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层信贷员刘文平

基层信贷员刘文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2:41:10
基层信贷员刘文平
时间:2023-01-12 02:41:10     小编: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延安老区农民早一天脱贫致富,就是跑断腿,我都乐意。”这是脚踏黄土服务三农、年过半百的淳朴汉子刘文平第一次来到北京,领取自己从事基层农村金融工作30年来的最高奖项。

零距离服务

延安宝塔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山大沟深,气温多变,温差较大。全区22.06万农业人口散居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地区,交通不便。

刘文平说自己是农村娃,知道农民取钱难的辛酸,所以“再苦再难也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帮助老百姓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捷实惠”。

为了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刘文平和同事们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电子银行设备、机具为主打产品,全力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在农户家、农村超市、电信收费点、村委会、村干部家设布放“惠农通”设备和机具,建起助农取款服务站449个,在农村建立了以惠农金融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金融电子网络和支付结算服务渠道,实现了农行结算渠道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账户查询、汇款转账、购物结算、自助还款等现代金融服务。

为了切实做好代理新农保服务,将国家新农保政策及时送到农民身边,刘文平白天摸底采集资料,做到村村不漏户、户户不漏人,晚上学习新农保政策、业务操作流程及工作程序,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新农保”代理工作。现在,宝塔区农村每月有2.67万名60岁以上老人,通过农行“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领取养老金。

“每个服务点都是农行网点的延伸,每个农家店主都是农行的编外‘员工’,代表着农行形象,不能有丝毫马虎。”为此,刘文平每月至少要到各个“惠农通”助农取款服务点跑一趟,业务量大的服务点甚至要跑两三趟。除了送打印纸等耗材,还要对“惠农通”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了解使用情况,发生故障时他更是随叫随到,从不怠慢。

送贷上门扶贫到户

老区农民发展致富,最缺的是资金。而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始终是刘文平操心最多的事。

宝塔区任家塬村,曾是一个出了名的贫穷落后村。“那时候村民们挣扎在温饱线上,穷得娶不上媳妇,十个后生九个光棍!”村党支部书记刘伯生说起往事感慨万分。上世纪80年代初,不甘贫穷落后的村干部从外地引进苹果种植,可没资金,村民们犯了愁。得知情况后,刘文平进行调查了解,认为发展种植是条出路,就给予每户五六百元的贷款支持。任家塬村从此走上翻身路。

经过几年努力,任家塬村发展成了山地苹果种植专业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随着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刘文平经过深入研究后,采取评信用村和信用户的方式,将该村93户农户评予信用户,向信用户发放3万~5万元小额贷款,支持村民提高科技种植水平,任家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达4万元以上,被延安市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还连续三年被评为了全国文明村。

农民贷款难,关键在缺担保。临镇觉德村的石延录,找到了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好方向,但担保不符合要求拿不到贷款。“看到石延录失望而去的神情,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如果农行不帮助他,就等于关上了他致富的大门,那他什么时候才能脱贫?”第二天,刘文平就主动去找石延录,问他有没有收入稳定的亲戚或朋友,如果有,只要人家愿意为他担保,贷款的事就能成。后来石延录找到在林场工作的亲戚,帮他解决了担保问题。有了农行贷款的启动资金,石延录的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由小到大。几年下来,石延录种植经营的大棚已达十几座,年收入超过40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从石延录的贷款经历受到启发,后来,刘文平结合延安农村实际情况,推行了农户联保、公务员担保、“五老”担保、“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党政机关+协管员+农户”等多种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较好地发挥了信贷支农作用,受到农民群众欢迎。

刘文平经常在农村奔忙,对辖区农民非常熟悉,谁家有几个猪圈牛舍他清楚,谁家有几座大棚也清楚,谁家有几亩山地果园他更清楚。他常说:“要搞好农村金融服务,就得熟悉农村情况,不然,任何工作都无从下手。”

2009年以来,刘文平带领三农服务小组,跑遍了延安宝塔区5乡11镇、611个行政村,累计发放惠农卡50360张,农户小额贷款3640万元,支持农民发展山地苹果和大棚蔬菜种植及猪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依靠农行贷款,当地农民建起蔬菜大棚1540座,建成设施养殖厂30个,开办砖厂11个。

爱心献给老区的乡亲

刘文平是一个关心群众比关心自己更多的人。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之饮食不规律,刘文平患上了肺积水,做过开胸手术,医嘱要求不能劳累,但刘文平总是工作一忙就忘了。

2010年的一天,刘文平和同事在临镇义家塬发放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等到忙完,天都黑了。在回程途中,天黑路滑,刘文平不慎一脚踩空,滚下山坡,造成右腿小月板骨折。第二天,腿还肿着,刘文平还坚持要下乡,说农户还等着农行发放贷款。同事催着刘文平去医院看看,结果医生一检查,建议立即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工作任务紧,刘文平请医生简单处理后就返回工作岗位。等到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刘文平才去医院做了手术,由于耽误了治疗,至今,每当他右腿承重时,还是疼痛难忍。

在腿伤还没好的那段时间,刘文平拄着双拐坚持上班。偏偏就在那时候,刘文平妻子在单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为了给妻子精神上的支持,刘文平扔开拐杖,咬着牙像正常人一样走路,赶紧安排妻子住进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可当时正值农行实施的“惠农通”工程建设正处于攻坚时期,刘文平担负的任务很重,他没有请假放下工作侍候病床上的妻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刘文平妻子患上了严重的术后综合症,身体虚弱,一直在家休养。知夫莫如妻。熟悉刘文平秉性的妻子尽管有时也抱怨几句,但从来没有为此跟他闹过别扭。“他干农行那份工作,我能理解。”面对妻子的大度和宽容,刘文平这位铮铮硬汉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感激。

刘文平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30年的坚守,30年的付出,刘文平将自己与农民的幸福紧紧连在了一起。从1985年在南泥湾农行营业所参加银行工作以来,刘文平奔波在宝塔区的山沟峁梁,一身黄土两脚泥,人生多半的黄金岁月,都是在用脚步丈量着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在用心牵挂着农村父老乡亲们的疾苦悲欢,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区农民的贴心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