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

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8 18:53:39
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
时间:2015-08-28 18:53:39     小编:

本文以杭州市的“XX实验集团学校”为例,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困难及对策。

现状呈现

(一)综合知识贫乏,知识目标达成不理想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让学生实现从“小我”(自然人)到“大我”(社会人)的转变。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就丰富的历史、地理、世界、法律、民风民俗、信息技术等知识展开讨论、交流。这只有在课前具备一定的积累,才能在课堂上展开深入探讨。而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大部分课外学习活动少,课外知识面狭窄,视野局限,知识点的学习基本依赖课堂教学来实现,有限的课堂时间往往会让这些孩子学习的知识广度大受限制。

(二)生活经验缺乏,情感目标达成不理想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建立在认知和体验基础上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生活单调、经验缺乏,情感体验也相应匮乏,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达成受阻,容易使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触及学生内心。

(三)同步实践缺失,能力目标达成不理想

《品德与社会》的能力目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质,需要学校和家庭同步才能固化。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学习、行为基本持不干预,乃至于放任的态度,学生中容易出现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差、交流合作能力弱、道德判断对他人和自我的不一致性等能力问题。

成因分析

(一)生活背景原因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设置与采用的辅助资料具有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贴近,便于本地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条件等和本地生有差异,在学习地域特色强的章节时,困难尤为明显。

(二)家庭特质原因

我们面向“XX实验集团学校”和一所区内普通学校(本地学生为主)的

四、

五、六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情况”问卷调查,下表是部分内容:

根据以上呈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家长群,学历普遍偏低,从事工作时间跨度长,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对孩子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无法满足。

(三)学生自身原因

《品德与社会》学科没有质量抽测和考试负担,这也导致家长、学生主观上对于本学科的重视度与语数英科等相比不足。而流动人口家庭本身的特质(生活视野不开阔,孩子学习实践少,学习过程缺少家长关注等)也客观造成其子女群体在学习本学科时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

策略研究

(一)了解知识储备,拓展视野重积累

1.排查摸底,掌握知识储备量

教师的备课要全面,不光要吃透《品德与社会》的课标,对所任教年级目标、学期目标要成竹在胸,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教师可以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辅助问卷”的调查,一册一调查,在学期初的第一次课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于本册知识点的储备情况。

2.重视预习,帮助储备知识点

课前预习,是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针对“学习辅助问卷”中反映出的缺失知识,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可以是实践性的作业:调查、记录、走访、电访等;也可以是借助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课前预习,做好课前知识储备。例如,根据问卷,5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社区名称,只知道小区名称;80%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居委会是什么机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前安排“小调查”作业:过询问家长、百度搜寻等方式,调查自己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在哪里,了解它的名称;走访居委会,索取居委会“一站式”服务大厅章程,了解工作内容;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初步建立起居委会的概念,了解工作内容。之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展开对“社区”和“居委会”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保证,有了课前预习的知识“食材”储备,教师和学生才能在课堂中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互动,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达成教学目标。

3.针对缺失,巧妙设计教学链

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科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便于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形成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教学链,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四(下)“交通连四方”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对家乡交通情况的了解,来见证家乡的新变化。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对“第二故乡――杭州”了解不深,让他们花大量时间去摸底调查也不现实,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分成四步:第一步,“激活经验”,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切入“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去家乡用什么交通工具?”;第二步,由远及近把学生的视线拉近到“第二故乡”:“你们在杭州去过哪里游玩,都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啊?”“你每天放学回家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啊?”;第三步,引出教学重点:“那你们知道过去的杭州有哪些交通设施吗?”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人力三轮车、有辫电车、自行车……在今昔对比中完成学生对“第二故乡”交通发展过程的感性认识;第四步,实践练兵:“选择一种家乡的特产送到杭州,再选择一种杭州的特产运回家乡,你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学生的两个故乡,在一道练习题里建立起了联系,学生们运用以往的出行经验,也考虑到特产的运输要求来设计线路,选择交通工具,有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

诸如以上这些教学链的设计,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环节的知识点过渡自然,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4.借助媒介,抽象知识具象化

《品德与社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理解和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接受。例如,六(下)“我们爱和平”知识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以及带给人类的苦难。这一知识目标与学生生活距离远,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近年各国间的争论、纠纷事件引发学生的讨论(比如“黄岩岛”“钓鱼岛”等国际事件的媒体报道视频)让学生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同样都是有诱因的;然后结合历史影像资料再现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战争场面,了解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破坏;出示人们在战争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情况:影视画面、回忆录、日记信件、人物故事等,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联系现实谈谈对和平的期盼,表达和平的愿景,以及对近期世界性事件的建议性发言;设计“和平海报”,通过行动表达和平。这样由近及远再近,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生活,把抽象的历史事件具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抽象知识具象化,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对知识和间接经验的接受理解。

(二)聚焦能力培养,训练活动重养成

《品德与社会》不是单一的思想教育课程,而是一门知行意合一的综合型学科。学生的很多能力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落实各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弥补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不足。

1.巧设体验,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中设置体验环节,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四(上)“我也会当家”一课,目标有:通过当家实践,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应该说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自理能力是比较强的,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先通过游戏课件让学生用规定的钱,边“玩”边为家人“购买合适商品”,体验模拟购物乐趣;接着引出“当家”概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当家一日的环节内容;然后进行“晚餐”“购物”“郊游”等专项活动的设计,逐步培养学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思维能力。

2.创设情境,训练实践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境式学习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让学生在情境中培养能力。如六(下)“生命的突围”一课,目标之一: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自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流动人口子女较城市儿童而言都存在对自然灾害体验不足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概念,让学生学会判断,不同的灾难前有哪些异相:地震、龙卷风、洪水、暴雪……知道不同的灾难前要用不同的方式逃生;其次要创设情境,教师在讲解针对性的逃生常识时,要尽可能多地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场合:教室、操场、卧室、洗手间、厨房……结合场景,让学生将逃生知识具体运用,通过肢体动作模仿等掌握其要领;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对各类情况进行归类、总结,通过编制富有韵律的歌谣便于记忆,帮助判断,比如地震的“生命三角”逃生法等。这种情景式学习,就是在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说说、练练、演演的方式,把知识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掌握,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3.完善评价,提高学习能力

《品德与社会》学科没有专门的测试,家长和学生不如像对待抽测学科的那种重视。因此要通过完善的学习评价,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首先,评价机制应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课堂参与度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要及时纳入评价;其次要培养学习自主性,课堂上要对预习作业进行反馈检查,也可通过四人小组“抱团”的形式展开学习,这样有助于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督促,弥补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不足,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集体的影响力下逐步培养学习的自主性……过程性评价,是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评价肯定学生学习的增量,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备学习力。

(三)注重实践参与,情感交流重体验

如果说,知识掌握着人的生存模式,能力决定人的行动模式,那么情感和价值判断,影响着人思维模式的形成。从这个角度讲,情感目标的达成对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讲非常重要,而流动人口子女因为知识面狭窄,在此目标的达成度上受阻,需要情境创设及情绪体验来弥补。

1.入境――动情

面对知识匮乏的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在情境中学习,事半功倍。如四(下)“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课目标是:知道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位置;了解风土人情,接纳和欣赏民族歌舞和礼仪。教师借助多媒体和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导游”将学生带入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并且通过一系列情境活动:跟唱歌曲“咱们新疆好地方”、展开“三人板鞋”比赛、朗诵《敕勒川》……“看看风景、听听故事、说说特色、玩玩游戏”学习和感受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元素,了解民族风情、风俗。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和体验,拉近学生和少数民族的距离,逐步形成“56个民族是一家”的民族大融合情感。又如我也会当家,学生在践行四(上)“当家一日”后,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父母在杭创业的不易,主动表示要体谅父母的辛劳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创设情境是让学生情感自然生发,水到渠成,是知情合一的重要手段。

2.入情――晓理

俗话说“入情入理”,晓理的前提是入情。如四(上)的“孝心献老人”一课,目标要求:了解老人曾对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具有尊重、孝敬老人的美德。流动人口家庭的祖辈多数在老家,父母忙于工作,学生对老人的了解不深,平时祖辈间的亲情沟通较少。教师在这时可以将预习作业作应变处理,对家乡的祖辈进行一次电话采访,完成下表:

通过创设与祖辈电话采访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增进对祖辈的了解,打听他们操心的事,了解他们的需要。课堂展示预习作业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感受到来自祖辈的关爱,深受感动。教师结合教学进一步引发思考:“那你最想对祖辈说的话或做的事是什么?”课堂上大家说一说,回家后(回老家后)做一做。让学生把对祖辈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行为,进而培养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这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课外预习――生情,通过课内学习――明理,指导课外实践――导行,完成从情感体验、晓明道理到外化行动的过程。

3.入理――明志

体验情感、知晓道理的最终目标指向是明确志向,流动人口家庭的流动性强,归属感不强,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国即是家”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如五(下)“悲愤的吼声”一课的目标是: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爱戴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由于历史事件离现实比较远,教师可布置流动人口子女,在课前可以观看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日的影视资料,增进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课的引入可结合近期视频新闻“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展开话题讨论:“为什么日本首相要这么做?中国为什么对强烈抗议?”让学生知道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并不遥远,我们应该了解历史真相,明辨是非,追求真理,捍卫国家尊严。然后通过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历史定格、触目惊心的数字记录、激奋人心的抗争事例,让学生的情绪体验从震撼、悲愤走向抗争,结合和平年代的生活树立起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课后作业:写一封给日本小朋友的信,让学生在正视历史,表达和平愿望的同时也能爱国明志。这类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让学生从情感体验升华为励志明志的精神体验。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在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学校中开展时,应做足调查摸底工作,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年龄段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重视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实践性作业;作业设计尽可能地考虑家长的可参与度、学生的可操作性;要注意对学生良好行为、个性品质的养成和形成性评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