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

浅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7:18:51
浅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3-12-19 17:18:51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合作学习 必要性 问题

论文摘 要:本文主要以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为基础,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己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之中,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突破和补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合作学习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1995)在《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一书中认为,现代人的素质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他是积极参与的公民,有显著的效能感;在对待传统势力影响上,尤其是当处理个人事物需要下决断时,他高度独立自主;他乐意接受新经验和新思想,即思想相当开放;他认识问题相当灵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使得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而这种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学校教育的点滴渗透。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但目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少,并且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英语的课堂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指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形成积极互赖的团体关系,为达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从事的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2、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1)社会互赖理论

20世纪初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社会互赖理论倡导在合作中的积极互赖,会产生促进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而在竞争中的消极互赖会形成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不鼓励学业上的进步,而且会相互阻碍;在缺乏互赖的情况下,个人之间彼此不会有互动。合作学习中,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和互爱,力求使小组成功。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源于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Schunk,D. H. 2003),这里的互动就是社会互动,其具体应用就是互动教学,维果斯基和费厄斯坦是互动教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William and Burden,2000)。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中介作用,即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人(父母、老师、同伴)在他学习过程中所起的积极辅助作用。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强调社会群体学习和同伴合作是有价值的。当学生作为别人的榜样和相互观察他人时,他们不仅学习了技能,也体验了较高的学习之自我效能感。” (Schunk,D. H. 2003)。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外部奖励激发的行动多次重复。主要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的外部奖励; 班杜拉的模仿;霍曼斯,凯莱的奖励和代价的平衡。其理论假设为合作学习的努力是由实现小组奖励的外部动力激发的,也就是假定合作学习的努力是由想要取得小组回报(学术的或非学术的)的外部动力所激发的。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对 学生主体性的影响

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发挥。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活动担负更多的责任,学习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每个学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是进行主体性教育的有益形式。

传统教学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教师占用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观点,树立了以“学”为中心的观点。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学生享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竞争关系,而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让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上的民主。这些对他们的学习都是很有利的促进因素。

2、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技能的影响

合作技能作为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与行为,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对培养合作精神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学会了互爱,改善了同学间的关系,学会与人共同生活。通过课堂学习,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接受,学会倾听,学会宽容,不埋怨指责,嫉妒排斥别人。长期坚持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内化为一种个体心理特征一合作品质,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大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应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情感内容。学习处世技巧和处理人际关系就是学习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和想法,评价的对象以组、队或班级为单位,基本上不针对学生个人,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后得到实物奖励或评分来加以表扬和肯定。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提出新的想法,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开展互评,有利于促进组内的合作和各组之间的合理竞争。而学生的注意力也由注重结果发展为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和团队合作精神。 "

3、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解、运用和强化,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采用多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思维交流、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变了死一记硬背、机械识记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堂互相讨论、交流学习感受等能很好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他们每解决一个问题,便会得到一次鼓励,就会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活动中学生间互帮互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同学主动带动基础稍差的同学一同前进,使基础稍差的同学有更多理解材料的机会,进而也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3)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居重要地位。教师可设置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促使“语言知识”向“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展。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减少了按学习成绩或能力分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反馈和更正更容易使学生完成对词汇和语言形式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优点很多,但任何一样东西都有其缺陷。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无效合作成份

有的时候在热闹的讨论背后,常常包含着许多无效合作,小组活动成了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挥权威性的场所,而学习落后的学生则出现了不参与现象;有些时候,小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特点,要使课堂上所呈现的材料能够使所有学生都有所为,都积极参与进去。

2、小集体主义倾向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同学间的交流相对小组间的交流要多得多,有时会造成各个小组的小集体主义倾向,不利于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这种竞争有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此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与教育,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忽视对小组活动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实施的初期,教师往往会忽视评价这一重要环节。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有的教师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其实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我们不能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在评价合作学习时,要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将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紧密地结合起来。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和单向的人际关系模式和传统的讲练教学模式。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学习”为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很好地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阿历克斯·英克尔斯著,曹中德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 天津:天津沙河科学院出版社,1995.

[2]申克(Schunk,D. H.)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Williams,M. & Burden,R. L.刘学惠(导读).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