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18:06:37
总结经验 理论反思 规划展望
时间:2023-08-04 18:06:37     小编:

本届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师范学院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省文化馆共同承办。参会者分别来自贵州、广西、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北京、台湾等地区及美国近一百八十二人,共收到学术论文131篇,91人发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总结经验、理论反思、规划展望”,共设如下五个议题: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报告,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经验与反思,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各民族音乐研究。回顾本届年会,可谓精彩纷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析出部分代表言论。

一、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报告

贵州的少数民族众多,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重点地区。此次年会重回贵阳并特设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报告,意在对近三十年来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展示与回顾。纵观本届年会论文,对此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本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两类,主要从贵州民族音乐的传承、变迁、保护、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探讨。

贵州省毕节市文联音协石应宽教授的《苗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风韵》,以王承祖编著的《千岭苗歌》为例,对苗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王立志教授的《土沃、根正、干壮、枝繁、花艳、果甜》一文对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性回顾。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张中笑教授的《后“集成”时代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胡家勋教授代读)在对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丛书进行介绍的同时,对如何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碑立传,全面、立体地去复原民族音乐文化事象的全貌提出了建议。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吴太祥老师的《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新见与新论》在介绍贵州本土音乐学家群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本土经验进行了学理反思。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曾雪飞老师的《草苗情歌的田野考察一以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归垒情歌为例》指出,情歌在传统社会作为婚恋习俗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其演唱的范围与对象受到传统婚姻圈的约束。贵州民族大学胡小东老师的《别样的尴尬――城镇化语境中大寨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阐述了大寨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无奈与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学理分析。

二、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经验与反思

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从当代社会语境中对三十年来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审视,是本届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此议题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提交的论文数量较多。从研究视域来看,总体可归纳为回顾与展望、当代社会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研究、音乐现状调查研究、音乐教育研究、音乐文化语境研究和跨界音乐文化研究等方面。

1.回顾与展望

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三十而立再铸辉煌――1984年(贵阳会议)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学术活动寻踪》的主题报告,他从历史的维度,以学会的历届学术年会为线索,从学会背景、学术特色、研究视域、研究成果四大方面对学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认为“三十而立”正逢其时的学会将在未来中国音乐学建构的各个研究领域“再铸辉煌”,也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作用。此外,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在开幕式中报告的《回眸与展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思维及学术走向》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多种不同的学术走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对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学术反思。

2.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陈波副教授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城市传播的文化传承意义探析》讨论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城市传播的现状、维系方式、文化变迁、文化解读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贵州师范大学陈忠松副教授的《自媒体平台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研究》提出自媒体平台是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新路径和新田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陆栋梁副教授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在旅游产业中的流变及其空间分布》阐述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在旅游产业中产生了严重的流变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博特乐图教授的《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从城乡关系中探讨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及传统音乐的存承问题,认为现代教育正在建构和普及“超民族性”和“超地方性”的普遍性知识话语体系的同时,正在消解地方传统音乐的固有存承模式;而城镇音乐生活的乡土取向、现代教育对传统音乐的征用,则体现了当代城乡互动以及民族音乐生活现代化的复杂性。 2.音乐形态研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杨善武教授的《民族音乐研究中的不同音乐体系的区分问题》指出,我国音乐学界对于不同音乐体系缺乏具体划分,提出要对不同体系予以正确分类,必须明确不同体系之间局部的相通相似及划分上的相对性,切实做到从不同体系总体风格出发,抓住决定体系性质的主要倾向与本质特征。肖振新老师的《古今塞他尔与萨塔尔之辨析》通过对文献中记载的塞他尔的形制与现代萨塔尔的形制进行比较并进行复原测音,通过律学计算的手法,解析萨塔尔和塞他尔之间的共生关系。陈婷婷的《新疆吐鲁番托克逊(代尔达格木卡姆)音乐形态研究》从板式结构、唱词、曲式结构、乐调等方面全面对代尔达格木卡姆进行分析与研究。曲靖师范学院任红军老师的《王耀华对王光祈三大乐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认为王耀华对王光祈三大乐系思想在进行继承的同时,从纲目并举的著述方式对三大乐系思想应用的拓展、对三大乐系的音乐形态特点进行阐述。

4.音乐现状调查研究

赵书峰教授的《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思考――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以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切入点,检视、回顾了当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性研究思路。玉林师范学院庞梅老师的《桂东南濒危民间乐舞现状调查――以玉林市为中心区域》对桂东南濒危民间乐舞现状进行调查,并展开讨论与反思。王慧的《维吾尔族木卡姆研究现状评述和反思》对维吾尔族木卡姆研究中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5.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当前,受后现代课程理论“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专业教学在地方音乐高校中已较为普遍的实施。然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仍然受到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的“刚性”制约,少数民族音乐所特有的“柔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和传播,事实LZ-不断地趋向于“同一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应华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相关语境、经验梳理与实践反思》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教育传承是指学校环境中的同民族文化习得,根本目的是文化的历时性延续;而教育传播是指学校环境中的跨民族文化理解,根本目的是文化的共时性扩散。他从哲学研究、人类学思潮、音乐教育学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相关语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中的课程策略、目标设定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意义进行了阐释,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具体实践所表现的现代性悖论,并对此进行了学术反思。

6.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语境研究

云南艺术学院盛川芮吉的《乐舞声中普米族“搓蹉”的文化学解读》,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云南普米族传统乐舞“搓蹉”进行整体关照解读了在其乐舞运动的绵延中彰显的生命秩序、活的文化形态及其现代意义。广西艺术学院蒋贵萍的《广西那坡白彝器乐的艺术特色与文化解读》,对那坡白彝的民间乐器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艺术特色分析和文化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的《道沁及其表演――以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口头表演为例》,以短调民歌的承载者“道沁”为例,对其风格进行分类,继而对道沁的表演语境和表演过程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唱是当地蒙古人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的《音色,一种文化符号》论及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背后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并指出音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向导和身份名片,音色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出文化的变迁。

7.少数民族跨界音乐文化研究

广西艺术学院张小梅老师的《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的个案研究》一文,从《过桥风吹》的人文背景、音乐形态方面进行了跨界研究。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的《探觅湄公河流域下的二弦胡琴乐器共生圈》指出,湄公河流域下的二弦胡琴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作者进一步对湄公河流域的二弦胡琴乐器种类及形制进行了分析,并对二弦胡琴共生圈现象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湄公河流域下二弦胡琴乐器的共生圈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生成与演进,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地方性音乐知识”的关注较为普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届年会关于此议题,主要是集中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传承、保护、利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在探索中前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再思考》的主题报告。他在肯定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基础上,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出现的隐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呼吁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予以落实,以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琼州学院刘厚宇副教授的《海南黎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考察》,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下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黎族非物质音乐遗产保护措施欠佳,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式保护不规范,并对海南黎族非物质音乐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广西艺术学院刘玲玲的《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以广西民歌传承人培养为案例》对民歌传承人培养所处境遇及面临的问题展开论述,对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内蒙古赤峰学院于玲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中提出,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形成一种自觉性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于此议题的文章还有很多,如齐齐哈尔大学朱艳彬教授的《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讨》、内蒙古赤峰学院魏世夫的《赤峰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孙婕的《非遗视域下的布依族小打音乐》等。

四、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

关于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过去有些学者提出,原生民间音乐要原汁原味地传承,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民间音乐还有传播的问题,且民间音乐文化本身就是要发展的。本届年会特设这一论题,对提高此问题的理论认识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参会提交的论文来看,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较少。现有文章如下: 广西艺术学院黄志豪教授的《论广西本土歌舞剧中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以广西本土民族歌舞剧中的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点,分析研究了其运用过程中的独特之处,认为广西本土民族歌舞剧展现了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是其灵魂,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民族性、区域性特征,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韦苏娜的《民间音乐资源创编的探索和创新――以壮族原生态音乐作品(晨昏)为例》从民间音乐素材的选取、意境的构思和氛围的营造、创编运用的音乐元素、创编技法、后期音乐缩混等方面对民间音乐资源的创编进行了学理探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陈馨婷副教授的《论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技术性要素与新音乐创作的融合》结合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技术要素的新音乐创作及相关教改将是传承及发展这一地域性文化的最终途径。

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的《地域生态中云南民族情感表达的符号化图式――新中国云南本土歌曲创作的价值依托》,考察了新中国云南歌曲创作的审美轨迹,在学理层面对建国后云南歌曲创作在国家政策背景的支持下、在云南民族音乐素材养育下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学术评述。西南大学蒲亨强教授的《略论民歌的民族识别作用――以重庆苗歌“娇阿依”调的分析为例》,通过重庆市彭水县两首由汉族苗族唱的“娇阿依”调的形态学分析,认为分析民族特性音调及其旋律发展手法,并将其与有关民族的旋律作比较有助于识别民族特征并认清保留民族性的程度。

五、各民族音乐研究

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多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民族音乐研究是一个集聚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议题,本届年会所涉及的各民族音乐研究较广,论文数量也较多,主要包括宗教音乐、仪式音乐、区域音乐等,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来看,具有多样性。

1.宗教音乐研究

西藏大学格桑曲杰教授的《论区域文化架构下的西藏传统音乐风格区》,以西藏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性文化为架构,探讨了在此架构下形成的西藏音乐的不同的风格区域,划分出五大音乐风格区,并论述了各个音乐风格区音乐的地域分布、音乐风格与形态特征等相关问题。长江师范学院刘志燕副教授的《土家族巫祀仪式歌舞的审美文化学阐释》指出,土家族巫祀歌舞具有泛神信仰糅合、娱神与娱人相交融的宗教文化特征,在审美方面体现了土家人“刚柔相济、以圆为美”,“狂欢美”,“从俗尚丑”等独特的审美观念。四川音乐学院卢婷的《藏传佛教寺院岁末驱魔法会音乐的意义阐释――以藏传佛教觉囊派确尔基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吴宁华教授的《广西上思门人女性歌唱传统变迁研究》等论文也对此论题进行了探讨。

2.仪式音乐研究

广西艺术学院蒋燮副教授在《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仪式音乐折射的畲客族群关系――以“认同”的视角》中指出,法事仪式音乐如今已成为赣南畲族、客家共建、共享的音乐文化样式起到了一种连通彼此族际精神世界的媒介功用。广西艺术学院肖文朴老师在《有关瑶族度戒仪式及其用乐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瑶族宗教仪式及其用乐观念在各支系中仍存在很大区别,切不可简单将之视为道教科仪及音乐来作定论。乐山师范学院周特古斯教授的《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鼓及其“鼓语”研究》,从萨满仪式的整体语境出发,阐释“鼓语”作为萨满鼓节奏作为“与神灵沟通”的一种语言的意义。此外,包头师范学院李红梅教授的《成吉思汗祭祀仪式音声考察研究》、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韦玺的《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中活态传承与变迁的三大因――以广西平呆南部地区“做帮”仪式音声传承为例》、吉林师范大学王晓东老师的《九台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仪式音乐研究》等论文也对此论题进行了研究。

3.区域音乐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的《区域音乐研究实践――再论民族音乐学“藏彝走廊”学说中的探索》,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对“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予以整体性考虑,揭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中的音乐现象。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孙星群研究员的《远古与先秦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音乐》,在对“戎、狄、蛮、夷”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东夷南蛮音乐的内容、形式、结构、乐器与美学思想。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副教授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题材及区域特色》,选取了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四个方言区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为田野考察对象,从题材、内容和表演形式等方面,总结了四个不同地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区域特色。

结语

会议期间,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专门为所有代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汇报演出和黔东南、黔西南采风活动。“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于2014年7月18日下午圆满落幕。正如樊祖荫所说:“三十而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也‘立’起来了”,这是中国音乐学研究的幸事。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在开幕式上提出的“中国三大幸事”:其一,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让中国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是中国之幸;其二,中国近十年来的“非遗”保护,出现了一批研究传统音乐的成果和一批研究专家,为少数民族的音乐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这是中国非遗保护之幸;其三,少数民族地区虽欠发达,却保存了丰厚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之幸。

纵观本届年会,论文的提交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为广泛,研究方法也较为多样,学术资料较为详实,但总体来说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一,从研究视域来看,个案音乐研究较多,但对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和跨界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较少;其二,从写作意义和内容来看,描述性的文章较多,但深入阐述性的文章较少;其三,从主客角度来说,参会者多以不同的个案在陈述着,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真正主体却仍边缘于民间,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会议是为一次“没有主体”的“主体”研讨。大会决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将于2016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已经“而立”之时,我们期待它的后续有着更强大的勃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