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善有善报 2014年6期

善有善报 2014年6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6:29:13
善有善报 2014年6期
时间:2023-08-06 06:29:13     小编:

不久,赵襄子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赵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赵襄子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于是,赵襄子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在您的衣服上刺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赵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 随后伏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为他感动。

我们不妨把豫让为智伯报仇行为表现称为“豫让原则”,即所谓“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因为这一原则满足了公正的对等性原理的要求。豫让行刺赵襄子,履行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诺言,用生命捍卫人格的尊严。他备尝艰辛,为知己献身的境界惊天地泣鬼神。他舍命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尊重他,他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他是一个未遂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人格的高贵。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为豫让列传,正是为了彰显他的伟大精神。

第七个故事取自莫言在瑞典学院作《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讲演。

莫言说:“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倒塌。”

莫言的爷爷如果健在,应该是百岁老人了。他给莫言讲的这个故事,肯定是民间的一个意味深长的传说。这个传说的最初起点,最晚也在清代,甚至更远久,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在封建社会出现的,封建社会只是社会的性质,与人性的愿望无关,与人的良知无关,这个民间传说能够一代又一代地往下传,是因为人们认同它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信念需要。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不要随众作恶。”随众作恶是一个值得分析的社会现象,随众作恶可以推卸作恶的责任是人们随众作恶的心理原因。如果说,人有作恶的潜在倾向,说不定一念之差,就会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顺手牵羊,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但是,随众作恶容易逃避惩罚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逃避惩罚,惩罚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有理由凭借侥幸心理做坏事。公正的对等性原理的神圣性和普遍功能在于: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应该做坏事。做坏事也许可以逃脱外在的惩罚,但逃脱不了良心的谴责,而良心的谴责,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公正即是各得其所、各得所值。古希腊大政治家伯里克利说:公正就是得到该得的东西。“无功不受禄”说的是公正的对等问题。无功受禄从对等性原理上看是不公正的,但无功者未必在道德上是可指责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说的同样是公正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善有善报只是公正的对等性原理的狭义表述,但代表公正的对等性原理的精髓所在。

不劳而获是要不得的,短斤少两是要不得的,假冒伪劣是要不得的,克扣农民工的工资是要不得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要不得的。因为它不得人心,背离了人类的良知,背离了公正的对等性原理。美丽、高洁、勇敢的张志新女士的遭遇骇人听闻,命运对她不公,我们有充足无比的理由为她伸冤昭雪。《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之所以让人们愤怒,是因为他无偿地占有农民的劳动。据说这个故事是高玉宝杜撰的,但它的要害不言而喻。

付出与所得应该对称,这就是公正。公正即“天道”。我们不能因为现实、历史中种种不如意不公正的现象存在就丧失了对“天道”的信念。人类之所以有希望,是相信“天道”一定会实现。“天道”是本体原因,“天道”把人的付出与所得、人的祸福与善恶联系起来――付出是所得的前提和根据,“善”是“福”的前提和根据。这就是“天道”的公正。人类保持对“天道”的信念,即是对美好的希望,“天道”的人类本体高度使人类获得了自信,找到了归依。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