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呼唤童心回归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呼唤童心回归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3 03:50:00
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呼唤童心回归
时间:2023-01-23 03:50:00     小编: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美丽的童心,传统的道德灌输式的思想品德课堂(以下简称“思品课堂”)可能会把这份难得的美丽泯灭。因此,我们要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激活思品课堂,让孩子们产生学习良好品德的行为意志和动力。以感染学生的思维品质。扣响童心世界的大门,呼唤童心回归,保护纯真童心,就要打造一个激情洋溢,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打造生活化课堂,保护纯真童心

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才是有效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1. 回归生活做“主角”

思品课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形成的思想道德品质,融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的生活,同时又从新的生活经验中获取更多的道德经验,充实自己的思想道德。所以我们的思品课堂不光是在学校里、教室里,更好的课堂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最好的老师是“生活”,我们要让学生能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做个主角,让真实的生活造就儿童美丽的心灵。例如在教学《家里的文明》一课。我先让孩子们做了一份调查和统计:

然后根据调查和统计的结果进行讨论,孩子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选B的学生坚持认为,在学校都被管够了,在家里还要注意这注意那,累死了,家都不像家了;而选A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家里人会很高兴和舒服,觉得选B的同学太自私了。接着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录像片段,孩子们倾听了自己父母的话后,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和站在家人的角度想问题是不一样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我们的家庭只有互相尊重,相互讲文明讲礼貌,才会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讲文明讲礼貌,实际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带来了舒适温馨的感觉。最后让学生思考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做到讲文明讲礼貌,该怎么做,并根据“什么时候”和“怎么做”的思路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并拿回家和父母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2. 真情实景做“演员”

新课程中,思品课堂上的内容都是和孩子有关的,很多故事是孩子经历过的,反映的是他们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情。有的故事中,学生面临的困惑、苦恼和烦恼在成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从道德发展的角度看,有些看似与道德无关的事情却隐含着道德形成的契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只有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生活化的课堂,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安全》一课,我设计了模拟活动。首先创设四个情境:①燃气泄漏;②有人游泳时溺水;③有人触电;④有人被开水烫伤。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然后小组汇报结果。最后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安全意识,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在这堂课中,完全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生活中运用它,真正做到了“模拟现实生活,接触各种角色,体验社会生活”的课堂。

二、构建活力课堂,呼唤童心流露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由发挥潜能。

1. 洋溢“宽容”的课堂

要包容学生各异的想法。在传统的思品教学中,一个学生对社会现象提出质疑,会被其他同学取笑,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会被老师不厌其烦地更正。在不“宽容”的课堂中,学生机械地接受着来自满着各种好奇想法的脑袋中打满了许多疑问号,为什么这样不对?为什么我一定要向他一样?为什么……

2. 包容“凌乱”的课堂

一个平等对话、互动开放的课堂,课堂纪律肯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社会现象、是非观念的讨论,学生尤为兴奋。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专制式的课堂管理倾向,不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不允许学生无意间的说话;不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心中所想……除了一系列的“不允许”之外,学生一旦触犯了纪律,教师往往不问青红皂白、不假思索地用专制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些都是阻碍构建互动开放课堂的拦路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专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自由式的回答与讨论,来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 充满“合作”的课堂

这个合作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我们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改变了单纯的“好―坏”关系,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在合作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可以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学会合作》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要在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例如,先把学生分成六人一个小组,出示从简单到复杂的六组数字,在10秒种之内记住,然后汇报结果。让他们在课前调查好的情况下,学生分组合作,把自己查到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与同学分享,最后整理出一份较为详细的资料。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尊重他们学习交流的习惯,让纯真的童心得以互相碰撞、互相交流。

作为教师,能够进入童心世界,你会觉得是一种幸福。在这个世界里,你会了解什么是孩子式的快乐;你会深切地体会到孩子的真爱与不爱;你会从孩子的一个闪烁不定的眼神中看到孩子内心的渴望与需要;你还会看到孩子们的某些“古怪行为”的注解。教学要创造各种机会,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让美好的生活去感化学生纯净的心灵,让美好的生活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保护孩子的童心,呼唤童心回归。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