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一个普通的老师 一座师德的丰碑

一个普通的老师 一座师德的丰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2:50:54
一个普通的老师 一座师德的丰碑
时间:2023-08-04 22:50:54     小编:

蒋小贵是湖南省宁乡县青山桥镇楼霞小学的校长、老师。一个很普通的老师,却是一座师德的丰碑!

我们先来还原事情发生的现场:

事情发生后的三天,我去了楼霞小学。学校教导主任石命华老师对我说:谁会想到呢?那天上午,他还从大山上买回了2000多斤干柴;那天中午,他也还在乐呵呵地说着游乐场建好了孩子们就不用再在石板上打乒乓球了。他的工作笔记里还写着最近要做的几件大事,还有他最近的学习心得和剪报;他申报“宁乡首届名师工作室”的资料都还整齐地堆放在写字台上;他要绘制的100幅道德教育故事画,第98幅还没有完成;他给学生排演的元旦节目也还没有完成……可是,蒋校长就这样走了,来不及和亲人说上最后一句话,来不及再看老师和孩子们一眼,他,无声地离去了……

石命华老师告诉我,蒋校长的儿子已经哭泣三天了:“我在上海工作,收入很好,为爸妈在长沙买了房子,要他们去住。我不想要我爸爸再教书了,可我爸常说,活到80岁,他还要在楼霞教书啊。我想,尊重我爸的意愿,等他把喜欢的事情做完了,退休后我再接他出去,好好安享晚年。可没想到,没有这一天了……”

学生们围着我,一个小女孩含着泪水说:“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失去了一位好校长呀!”

楼霞村支部书记安立冬哽咽着对我说,下葬那天,父老乡亲们集合到公路两旁,泪流满面地燃放鞭炮,为他送行。一位盲人,牵着自家的狗,拄着拐杖,摸索着一定要到他家里去。路上掉进了小溪里,全身都湿了,他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嘴里不住地念叨着:“青山桥最好的人去世了,我要去给他烧香呀!”安书记告诉我,这位盲人在楼霞小学读过4年书,离校后,蒋校长经常在村里碰到他,每次都会护送他回家,这么多年,不知道送了多少回。盲人说,这一回,他一定要去送一送蒋校长这个好人哪!

楼霞村位于宁乡县最边远的红霞山下,距县城90多公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大山里,蒋校长坚守了40年。这个用生命写就了崇高师德的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教育人生呢?

他建好了一所学校。

楼霞村的人都还记得他筹建希望小学的日子。千辛万苦筹措到建设资金后,在学校施工的9个多月里,他一有空就往工地跑,挑沙子、和水泥、搬红砖,为的只是省下几个工钱。学校房子建好了,要搬教学设备,要处理建筑垃圾,为了节省开销,他带领老师们白天干,晚上也干,苦干了20多天,终于把学校收拾整洁。这么多年来,他像“燕子衔泥”一样,一点一滴地积累,学校打好了水井,修好了花坛,建好了食堂。他的姨妹向我们讲了她难忘的一件事:前两年学校的厕所要挖掉重建,那天她去看望姐夫,一进学校就闻到好大一股臭气。往里面一看,蒋校长正拿着一把大铲子,在那使劲儿挖。“当时正是夏天,又闷又热又臭!我姐夫挖得很起劲,苍蝇围着头打转转,他躲都不躲一下子!”我在他的工作笔记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一生一世的愿望就是要建一所好学校!我想,现在,学校建好了,是长沙市合格学校,蒋校长却走了,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哪!

他树起了一面素质教育的红旗。

在楼霞,蒋校长是最有名的文化人。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会锣鼓唢呐等近10种乐器,他会唱花鼓戏、写对联,会玩速算、捏泥塑。他把这些都融入了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着素质教育。很多楼霞人都跟我说起他们还记得跟着蒋校长打着赤脚,到水田里、小溪边做各种泥塑的往事,更记得下课后,在他的指挥下热热闹闹吹唢呐、唱花鼓戏的情景。这些年,他获得过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沙市“华天优秀教师奖”、“全国少儿书画教育家500强”等多项荣誉,他的学生中更有50多人次在作文、数学、书画、珠心算、文艺等方面获国家级奖项。他在山沟沟里树起了宁乡素质教育的第一面红旗!当时的《宁乡报》以“穷山沟办出大教育”的报道轰动宁乡,《湖南教育报》“让活动在山沟沟开花”头版报道,数千位同行前去观摩。

石老师告诉我,他虽年近60了,还是以很大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一次,青山桥中心学校组织全镇老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赛课,领导请他当评委。他一口就回绝了。他说:“我不当评委!我要赛课!”这位领导当时以为他在开玩笑,可他真就这么做了!这个把“搞课改就是要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作为办学理念的乡村校长,就这样,用他的智慧与不懈探索开创了教育的新天地。

他当好了一群山区孩子的贴心父母。

石老师告诉我,在楼霞,外出打工的人不少,孩子们留在家里,无人照顾,蒋校长腾出自己的卧室让孩子们住。每天照顾他们吃饭、睡觉、洗脸、洗脚。现在,孩子们是多么怀念他们可亲可敬的蒋校长啊!有个孩子叫小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爷爷80多岁了。一次家访,看着一贫如洗的家,蒋校长当时就流泪了。从此以后,小强上学就没有交过一分钱。他爷爷逢人便说,“党的政策好啊,我孙子读书不要钱。”这位爷爷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小孙子的学杂费全部是蒋校长代交的。40年来,他就这样默默资助了100多位贫困生,用去了3万多元。

蒋校长的妻子对我说,其实,这40年来,他并不是没有机会走出这座大山。因为他书画功底好,深圳一家美术设计公司曾高薪聘请他,他婉言谢绝了;湖南师大附小想调他到长沙任教,他没有去;县里一所条件优越的学校几次想请他担任校领导,他还是没有去。

我问蒋校长的妻子:“你们理解蒋校长吗?埋怨他吗?”

她说:“开始不理解,我和孩子犟不过他。但后来理解了。”

她给我看了蒋校长的这样一首诗:朝过山岗醉日出,晚漫溪边赏夕阳;沟壑林荫品景致,茅檐古舍话家常。白天台上启童子,夜晚灯下阅文章;喜看鲲鹏展翅去,回首小草溢芬芳。是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境界哪!原来,四十年来,蒋校长就是如此乐观地守望着教育的荣光。此刻,我懂了,蒋校长的一生是快乐的!他的不幸离去,我们很悲痛!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他对教育付出的那些快乐!

2012年的教师节,宁乡县教育局为表彰扎根山区学校30年以上的优秀教师,特别新增了一项“岩竹”园丁奖,蒋小贵校长实至名归。 是啊!这个四十年来一直不言苦,不言累,没有怨,没有悔的乡里汉子,把他对那片土地、那些学子、那方讲台的挚爱,变成了这个时代最朴素、最灿烂的风景。《中国教育报》评价他:“蒋小贵校长是教师立德树人的时代典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