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现状的对策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现状的对策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6 14:20:28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现状的对策
时间:2015-08-26 14:20:28     小编: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现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校既有提高学生课余体育认识的条件,也有切实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的必要, 指出高校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制定了了高校学生提高课余体育认识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课余体育 策略

目前,大学生对于课余体育锻炼不重视,而课余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课余体育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于课余体育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前人或他人在课余体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课余体育的欠缺;但是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于课余体育的认识方面以及造成大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不足的原因方面,相关的研究数量偏少,且研究范围狭窄,不具备推广性;或发展对策不明确,可操作性差。因此,文章普通高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识的视角进行理论研究,分别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的现状、大学生对于课余体育的认识教师的体育教学及家长的体育态度等方面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一、大学生对课余体育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时间不足,内容、形式简单乏味。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和科学,课余时间被一些其他的时间所占用,并没有安排科学的活动学习生活时间,且学生一些的习惯存在弊端,不能够做到早睡早起科学的生活作息。

(二)缺乏相关体育健身组织的引领和指导。

(三)健身场地不足,设施陈旧不具时尚性。体育设施的陈旧,一些场馆的不开放,活动场地的拥挤,学生手中一些体育器材的相对缺乏又没有购买能力,导致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的降低。

二、课余体育认识提高的对策

(一)将课余体育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课余体育活动能否纳入高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轨道,实现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决策层的态度。但多数领导对此顾虑重重,思想保守,并没有站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展现个性价值的长远目标上看问题。因此,必须转变高校领导的思想观念,争取他们的支持,将课余体育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以保障课余体育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课余体育的组织管理形式

大学生的独立性、自制力及自主意识较强,高校校园的运动氛围较浓厚,运动场地、器材相对较齐全,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休闲体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较少,缺乏引导。因此,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管理应以大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开展。在指导人员方面可以与体育院系建立联谊关系,定期组织体育院系高年级学生指导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活动,以弥补指导人员的不足。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应建立健全专门的体育委员会及下属的项目协会,可以发挥体育俱乐部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功能,举办体育文化节和实行以学生系部为基本单位的联赛制等,丰富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体育部门通过与俱乐部、系部的协商,帮助制定适当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及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的管理与支持,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向健康、快乐、向上的方向持续发展,从而使学生走上终身体育的道路。

(三)加大力度改善场馆设施建设

对于场馆设施不足的高校,相关部门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场馆建设的力度,购置一些新型的或者一些时尚的体育器材。对于场地设施相对较齐全的高校,应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的合理利用,面向学生开放。特别是加强双休日和晚间的开放(可适当收费),以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四)积极参与体育实践

积极的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是以体育兴趣和爱好为主导的活动,首先学生要寻找自己对某些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体育实践中磨练意志、增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要寻找体育运动的快乐,为自己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基础。正确的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端正态度,加强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生活作息习惯。认真而轻松的去对待体育运动,争取在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从中受到益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个体之间,各个团体组织之间,应该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加强彼此的监督,把自己的课余体育活动的计划切实付诸于实施。

三、总结

高校课余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扮演着越来越受欢迎的角色。应大力发展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的作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贯彻“健康第一”素质,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要担负起指导学生更好生活的职责,提高学生对于课余体育的认识,将运动引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并促使其循序渐进的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01-403.

[5] 张沁.90后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其对策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报.2011(3).

[6] 杨玉伟,丁艺.大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干预方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