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课堂

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课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7 01:45:22
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课堂
时间:2023-02-17 01:45:22     小编:

“课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场,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是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不管我们的心情如何,课堂总在那里,我们总要去面对它。如果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走进课堂,我们会越来越疲惫,找不到成就感。但是如果换一种心态就会不一样,你会开始关注每一个细节的发生,会追溯发生的原因。这种心态就是――研究的心态!

研究什么?课堂上的三位一体分别是教师、教材、学生。但是我们课堂的中心还是教育对象――学生, 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研究,研究他们所想、所需。

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通常会称其为“孩子”,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好奇、兴奋、跃跃欲试但又紧张、害怕、不知所措,但他们是有情感、有个性、有思维、有生命力的生命个体。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摆在我们面前的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学与传播,还应是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一、既然是孩子,就要了解其认知规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无论哪一学科,其教材编写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易到难、形象到抽象。但是在很多课堂里,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老师的设计没有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各年段的教学阶段性不明。

首先就表现在教学目标上,有些老师对于年段目标不够明确,我们发现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出现了既有越位又不到位的情况。拿语文来说,低年级有些课堂烦琐的问答只是在重复教学内容,识字、写字、朗读时间却很不够;中年级应该加强对词句的理解、段落的构造及仿写的训练;高年级则要学习文本的语言,领悟文章写法,结果造成了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而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

所以说,每位教师都该明确自己所在的年段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浇好自己的园,种好自己的田!否则必然有所失,失掉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

二、既然是孩子,就要掌握其学习节奏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种规律的“张”和“弛”交替出现,就是节奏。学习的节奏是根据学生的听课心理决定的,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既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又不会因为持续紧张而引起疲劳。

其实,课堂节奏就应该像一首乐曲,高低快慢,轻重缓急,应该有这样的起起落落。一般说来,教学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可按照“弱―强―弱”或“强―弱―强”的趋势加以交替,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让学生学有所效,学有所乐。

通常,老师控制课堂节奏的方法有很多:

1.时间调控

一堂课必须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是形成不了节奏感的。(课堂上的时间调控可参照下表进行)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要么冗长拖沓,一个简单的导入或是一些旁枝末节就花费十几分钟,我有时候真的很着急,三个十几分钟过去,一节课也就倒计时了。另一种情况就是频率太快,教师设计的内容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风过不留声,雁过不留痕。

2.内容调控

当发现学生疲倦时,可以变化一下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的内容像“巧设练习”“发散活动”或者“游戏涉入”,等等,调一调学生的胃口;当然,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已听懂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就该加快节奏,增加密度,让他没有分散注意力的机会。

3.声音调控

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变换讲话的音量和速度来调控节奏,以引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

4.体态调控

班里总有一些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节奏,教师适当用“短暂沉默法”“目光注视法”“身体逼近法”等方法,通过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及身体的移动传递信息。

三、既然是孩子,就要懂得其心灵需求

1.需要老师能关注情绪

我国著名教育研究家杜殿坤教授说过:“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愉快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学生的情绪的确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就是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朝晖夕阴”的学情,调节好他们的情绪,营造积极热情、欢快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乐在其中。

2.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欣赏

其实,“孩子是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成长和挺立起来的”。在儿童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份鼓励和欣赏就是伟大,这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尤其是班里的后进生,在他们成为后进生的过程中,耳朵里听到的大多是训斥,眼睛里看到的大多是鄙夷,感受到的也大多是失败。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只要给他们一点点赞赏,他们心里就会充满阳光。无论事情大小,回答一次问题表扬他,作业进步一次鼓励他,改正一次错误夸奖他,这些都能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

3.需要老师的幽默调侃

不管是黄爱华还是吴正宪,虽然他们身为数学老师,但是其语言的丰富性真的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叹为观止,他们会巧用一些课堂外的信息刺激学生,不露痕迹地调侃,在他们的课堂里,笑声不断,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做着、学着,乐此不疲。

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课堂,我们就会遇到一种现象研究一种现象,从而根据现象看本质,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改变学生,虽然过程会比较漫长,但只要行走在研究的路上,定会花开灿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