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近百年儒家经典研究平议

浅谈近百年儒家经典研究平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3 00:10:13
浅谈近百年儒家经典研究平议
时间:2023-07-13 00:10:13     小编:刘秋兰

清代学者阮元有言: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焉。序,一百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但刚刚过去的这一百年,对我们有更特殊的意义。从晚清开始,中国传统学术已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古今、中西之间的争论已经露出端倪,预示了此后百年中国学术之变局。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帝制时代的结束,西方新的学术思想、理论与方法的输入,这种变化更加激烈。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经过时间的考验与筛选,有的已被证明是谬误,理应被抛弃,而有的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不过,无论是错误的观点,还是有价值的成果,都将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个环节,影响到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因此,在世纪之交,对过去百年学术史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传统儒家经典研究主要采用经学方法,不外汉学、宋学两派。汉学重训诂名物、章句注疏,宋学则强调义理解经,发挥经典中的思想。近百年儒家经典研究受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在方法论上,虽有对传统的继承,但总的来说传统方法随着经学观念的变化而渐趋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与新史学思潮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方法。其中实证主义作为一种考据和论证方法,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在20世纪,它又与新史料、新观点以及西方科学方法相结合,对儒家经典研究与考证影响甚巨。

由于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近百年来儒家经典研究表现出诸多有别于传统经学的新气象,取得了许多超越前人的成绩。简单地说,在以下诸问题的研究成绩值得注意。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其实《史记孔子世家》有明确记载,孔子对六经进行过整理,有述有作。如关于《书》、《礼》,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关于《乐》、《诗》,司马迁说:孔子语鲁太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关于《易》,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但是,后世流传的五经中的某些内容与文献记载有不一致之处,因此一些疑古学者根本否认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钱玄同撰《重论今古文学问题》等文,认为孔子无删述或制作六经之事,不相信《史记》等文献的记载。但经过20世纪学者的认真研究,特别是从近年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的最新进展来看,疑古派的很多说法是立不住脚的。

近百年来,儒家经典研究虽经历过许多风雨,但也留下过无数道彩虹,既有大量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也有许多可以称道的学术成绩。而这些成绩,首要之处在于学术观念的更新。在历史上,传统经学研究虽然经历多次变古,但万变不离其宗,尊经、崇圣的观念则是一致的,并没有因为学术取向、经学研究范式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宋代以来兴起的疑经思潮,指出儒家经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要卫道,廓清经典中的杂质和后人的附益成分,还圣人之经的本来面目,维护经典的纯洁性。近百年来,由于儒学地位的变化,人们对经典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可以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立场上来探讨经典的问题。经典不再是神圣的权威,经书所记不再被看成确定无疑的信史,而仅仅是一种需要辨析的史料,是可以质疑、研究的对象,导致经学角色向史学转换,卫道信仰向科学研究转换。由于思想束缚被解开,学者可以对过去的经典发表任何看法,这无疑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近百年来儒家经典研究领域呈现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原因。

总之,近百年来,由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变动,儒家经典的研究也表现出诸多有别于传统经学的新气象,经历了一个从批判到尊重、从迷茫到回归、从疑古到走出疑古的曲折过程,留下了一些教训,也取得了大量超越前人的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儒家经典研究,应当走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思想史互相结合的道路,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多学科的沟通、互动、融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对儒家经典作出阐释。另外,我们也应当把儒家经典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加以观照,实现研究方法的突破、思想理论方面的创新。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儒家经典的研究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