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1)论文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9 17:35:03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1)论文
时间:2013-12-19 17:35:03     小编:

[内容提要] 美国一直是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带头者,是“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等“灰色区域”的积极实施者,是世界上反倾销措施最早和最大的使用者,是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积极发动者。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中国成为美国反倾销措施最大的目标国,保障措施是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

本文就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表现及其原因和经济影响作出分析。 【论文关键词】 反倾销,保障措施,贸易转移 战后美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历史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推行着自相矛盾的贸易政策,即一方面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主张推行非歧视原则,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贸易体制内奉行歧视性政策。

所以,美国一方面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者,另一方面又是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带头者。 美国歧视性贸易政策体现在:第一,美国是“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等“灰色区域”的积极实施者,这些措施的实质是为逃避“保障条款”而选择歧视性数量限制措施。

GATT第19条被称作“保障条款”,该条规定在特定紧急条件下允许任何一个缔约方为保障本国经济利益而解脱GATT的一定义务。该条第3款中的“补偿”和“报复”条款允许采取行动的当事方对由此造成的出口国损失,应作出相当的补偿,否则,允许受害方进行报复。

这种“利益平衡”原则的设计,使采取行动的国家要冒开罪贸易伙伴的风险,所以,进口国在进口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不引用“保障条款”,而避开第19条乃至整个GATF的规则,用双边协定商定“自愿出口限制”、“自愿限制协议”和“有秩序销售安排”解决双方摩擦。战后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中,美国充分地使用了“灰色区域”措施。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对美国国内纺织工业的竞争压力。美国无法在GATT中找到合理的限制性措施,只好依据其国内法——《1956年农业法》,于1957年与日本签订了一个为期5年的《日美棉织品协定》,以政府间协定的方式迫使日本政府“自愿”限制出口。

这也是美国在GATT框架下实施违背GATT规则的“祖父条款”的典型事例。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由60年代的纤维、石化、钢铁转向机床、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贸易出口也开始集中在以彩电、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产业。

日本电视机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并迅速占领美国电视机市场,黑白电视机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由1965年的10%增加到1970年的28%,彩电由1965年的1%增加到1970年的16%,由此引发日美彩电摩擦。美国政府威胁日本要对彩电征收反倾销税,遭到日本的反对。

1980年,两国达成和解,美国放弃征收反倾销税,日本支付和解金。同时,日本提出实行“自愿出口限制”。

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绕过美国的贸易保护,日本开始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使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美国对门本施压的要求也改变了。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反倾销措施最早和最大的使用者。

目前反倾销仍是多边贸易体制中维护所谓公平贸易的合法的进口限制工具,并广受青睐。从表1的统计数字可清楚地看到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为世界之最。

表1 1990---2002年国际反倾销调查发起状况及主要使用者国家和地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美国34638232481422153647477635欧共体48294221433325412265322820澳大利亚4768715915517421324152316印度00807621132765417979加拿大1511462521101481821255阿根廷01142817272215824452614墨西哥119267l2244612117510南非00001616332341162164巴西279341551811181611179以上总计157188298270185121167180185286240285192世界165228325301235157224243255355288362276 资料来源:1990--1994年数据引自:Market Access: Urfinished Business. WTO Special Studies,6;1995—2002年数据引 WTO反倾销统计.www.wto.org 注:表中欧共体的数字包括厂全部欧共休15国,即使是在它们加入欧共体之前。 有必要指出,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中往往使用弹性标准,即对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价格标准确定出口国产品的正常价值,使得实际操作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美国政府可以拒绝给予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有时又为了政治需要,一夜之间宣布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这种差别性待遇配之以反倾销名义往往构成了可针对某国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手段。

从这意义上理解,美国的反倾销措施是一种打着“公平贸易”旗号的歧视性政策。 第三,美国已成为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积极发动者。

20世纪80年代,美国面对欧盟的竞争压力,转而尝试区域经济合作,1985年美国与以色列建立了自由贸易区(FTA)。1989年美国与加拿大建立FTA。

1993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FA)(1994年1月正式实施)。这一阶段,美国还处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探索阶段。

2002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终于签署《2002年贸易法》,这项来之不易的贸易促进授权(TPA)为美国对外快速谈判奠定了国内法律基础。从此,美国加快了区域合作的步伐。

从2002年12月至今,美国已与智利、新加坡、中美洲5国(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巴林、摩洛哥和澳大利亚签定了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了FTA。按计划,美国将在2011年年底与南非关税同盟(SACU)(博茨瓦纳、莱索托、南非、斯威士兰)达成建立FFA的协定。

2005年,美国将与西半球33个国家建立FTA(被称为FTAA)。可以看到,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除了欧洲之外在全球到处建立FTA。

近几年,美国建立的FTA数量堪称全球之最。 美国与其他国家建立FTA,向其他国家提供比最惠国待遇更优惠待遇的做法并不违背WTO规则。

GATT第24条允许区域经济一体化可采用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但GATF第24条的形成背景是特定条件下对最惠国安排的一种妥协,众多的学者对区域合作的评价基本是既肯定它的经济作用,也指出它的消极作用。

任何被美国这类FTA优惠措施排斥在外的国家,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处于被歧视地位。因此,美国发动这类FTA,形成了美国贸易政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歧视性特点。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表现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主要体现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两大领域: 1.中国成为美国反倾销措施最大的目标国 表2为1990年至2003年期间10个遭到美国反倾销调查及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次序。 表2 1990--2003年10个受到美国反倾销调查国家和地区排名排名国家和地区被调查的案例数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例数(占调查案例数的比例)涉案中唯一被调查国家的次数(占调查案例数的比例)占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1996年,排名)1中国9161(67%)41(45%)3.8%

(8)2日本5333(62%)18(34%)14.0%

(2)3韩国3920(51%)3(8%)2.7%

(10)4中国台湾3015(50%)3(10%)3.7%

(7)5墨西哥2611(42%)4(15%)10.0%

(3)6德国2610(38%)0(0%)4.9%

(4)7印度2511(44%)5(20%)0.8%

(2

4)8加拿大256(24%)11(44%)21.0%

(1)9巴西2412(10%)2(8%)1.2%

(1

6)10意大利1910(53%)2(11%)2.3%

(1

1) 其他272105(39%)31(11%)35.9% 总计630294(47%)>120(19%)100% 资料来源:根据《Federal Register》数字统计 表2中数据说明:第一,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的“一号目标”;第二,中国在涉案调查中最有可能被征收反倾销税;第三,涉案中中国往往是唯一被调查的国家,这就是说,调查是专门针对中国进行的。而近几年,美国大多数反倾销调查中,往往涉及多个国家的产品,因为自从80年代美国修改了反倾销法以来,允许采用累积的方法,即涉案进口产品可在多个来源国家的基础上累积,作出损害的裁决。

使用累积方法,增加了作出产业损害裁决的可能性。而中国被突出作为单独国家接受调查的次数之多,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待遇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待遇是有差别的。

还必须指出,在中国产品被卷入多国产品倾销的案例中,中国往往比其他国家被征收高得多的税率,表3的统计数字能说明这点。表3还表明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在升级。

表3 中国在美国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 时期中国产品面临的平均税率其他国家产品面临的平均税率1990年至2003年(在23起中国产品被卷入多国产品倾销的案例中)117.38%36.41%1980年至1989年(在6起中国产品被卷入多国产品倾销案例中)33.94%18.01% 资料来源:根据《Federal Register》数字统计 最后还应该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是披着合法的外衣,通过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利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非市场经济”条款的承诺,随意选择替代国标准而实现的。所以,对中国的歧视性待遇有着合法的依据。

2.保障措施是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 自1980年至2004底,美国累计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9起保障措施调查(包括5起特定产品保障措施调查和12起纺织品特保措施调查)。美国实施保障措施的法律依据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以下简称“421条款”),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以下简称“第16条”)和工作组报告第242段(以下简称“第242段”)。

“421条款”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它产生的背景可追溯到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美中关系法”,该法案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地位。但这个法案同时确定,在美国1974年的贸易法后面补加一个“421条款”,“421条款”是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6条规定的“特殊保障措施”补充写入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也就是“第16条”在美国国内法体系下的体现,在内容上与“第16条”是一致的。

而美国贸易法原先对实施保障措施的依据是“201条款”。所谓美国贸易法“201条款”,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201—204节的有关规定。

该法经多次修改,目前主要体现在《乌拉圭回合协定执行法》中。根据该法,如经调查证实美国国内一产业因进口激增而受到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总统有权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实施关税配额或配额等),总统还可以对国内受损产业实施补贴,以减轻产业面临的外来竞争压力,帮助其作出调整,适应竞争环境。

由于中国在“入世”谈判时,WTO的成员普遍将中国视为经济转型期国家,要求中国没有完成市场经济建设的这段时间设定“过渡期”,并适用特殊规则。“第16条”是“特定产品的过渡期保障机制”,该条规定,自中国“入世”起的12年内,如果中国产品对某个国家的出口大幅度增加,并且导致该国的国内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该国可以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

而“第242段”为“纺织品保障措施”,适用期为中国“入世”起的8年。 在保障措施问题上,美国歧视性对待中国的做法是明显的。

第一,根据WTO授权的“201条款”保障措施适用最惠国待遇,而不是针对特定国家的产品,但“421条款”是针对中国而设置的,被称为“中国保障条款”。这是违反WTO规则的。

“201条款”规定,对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必须证明本国产业受到损害,而在“421条款”下,只要WTO其他成员对中国实施保障措施,美国可以在无需调查的情况下,以中国出口产品“贸易转移”进入美国市场的理由,对中国实施保障措施。这一做法也与WTO规则不符,也与中国的“入世”承诺“第16条”和“第242段”不符。

中国在这些条款中指出,一WTO成员针对中国特定产品实施保障措施时必须证明,市场扰乱存在或存在市场扰乱的威胁原产于中国产品对该扰乱的作用。所以,美国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

第二,歧视性又体现在美国对中国实施保障措施的机构差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实施保障措施的调查、裁定等工作。

而美国负责实施对中国纺织品保障措施调查的机构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纺织品和服装局”(OTEXA),具体工作再由OTEXA的“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执行。而CITA的决策程序不公开,并且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利益集团导向。

美国针对中国“第16条”的特定产品保障措施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执行。 OTEXA或CITA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寻求与中国政府进行双边磋商的办法解决问题,结果是迫使中国政府“自愿”实行出口限制。

比如,2003年11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施纺织品配额,CITA作出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种纺织品提出磋商请求,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首次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临时保障措施。2003年12月,中国政府宣布,控制纺织品装运水平,使其不超过7.5%的增长速度。

但是,中国单方面的让步不足以使CITA放弃对中国的歧视性待遇,相反,随着纺织品的后配额到来,美国加紧制订针对中国的措施。同时,中国为变被动为主动,宣布从2005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中国对全球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的过渡性临时措施。

中国的这些主动限制出口的做法,并不符合WTO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则,但符合了美国的利益,美国就表示欢迎。但是,2005年4月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实施配额限制,以保护国内纺织服装业制造商的利益。

理由是:2005年1--3月,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额相当于28.6亿平方米,较上年同期的17.6亿平方米增长了62.5%。其中,棉针织衬衣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58%,棉织裤较上年同期增长1521%。

可见,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势头就是不愿意接受,就是要限制中国的贸易发展。这与美国一贯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合美国主张的公平贸易原则,因为美国只是针对中国产品实施限制的。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歧视性的原因 1.歧视性对待中国减少了美国的打击目标,有利于美国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 中国迅速增长的纺织品出口和把中国当作“非市场经济国家”有利于美国实行限制性贸易政策,打击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国,这就不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和反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有利于美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在加上以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维持产品优势的理由对中国施压,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歧视似乎有道理。

问题在于:承不承认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部分是政治原因。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成就如此突出,但在反倾销方面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却要维持到2014年,而美国为反恐需要,让俄罗斯在2002年一夜之间就获得了市场经济的地位(Pearson,200

4)。所以,美国的这种差别政策完全是主观随意的。

2.美国贸易政策不仅保护国内生产者,而且要保护海外供应者 美国的跨国公司经常游说政府,维持海外子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跨国公司的这种需要决定了政府贸易政策的取向。

这样,美国的贸易政策要从全球范围来考查福利得失。跨国公司适应全球生产一体化的需要进行全球资源配置,一方面争夺到全球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要维持美国企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美国政府只有选择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即通过“自愿出口限制”和针对性的反倾销措施等,才能把“新进入者”赶出去。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增长加快,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这自然就成为美国保护自己市场的首要目标。

日本从1949年到1959年,出口增长了600%,所以,日本成为当时美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一号目标”。另外一方面,从产品结构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少数几种产品占据了出口的很大份额。

这样,也就容易引起美国的反应。产品对市场越渗透,要求保护的压力也越大。

3.为美国宏观经济不平衡找“替罪羊” 2005年3月美国商务部表示,2011年第四季度的经常性项目赤字再创新高,达到1879亿美元,从而使得美国2011年经常性项日赤字比上个财年增加25%,总额达6659亿美元,相当于美国CDP的6.3%。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家都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美国国内投资大于国内储蓄造成的(McCulloch,19

8

8)。同样,日本的经常账户顺差是日本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结果。

部分产品的贸易政策改变只能影响日美两国贸易的构成变化,而只有宏观经济的改变才能减少两国经常账户的不平衡。因此,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宏观经济的失衡,不在中国,因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基本上是平衡的,相反,中国在原材料和高端的制成品方面是净进口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是逆差。

并且根据美国贸易代表(USTR,200

4)的统计,从2000年至2003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厂76%,而同期对世界其余地方的出口下降了9%,尽管有上述的分析,但美国政府仍把贸易逆差归咎与中国贸易,因为从统计数字看,美国的逆差中中国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美国把逆差的原因归咎为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低估,使廉价的中国产品扩大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即使人民币升值也只能部分改变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而不能改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逆差地位,美国只有削减财政赤字,提高国内储蓄,才能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

所以,美国不时地因贸易逆差指责中国,只是找“替罪羊”的需要,“替罪羊”有了,歧视性贸易政策就有了依据。 4.国际政治的需要 贸易政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最持久的内容之一。

美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使协定的成员方得到非成员方得不到的好处,有利于美国对外施加政治影响。同时,美国对中国歧视性贸易政策的推行,更能刺激美国的贸易伙伴积极寻求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为什么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更多的FTA?一方面是美国政治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那些国家要维持或增加在美国市场中地位,并且那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也都集中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而美国用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换取那些国家非经济方面的承诺,如柬埔寨承诺实施劳工标准,中美洲5国承诺与毒品贸易开战、促进民主和环境保护,与摩洛哥、巴林建立FTA有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

所以,美国只有打击中国,才能确保这些国家在美国市场上的有利地位,从而实现美国的政治目标。对中国出口商而言,美国已经达成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双边协定对中国的影响显著。

以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商为例,他们不仅面临较高的关税,而且要受到配额种类最多、数量限制最严的进口限制。目前,美国服装类产品的关税为33.3%,某些羊毛纤维的关税为31.5%,鞋类的关税总体水平仍然偏高(中国出口的纺织面料鞋平均关税为33%,最高可达48%)。

而根据NAYI'A规定,美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取消从墨西哥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的配额限制,并给予一系列的关税优惠(2001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平均关税仅为0.9%)。从1996年至2001年,墨西哥借助NAFTA的优势,逐渐成为美国纺织品和成衣第一大进口国,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16%。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6%上升至2003年的13%,而墨西哥却从1999年的16%缩减到2003年的10%,中国取代墨西哥成为美国纺织品及成衣第一大进口国。因此,美国对华纺织品设限,一定程度上与美国要给于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得到市场份额有关。

5.美国对华政治的需要 美国固有的意识形态使其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很不放心,美国要为中国制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所以,美国要用台湾问题、独挺日本“入常”来牵制中国。

美国防部2005《中国军力报告》渲染中国的军事力量,是为“中国威胁论”提供舆论支持。同样,美国面对中国经济上的日益强大,自然要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

所以,美国理所当然地要在经济上为中国设置发展障碍。除了向中国施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之外,在贸易政策上给中国更多的歧视性待遇是实现牵制中国的有效工具。

6.国内政治的需要 美国制造业失业现象突出。由于发达国家的需求模式从制成品转向了服务,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相对服务业大幅度提高,这才导致了制造业部门的相对萎缩。

过去美国的舆论认为机器替代了工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崛起后,他们又把这种趋势归罪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实际上中国出门至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很小,即便把中国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美国仍然会从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其他国家进口相似的产品,贸易逆差不仅没有减少,美国消费者还将不得不为此每年多付出几百亿美元。

从宏观平衡上看,只要美国储蓄少于投资并保持政府赤字,经常账户的赤字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美国政府必须“作秀”,对华实施贸易障碍来满足国内利益集团的需要。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歧视性的影响 1.引起贸易转移而对美国不利 美国通过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会导致美国进口来源转向仅次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其他国家产品,如亚洲国家或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由于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产品已是世界上最低成本的产品,贸易转移虽然能产生其他的利益,但中国和美国的整体经济福利受损是肯定的。

中国生产者因美国的限制而损失利益。美国消费者因产品的价格上升而不利,因为中国产品常常成为吸引美国低收入者的所谓“沃尔玛购买者”的最受欢迎的产品。

美国的生产者因中间品成本的上升而降低竞争力,加速美国产业转移海外。比如,1991年美国对进口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征收反倾销税,结果导致美国笔记本电脑生产者成本上升,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依次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朝日本、加拿大、爱尔兰和新加坡转移。

全球福利因更高成本的产品替代而减少(1ns'in,200

2)。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对全球市场的扭曲。

2.影响全球贸易流向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可能对全球贸易流向产生重要的溢出效应,造成新的贸易摩擦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扩散。因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的反倾销或保障措施可能导致中国产品转移至其他国家,结果同样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进口激增,这些国家有可能也采取保护措施限制中国产品。

世界上一部分国家可能因中国的贸易转移得益,但可能使一部分从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家因中国的贸易转移导致供应增加、价格下降,而获得了更有利于进入美国市场的优势。全球生产一体化的今天,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只能使中国减少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因为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产品就是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构成部分。

美国限制中国产品,只能引起贸易抑制。中国受到贸易抑制,只能寻求进口保护。

3.促使中国思考出口过于依赖美国的不利之处 按照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1年,中国全年出口5934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1249.5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21.05%。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玩具、高新技术产品、电子技术、服装及衣着附件、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

美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1年美国与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231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遥遥领先于位居第四的日本。

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指出,2011年美国同中国的贸易逆差上升到逆差总额的24.9%。美国全年进口额为1.7万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占美国全部进口的7.3%,即使按美国的统计,从中国进口也仅占美国全部进口的10%左右。

以上数字说明,美国在中国整个出口格局中占重要地位,虽然从中国的进门占美国的全部进口的比重不高,但从中国进口的比重在上升。所以,面对日益增加的中国进口产品,美国开始把限制贸易的目标集中到中国,再加上利用中国“入世”时签订的一些歧视中国的条款,美国势必会歧视性地对待中国产品。

从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看,产品过多地集中在对美国出口和本国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比重大,往往会引起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日本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在美国进口中曾达到50%以上的比重,其市场占有率达15%~20%。

所以,过去日美贸易摩擦不断。所以,我们也到了拓展世界市场,吸取其他国家的教训的时候了。

4.促进中国提升产品的档次 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数量限制促使中国企业必须走提升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档次的道路,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加快技术转移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虽然质量提升或档次提升都是工业化发展的正常过程,但贸易限制会加快这一过程。

当年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出口,结果加速了闩本汽车从经济型到高级豪华型发展的进程,形成了其现在与美国三大汽车商形成竞争的格局。欧洲小型汽车生产商从美国对日本的限制中得益,欧洲汽车填补了日本汽车留下的低端汽车空缺。

从长远看,日本汽车发展了。2011年,中国宣布对纺织品出口征税,目的也是为了提升纺织品档次,应该结束在服装领域与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工资成本更低国家的竞争。

此外,美国的限制政策也会促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规避美国对原产于中国产品的限制。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5.增加了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压力 中国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受挫,促使中国寻求扩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国从挫折中更能感受到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这正是目前中国对外经济的薄弱环节(Antkiewicz,Whalley,200

4)。中国如与其他国家签订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可为中国外贸打开新天地,上文提及的墨西哥纺织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例子,能说明自由贸易协定给中国产生的经济影响。

同时,中国如与其他国家签订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只能给美国产品进入中国留下更多的“最不优惠待遇”。中国目前与20多个国家在进行建立FTA的谈判。

随着美国加紧对中国产品的“围剿”,中国政府会加快与这些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全面审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美国农业政策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2002年5月产生的“2002年农业法案”,是美国国会根据形势变化做出的调整而产生的新法案。美国农业政策影响了美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了解美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应该从市场准入、国......
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全面审视(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9
美国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影响农产品贸易,因此,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包含着农业政策。本文的分析思路是首先从分析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基础上,认识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再从贸易协定的视角看美国农产品贸易政......
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3
【论文摘要】 本文从统计方法、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并就中国在解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方面应有的对策给出了自己的学理思考。 【论文关键词】 美国 对华贸易 逆差 中美两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
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8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引发了与其他国家的诸多贸易摩擦,甚至招致贸易制裁。本文以美国为例,根据1980年到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数据,检验两国进、出口的相关性,利用误差纠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观察美国对华贸易制......
美国利率、经济走势及对华经贸政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房地产过热和消费泡沫 美国经济的强劲,很大部分来自房地产业的繁荣。2005年美国共建新房200万栋,为历史最高纪录之一。用于住宅的投资占GDP的6%,是1955年以来最高水平。过去四、五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每年以15-16%的速度......
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历史上看,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重农学派。在重农学派看来,只有自由竞争才符合“自然秩序”,而一切垄断、限制和政府干预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因此,重农学派竭力反对重商主义保护关税的主张,积极......
试析外国对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出口贸易构成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并没有根本缓解国际社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抵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最主要、最有效和最隐蔽的抵制措施。美国、欧盟和......
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和中国贸易收益的风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内容提要] 加入WTO后,中国的贸易收益不仅来自开放环境的贸易自由化推进,而且受到其他国家尤其是重要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实施上的半边主义,以及其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机制霸权”和中关贸易摩擦的逐渐升级,都......
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取向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内容论文摘要:贸易政策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政治因素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利益集团利用游说、集体行动、政治捐款、社会问题等影响政治决策过程,实现收入再分配。同时,各政党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会考虑中点选......
浅探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及中国的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论文摘要:本文从统计方法、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并就中国在解决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方面应有的对策给出了自己的学理思考。 论文关键词:美国 对华贸易 逆差 中美两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无......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6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以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增进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和世界人民的福利为目标,通过削减和限制关税、非关税壁垒为手段,来创造一个世界范围内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世界贸易环境。经过几十......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实用性的评论 在西方理论界,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新贸易理论兴起,作为该理论在政策领域的拓展,布兰德和斯潘塞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
战略性贸易政策评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1 两种不同性质的政府干预措施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即不干预政策是最佳政策选择,但这是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当这些条件不存在时,对贸易实施政策干预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幼稚产业保护论、最优关税论、经济机制扭曲下的政策干预......
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政策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论文摘要:美国服务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美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现状出发,探讨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阐述了美国服务贸易的重点发展部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专业服务的运行情况以及美国政府......
欧美国家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5
论文摘要:欧美国家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证明,真正的自由贸易并不存在。一国政府在何时采取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何时又大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完全取决于政府的目标,这种目标具有功利性质。另外,对外贸易政策的多变性也和一国不断变化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贸易理论告诉我们,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交易国之间的差异,以及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差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或是要素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述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和核心是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论。前者揭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及贸易得利的来源在于劳动生产率高低不同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后者则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
浅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战后,以GATT/WTO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可以说,这个多边贸易政策的框架是由美国倡导发起的。本文试从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入手,探讨它对WTO规则的历史性影响,同时也研究在世界贸易......
论国际贸易和竞争政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众所周知,贸易政策专司对外贸易,主要针对政府及其行为,采用与进出口密切相关的,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协调各国市场之间的资源配置;竞争政策则专司对内交易,主要针对厂商及其行为,采取适用一国市场以内的政策措施,配置本国......
试论环保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摘要】 近年来,环保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越来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文章从我国农产品贸易受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环保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提......
促进中美贸易对策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 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时有发生。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
探析中国国际贸易政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论文摘要: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必须制定一套正确的、有效的国际贸易政策,以维护中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要 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内容,它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双重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争议性等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风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一国带来垄断利润,但是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竞争模式风险、资源竞争风险、信息风险、国外报复风险、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等。因此在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过程......
浅论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贸易策略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全球贸易量取得了惊人的跨越式增长,而自由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日趋尖锐。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利用不对等的贸易和投资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攫取大量战略性资源,却造成这些国家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
论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3
论文摘要: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量的增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则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方面......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政府在不完全竞争下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发达国家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联系中国的实际国情,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实施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 论文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条件;适用性 ......
论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贸易摩擦也在增加。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来,中美贸易摩擦进入了新的历......
论中国与美欧贸易摩擦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论文摘要: 近几年,贸易摩擦对华大量出现,这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消除这种影响不仅是中国政府而且也是跨国公司急盼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贸易摩擦 跨国公司 近几年,“贸易摩擦”这个词在各类文章报导中频......
论美国国内法案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要:从美国近几年制定的一系列国内法案的内容开始,通过分析论证其立法目的,讨论其对当今国际贸易以及多哈回合的影响,然后从.WTO的层面上来阐述其自身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利用国内立法以及W TO的规则来......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 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实施该类政策的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出口补贴 关税 一、引言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论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内容及特征,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说明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分析......
试谈国际贸易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论文关键词: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贸易条件 论文提要:通过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介绍,以及国内对这两种理论不同观点的分析,认为这两种理论在我国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
论我国产业国际贸易的政策调选(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出发,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环境分析,贸易保护政策的有关概念及其内容,经济危机下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进行研究......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论文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各国制定了对进口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从而起到了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产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TBT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欧盟REACH法规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在我国企业的出口中,技术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屡遭技......
我国与美国、日本贸易经济分析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 中美日三国是世界上的经济贸易大国,这三国经济贸易的和谐发展是世界经济顺利前行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近来,贸易逆差问题成为中美、中日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如何解决三国贸易当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
国际贸易保护环境与我国的贸易政策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通过回顾国际贸易政策基本演进过程,总结出保护性是国际贸易政策的本质属性,同时分析了当前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保护的新趋向,指出世界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西方各国内部经济矛盾的转移、各国间政治斗争是产生保护性贸易政策的......
从美国视角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0
【论文摘要】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国的贸易关系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是从美国国内的视角分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 中美贸易 失衡 消费信贷 在全球......
试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 国际贸易 绿色管理 论文论文摘要: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这加剧了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
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 to Trade)简称TBT,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由于它具有隐蔽性较强、透明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等特点,给我国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障碍,同时也成为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
试析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中的社会联盟角色(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摘 要】最惠国待遇政策是一个国家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特征的重要因素。美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中最具分量级的角色,总是利用贸易制裁的大棒对国际贸易施加影响,最惠国待遇政策就是其中之一。以社会联盟......
探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内容,它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双重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争议性等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
中国与美欧贸易摩擦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论文摘要】 近几年,贸易摩擦对华大量出现,这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消除这种影响不仅是中国政府而且也是跨国公司急盼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贸易摩擦 跨国公司 近几年,“贸易摩擦”这个词在各类文章报......
新贸易理论及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1.引论 当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体制改革以使政府保持其中性地位时,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面临着摒弃中性贸易政策以增加本国福利的需求。这一需求源于近年来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体现不完全竞争及递增的规模效益特性的模型的运用,它......
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国际经济失衡加剧,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本,以下就是由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的轮胎特保案看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 发达国家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关系分析与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战后,以GATT/WTO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可以说,这个多边贸易政策的框架是由美国倡导发起的。本文试从分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入手,探讨它对WTO规则的历史性影响,同时也研究在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之......
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论文摘要:韩美两国政府不顾各自国内的反对呼声而于美国政府TPA权限到期之前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战略意图及对我国的影响不可小视。中国须积极妥善应对这一挑战,加快推进自己的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才能化解和减少其负面影响。 论文关......
浅探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论文摘要: 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内容,它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双重性、隐蔽性和灵活性、争议性等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
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以及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内容、实施条件和对其正、反两方面的评价的介绍,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最终给予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 战......
浅论我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1
论文摘要: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战略性干预。考察战略性贸易政策应从经典的局部均衡前提假设转移到一般均衡的视野下进行。所有旨在促进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都应立足于国家经济安全与整体国民福利的提高......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法律审视国际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06
------以 对 论文摘要:美国“301条款”法律制度是美国贸易代表利用贸易政策推行其价值观念的一种手段,其威力不在于条款本身,而在于它所带來的报复性后果和制裁的可能。其核心是以美国市场为武器,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国际贸易准则......
中国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和政策措施(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以贸易保护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代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都遭受过的最复杂的贸易壁垒方式,也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所遭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更是中国未来所面对的外国最主要和最复杂的贸易壁垒。面对大量的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选......
论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工业贸易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论文摘要】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关税与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技术贸易壁垒目前已经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
探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变迁(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和较大的空间跨度上,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变迁,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试图总结出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出现的规律性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使之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制订有所帮助......
浅探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风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0
论文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一国带来垄断利润,但是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竞争模式风险、资源竞争风险、信息风险、国外报复风险、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等。因此在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过程......
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技术性贸易壁垒透析及我国的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一、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指一国或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所采取的种种技术性限制措施。这些措施......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歧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和垂......
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保护性 贸易保护 中国加入WTO后,应正确认识WTO这一多边贸易组织的性质,在宏观政策上制定出相应符合WTO......
浅谈美国的贸易政策
发布时间:2023-08-05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努力寻找自身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其中奥巴马政府的贸易政策尤为引人关注。究竟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关键词]购买美国国货推动产业回流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充分就业过去的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至今仍然对世界经济有着冲击作用,许多国家深受其不良影响,努力寻找自身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在这种全球性的背景下,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论文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各国制定了对进口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从而起到了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产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TBT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
关于促进中美贸易对策的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时有发生。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人民币升值”、“反补贴”四个方面,而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如......
论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绿色壁垒就产生了。本文在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表现的基......
探索如何构建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3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保护性 贸易保护 中国加入WTO后,应正确认识WTO这一多边贸易组织的性质,在宏观政策上制定出相应符......
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与对策措施(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的最新变化,并就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发展变化;对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
论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9
论文摘要:中美贸易现状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实际效果甚微。为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美方应控制过度进口,实现自由出口;中方应适当扩大进口,合理控制出口。 关键词:中美贸易;汇率 一、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怎......
浅探如何构建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家贸易政策保护性的表现,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保护性 贸易保护 中国加入WTO后,应正确认识WTO这一多边贸易组织的性质,在宏观政策上制定出相应符合......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最新进展(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19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家考察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贸易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第二贸易本身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影响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第三经......
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张五花八门,尤其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这种现象表明,在今天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里,贸易自由化仅仅是趋势,并不是现实。本文通过研究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分析探讨了我国应该......
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摘要: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条件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6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新贸易理论和战后国际贸易实践发展起来的,是贸易保护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强调国家干预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已成为各国争取最大利益而实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 ......
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从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争论入手,分析了以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中国当前的对外贸易活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要以国际竞争理论为基础,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比较优......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过去10年中,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相比于全球服务贸易的停滞不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攀升9%;而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更是增长20%,居世界服务贸易各国......
欧盟替代国制度对华贸易的不利影响与对策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3
【论文摘要】 欧盟频频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欧盟迄今为止并未完全承认我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在对华反倾销中采用替代国制度这一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替代国制度给我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国应采取措施积极......
探讨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3
论文摘要: 欧盟REACH法规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在我国企业的出口中,技术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屡遭技术......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2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摩擦 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量的增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则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
中美贸易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至今,中美经贸关系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中美贸易额达到2 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比起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25亿美元,2006年中美贸易已经增长了80多倍。按照中方的统计,中美......
反垄断视角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垄断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限制性商业惯例,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本文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内容,分析反垄断法在我国对外贸易......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但我国服务在世界市场所占的比重仍较小。文章介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而揭示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及其体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新贸易理论不仅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为贸易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它还从理论上动摇了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证明了政府干预贸易活动的某些合理性。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创新与现实需要的......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6
摘 要: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个方面。由于美国对高科技出口的管制政策,美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多、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和政治因素导......
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一种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绿色壁垒就产生了。本文在分析绿色壁垒的含义、表现的......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1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西方主流的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了中美双边贸易的走向趋势,指出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美国违背国际贸易的理论,限制资本与技术......
试论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渐接轨,目前学界对国际贸易惯例的认识存在不足,本文以惯例的要义为基础,探讨其渊源,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试论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
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及我国出口企业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论文摘要】 2001年12月11日,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外部助动机制趋于形成,为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但是近年来,一种披着合法外......
我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把握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企业及行业组织的角度出发,对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的......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中贸易摩擦的影响(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产品的产出能力与出口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出口领域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各种利益集团对美国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同诉求,研究了利益集团因素对美中贸易摩擦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应对提出......
试论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这是一篇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的内容,惯例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当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没有表示是否接受有关国际惯例的约束,惯例自动约束有关当事人,即惯例具有强制约束性。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