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触摸孤独――解读萧红

触摸孤独――解读萧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9-05 02:13:12
触摸孤独――解读萧红
时间:2022-09-05 02:13:12     小编:

[摘要]对于萧红作品及其品读,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革命激情,以及鲁迅,胡风等的解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得将萧红视作左翼作家的一员,她的作品自然也汇入那个年代民族抗争的呐喊声中。然而笔者不这样认为,在本文的解读中,萧红是女性自我认知的写作,她的作品充斥的是个体灵魂的孤独自语和对生活凄凉的无奈。

[关键词]女性;孤独;民族;自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中国文学史上,自新文学发端以来,所谓的“女性文学”开始了漫漫的自我认知之路。几千年来,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更多通过被动的摆置和观赏中实现。女性对于自我的认知之路往往框定在男权的规范中,通过社会性问题的关心、思考进而深入女性的自我理想追求和自我价值设定,一旦女性开始关涉自我性别意识强烈苏醒,作品就会转入自我严密的小天地,这不仅不会使其作品变得狭隘,反而视野因其纵深而更加成熟和独到。这几乎是“女性文学”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多从社会问题转向女性自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转”现象,虽然每个时期女作家都是和男作家在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上起步的,但是最能代表她们的创作成就和特点的却是那些与男作家不同的,被社会的文学观念批评为狭隘,偏激的作品每当一个阶段的文学创作渐趋成熟,而愈来愈向纵深发展时,女作家往往会在文学的大潮中固执地滑向自己的轨道女性文学在对自己的认知上总是先得到社会的认同,再在逐步成熟以后转向自我内部,转向对自我的认知、体验,而最代表其成熟的,却是女性自我的张扬。

在女性作家的自我认知之旅中,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往往不是故事,或者故事背后涵义深沉的立意、警世等政治性、男权性文学惯性,而是女性写作所独有的语言特色。比如张爱玲的世故、狡黠,冰心的温婉怡人,王安忆的内省、克制,迟子建的温暖、亲切,残雪的锐利、神经质等等无一不首先是文字的性格扑面而来。萧红自然也不例外,其文字的纤弱,作品语言透露出来的孤独、茫然、惶惑表现出了一个女性作家首先是对生命本身的体验,而后才是社会性的人生体味。

萧红得以立名的作品恐怕就是《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了。而在这二者中,笔者认为更代表萧红其人的无疑是《呼兰河传》,在这部作品中,女性作家的柔腻、纤弱,被萧红发挥得酣畅淋漓。她以优美纯净的文字淡淡然然地诉说着琐细的生活。然而其流畅清丽的语言却内蕴涵着一丝淡淡的哀伤。诗一样透明的语言本体,融进了一个孩子“我”纤巧、细腻的感情,单是文字就足以攫住读者,更何况那其中淡淡铺排开来的忧伤孤独的情绪。作品几乎是个无故事的叙述,波澜不惊地讲了孩子“我”忧伤寂寞的童年,讲了“我”在成长过程中对他人、社会的指认,从而展开了一幅关于呼兰河淳朴风情的民俗画卷。

作品开首就说到了“我”童年似乎快乐无穷的后花园生活。作者以清丽、晓畅的语言模拟了一个孩子的视角天真地讲述了“我”如何在祖父的屁股后面颠儿颠儿地拔草、浇花,如何采了一大把月季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如何躺在草丛里沾了一身泥土,如何顶了一个坛子隔开雨天与“我”的小小世界的联系在几乎是自足的语调中,萧红描绘出了一副多么优美的田园诗般美丽的风景。然而在快乐的自足中,诗一样的叹息却分明在申述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又是多么的孤独啊。没有玩伴,陪伴“我”的只有已老的祖父和这片大大的花园。而那片大大的花园又是何等苍凉!

萧红一遍一遍申述:

“我家是悲凉的”(第四章第三节)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第四章第三节)

“我家是荒凉的”(第四章第五节)

在这个悲凉的家,荒凉的院子了,孩子的“我”蹒跚而行,从花园的这头走到花园的那一头,没有人物出现,没有故事发生,孩子的“我”自己陪伴着自己,表演着自己,没有观众,没有掌声,自说自话,自哭自笑,清丽优美的叙事表层下,隐蕴了多么深重的忧伤和无奈。

孩子“我”就这样一点一点长大,也许,这种生活中形式层面的“寂寞”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快乐完美的童年。那么那个成人的社会又给了“我”怎样的暗示,展现了它怎样的内质呢?

作品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述呼兰河镇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在那里,人们毫无目标的吃、睡、劳作,淳朴善良互相帮助,却又相互偷窥斤斤计较,人与人之间除了功利上不相互亲近,思想甚至语言表情的沟通已经全然受阻。孩子的“我”也许还没有深刻体味有关生命的归宿悲剧,然而孩子的“我”一遍遍重复小团圆媳妇的“笑”――让邻里仇视诅咒不满的笑,一遍遍思索小团圆媳妇“没有人和她玩,她不孤独吗”孩子气的关怀下,透露出的却是已成人的作者对于生命本色的快乐、幸福的渴求,对不可摆脱的孤独的深刻体验。质朴善良,见人先露一脸阳光般灿烂笑容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在“为了她好”的人们手中,这出生命的悲剧给孩子的“我”演示了多少对于孤独绝望的体悟。生命,甚至连“笑”都无法沟通,还有什么能安慰寂寞的灵魂呢?

“欢乐只是一顶花轿,伴送你到新房门口,便转身回去了。”

快乐是暂时的,这暂时的快乐反衬得生命本身更加得荒凉。当呼兰河镇的人们围拢起来,指点着掉在大坑里的马车,快活地说笑嬉骂时,我们从这短暂潜伏的笑声里体会的不更是社会本身没滋没味的寂寞吗?人们难得的热闹竞只能以人物滑稽戏一般陷入泥坑得以支撑,这其中又有多少无奈和在对社会的指认过程中的失望、孤寂的表述。再回到个人,冯歪嘴一夜一夜地敲打着梆子,急促的绑音就像狂躁却无处宣泄的情绪,在每个寂静的夜里愈显其孤独。作者没有直接说冯歪嘴有多么不幸的人生,有多少伤感的事,也许这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夜夜急促的梆子在呼兰河,在萧红童年的视界中,在读者脑海中不停歇地敲下去敲下去,重要的只是这种无处可以诉说无处可以吁求的孤独情绪如此深重地打动了我。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往往以“民族大义”的凛然程度,“民族觉醒”的清醒程度来褒扬和批评萧红:一方面,萧红作为那个时代,封建大家庭中礼教桎梏的牺牲品,有勇气去抗争、反抗命运,在动荡的社会中企望保持个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本就难能可贵;而且萧红更进一步,比当时许多陈腐的、一味沉溺怨艾和惶惑的知识分子们更积极地表现出对农工贫苦大众生活的关注,表现出对民族兴亡的痛切体验,表现出民族自由抗争的自觉性,这似乎是萧红赢得一夜成名文学名声的最恳切的评判标准;但另一方面,评论家们似乎又认为,萧红在表现出了最初的社会性抗争和民族大义之后,就没有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深远,而是再次沉溺于自我的忧闷、苦楚中去了,这是其沉寂下来的重要原因。他们首先将萧红定性为一名民族自由抗争的斗士,然后才是一个性别模糊的个体作家,这无疑让40年代的评论家们生出很多遗憾,认为萧红本应该取得更大成就的。

萧红首先是一个人,女人,在孤独中辗转流离的女人,然后才是一个作家,民族作家,战争时代的民族作家。在写于1936年的一篇短文《失眠之夜》中,萧红对于沦陷中的东北故乡表现出了暖昧不清甚至疑虑重重的迷茫:“而我呢?”她问道,“坐在驴子上,所去的仍是生疏的地方;我们留着的仍然是别人的家乡这个观念,在我本不甚切,在那块土地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已经没有了。”“一个女性注定由于它的性别截记而永遭放逐,他无法将‘家’等同于某个特定的地方。”尤其是萧红,在经历了家庭婚姻的重重苦难后,在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她来不及为祖国、民族燃烧热血就已经在私己深重的苦难和不幸中枯竭了生命和青春,也正因为如此,她注定一生无望的孤独的漂泊。

而对于《生死场》,在以往的阅读中,我们对于这位才情飞扬的女作家的解读似乎是一个误区。自鲁迅与胡风,我们一直试图以“民族寓言”来解释萧红作品的基调。好像和那个年代的所有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一样,萧红也义无反顾地站到了民族觉醒抗争的旗帜下,高扬民族主义大旗,为革命战斗添柴加炭。其评价只关注了萧红作品中民族、抗争的故事框架和背景,阅读者们首先看到的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普通村民最后站在抗战的旗帜之下,阅读者们也看到了纷乱的社会、频繁的战乱、外敌的野蛮侵略给无辜的乡村百姓带来的灭顶之灾,并由此断定,萧红是爱国抗战的群体代表。但我们似乎没有注意到,在这样一部以民族觉醒、抗战为归宿的作品中,更多的故事细节里,她关注的不是国家存亡的政治命题,而是一个个受到伤害、创伤的个体深切的体悟。事实上,萧红的作品从始至终首先是个人对生活的体验,然后才是集体、民族的认知。所以萧红的《生死场》与其说是民族抗争下的言说,毋宁说是一种女性对于生活的经验。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尤其是萧红这样生路坎坷,感情屡次受伤害的女性作家,她在提笔言说时,涌向笔端得往往首先是个体的体验,然后才把这个体验渐融于社会。

《生死场》中,人们在生的希求下挣扎,为一头羊一条鱼斤斤计较着,却眼睁睁看着死亡一点一点吞噬掉鲜活美丽的生命而无能为力。在萧红不断切换的镜头下,向着死地而生的人们乱七八糟得活着,生存的困境与挣扎几近极致,然而作者仅仅停留在对“死地”的展示,从而唤起战争唤醒民众吗?这样解读似乎与萧红不热心于政治宣传,不热心于所谓国家民族主义的事实相抵触。我们能否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篇文章?刘禾在其《文体批评与民族国家》中认为《生死场》展现的是“乡村妇女的生活经验……表现得也许还是女性的身体体验――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笔者认为这种解读是有道理的,也是与萧红个体经验相吻合的。但笔者还是企图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既然《呼兰河传》充溢的是一种对于孤独的荒凉体验,那这一部早期作品是否也早就流露出萧红的这一生命体验呢?

从表面来看,《生死场》是有故事的,讲了战争背景下,一群麻木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愚夫愚妇”们由最初对于生活的逆来顺受,对民族的漠不关心,到最后对日本侵略者的痛切仇视,对民族感情的重新指认,就像前人说的,是“奴隶们由顺从到反抗的离是”。仅仅是这样吗?麻面婆在丈夫的呵斥,邻里的鄙夷中抖抖索索的活着,她偷了倭瓜,这是让人鄙视的,然而她对于家庭的维护,期望让家人吃得更饱一点的心意,又有谁在意过呢?邻里甚至自己的丈夫待傻子一样待她,有谁曾有心听听她颤抖的心声呢?生存时这样艰难,艰难中的人性是如此残酷,美丽的月英狼一样嚎叫着,曾经洁白的牙齿闪着莹绿的光,蛆虫满席,冰冷的砖头都挡不住腐烂的肉体发出的阵阵臭气……人与人的相互漠视竟然到了这样一种程度,生存的界面被阻隔到如此狭小的空间。活着,在孤独中自守,又有什么意义?

爱情,这从古到今的永恒话题,在《生死场》里,却仅剩下了吃饭、穿衣、上炕、关灯的物质外壳。金枝不计后果地嫁给了那个让她痴迷让她颤抖的男人。结果呢?谁思考过这份执著爱情的分量?小金枝终于还是死在了自己亲生父亲的手下。金枝带着一身伤痕做了缝家婆,为了一个铜子出卖肉体和灵魂。当她把汗浸的铜板一枚枚放在妈妈的手中时,谁想过要安慰疲惫苍白的她?生存,在极度的物质沟通中存在,却在思想交流的阻滞中显得又痛苦又无奈,苍凉是否比抗争更多几分惨烈?

生在死的边缘,死为生铺垫,《生死场》固然启迪了抗争和希望,但生死纠缠中浓重的悲凉,绝望也是无法释怀的。

由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又由于萧红特别的坎坷历程,她对于孤独的自我体验是深切而动人的。自然我们不能从几个个案就断言女性文学的特制就在于生命体验中无法言明的孤独。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女性文学区别于社会性文学的,至少有一点是鲜明的,即女性作家体验出的深切细腻的孤独是最动人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基于手机触摸屏传感器多点触摸身份认证算法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针对智能手机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手机触摸屏传感器的多点触摸身份认证方法。首先由触摸屏传感器采集手指滑动原始数据序列,通过平滑去噪、位置及长度归一化预处理;然后提取手势运动一阶、二阶归一化导数序......
萧红“不死”
发布时间:2023-02-19
2014年“十一”国庆假期,由影星汤唯主演,许鞍华导演的新片《黄金时代》在内地正式上映,全明星阵容尽管没有带来票房飘红,但萧红的人生故事和作品却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911年,在东北三省的呼兰河畔一户姓张的人家里,一......
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6-08
1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强调音乐的原本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还原于自然,从人最根本的需要出发,并以最直接的方式让人们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奥尔夫音乐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中运用了所有有效的音乐媒介(语言、乐器、运动、舞蹈等),同时也用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模式,包括诗歌、戏剧、哑剧等一.........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
冷热萧红 2014年21期
发布时间:2023-07-17
每年6月2日,“萧红迷”总按捺不住激动――这天是“文学洛神”萧红的生日。 2014年尤其特别,另一位“女神”汤唯出演的萧红传记电影《黄金时代》将上映。 片名源自主人公萧红写给男友萧军信中的一句话:“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触摸历史,在别人的亲历中
发布时间:2022-08-06
我爱藏书,尤爱收藏关于中国的书。站在书架前,外国人――主要为西方人――所写的中国亲历记,排列成行,穿过百年云烟,与我面对。岁月沧桑,一代又一代西方人走进中国。旅行家、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商人、外交官、记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他们伴随中国历史前行,甚至参与中国历史的创造。种种不同的体验与叙说,让曾经神秘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变得具体,变得不再陌生,不再遥远。.........
孤独的羔羊
发布时间:2022-10-04
一个周末的傍晚,退休多年的李老师买菜回来,路过小区门岗时,忽然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的字是打印的,连个落款也没有。 门卫把信递给她时,她非常惊奇,她记不清已有多少年没收到纸质信件了。“这种落后的方式还有人在用?”李老师......
诗意的孤独
发布时间:2023-03-13
李健吾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文物昌明的枢纽。时间把综错的纹理呈在风平浪静的水面,美与丑在这里漂浮,道德与罪恶在这里滋生。这单纯的世界,他的表面光怪陆离,存在于每一刹那,正是我们供养的现实”。小岸正站在现实这面。她秉......
为本本触摸板找个“贴心伴侣”
发布时间:2023-07-10
使用本本的触摸板,即使没有鼠标,也可以驱使鼠标指针在屏幕上飞奔。利用触摸板可以轻松的移动鼠标,不过要想执行稍微复杂的一些操作,例如左右键的双击、拖动、滚动等操作,触摸板使用起来就有些让人手忙脚乱了。使用AutoClick这款独特的软件,就可以极大的优化触摸板的功能,来自动执行各种点击、滚轮拨动和拖动等动作,大大提高触摸板使用的灵活性。AutoClick的运行界面极为简洁,在其控制界面(如图1)中点.........
重读萧红:论漂泊者的生命体验与慷慨悲歌
发布时间:2023-01-03
论文摘要:萧红在其一生艰难坎坷的漂泊生涯中,以女性作家与社会弱者的双重身份和独特视角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对中国社会长期存留下来的社会积弊及对底层人民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虐杀。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对底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平......
“反手摸肚脐”走红网络
发布时间:2022-09-29
“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女孩子反手能摸到肚脐眼的身材就是好身材,如果摸不到,你就要减肥!”一段时间以来微博上最火的话题,莫过于这个“反手摸肚脐”。不仅网友们纷纷晒出摸肚脐的自拍,杨幂等明星也加入了“炫腹”行列,更有湖南......
可折叠十万次的触摸显示屏
发布时间:2023-03-15
在日本的显示屏创新展上,一家实验室展出了一块1080P分辨率、8.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这款显示屏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折叠,屏幕中间的两个位置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弯曲,虽然不能像纸张一样随意弯曲,但这已经是显示器技术的一大突破。据......
触摸大师镜头中的时代温度
发布时间:2016-05-18
出生于英国的伊恩・贝瑞和出生于摩洛哥的法国人布鲁诺・巴贝,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享誉世界的玛格南图片社最有资历并受人敬重的两位摄影师。他们都于20世纪60年代加入玛格南―伊恩・贝瑞1961年受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之邀加入,1967年......
用怎样的方式触摸这个世界
发布时间:2017-05-22
阿扬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澳门人,我们是在从珠海回长沙的高铁上认识的。他提着好几袋钜记饼家的手信,放到行李架上后,转头冲我一笑,很自来熟地问我,你也从澳门回的吗?是啊,我刚在澳门过完一个元宵节。后来才知,他是澳门人,十六岁去了澳洲念书,这次也是去长沙,要和女朋友会合再一起回澳洲。女朋友是湖南人,两人在澳洲认识,学习,打工,在一起好几年了。这次也是他第一次见女朋友的父母。他说,我好紧张啊,我现在还在事业打.........
感受节日氛围,触摸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26
端午悼屈原,中秋盼团圆,重阳敬老年……诸多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真挚的情感,传递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因而,节日也常会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今天,我们就以2015年山西中考作文为例,一起去探究如何写好这一主题的作文。中考文题2015年山西省中考作文。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请任选一个传统节.........
注定的孤独者
发布时间:2022-08-13
摘 要:佐治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力作《人鼠之间》的主人公。小说中,他举枪亲手射死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伙伴李奈的情节令读者震惊和费解。他的行为遭人鄙视和唾弃,而佐治本人却因此背负着巨大的痛苦。在当时那种特殊的社会......
恋爱中的孤独
发布时间:2023-01-08
1 我所置身的每一个夜晚都是不一样的。有时我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觉得这样的夜在很早之前已经来临,现在我只是在重复同样的一些时分罢了;但更多的一些时候,我否定着这样的想法,并且自以为是地,把种种历练看成是生命的一......
韩少功,用自己的方式触摸当代
发布时间:2023-02-07
人物简介 韩少功,1953年生于长沙。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上世纪90年代主持《天涯》杂志。曾任海南省文联主席。代表作有《爸爸爸》《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日夜书》等。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孤独·疏离·悬置
发布时间:2022-12-29
在近些年来的当代儒学 研究 中,人们似乎多言"境界",而很少论及"境遇"。而实际上,儒家思想中那个普遍的道德心性及其所开显出来的形上境界,是要通过具体的、差别性的"境遇"来体现和落实的。此所谓"境遇",包括个体的、 社会 的和 时代......
在小说中触摸时代的低沉脉搏
发布时间:2015-08-24
阅读该小说,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宋小词对生活和人性已经别有悟解,她能够让自己的心灵深深地投入当前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入社会最底层,感领芸芸众生的生死爱欲,随后从中发掘出值得珍惜的价值。该小说首先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写洗脚......
论萧红复杂的死亡情感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萧红对待死亡的情感是复杂的、变化的。她在创作早期更多地体现出对死亡的恐惧,而越是到创作的后期,特别是“扶桑之旅”后,她对待死亡则充满了直视。 关键词:萧红 恐惧 直视 死亡情感是指人们对待死亡的情感态度,是人们......
忍受不了孤独
发布时间:2023-04-07
家里的新房装修完毕,里面的设施也一应俱全。老公极力说服我到新房去住,说旧宅潮湿,空气混浊;新房那空气清新,健身器材齐全。他极力蛊惑,说得唾沫横飞,咱也丝毫不动心!新房虽好,但离生活区远,买个萝卜青菜、油盐酱醋都不方便......
孤独的行者(三首)
发布时间:2022-12-14
孤独的行者 总喜欢一个人前行 赤裸 是对人生的态度 伪善者 在恐惧 功利者 在窃笑 旅途中 低着头 收割着灵魂 想回家 不知多久后 一位旅者 捡到了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我的骨灰 也装着牵挂 请你不要害怕 将......
尊严与孤独(八章)
发布时间:2015-08-24
尊严,是不容玷污的白璧,是不可尘蔽的珠光,是做人的高贵,是生命的价值。 尊严植根于绵亘千古人文精神的圣殿,只属于大写的人,是不可亵渎的理性、正义与良知。 每个生命都是上苍的恩赐,都有它的尊严。生命的尊严,不在长命百......
萧红那孩提般的眼神
发布时间:2023-05-28
我给朋友念了这样一段话: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朋友立即说:“这就是萧红体。还有,比如,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3-03-25
1936年11月19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里写:“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 那个时候,萧红身在日本,正试图用出走来......
萧克将军谈红四军“七大”
发布时间:2023-06-11
红四军“七大”是一次充满争论的会议。长期以来,在研究红四军这场总结建军经验的大讨论中,往往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和倾向性,即把“七大”“八大”与“九大”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完全错误的,后者是对前者进行批判的产物。在红四军“七......
孤独是一桩生意
发布时间:2015-08-24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要像森林、岩石、露水和野草一样忍受黑暗的孤独。21世纪的我们,可以去快乐地迎接黎明,却没法去淡定地迎接黎明到来前的孤独――“忙什么”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必备元素,“你寂寞了”在对话中成了一种讽刺,“寂寞......
触摸文化的温度 打造生命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5-09-16
2014年11月初,带着基本成形的《城市的标志》教学设计,我们来到日坛校区做试讲。《城市的标志》是北京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文章主要讲述了现代化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或“......
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摸屏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06
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摸屏控制技术 声学脉冲波辨识触控技术(简称APR)是一个全新并且独特的感觉触控技术。APR触控技术综合了超音波触控技术(SAW)及红外线触控技术(IR)良好的光学性能及优秀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的优点;还有电容触控技术(Capacity......
探求城市的孤独
发布时间:2023-01-17
安・比蒂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与描述,其实正是她对现实生活洞察力的体现,她层层剖析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比蒂是这个时代的大事记者,而《〈纽约客〉故事集》则可谓是安・比蒂作品的一个编年史。 [作者简介] 张雯......
帮老人远离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26
老年人的孤独,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近期就有一则报道,大连一位老人因为寂寞按马桶“玩”掉98吨水。中国正经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很多老人常常在不经意间不同程度地患上老年孤独症。 70%老人有自闭倾向 在大多......
孤独是一种生意
发布时间:2023-07-26
甚至这些流动的空气 也是孤独的。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我把嘴巴交给异性 把眼睛交给异性 把皮肤和手指交给异性 把孤独也交给异性 热爱夜晚的空气 就像热爱你身体的起伏 热爱啤酒的味道 就像热爱你分泌出的任何一......
萧红小说叙事构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便是萧红。萧红崛起于中西文学艺术交融荟萃的时节,她所直接感受到的是“五四”以来,近现代文学的新气息,应合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萧红以其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百花......
用魔幻担负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28
马尔克斯离开了我们。当年,我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印象最深的离奇故事是蕾梅黛丝抓起一个雪白的床单乘风而去,消失在空中。此刻,我在想马尔克斯是否也是这样自由、洒脱、轻松地离开我们,奔往属于他的另一个王国。 他的离开引......
孤独,是人的本性
发布时间:2015-11-10
写作迄今已有二十五个年头,尚不知创作谈是什么物件,如何写的?仔细想想倒是自己的过错。创作者没有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创作观点,又怎么创作?创作首先要有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对某个哲学命题的解读。所以,我将这个发现提炼成......
情到深处人孤独
发布时间:2016-02-25
在宁夏的小说创作界,漠月无疑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存在。由于写作上的慢,漠月被戏称为“老骆驼”,他就像“一峰来自西部大漠深处的骆驼”一样沉稳、缓慢。和其他小说创作者的相对高产不同的是,漠月不仅写的很少,也逐渐淡出了评论界的视野。......
简谈触摸屏在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0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提高,物质需求远远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欲望膨胀,渴望精神生活,智能手机、电脑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已经与民众的生活学习融为了一体,人们通过触屏能够获取自身所需信息且达到自......
如此孤独,如此动人
发布时间:2023-01-10
观看《早安,妈妈》这部戏,需要提前做一些心理建设。这很难,也很难得。这既意味着创作者们一开始就很可能以“暂不交流”的决绝态度从事创作,有时候你会觉得编剧不注意台词的口语化,有时候你会觉得导演不考虑表演的舞台性―一部不......
孤独前行 2014年6期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 要:波德莱尔时代的诗人的使命不再是“先知”的角色,而是把握时代的精神面貌,波德莱尔是要在人类的“恶”中去发掘“美”,用直觉“通感”去感受事物的本质。他的理想不为世人所理解,他体验“恶”的行为受到亲人和朋友的咒骂。他......
建设智慧景区 让旅游步入触摸时代
发布时间:2023-05-05
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中国智慧旅游年”,要求各地旅游局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随着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旅游信息化、......
PLC及触摸屏在国重评估展览中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为丰富和提高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迎接评估专家的到来,我校组织了大型展览,其中最典型的一项就是迎接展览屏,利用PLC 及触摸屏控制二极管组合字的多模式运行,标明:“热烈欢迎国重评估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关键词......
触摸屏与PLC在磁流变抛光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 要:介绍了PLC和触摸屏在磁流变抛光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及硬件组成,然后对组态的触摸屏主要画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磁流变抛光机;触摸屏;PLC;控制系统 1 系统方案设计和组成......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13
作者: 刘若英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39.00元 自处与相处,这是刘若英不断思考和与朋友探讨的话题。习惯一个人,随时保持说走就走的状态,使得结婚、生子“这件对大部分人来说(也许)算是稀松平常的事”,却成为了她......
隐身的孤独(外一题)
发布时间:2015-08-25
一场秋雨,淋湿了多少记忆中不变的承诺。一场大戏,看清了多少真真假假的表演。一场散落的往事,击碎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就像秋雨总是避开柔嫩的枝叶,在寂寂散去的炎热中倜然袭击婉约的夜色。看似浮华的表面确有太多不一样的结果,就......
孤独·疏离·悬置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郑家栋 在近些年来的当代儒学研究中,人们似乎多言"境界",而很少论及"境遇"。而实际上,儒家思想中那个普遍的道德心性及其所开显出来的形上境界,是要通过具体的、差别性的"境遇"来体现和落实的。此所谓"境遇",包括个体的......
朋友少未必就孤独
发布时间:2022-11-16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朋友少一些反而能减轻人的孤独感。 研究者调查了近40万人的交友情况,结果发现,虽然人们的朋友数量在过去的25年中有所下降,其孤独感却有所减轻,尤其女性的孤独感更低。心理学家认为,......
一种孤独酿两种酒
发布时间:2022-10-14
有一天,和一位画者探讨起孤独的话题,我问他,如果让他来画一幅关于孤独的画,他会怎样去画?他想了一会儿,然后简单勾勒了两幅画给我看。第一幅,他没有画星空,没有画寒鸦,而是画了一群吸毒的人,满地狼藉。 第二幅,闹市中一座......
日耳曼的孤独手记
发布时间:2022-12-25
这个国家以严谨著称,公共区域都表明了各种各样的秩序和规则,即使只有一扇门的小商店,都要在门的两面标明“进口”和“出口”。 汉莎航空飞机的地图上显示从上海到达德国中部法兰克福需要飞行12小时。邻座的乘客是一名无人看管的小......
你还有我,便不孤独
发布时间:2022-11-05
“还记得十年前那个期待见识这个世界的少年吗?” 6点起床,赶8点的飞机,3个小时后落地,转大巴去火车站,再乘2个小时K字头快速列车,之后转乘一辆本地的“蹦蹦”,而后到达这座江南小城。 十年前,我第一次出差,便是从长沙到这......
解读红柳,破译生存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有不同的认识与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树》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以往对这篇文章的大众解读定位一般都落在“环保”,很少有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本文以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为出发点,着重解读其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意义。关键词:红柳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感.........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 要:这是一个物质比较富裕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孩子不用经历太多太苦的困难与挫折,他们生活幸福。但如果总是尝到蜜糖的滋味,而没有尝到困难与挫折的苦涩,那人生是不是缺少一些味道,而不够坚强、成熟呢?,《孤独之旅》这篇小说给......
十种人最容易孤独
发布时间:2023-05-20
小森喜欢独来独往:吃饭不跟同事一起,聊天时常常冷言冷语,下班后从不接同事电话。尽管平时说自己不在乎,但偶尔,某种孤独感也会爬上她的心头。 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而带来的不愉快的、苦恼的主观感受,而不是......
永恒的纠结与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25
摘 要:鲁迅的《野草》随处弥漫着一种纠结与孤独的情绪,这种情绪几乎贯穿于他整个的创作过程中。仔细分析这种情绪并梳理那段时间鲁迅的思想转变,对于理解《野草》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鲁迅;《野草》;纠结;孤独 [中......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3-03-22
我曾无数次回想起过“满月”的情形。这段记忆被我在家庭餐桌上无数次提及,一开始是小心翼翼的,多说了几次,就肆无忌惮起来。然而都被母亲微笑着否认了。她说,怎么可能呢?出生三十天的孩子是没有记忆的。可我的语气如此确凿,表情......
谈触摸型智能疏散指示照明系统探索
发布时间:2016-12-19
伴随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高层、性能化建筑物,建筑火灾也呈上升趋势,引导人流科学、高效的疏散成为社会焦点。由于在大型商场、交通建筑等此类公共场所活动的大部分人员对建筑布局及疏散路线不熟悉,并且火灾现场环境......
我赞美我的孤独(组诗)
发布时间:2015-08-21
我喜欢的东西很多 我喜欢 在内心的平原 填充羊群以及骤然丰沛肥美的水草 我喜欢春天 喜欢废墟上浅显的一点点顾虑 喜欢很轻的火车 喜欢苍老的河流 喜欢一个黄昏的局部 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姑娘 她的母体 分娩出......
心没在一起,就是孤独
发布时间:2022-11-29
女儿又让我讲一遍《雪人》――一个男孩在白天堆的雪人,晚上居然“活了”。男孩和他一起,参观自己的家、分享饕餮大餐、手牵手飞上了风雪交加的天空、在码头看日出……度过了兴奋刺激又温暖窝心的一夜。恋恋不舍地和雪人告别后,男孩终......
享受孤独也是一种美
发布时间:2019-10-29
《丛林中的猞猁》讲述了猞猁灰灰的故事。灰灰从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他的生活十分美好,直到有一天,他的亲人们都遭到不幸,灰灰只得独立生活。但是,灰灰从未体会到孤独,即使捕到了最美味的野兔也如同嚼蜡。灰灰羡慕猎豹家的生活,羡慕灰鹤家的生活,甚至羡慕野蛙家的生活......然而,有一天来了一只狐,给灰灰找麻烦,灰灰不得不一直搏斗,但最后还是败下阵来。此后,灰灰下定决心,从失去亲人的痛苦、孤独中走出,变得.........
人生说到底是大孤独
发布时间:2015-08-07
获得去年金棕榈大奖的土耳其电影《冬眠》,讲人与人之间的不可交流―即便彼此怀有交流的诚意并为之努力。此片除表演、摄影、美术等艺术表现的出色,努力以影像方式道出某种生存真相,或许是获奖的重要原因。 主角是3个人,小亚细亚......
心是孤独的猎手(四首)
发布时间:2022-11-03
暗花 我笑了几声 把烟抽完 返回会场 装认真 手机又响了几声 十年前的朋友在催我 他说他已经到了 我回他:我得坚持听完再走 那时天色已经 渐渐暗下来 他们已经老了 我也快了 那就 把该留在这里的友情留在......
喜极而泣,还是孤独万分?
发布时间:2022-12-13
我们为什么而奋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江苏卫视节目《最强大脑》里的李童星。李童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尤其爱攀岩,甚至为此放弃了英语教师的稳定工作。 由于收入不稳定,他的妻子一直反对,希望他放弃攀岩事业,回家过平淡安稳的......
把成长的孤独一口吃下
发布时间:2022-10-15
一个平安时代的彪形大汉,跪坐在蒸锅前,取出一块面饼递过来,哆啦A梦迫不及待整块入口,一秒不到脸却被气得通红,它本幻想着历史上第一块铜锣烧一定美味至极,结果竟然比现代的难吃多了。 这是2009年哆啦A梦特别篇《追踪铜锣烧传说......
创业者是孤独和寂寞的
发布时间:2022-12-13
“创业者是孤独和寂寞的”,这句话是目前中国非常有名气的一位企业家说的。很多人看到有创业者成功了,对他们的评价是,这人能力不错,运气也挺好,创业失败了则反之。 为什么说创业者是孤独和寂寞的呢?在我自己选择创业之前,真......
孤独的人一定要吃好饭
发布时间:2022-10-23
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孤独的人都要吃饱饭。我想,吃饱算什么,吃好才对啊。只有吃好,才对得起自己。 我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小时候不爱和伙伴们玩,有个性,有想法,因此总显得孤单。但是,孤单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世界,我知道......
基于触摸屏和声控的爬步机控制器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23
基于触摸屏和声控的爬步机控制器的设计 1.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触摸屏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而在工业产品中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人性化,人机交互越来越高级化,传统的按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产品设计中加入触摸屏......
孤独教研者,寂寞幽草花
发布时间:2022-12-16
一 我们基础教育师资堪忧。请看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国祥的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珏近日指出:中国教育不能输在......
浅析《百年孤独》女性人物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百年孤独》中的女性人物具有一种传奇的悲剧色彩,她们单枪独马地反抗,各自为战,却发现孤独的命运总是横亘在那里,而孤独的根源正是源自缺乏沟通。 关键词:女性;孤独;宿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与......
我孤独成一棵树(外一首)
发布时间:2016-04-07
我孤独成一棵树 在错过星星和月亮的夜晚 伸出只只渴望的手 却触疼彻骨的寒风 我孤独成一棵树 幽幽淡黄的路灯 温暖心中累累的伤痕 大地的深处 流淌我坚强的泪 我孤独成一棵树 在城市边缘 语言弃我而去 躯体开......
探究基于PLC和触摸屏的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03
在当今社会下的工业控制自动化领域中,PL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设备。PLC不仅代表着当前程序控制的先进水平,还成为了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装置组成之一,所以PLC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它适用于各种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并占有重要的地......
孤独的大众与大众文化
发布时间:2014-01-17
在媒介化以及市场化、全球化的影响之外,大众文化的产生还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就是:孤独的大众的出现。 一 所谓“大众”,当然应该是“大众社会”的产物。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人类社会 从彼此之间密切联系的社会转向了彼此之间相互疏......
超越时空的孤独者之歌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抒写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悲凉心境,引起了古今有志之士的共鸣,加上诗中对时空永恒无限、人生短暂易逝的深沉叹息,更是上升到了哲学意义上的人生思考,《登幽州台歌》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者......
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发布时间:2022-07-30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西苏等女性主义者身体写作的观点,在萧红女性写作中,特别是小说《生死场》中得到典型的体现。文章将从女性与生育、女性与死亡两个方面,昭示萧红对女性真实生命本原的关注与追问。 关键词:萧红 《生死场》 女......
童言无忌——谈萧红小说的儿童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09
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了对萧红的研究和讨论,尤其是近几年萧红研究持续升温,但是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对萧红生平、身世和情感经历的研究,对萧红作品中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的研究以及萧红和鲁迅的师承关系等方面......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 要:因为时局的关系,流亡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诸多作家的普遍体验,包括女作家萧红。然而萧红的流亡体验以及流亡后对家园的回归意识迥异于其他男性作家:一方面流亡是萧红逃离呼兰河后一直所处的生活困境;另一方面与其他男......
艺术市场寒风萧瑟 衍生品红梅初绽
发布时间:2015-08-10
作为文化消费品,艺术衍生品仅有艺术家还不够,还离不开优秀的设计师、强有力的开发商以及多元的销售渠道。 春节期间,就在大家热火朝天抢红包的时候,“XY潮牌艺术微店”负责人席宇却正为另一个“红包”激动不已,她开设的艺术衍生品......
独特的红外摄影
发布时间:2022-12-24
摄影就是利用光和影来捕捉一个真实发生的瞬间画面,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我们通常所接触的摄影,是可见光摄影,是利用可见光来形成影像的一种技术。而红外摄影是一种较为独特的成像方式,现在一般是利用数码相机(包括摄像机)感光元件能感测到近红外线波长,加配红外滤镜后,就能拍出不同一般的与肉眼所见景象大相径庭的视觉画面。红外摄影擅长拍摄风光,但即使拍摄风光也有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说来,树叶、草坪、玻璃是红外线的强反.........
《三体》刘慈欣,孤独的幻想者
发布时间:2023-04-09
科幻开启想象之门 四月的娘子关春风轻拂,一座正冒着浓浓黑烟的发电厂计算机机房里,一个正在埋头编着计算机程序的背影被桌上电话急促的铃声吓了一跳。 “喂,请问是刘慈欣老师吗?我是《科幻世界》杂志的编辑唐风,你的作品场面......
分析童年体验对萧红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1-23
海德格尔曾说过:情感与情绪更密切地联系着存在,更具体、更深刻、更内在地呈现存在的状态。这就体现出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活动的意蕴性有极大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体验与艺术活动的同构关系。所以从儿童视角去探寻作家的创作心理是......
一位经济学家的深度微信红包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17
微信红包无疑羊年春节最火热的事物,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最大输家:央视春晚 也许不要30年,现在的中年人就会抱着他们的孙子,很艰难地解释,上海明珠塔和广州小蛮腰原来的古老用途。电视作为不......
你知道孤独是什么感觉吗?
发布时间:2023-04-05
是没有办法开口的聚会,是沉默许久的手机,是身边坐着一个人却觉得ta远在天边,是加班之后别人家亮而自己家黑着的灯,是生病自己熬粥的厨房,是煮多了没有人一起吃光的晚餐……说说你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吧。 带我傲娇带我骚: 大......
如忍不了孤独,就别碰写作
发布时间:2022-10-31
写作的唯一理由,是因为你想写,倘若不是这样,你完全可以放弃,去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很怀疑,下面这个故事出于小说家的随口编造,但读起来仍然像真的――或许正因为是编造,所以才更像是真的。 有个年轻人,练习了很长时间的小提......
“空巢老人”怎样告别孤独感
发布时间:2023-07-28
这个家不过是个空窝 许老太和丈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辛勤忙碌了一生,不但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而且还辛勤抚育了6个出色的儿女。全家聚在一起时,充满着浓郁温馨的亲情,每个儿女立业成家,她都感到一份欣喜和自......
《百年孤独》的悲剧根源探析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 要】《百年孤独》以虚构的镜子城马贡多为背景,描写了马贡多的创建和发展,衰败和灭亡,因此揭示了布恩地亚家族衰败的根源。小说以布恩地亚家族的衰败入手,刻画了一群从不曾真正被人理解,生活在自己孤独的内心和偶然的命运中的......
用色彩语言解读《红楼梦》的人物性格
发布时间:2023-07-09
用色彩语言解读《红楼梦》的人物性格 象征性符号是传播学上的概念,它是指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的表征方式是建立在社会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的,它可以被自由创造,不仅能表达具体事物还能表达观念和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 1983年央视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此后上百集的韩剧便在我国各省市电视台先后放映,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几乎每一部电视剧都得到不同阶层的观众认可,成为国人街头巷尾的谈资。韩剧以咄咄逼......
对《名利场》中女性独立意识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01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成名作。莉贝卡是作品中塑造最成功的,同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人们对她的评价众说纷纭。 在小说《名利场》中,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成功塑造了性格迥异......
好作家的内心注定是孤独的
发布时间:2022-08-20
2012年11月,黄发有教授曾在《新华日报》撰文称:“文学创作其实也是一种长跑比赛。不少作家在成名之前还能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独立的艺术探索,一旦靠写作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可,便不满足于成天沉浸在文字游戏之中的枯燥生活,开始将......
你说月亮它没有星星好孤独
发布时间:2023-06-15
眸眸推荐: 作者是个有才华又漂亮的萌妹子,第一次写文上《花火》就过稿了,真是棒棒哒。当作者羞涩地把稿子发我看的时候,我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打开文件只看了开头一眼就被这个稿子给惊艳了。作者的文笔真是好细腻啊,故事好少女啊......
对霍桑的小说《红字》的女性主义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27
前言 在小说《红字》中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抱着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婴儿,被判站刑台示众,从那一天起佩戴红字A(A代表Adultery,意为通奸)。和她在欧洲就分离的丈夫从森林中出来,她丈夫是一个无情、冷淡的知识分子,并有了一生的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