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10-27 11:33:12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时间:2015-10-27 11:33:12     小编:

内容摘要: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进而明确和理顺各制约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找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最后基于此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行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 制约因素 比较分析 关键因素 路径选择

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涉及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强度、技术水平、碳汇、消费模式、政策机制等诸多领域。本文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比较,发现这些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进而明确和理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分出主次;找出阻碍中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

(一)人口因素: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艰巨性

(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的工业比重偏高且调整难度大

处于同样规模、总量和技术水平的经济,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其碳排放量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相去甚远。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结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

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存在很大难度。这是因为,首先,中国的高能耗工业部门大都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都还有赖于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客观上决定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其次,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存在滞后期。相当一部分工艺和装备落后、环境污染重的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难以及时地关停并转,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三)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这是因为当前调整能源结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第一,受资源禀赋的制约。从能源结构来看,虽然可再生能源开发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但是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在中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很难改变,这是减排的重大不利因素。第二,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商品能源中化石能源的市场成本最低,也决定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最高。

(四)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所处发展阶段导致对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

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给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个不利因素。因为我国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而发达国家已经过了这一阶段,他们的经济贡献率可以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但是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不能跨越这一阶段,以牺牲经济增长来实现CO2减排。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五)能源强度:能源强度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是碳排放强度高的关键因素

当前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这是因为:首先,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因此,降低其碳强度,成为中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其次,如前所述,在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下,强制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不现实的,因此,低碳经济就是要全力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

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也非常大,具有很大潜力。在能源效率方面,从煤开采到运输到发电,再到用电,煤的热量仅仅使用了不到1/4,造成大量能源损失浪费;从单位能耗来看,目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通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必将大量减少碳排放。在交通和建筑类领域,研究表明,当建筑、空调、照明等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时,可以使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降低电耗 60%以上。

(六)技术水平:低碳技术缺乏、能源转化效率低导致经济发展具有高排放特征

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缺乏低碳核心技术与先进技术,尤其在碳减排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碳固定技术和碳替代技术等领域技术落后,多数能源仅一次利用,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煤炭而言,大约80%的煤炭产量为直接燃烧利用,其平均利用效率仅2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特征,陷入所谓的“锁定效应”,这将极大地增加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从可行性看,发展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研发等已纳入我国“973计划”、“863计划”等科技支撑计划。如果加大投入,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七)碳汇: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低的现状使增加碳汇成为减排的重要途径

增加碳汇以提高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也是减排的重要途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

(八)消费模式:通过增强绿色消费意识、改变高碳生活方式能减少大量碳排放

中国正处在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能源密集度高的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和高耗能的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的投入和消费增长快、规模大,因而碳排放非常高。生活方式不改变,碳排放就降不下来,所以消费者行为非常关键。

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行路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目前要发展低碳经济,人口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是极大的不利因素,而且这几个因素对 CO2排放的推动作用在短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控制难度都很大;另一方面,中国在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发展高水平的能源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加碳汇、改进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应放在优先地位,并作为主要途径和政策扶持重点。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目前,中国单位产品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45%,通过各种技术改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很大。要坚持把提高能效作为核心,不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技术,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逐步提高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二)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与国际合作

目前,我国需要通过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减量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技术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加强消化吸收和创新,实现低碳技术发展的跨越式进步。

(三)推进碳汇生态建设

增加碳汇有三个领域:森林、耕地以及草地,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土地利用调整和海洋管理等措施,可以发挥森林碳汇潜力,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外,通过改变耕种方法,减少耕地,可以降低农地产生的二氧化碳。草原也是二氧化碳的天然吸收器,保持和增加草原碳汇的关键在于防止草原的退化和开垦。

(四)倡导合理的消费模式

一是普及低碳知识,增强低碳意识。加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力度;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增强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倡导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社会转型。二是强化社会低碳消费支撑系统,制定消费价格和消费税收等政策。对于消费者行为,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对奢侈浪费加以限制。

(五)构建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并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

第一,在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国家有关部门应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第二,支持技术创新,发挥政府在扶持和鼓励开发低碳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第三,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和处罚机制,确保低碳经济法律各项规定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

4.刘朝,赵涛.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J].资源科学,201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