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困窘与解蔽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困窘与解蔽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0:31:32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困窘与解蔽
时间:2023-08-04 20:31:32     小编:任飞

文化是人类为了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劳动成果,它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概括,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蕴含着丰富而熠熠生辉的思想菁华,至今仍在滋养着国人。然而,随着西学东渐,不断有学者据西释中,参照西方文化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提出批判或否定。逻辑学的东渐,也引起了类似的争议。从对爱因斯坦惊奇、李约瑟之秘及钱学森之问的研讨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系统的逻辑理论,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缺陷,既是造成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也是影响当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至少近 20 年来逻辑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似乎可以说,中国文化传统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仍然处于逻辑理论缺失的窘境。是否接受这一结论,关乎逻辑如何参与当代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需要对文化、逻辑及其关系作出诠释,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逻辑需要作出反思。

一、文化的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

周礼全先生曾经提出,逻辑所研究的正确推理及其规律,是任何科学和任何正确认识必须遵守的,因而具有全人类性。在这个意义上,逻辑是一元的。然而,周又认为逻辑是多元的,他认为作为知识体系的逻辑受时代、民族和个人的特点的影响,具有多元性。据此,周先生给出一个著名的论断: 在世界上有三种逻辑传统古希腊逻辑、印度因明和中国逻辑。

周礼全先生的上述论断有力回应了中国古代无逻辑的观点,也促使我们反思中国当代文化蕴含的逻辑之合理性。认识周先生的论断,需要明确逻辑的内涵。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逻辑学研究的真谛,在于给出一种获得关于世界的真理抑或知识的方法推理或论证。例如,根据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和猫是哺乳动物可以推知猫是胎生的这一结论。在此意义上,逻辑是一元的。

然而,只有在一个相对理想的文化语境下,才可能通过上述逻辑推演获得真理,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信仰、历史、习惯、权威、媒体信息等因素交织而成的世界,关于世界的知识抑或逻辑判断往往受到信念的影响。例如,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中,下面的推理被信奉者视为正确推理:

A: 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

B: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

C: 上帝创造了人。

从最根本上讲,影响人们作出逻辑判断的信念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总是根据应该如何这样的信念作出行为选择。人们在生活中不断作出各种价值选择,在它的指导下行动。例如,我坐在公交车上,刚上车的老年人没有座位,如果我认可尊重老人的价值,这个选择将促使我主动为老年人让座。在特定社会共同体中,当一个价值选择能够造成善或者恶这样的后果时,这个价值选择就有了道德的意味,符合道德的选择形成一个系列,就是该社会的伦理。人类生活在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类能够根据具体的道德或伦理要求作出选择。这样看来,逻辑推理要探究的判断既包括关于事实的判断,如水的分子式是 H2O,地球上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 的2. 5 倍,也包括一些受到价值选择影响的判断。例如,我接受应该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这个判断,因为比之个人吸烟的自由,我更看重公众享有健康生活的自由,我把后者作为自己所作判断的基本预设。

预设某种价值选择之合理性的判断称为价值判断。那么,根据是否接受价值判断为前提,逻辑推理有事实推理和价值推理之分,与之相应,存在关于世界的事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由此,根据价值逻辑的差异,我们可以认为逻辑是多元的。

那么,如何认识各个逻辑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化所遇到的逻辑窘境问题?

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事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以亚氏形式逻辑为代表的西方逻辑产生于古希腊文化语境中,严格来讲,是一种事实逻辑。事实逻辑重视证明方法,把证明方法视为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认为科学证明能够保证被肯定的论断的有效性。换言之,事实逻辑的目标在于找出科学知识和得出这些知识的依据,找出所由论证、籍以论证的根据之间联系的逻辑必然性。事实逻辑是一种知者类型的文化,其中贯穿着爱智慧、尚思辨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其核心是求知,将人的本性理解为寻求有关世界整体及万物的知识,形成一种寻求理性解释而非以实际经验为依托的思维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先秦,是一种仁者型文化,它具有重视伦理与政治的总体特征,其主要内容在于社会伦理尺度与治理国家纲纪的建立和实践。在以政治伦理为导向的文化传统中,长期发挥作用的不是事实逻辑,而是一种唯圣、唯上、唯书式的价值逻辑。例如,在先秦,逻辑的任务在于求当取胜和审乱世之际。在传统文化中,墨家辩学可谓事实逻辑研究的华章。遗憾的是,辩学中绝,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看重的是圣、上或者书的立场或态度,根据价值逻辑作出选择。

一种文化模式往往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等部类。其中,物质文化位于文化系统的表层,由人与自然地交互作用产生的、可以感知的生产活动及其产物; 居于文化内层的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政治制度等,精神文化是人与自我意识关联的产物,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民族性格等; 信息文化则贯穿于文化系统的表里,包括文字、语言、符号、标志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事实假定或者价值假定作出选择,但是,作为传统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存在物,其中任意一个部类的变革,都可能对其他部类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无论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终归都要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而语言是一个贯穿于文化系统表里的文化符号。由此观之,在同一文化传统中,作为事实逻辑推理前提的对象不限于物质文化对象,作为价值逻辑推理的对象不限于制度文化或精神文化的对象;事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应用并行不悖,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有应用旨趣之分,却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别。

如此一来,通过量化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比重,似乎可以更为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逻辑窘境问题,或者,可以通过查漏补缺式的努力给之以解答。但是,无论量化还是查漏补缺的想法,都已经接受了以历史积淀把握文化这一视角,其实质是对文化和文化现象作静态的解读,而这已经背离了探讨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策略的方向。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下,除了通过解读其静态存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及途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逻辑问题,不是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应用份额之间此消彼长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改革和完善二者之间共生关系的问题。我们认为,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不可停留于对文化概念的描述性解释,应当关注人们对事实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实际把握,接受一个动态的文化观。

荷兰哲学家凡皮尔森( C. A. van Peursen)就给出这样一个文化观。按照这种文化观,文化是作为个体的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 人不是单纯地问事物是什么样,而是问它应该怎样,以这种方式,文化能够通过确立超越实际状况的规范,突破自然或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确定条件。按照这种文化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求个人和集体不断采取主动行为,建立新的起点,突破自然的固有性; 正是这种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态因素。凡皮尔森的文化观道出了人类活动的能动性、目的性和超越自然的本质,这是我们接纳它的主要原因所在。

以动态文化观回看逻辑的应用,可以获得一些关于逻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新认识。应用逻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刻画以各种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关于过去的知识,而是要关注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指导人类认识文化的功能,形成一种理智地认识、创造和超越世界与自我的态度。在中外文化交汇的时代语境下,接受这种对逻辑应用功能的定位,就有理由保有对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逻辑合理性的自信,有理由着眼于文化发展的需要反思逻辑应用的未来指向和超越问题。由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逻辑问题,也即是如何认识逻辑的文化相对性的问题。

二、逻辑的文化相对性

简而言之,接受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即认为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决定逻辑判断和逻辑结论。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张东荪率先觉悟并系统地认识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问题。在他看来,逻辑是由文化的需要而逼迫出来的,没有普遍性和先在性,不存在唯一的逻辑,而只有各种不同的逻辑。张东荪明确提出逻辑是跟着文化走的,逻辑的联结是为其背后的文化与概念所左右,而不是逻辑左右文化。总之,应当把逻辑当作文化的产物,用文化来解释逻辑。

为了解释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张东荪将逻辑分为逻辑甲、逻辑乙、逻辑丙和逻辑丁,并对它们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作出分析。在他看来,逻辑甲依赖于西方的言语构造,是一种语言逻辑; 逻辑乙是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未必是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迫发出来的,也未必任何民族都需要数理逻辑;逻辑丙是一种形而上学抑或超越的逻辑,它由人的神秘经验迫发出来,只能用以补充语言逻辑在解释形而上学方面的不足; 逻辑丁是用以解答政治伦理问题的辩证逻辑。在张东荪看来,中国古汉语的言语结构与产生逻辑甲的言语结构殊异,决定中国没有逻辑甲; 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与逻辑乙相当的思想法则,决定中国没有逻辑乙。中国古代只有丙和丁两种逻辑类型。张东荪上述区分及分析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以平等的比较文化观和以不同的思维范式研究逻辑,开辟了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新时代; 其二,独创性地提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逻辑,启示我们在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坚信中国古代乃至当代都有合理的逻辑。

按照张东荪的解释,逻辑由关于普通论辩的辩论术蜕化而来,重视修辞和条例,而先秦时期的辩论主要是形而上学的,逻辑丙和逻辑丁是应形而上学辩论而产生的。但是,先秦辩论术的巅峰成就是墨家辩学,如果说文化决定逻辑的产生和走向,接受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则无法解释的是,墨家辩学何以在先秦之后中绝? 价值逻辑何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长期发挥作用?

整体上看,张东荪采取的是一种据西释中方案判断中国传统文化与其逻辑之间的关系,给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带来一缕新风。但是,他对逻辑之文化相对性的解释是有待深化的。张东荪肯定了言语结构对逻辑类型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讲,他肯定了语言诠释在逻辑产生中的作用,却没有关注其中参与文化活动的人的能动因素。或者说,他的分析建基于一种对文化的静态解释。从动态文化观来看,墨家辩学的中绝以及价值逻辑长期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取向有关。正是这一制度文化的变革,引起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信息文化等层面的连锁反应,不仅更改了人们从事论辩的权力,也为之后的论辩提供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价值前提和评价标准儒家的主张。以求同思维为主导的价值逻辑由此而产生,并成为长期主宰人们日常行为选择的主要逻辑。

按照张东荪的解释,文化与逻辑之间是一种单向度的决定关系,与之不同,崔清田教授认为,文化与逻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在崔清田教授看来,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各个部分和要素之间不是简单地堆砌、聚集关系,而是一个具有性质关联的功能体; 文化整体性决定了文化与逻辑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那就是,逻辑是文化的一个系统部类,只能在文化中寻求其产生和发展的依据;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缺少逻辑因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而,崔清田教授将文化与逻辑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解释为逻辑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对逻辑的制约。尤其是,崔清田教授将逻辑学视为对人类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科学,认为它与众多重要的科学门类有密切联系,直接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

崔清田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逻辑之间双向关系的探究和重视,体现在他多次提出根据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的方法认识中国逻辑。在认真反思据西释中方法的贡献与不足之后,崔清田教授提出用以内视外的方法认识中国逻辑,并将它解释为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文化诠释就是把不同的逻辑传统视为相应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参照那一时期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对不同逻辑传统给出有故和成理的说明。文化的历史性决定文化诠释离不开历史分析,历史分析就是把逻辑传统置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具体分析时代问题及其对思想家提出并创建的逻辑传统的影响。

崔清田教授肯定逻辑对文化的影响,丰富了逻辑之文化相对性的内涵。张东荪强调言语结构对逻辑的影响,说明他重视语言表达世界的功能,持一种接近于维特根斯坦式图像论的立场。与之不同,在肯定文化对逻辑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崔清田教授还肯定逻辑对文化的影响,实质上,他既肯定了语言表达世界的功能,也肯定了语言解释世界的功能。这正是当代符号学( Semiotics) 研究所肯定的一个基本思想。从符号学研究来看,语言是一种兼有指称和解释世界功能的文化符号,人们理解文化符号意义的过程因文化而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个体对同一对象的认知差异。按照这个理路,人们只能在特定文化语境中把握关于对象的信息,信息是被文化符号解释过的信息,因此,文化语境决定作为推理前提的文化符号的意义,这就是文化对逻辑的决定作用。反过来,文化符号是认知世界的载体,符号意义的差异可能影响个体认知或解释同一对象的过程和结果,使得不同个体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的文化解释。这就是逻辑对文化的影响。

崔清田教授重视分析逻辑应用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超越对文化作静态解释的一面。尤其是,崔清田教授诉诸语言诠释解读逻辑维系语言与文化之间双向关系,使得他的理论视界不限于先秦文化与墨家辩学,而是面向解读逻辑与文化的发展关系。这是崔清田教授关于逻辑的文化相对性思想中的一个亮点。

明确提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这个概念,并给之以合理性论证的是鞠实儿教授。所谓的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可以概括为逻辑相对于文化,即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逻辑。在《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民族志和历史学的观点看》一文中,鞠实儿教授构建了一个关于逻辑文化相对性的系统及论证。

逻辑的文化相对性思想的提出,是基于一个全新的逻辑学概念。在鞠实儿教授看来,用概念解析的方法不可能回答什么是逻辑学,存在具有家族类似特征的多种逻辑类型,它们各有其合理性,但其研究对象都在于说理和证明,研究合理的论证,进而构造相应的论证系统,是逻辑学的基本任务。不过,鞠实儿教授有意突出广义论证逻辑在解释文化和逻辑之间关系方面的基础性。按照广义论证,在给定的文化中,主体依据语境采用规则进行语言博弈,其目的在于从前提出发促使参与主体拒绝或接受某个结论。其中,主体隶属于文化群体和相应的社会,语言包括自然语言、肢体语言、图像语言和其他符号。与广义论证相应的广义论证逻辑面向解释说理活动,它以语用的生效( effectivity) 而非有效( validi-ty) 作为判定解释标准,具有形式逻辑所不能替代的解释地位。

请注意,鞠实儿教授是着眼于现代文化得出其逻辑的文化相对性思想,而且,与张东荪先生和崔清田教授对言语结构及语言诠释的重视类似,鞠实儿教授关注语言如何符合逻辑地解释中国当代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两者关于逻辑与文化关系的思想做出了新的推进。这些工作让我们相信,在说理和证明文化需要的层面,逻辑具有文化相对性,缺失形式逻辑理论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致命弱处。那么,接受逻辑的文化相对性,应当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困境与出路?

三、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及反思

当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接受逻辑的文化相对性思想,则可以把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困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二是解答如何以逻辑学的努力促进当代文化的发展。

上述两个方面所要求的主要是一种实践层面的考察,要求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重新解读文化与逻辑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凸显了一些关乎中国当代文化走向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国家发展转型期的多元文化现象问题,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发展与彼此协调问题,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划分、演变,等等。这些问题及相关研讨,是中国文化发展现实问题的理论背景。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有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中国物质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出现相对稳定且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转型的深入,人们原有的生存方式、时间观念及价值观等也面临深刻的转型。如何提高民族文化素养,重建主流价值体系,辩证地认识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异域文化,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现实问题。其次,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以及 QQ、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开发与投入使用,新媒体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自由关注或参与社会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在公众中培植出一种社会参与及奉献精神,同时导致泥沙俱下,直接影响中国的精神文化建设。而且,新媒体信息传播为司法行政制度的建设实施及其评价带来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深深地影响着制度文化的发展。例如,在新媒体语境下,保证审判过程透明成为新时期司法公正的重要内涵,一旦发生误判,其影响将在媒体信息传播中被放大,造成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后果。而且,不恰当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可能产生强大的舆论,既可能使得法官作出不当判断,也可能使得舆论绑架司法裁决成为可能。

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看,主要是物质文化和信息文化发生了变迁,导致中国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文化各部类发展失谐,削弱了文化的整体性。从作为文化事业主阵地的教育工作的改革来看,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国的高中及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文理分科格局,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做出选择后分别进行教育。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专业人才,却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表面上,导致文化发展问题的原因在于文化各个部类的发展不平衡,而从根本上讲,原因在于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不合理,尤其是,缺乏可以贯穿各个部类的基础性支撑,削弱了精神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从逻辑要求的角度看,文化整体性发展既需要能够解释各部类之间关联的逻辑,为各部类协调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解释文化体系建构的合理性,也需要为部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普遍的思维规则。前者旨在保证文化体系建构的合理性,是一种逻辑学学术意义上的要求,后者面向个体如何符合逻辑地参与文化活动,是一种逻辑应用要求。

但是,信息文化变迁则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最大特征,直接引发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语境下,无论信息的发布还是其解读,都需要思考如何保证受众准确识别信息要表达的意思,新媒体恰恰给公众以肆意发布信息的自由,使得误读随时成为可能。例如,湖北巴东邓玉娇案,相关单位和部门给出多个版本的案件描述,网络上则有《烈女斗贪官》、《邓玉娇列传》、《侠女邓玉娇》等倾向于赞同邓玉娇无罪的更多版本。单就邓贵大用钱打邓玉娇这个事实,有击打、搧击、抽打等多个表述。这些表述反映出人们在相关信息传播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结果,网络版本体现的群体意志深深地影响了案件的裁决。

信息文化变迁带来的问题显然是语言逻辑的问题,其解决需要一种类似于广义论证逻辑的指导,帮助人们从说理和证明的角度发布和理解信息。不过,实现这种逻辑应用的价值,需要从对宏观逻辑要求的分析,转向解读个体认知和表达信息的实际需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关于逻辑学规范性的问题。逻辑学的理论属性有描述性和规范性之分,前者旨在获得真命题,后者则解释真命题何以为真。回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及其养成的求同思维习惯,无论价值逻辑还是事实逻辑,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长期发挥规约作用的应当是其规范性而不是其描述性。因为只有在明白某个真判断( 价值判断/事实判断) 为真的解释的情况下,个体才可能接受该判断,进而籍以指导自己的文化实践。

如何以逻辑学的努力促进当代文化的发展,显然是一个逻辑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在逻辑学界老生常谈却始终没有实质性解决的问题。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来看,问题的解决需要内外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必须加强教育学、逻辑学、管理学及文化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不断有学者从中深入阐释和呼吁逻辑教育的重要性,营造重视逻辑教育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在做好学科建设的同时,逻辑学工作者必须面向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和学生的思维实际,竭力提升逻辑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取得逻辑应用方面的新成果,以扎实的推广工作助力全社会树立思维规则意识。唯其如是,逻辑方能在中国当代文化及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功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24
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 现代 社会 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为什么这样的局面恰恰在 中国 出现? 历史 是斩不断的链条。晚清乃至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如此曲折,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 要】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拟从“家国同构”的视角下对当前中国的地方主义行动及其逻辑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对解决地方主义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文化;地方主义;行动逻......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2-08-22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纵览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方面,比如:仁、义、礼、智......
尴尬与困窘中的女性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要:如果从各大影视评论网站、专业影评人以及票房收入来看,《美人鱼》确实获得了不菲的成绩。作为周星驰的转型之作,在题材、故事架构、视听语言甚至是演员的角色选取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观众看得到的变化之中,关于女性身份的预设,女性生存的困境以及女性如何才能获得救赎这些问题的处理上,周星驰基本未能脱离男性本位的架构,而是以后现代解构的方式将这种意识埋藏的更加隐蔽。关键词:转型;美人鱼;童话爱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备受学术界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在历史发展时期推动着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具备科学发展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
论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4-05
通常意义上的辩证法和形式逻辑都源自于古希腊哲学。一经产生,它们便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两千余年来的重要范畴。迄今为止,它们也是人类两种最重要的逻辑形式。所以长期以来,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也成为许多哲学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堪称2012年最火的纪录片,为什么此片能够引起全民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内容贴近生活,直击观众内心的是在人与人冷漠隔阂的今天体现出来的一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本文将着重探讨《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的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国传统文化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
探析逻辑在中国振兴的基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01
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但是,古代中国和古印度的逻辑思想没有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后来都衰落了。只有古希腊的逻辑思想获得了长期、持续的发展,到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更是产生了光耀世界的现代逻......
浅谈西方知识论传统与形式逻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5
西方哲学的传统是一种对知识的热爱,对知识的信仰。它认为哲学的根本追求就是知识,知识是对世界的理论把握,人们拥有了知识就可以把握这个世界。而形式逻辑则被认为是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推理来获得新知识,来扩......
曹禺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5
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断裂的,一个时代之文学对另一个使其的文学总是有割剪不断地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淀,是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形成的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质和历史风貌,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的相互......
罢工权中国化逻辑小议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劳资矛盾日益加剧,劳动争议和罢工现象预演越剧烈。于是,很多学者建议确立劳动者的罢工权,依靠该制度的确立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笔者认为,仅仅依靠罢工权的确立解决问题明显是不够的,甚至在现在确......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士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2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下册,对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士人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士文化。 一、士的起源 士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士作为介于贵......
逻辑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2-09-07
" 论文关键词: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思维规律 议论文 推理 写作 人工智能 论文摘要:逻辑智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算术,它同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首先,逻辑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它总结了人类思维......
《资本论》商品章的逻辑解析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要:《资本论》首章的工作结构是对初版进行调整后所得,名称也是这时候马克思才加进去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进一步完结早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承诺的分析。启示我们:第一,《资本论》辩证法规定乃是起步和酿成于“商......
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2-07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和功绩,无论我们处于怎样发达的社会,始终都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早在远古时代,智慧的人们就开始注重珍爱......
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工作总结栏目为您编辑了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方法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最终实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与人的思维研究密切相关。逻辑学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中......
社会惰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04
一、概念和意义 社会惰化是一种出现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它指的是在某一群体中,个人付出的努力要远小于个人单独行动时所付出的努力水平。关于社会惰化的定义有很多,侯玉波认为,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
逻辑的三次传入与汉传因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本文之汉传因明专指以玄奘译讲为开端、二论(即《因明正理门论》与《因明入正理论》)为原本、汉语为载体,主要传播于汉地的因明。所论对象仅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以西方逻辑为工具或参照系所进行的汉传因明研究。 一、......
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5
逻辑,像任何科学一样,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使命。但逻辑学不研究关于涉及存在本质的真,关于作为价值的真,或者关于神秘主义的真。现代逻辑对真的研究是围绕语言和形式化问题展开的,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理论,并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
浅析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3-06-19
浅析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观天道以立人道盘古开天辟地,自此天地孕育,万物萌发。作为中国传统的造世神话故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实在太熟悉不过了,我们甚至可以空间想象出盘古在原本混沌世界上留下千古一画。这一画造就天......
浅析中国传统武术与易经文化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基础,《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哲学著作,易经的理论思想所揭示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等理论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武术各个方面,形成了特有的......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发布时间:2023-03-12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论文摘要 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无论将来发展程度如何,也绝不称霸。这种外交政策与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在古代外交中就坚持和平外交,主要体现在和亲政策和......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人 复合性格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两个角度对中国人的复合性格进行了剖析,真正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精髓,让世人透过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人的性格。 “当世人看到你的体......
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4-06
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传统 任何时代的思想构建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这一时代的人们的反思能力,以及在反思过程中挖掘思想、精神资源的深度。对于思想史意义上的当代中国——我这里指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因为在七十年......
国术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6-10
国术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最近一友人就“国术”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视角独特,看法新颖。笔者阅后不禁敬佩且浮想联翩,于此凑凑热闹,和着友人的国术观也来聊聊。 一、国术是个系统 国术,中国武术,武术,意思相同,然笔者以......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03
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当然不是纯时间的范畴。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绝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
中国古典舞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7
中国古典舞学科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刻紧随中国传统文化无形的脉搏,其审美原则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土壤之上生长结成的累累硕果之一。作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门类,中国......
浅谈困境与出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之间
发布时间:2022-12-09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民主法治 论文摘要: 现代 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不仅强调国家通过 法律 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但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法治有着......
浅析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2-2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
数字电路测试中逻辑分析系统的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逻辑分析系统通常运用到对数字电路和系统数据的分析。虽然该系统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相关程序复杂难懂,操作繁琐,成本较高,很难被工程师所认可。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析逻辑分析系统的作用、发展状况、指标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内涵解读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判定研究学术界分歧较大,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内涵,未能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实质,从而在源头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科学标准的生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
解析《逻辑哲学论》的第三条解读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3
维特根斯坦的生命之作《逻辑哲学论》自20 世纪20 年代初问世以来,大批学者不惜耗费心力,逐行逐字地对之进行研读和阐释,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不同的解读意见。概括地说,从该书出版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学界对该书主流的解读是所谓的正......
论解放教育学的逻辑
发布时间:2017-05-11
一、人性化解放教育学价值论的逻辑(一)人性化使命与非人性化压迫的现实弗莱雷开篇第一句就说:从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人性化问题一直是人类的中心问题。[4]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学思想是以他的人性化思想为基础的。他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历史使命就是追求人性化,成为一个更完善、更完美的人。谈到人性化,人们自然会想到作为其对立面的非人性化。人性化使命一直被不公正的待遇、剥削、压迫以及压迫者的暴行[5]所阻碍。不公正.........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03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怎样理解逻辑的扩展?逻辑依然被定格为传统的推理理论吗? 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发现给出......
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是从“破”中耸立出来的,建立科学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以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
藏族逻辑文化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6-07-22
藏传因明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代表了藏传佛教的特色,也代表了藏族特有的文化景观。古印度佛教自传入西藏,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仍然具有鲜活的色彩和强大的生命力。这集中体现在藏传因明生动活泼的辩经活动中,而其最常用的论辩方式就是......
Fitch―悖论的直觉主义逻辑解决方案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要:Fitch-悖论从可知性原则和“非全知”的观点出发,导出结论“每个真理事实上被知道”,该结论对反实在论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以T.Williamson为代表的反实在论者采用直觉主义逻辑,并根据双重否定消去规则失效的原理,成功地避免了......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
发布时间:2022-08-01
中国 国有 企业 改革大体上与 农村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
l 逻辑解题总原则
发布时间:2013-12-18
1. 最快选出最优项,为数学与语文节省时间。 第一讲:在公式A→B(如是‘只有B,才A’,要先变换为‘如果A,则B’)条件下,优先考虑: 1. 肯定错误的(削弱)A→~B 2. 肯定正确的(加强)~B→~A 3. 加上B→A,有A←→B 4. 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观初探
发布时间:2016-12-16
一、中国危机管理观起源于传统易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真正把危机管理理念理论化并有据可循的是我国的经典巨著《周易》。《周易》一书的原功能就是用于防患于未然。比如《易经》上经第一卦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发布时间:2023-05-02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文化安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进入高层视野和民众关注的“热点”。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复兴进程的必然。 这个话题并非哗众取宠、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居安思危的历史与未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内容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2-09-26
中国传统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内容关系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天然的思想沃土。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不断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和中国作风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探索传统文化与概论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将其融于教学中,更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创造性地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筑.........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17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之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神圣和最重要的日子,传统节日的魅力之处在于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寄托了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1]我国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高,具有......
解析毛泽东的辩证逻辑理念
发布时间:2016-07-22
想必读者都知道毛泽东比其他许多政治家更关心逻辑,发过一系列指示(特指形式逻辑)。试问毛泽东关心不关心辩证逻辑?试问毛泽东研究不研究辩证逻辑?也许许多人的可能回答是,只知道毛泽东专门研究过辩证法,而对进一步的情况就不大了解了......
玉石鉴赏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4
我国的玉石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就有和氏壁的传说家喻户晓。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论文摘要: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
MBA、GCT《逻辑》教学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7
[论文摘要]针对MBA、GCT《逻辑》考试中“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一两分钟内答完一道选择题”等要求,采用“捕捉具体、提炼抽象、快速推导”之方法,辅导考生将题目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逻辑命题和公式,运用逻辑推理规则作答,将其答题正......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16
www.LWLM.com编辑。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教育 摘要: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必然受一定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更是教育的根基,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所蕴含的消极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 中国 传统文化对我国古代的器物、建筑等的设计 影响 深远,也为我们的 现代 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它使我们认识到,在物欲横流、商业竞争激烈的现代 经济 社会 需要天然淳朴、宁静淡雅的简约设计,同时注意弘扬“美善相乐......
中国传统文化在筷子中的传承与表现
发布时间:2023-02-18
中国传统文化在筷子中的传承与表现 作为中国传统饮食器具之一的筷子,从古至今在不断地传承着,其中不仅蕴含器具进化的道理和中国古人的设计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自然融合方式。这种融合并不仅仅是元素、造型、工......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9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中华科技文明的兴衰 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是农业文明。我们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实际上不止,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有七千年。所以说在六七千年前,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当时的农业文明就有了一些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31
【摘 要】现代设计发展速度相当快,在我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民族性元素。而随着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接受、喜爱,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使得其更具有文化特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我国各项事物的发展。文化交流也得了空前发展,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点的影响。社会进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文化知识结构。我......
解读本轮牛市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05
股市涨跌的基本逻辑 就股市整体范围来说,影响其涨跌的真实逻辑只有一个: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在这一句话中,应该把握3个关键词:未来、经济和预期。 要点一,未来 股民买股票,目的在于获得未来的投资收益,即获得未来的股息......
第二章 文化解读--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话语逻辑
发布时间:2022-10-10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
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与缺失
发布时间:2023-04-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等主要存在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的主要特点。文化、;这一词,......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发布时间:2023-06-20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隽永,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并贯穿于数千年的社会管理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显著特征,它以情感为......
翻译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2-09-21
摘 要:本文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协定》为语料,分析商务法律英语翻译活动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现象,并基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结合逻辑顺组和逻辑重组的方法来解决由于不符逻辑思维混乱情况。 关键词:商务法律翻译;叙事学;逻辑顺组......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3-12-17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与它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种艺术形式。月份牌在传统美学审美追求下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延续,形式方面对传统美术形式......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发布时间:2013-12-17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来自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种“天人......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7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摘 要: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
逻辑学辅导:逻辑学与素质培养
发布时间:2023-04-26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逻辑学与素质培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逻辑学与素质培养 素质不仅表现在知识面广的层次,更为深刻的是表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文化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中的障碍
发布时间:2022-10-25
在最近南京举行的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赞同杜维明先生提出的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以相互容忍创造对话的条件,以承认对方存在的基本信念确立认识对方的意愿;对话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是了解对方,扩大自己的参照系,......
分析三值逻辑对逻辑哲学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18
分析三值逻辑对逻辑哲学影响 分析三值逻辑对逻辑哲学影响 分析三值逻辑对逻辑哲学影响 一、构建三值逻辑系统的各种动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人类思维日益复杂化,经典逻辑“非此即彼”的模式显得越来越过时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发布时间:2013-12-17
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 中国 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 发展 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
现代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16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产品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不仅刺激了一大批娱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还影响了现代影视作品发展的道路,它驱使着现代影视作品不断地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而抛弃了其重要的文化传播职能。这使得现代影视作品沦为了......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发布时间:2023-02-06
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步被中国接受之后,随之开始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因......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发布时间:2023-05-19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谈谈“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概念,在当今国内外研究者中有不下二百种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热”中,有人不无嘲讽地说:“文化是个筐,什......
逻辑教学中的“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2022-08-28
1谈到逻辑,有传统逻辑、现代逻辑、普通逻辑、逻辑导论、数理逻辑、一阶逻辑等名称,外行人被这些名称搞得眼花缭乱,内行人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争论不休,您对这些名称的含义怎么理解呢? 这里涉及到关于逻辑的一些名词。首先,逻辑是一种......
逻辑学论文:探究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逻辑学习
发布时间:2022-10-1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探究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逻辑学习,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引言 时间和空间就像是历史的两只眼睛,由于历史学的本质上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在整个历史学当中,时间几乎是弥漫性地存......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在革命的道路上硕果累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只有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取舍才能有效利......
谈中国国家治理的中轴逻辑
发布时间:2017-05-25
有关中国国家治理研究值得注意的进展,是越来越多研究者参与到国家治理逻辑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些极富启发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研究取向的不同之处及其理论意义,是不局限于对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引进,而是试图实现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阐释;期望超越具象性质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经验研究,发现治理实践稳定共享的动因、规范和体制,或建构国家治理的理想类型的中轴原理。目前,虽然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研究论点日渐累积.........
浅析美国黑人文学中的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12-22
最近一部热播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在网上引起一阵中韩服饰之争的热议,有网友指责该剧服装盲目哈韩模仿韩服,但据专家解释,该剧服装是中国古代明朝服饰,其与韩服的略微相似之处也是源于历史上韩服对于明朝服饰的借鉴。广大的网友对自......
精准扶贫的资源配置逻辑与实践困境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扶贫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精准扶贫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项目化与社会生活的不规则性、政策执行的科层逻辑之间的张力。这一巨大的张力使极具科学性和合法性的程序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倒逼,从而产生“反科层”的逻辑,进而使精准扶贫资源的配置面临实践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精准扶贫资源配置应着力于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增强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建设和因地制宜地发.........
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3-07-1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逻辑史研究是总结和推进逻辑学发展的一项......
分析法律理解和法律解释的逻辑关系与现实关系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人们通常对法律理解的概念解释为在己经被普遍认可的社会规则下,对法律内容进行不违常理的内化。法律理解与法律解释是法律能够顺利推行的前提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案例分析中,由于立场不同,法......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画的交融
发布时间:2023-04-08
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
关于中国笛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28
在古时,文人骚客以穿云裂石之声来形容笛箫的音质。在《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这首诗当中,作者苏轼以一声吹裂翠崖岗来评价清越、和美的笛箫之声。为了加强他人对笛箫声的直观感受,在诗的尾端,他详细作出如下注释:昔有善笛......
中国传统文化与法的隐性冲突
发布时间:2023-02-13
【摘要】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 中国 现行 法律 制度主要渊源于西 方法 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法制;冲......
关于“逻辑是否可修正”问题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6-08-09
关于逻辑是否可修正问题的解析 近年来,逻辑学界对逻辑是否可修正这一问题的讨论掀起一阵热潮,并形成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以陈波教授为代表的主张逻辑是可修正的和王路教授为代表的主张逻辑是不可修正的。其问题的实质是:逻辑是先验......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和结合,为平面设计和艺术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平面设计 应用和结合 一、设计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号在世代传......
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2-08-21
摘 要:文化强省战略是推进省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以安徽省为例,考察了文化强省建设的内涵与战略目标。在分析文化强省建设现实困境的问题上,重点分析了文化强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文化强省;文化空间;文化产业;公共文......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可分为神、英雄和智者三大类,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较为崇高的地位;但在《故事新编》中,并没将他们奉为神圣,相反,讽刺多于崇拜,嘲讽中又透着对当时社会情形的揭露,他寄希望于传统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
海峡两岸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6-30
由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台湾以及......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贤能”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8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贤能思想内容丰富,各家涉及主张很多,也留下了很多丰富的研究史料。贤能即具有才能的贤德之人,贤能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才理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民对于人才的定义有过种种不同的界定,这些认识反映着人才观念的历史演......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9
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分析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认识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课题。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更细的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具体的载体,比如饮食、服饰、建筑、文物等;社群文化则主要指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