人们使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行为。修辞学研究不仅包括语言行为,而且涉及非语言行为。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方法论,指出二元对立的辩证法和对比法是研究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主要方法。 ......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对现代经济学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尽管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但几乎很少有佛教学者敢于正面直视“经济问题”,造成了诸多的误读。星云大师以其几十年的弘法体验,向公众“开示”佛教的“财富课”,对现代经济学而言既是一种纠偏,也......
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理论继承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 要:活跃在当代思想界的后现代哲学并不隶属于任何的思想学派,而且后现代哲学的学者大多是以批判为主,他们在考察了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实践后,批驳了马克思理论的宏大叙事方式,但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叙事方式却大加赞赏。更深入......
“复仇”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复仇(其二)》是鲁迅直接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而写就的一篇散文诗,它承载了鲁迅“复仇”的生命哲学,基督耶稣面对钉十字架时肉体上的痛苦导致他精神上的绝望,而精神上的绝望导致他对看客的复仇,而对看客......
对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08-08
" 一、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时期 19世纪中期至十世纪初期是西方哲学的发展由近代转向现代的过渡时期,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极为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时期。 如果说由笛卡尔最早明确提出基本原则、由黑格尔最后建构出完整理......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发布时间:2023-01-29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一、哲学的综合与创新 二、古今中西之辨 三、民主、理性与新启蒙 抗日战争时期,张申府先生旅居重庆,积极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思与文》中对“民主”之义也多有......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个性与秩序关系的哲学理念思考,敬请关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究个性、尊重个性,并试图塑造自由个性的时代;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秩序,谋求秩序,并试图构建良......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2-12-20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20世纪已成过去,此时对其间所发生的“哲学”事件及其意义进行一番回顾审视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中国哲学”的未来开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6
在此篇文章的开始我们就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以便突出探讨的主题。问题是这样的:在新时期新一轮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还要不要谋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问题是简单的,又是深切的。简单是它的结论很容易下答案肯定的;然而诚如黑格尔......
谈传统哲学及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与法
发布时间:2016-11-25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主人世界是希腊世界。古代社会通过暴君的意志实现,暴君实现人民意志,并且将集体的意志变成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意志凌驾在善和恶之上,他的意志是普遍的意志,能摧毁作为特殊的个人意志。之后,个体......
海明威的创作分析及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海明威的人生名望、人生创作、及人生精神,阐述了海明威精神的现代意义:人要做自强不息的强者;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不可战胜;人要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 关键词:海明威;人生名望;人生创作......
现代科学发展中呈现的哲学发展的新方式
发布时间:2022-07-22
现代社会,西方意识哲学的狭隘发展致使哲学和科学日益脱离了,在哲学和科学脱离的同时,也是哲学丧失了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这样的哲学危机来自西方哲学所坚持的物资和世界的意识的绝对的割裂。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现实过程......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4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的逻辑结......
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先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17
摘要: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如果我们将哲学定义为对超时空与人群的人类根本问题的系统反思,那么中国思想是含有哲学之向度的,并且中国哲学有其表达系统反思的方式。哲学的比较应以不同哲学流派所面对的问题为基础,因为......
麦金太尔的现代道德哲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麦金太尔以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闻名于世。现代道德哲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德主体理论、价值理论和规范理论。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道德哲学的这三个部分都存在根本的错误:道德主体理论的错误是自我的个人化,价值理论的......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发布时间:2013-12-19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法哲学视野中的民法现代化理论模式 摘 要:民法现代化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制度(身份)以及近现代民法......
浅谈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检视
发布时间:2023-03-26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与哲学方法论关系密切。哲学转型需要哲学方法论的支持,而哲学方法论的定位又需要反思哲学转型所蕴含的哲学观的基本问题。这正如成中英所言,中国哲学现代转型需要将对哲学的批判与自哲学的批判,相结合。目前,中国哲......
生命哲学纲略
发布时间:2022-08-23
" ——生命本质窥探 ——人学理论体系初探 ——生命自然矛盾及其演化 生命的本质是世界科学之谜。生命本质的奥秘,使人类感到激动,使人类感到困惑。 物质具有物理和化学两种存在状态,物质化学存在具有生命和自然两种存在形式。生命......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7-29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哲学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揭示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它为音乐教育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音乐教育哲学是一门研......
哲学创新论
发布时间:2023-02-06
" 创新是指创造新事物、新理论、新方式,超越旧事物、旧理论、旧方式。自古以来,创新既蕴涵着痛苦和磨炼,又意味着艰难和险阻。王安石“荆公新法”和“荆公新学”是改革北宋“积贫积弱”的需要,仍然受到“敬天法祖”派的阻挠和反对,而......
从当代治理哲学探究中国先秦哲学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21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治理(govern-ante)思潮。面对西方政府、市场调控的失灵,各种治理理论走向共识,即社会自主治理机制不可忽视。治理理论认为,现实社会是多中心、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多因素、多变量、多主体的,简言之......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发布时间:2023-02-22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一“、感物道情”与“圣贤气象” 正是通过“情”的审美感化上升到“志”之境界。“感物道情”是中国传统诗学观念,......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30
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育哲学看作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无论是姓哲的教育哲学,还是姓教的教育哲学,离开了哲学的精神或特质都难以称之为教育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是教育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何谓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哲.........
浅析《资本论》的当代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6-07-20
《资本论》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的精华和灵魂,虽然阿尔都塞将马克思早期和晚期截然割裂开来是个致命的错误,但其在《读资本论》中将《资本论》视为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晶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如果认为整个马克思的哲学包含在《关于费尔巴......
介于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科学哲学
发布时间:2016-08-17
虽然有观点认为,独特的问题使得一个学科成其自身,然而这种观点也已经暗藏了实在论的指向。虽然哲学社会学亦有其局限性,但也是接近真理的一种工具,并且避免了哲学、沦为哲学家个人抒情式的呓语、,契合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生态批评:文学现代性的深入
发布时间:2022-10-21
论文关键词: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主体间性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在自己理解的生态批评与文学现代性理论体系中,寻找两者之间联系,并尝试性进行阐释。 生态批评作为现在国内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显学之一,已经成为众多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者......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发布时间:2023-05-22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 精品源自化学科 摘要: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儒家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其目的在于限制王权的膨胀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然而,此种崇高的学说由于其内在学理......
科技哲学与信息哲学的若干研究论述
发布时间:2023-05-15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与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解释、改变和控制世界过程中,必然会设计和创造新的实在。技术倾向于激发原创性思想,形成新的概念,并导致不可预见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哲学界面......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1
1、首页2、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希望可以助朋友......
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基底及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3
摘 要:庄子作为战国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作为庄子思想核心内容的人生哲学,其理论基底一个是庄子对人生困境思考的现实基础,分别为死生困境的问题、命运困境的问题和情欲困境的问题;另一......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
浅论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26
浅论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浅论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浅论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了忙碌的“速食生活”。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日益不安与浮躁,调整心态,安贫乐道变得十分重要。安贫乐道能使......
浅论哲学就是人生的形式
发布时间:2022-12-02
今天是一个世俗的时代、世俗,是务实、实惠和实际的代名词。世俗,培养并且鼓励享乐主义,而不是理想主义二所以,今天的文化英雄,是娱乐大众的明星,而不是致力于思想求索的哲学家。 然而,哲学真是与我们这个被定义为世俗的时代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