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五步教学 让孩子爱上作文

五步教学 让孩子爱上作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00:39:20
五步教学 让孩子爱上作文
时间:2023-05-09 00:39:20     小编: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要想让孩子在习作时有话可说,对习作产生兴趣,让作文课更有实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尤其重要。新课标上也说:“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重点。”有了这个目标导向,我开始思索各种方法、手段促进习作教学。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兴趣引路,激发写作愿望。

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而无兴趣的根源在于写作不入门。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的“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在第二次习作教学中,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

第二步,先说后写,降低写作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因此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在这两次习作指导中,我都运用了这一方法。学生对玩具很有兴趣,让他们把自己带来的玩具摆一摆,编故事更是兴趣盎然。我先让他们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在全班交流,站起来讲故事的同学都很激动,并且遇到卡壳时,大家还会帮助他想一想,动用集体的智慧,故事就更吸引人了。有了说的铺垫,写也就容易多了,降低了难度,对培养孩子习作的信心非常重要。

第三步,例文引导,打开写作思路。

苏教版教材在中年级的习作练习中一般都安排有一篇例文,这些例文都是根据习作要求提供的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以孩子们的口吻、孩子的语言书写着孩子的生活。它们的存在暗示提醒着习作起步阶段的孩子们此次习作可以这样写,可以写成这个样子。对于这样的例文,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一线老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孩子们初学写作,应该从模仿开始,朱熹不是也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此对于例文的运用应充分强调;另一种则认为模仿必养成依赖性和习惯思维,初学写作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边走边摸索,最终养成自己掌握表达的自我方法。例文的呈现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我看来对于例文,既不能把它精剖细解,原封不动地让学生来照搬,在依样画葫芦的仿写中学生会失却了表达的自由,泯灭了灵动的个性,僵化了创作的热情;当然也不能漠视习作例文的引导暗示作用,毕竟,刚开始走路阶段的孩子还是需要一点搀扶和帮助的,否则,在日积月累的惧怕里会失却写的欲望。

我们要活用例文,通过例文来总结写法,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使例文用的恰到好处。

当然,给学生当作例文的,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例文,教师的下水文或同龄人(尤其是同班同学)的习作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这两种范文,由于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人所写,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作用也不容忽视。

第四步,指导写法,掌握写作技巧。

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正如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应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败笔和成功之处。做好评语中的指导交流,同时让写作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全体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

第五步,重视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对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当然,上面五步教学法,并不适合每个学生,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对自己的学生起到不小作用,因此拿出来和各位老师共同品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担,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自来水就来自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认真教学、积极反思、点滴记载。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为孩子未来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任何对孩子的习作能力有帮助的教学措施,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探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