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激活语文课堂需要“因文而异”

激活语文课堂需要“因文而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6-20 11:02:45
激活语文课堂需要“因文而异”
时间:2016-06-20 11:02:45     小编:戴一奇

激活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对教材文本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展开多元调研,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学习内驱力。特别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个性特质设计激活策略,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选择,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有特别意义。

一、个性化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和教学情境创设,能够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境地,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呈现单元性,每一个单元文本具有相似性,但教材之间也存在差异性。同样是散文,有写人的、有状物的、有写景的,教师要抓住文本内质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引导、格言俗语介入、设置悬念、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文字信息、影视资料、视频音频等材料,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燕子》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组春光图,百花绽放,小燕子翩翩飞舞。教师随口念了一首儿歌:“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学生看得心动,听得入迷。教师给出一个学习任务:每人模仿教师给出的儿歌,自己编写一段儿歌。学生兴致很高,都快速行动起来。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积极表现,课堂学习气氛相当热烈。有学生说:小燕子,真美丽,飞到东飞到西,捉飞虫,报雨情,它是我们的小天使。教师通过儿歌导入,激起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自编儿歌,不仅能够迅速调动学习热情,还对文本描写对象――燕子,有了更多了解。教师针对教材生动性、优美性特征,设计了多媒体和儿歌方式导入,正是抓住了文本个体特点,导入效果很好。

二、针对性设问,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设计悬念性思考题,需要找准角度,也要照顾不同学生群体的思维起点。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教师设计这样的思考问题:邻居家小男孩多大了?他的思维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从小男孩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做其他事情时是不是也需要有不同寻常的思维呢?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很快进入到思考讨论中。很显然,教师的几个思考问题看上去没有多少难度,但仔细想想,还真的值得深思。学生被这些问题所吸引,说明问题设计是成功的。教师根据文本故事主人公展开问题设计,选择角度非常正确。这个邻居小男孩年龄很小,但其思维却不简单,这才是学生普遍关注的。教师从这个点形成突破,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特别是最后一个题目,形成了思维延伸,为教学展开拓宽了广度,这对提升学生思维维度有重要作用。

三、差异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是重要内容。小学生思维稳定性较差,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在具体教学操作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鼓励性评价,这对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帮助。

《天鹅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动物,但内含的情感要素非常丰富,教师需要针对文本内在特征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学优生能够轻松完成,学困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优生展开复述,给出鼓励性评价:你这不是复述故事,而是在创作一个新故事,语言很有个性特点,对天鹅的表现描绘非常到位,如果形成文字,这就是一篇上等的佳文。学生听到教师的评价,都显得非常兴奋。学困生复述课文时,不仅语言表达不通畅,还将一些情节给丢掉了。教师这样评价:虽然你的语言表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你的感情真挚,道出了对天鹅的同情和赞美,这也是很难得的。学生听教师这样评价,也非常受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可见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呈现多元性,虽然有单元结构样式,但教材文本的差异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抓住教材文本差异性给出具体的激发手段,这样才能快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入教学佳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