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空锚杆在隧道中的应用

中空锚杆在隧道中的应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4 00:09:01
中空锚杆在隧道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04 00:09:01     小编:

摘 要: 锚杆在隧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锚杆对围岩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锚杆注浆仍然是一个问题,注浆效果不良的锚杆不但不会对围岩有稳定作用,甚至在围岩中留下空洞,更加破坏围岩的完整性和定性。为此,锚杆施工过程中的注浆工艺使重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商合杭14标太湖山隧道出口工区中空锚杆注浆工艺问题,通过理论和不断实践,将中空锚杆注浆工艺不断优化,从而达到注浆效果良好,质量把控合格,节省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 中空锚杆;注浆工艺;优化

1.前言

随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在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中,锚杆经常被大量采用作为对失稳围岩进行支护和加固的材料。理论和实践证明,隧道开挖过程中会对周围围岩产生一定影响,使其受力状况发生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容易使围岩松动,产生裂隙。由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且围岩失稳易对以后的衬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使用锚杆来增加围岩的稳定性。在隧道拱部范围内,中空锚杆相对于砂浆锚杆更具有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注浆时砂浆充填饱满密实。隧道的安全及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避免因安全和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处理,延误工期。

2.工程概况

商合杭14标太湖山隧道全长3618m,最大埋深258m,隧道出砟总量52万方。出口工区长450m,表层覆盖粉质黏土,厚0~5m;粗角砾土,厚1~6m;下伏Kc砾岩,含砾砂岩,全~弱风化,其中全~强风化厚8~25m,其下为弱风化。本段隧道埋深较浅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稳定性较差。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较发育。

3中空锚杆施工

3.1中空锚杆特点及力学性能指标

中空锚杆由锚头、中空全螺纹锚杆体,止浆塞,垫板、螺母等组成。中空注浆锚杆安装方便,无需自己加工螺纹,锚杆的配件有效的保证锚杆在安装过程中处于居中,砂浆可以最大限度的包围整个锚杆体,,避免锚杆遇水锈蚀,起到长期支护作用。中空锚杆注浆可以在数十公斤力作用下将砂浆渗透进围岩裂隙,充分保证注浆饱满。

太湖山隧道拱部采用φ25*7普通中空锚杆,应满足以下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3.2锚杆施工注浆工艺

锚杆的施工和注浆是隧道施工支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有效的增强围岩的稳定性。隧道开挖由于爆破等施工方法会对围岩造成扰动,使围岩的受力状况发生改变,造成围岩的破碎松散,而中空锚杆良好的注浆效果可以使浆液渗透到围岩裂隙中,增强围岩的自稳性,从而达到即使衬砌厚度适中也不会引起结构开裂和位移。

3.2.1中空锚杆最初施工工艺

最初锚杆施工在立完钢拱架后进行。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为50mm(锚头直径42mm,考虑安装方便,成孔孔径50mm)。钻进到设计长度以后,清孔,然后安装锚杆。在锚杆末端安装锚头,将锚杆装入锚杆孔后,安装垫板,拧紧螺母,孔口处用锚固剂及发泡剂封堵,锚杆外漏岩面10~15cm,然后连接注浆机进行注浆,注浆压力0.5~1MPa。经过观察几个循环的锚杆施工后,发现以下问题:

(1)没有排气装置,注浆时易把孔口处封堵冲开;

(2)孔口封堵时间短,不能达到有效强度;

实际施工中由于这些问题造成锚杆注浆不饱满,容易在围岩内形成空洞,不能有效的起到加强围岩稳定的作用,反而破坏围岩稳定性。

3.2.2中空锚杆施工工艺第一次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锚杆的钻孔和安装及封堵进行了优化。锚杆外漏设计湿喷表面5~8cm安装一根φ16mmPVC管作为排气孔,外漏湿喷设计表面5~8cm。锚杆钻孔及安装在立完钢拱架结束后进行,然后PVC管与锚杆固定在钢架或连接钢筋上,用土工布和透明胶带将锚杆口和PVC管口封闭,锚杆注浆在湿喷施工结束后进行。此次优化相对于最初锚杆施工有些进步,但仍存在问题:

(1)PVC管在湿喷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坏;

(2)透明胶带和土工布容易在湿喷过程中损坏,造成锚杆口和PVC管口封堵;

3.3中空锚杆施工工艺第二次优化

针对前两次锚杆施工的经验和总结,此次对锚杆施工进行以下优化:

(1)锚杆钻孔及安装施工在本循环湿喷结束后进行;

(2)锚杆注浆在锚固剂封堵达到强度后进行;

(3)锚杆注浆采采用φ16mmPVC管作为注浆孔,长度30cm左右,中空锚杆作为排气孔;

锚杆口封堵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注浆。注浆孔为PVC管口,用中空锚杆作为排气孔。PVC管外套10~20cm塑料软管,一端用细铁丝与PVC管绑紧,另一端与注浆管连接。待中空锚杆排出浆液后再持续注浆30s~60s,然后快速将与注浆管连接的软管取下,用细铁丝绑到PVC管上。若在软管中未能注浆成功,可能是由于锚头堵塞,这时将注浆管与中空锚杆连接,然后注浆,利用注浆压力使锚头通畅。通畅后在软管中注浆,达到注浆效果。

4.锚杆施工优化前后质量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

锚杆施工优化前在立架结束后进行。由于围岩较差,4m长锚杆钻孔时间约为30min,六部CD法中①部有锚杆5根,由于工作面较小,只能用一把风枪打钻,合计用时2.5h,再加上注浆等时间,约用时3h。这样导致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锚杆注浆效果差(见图2),失去了锚杆本该发挥的作用,反而使围岩稳定性变差。第一次优化稍有改进,但存在同样问题,开挖面暴露时间长。而且由于湿喷过程中湿喷砼在风压的作用下的强大冲击力,容易使PVC管损坏,达不到预期效果。

第二次锚杆施工优化的结果是在湿喷结束后进行钻孔,这样开挖面暴露时间减短,对隧道安全性有显著提高。锚杆可以在2~3个循环后集中打设,然后集中注浆,这样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也有利于循环时间的缩短。优化后注浆效果有了显著提高(见图3和图4)

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对于隧道来说,工序衔接紧凑,循环时间缩短,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也缩短了隧道开挖的时间。从经济效益上来说,每循环的时间减短就意味着能够快速进入下一循环的施工,综合来说,锚杆的优化平均每循环时间减少1.5h,优化前六部CD法施工按两天三循环进尺,每循环0.6m,即平均每天进尺0.9m,每循环16h,一月总进尺27m。时间缩短后每循环14.5h,理想情况下一月共进行50循环,总进尺30m。隧道进尺每延米按8万元计算,平均每月多创造24万元的经济效益。

5.总结

锚杆施工在隧道支护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锚杆是很多人忽视的一个细节,认为不重要,所以对原有的施工方法不进行分析和优化。锚杆注浆效果好,能够使浆液填充到围岩破碎裂隙处,增强围岩稳定性。围岩稳定,不至于用增加衬砌厚度的办法来加强衬砌的承载力,节省了成本,也缩短了工期时间,为工程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