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探讨

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8 00:03:53
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探讨
时间:2023-05-08 00:03:53     小编:

摘 要: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口译形式。交替传译在讲话者告一段落时开始翻译,而同声传译在翻译时目标语言和源语言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4秒,最后基本与讲话者同时结束。同声传译根据其方式不同可分为5种情况,其中,无发言稿件以及无翻译稿件的“常规同声传译”所具有的难度最大,对译员素质要求也非常高。本论文以常规同声传译为考察对象,探讨其特点以及译员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同时也为立志成为同声传译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特点;素质

一、引言

本论文主要以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作为探讨对象。常规同声传译是指:具备电子通讯设备和同声传译厢的会场,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通常没有发言稿件,更没有已经翻译的稿件,传译工作仅仅依靠辨听、分析、预测话语者的源语言信息,经过大脑的瞬息加工整理后,以几乎同步的速度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

二、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

2.1 可推测性及不可推测性

常规同传面对的最大难点是没有发言稿件和已翻译的稿件。但是,一般在接到同传任务的同时可进行推测。例如: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通过发言或会议的主题可推测出同传内容的大概范围或部分的内容。然而,在现场发言时,讲话者所说的具体内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使得同传的内容又具有不可推测性。

2.2共时性和可预测性

2.3多任务处理模式

同声传译是一个由话语辨别、储存机制、转换、表达及表达监督机制等组成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4]Gile于1995年创立了独特的口译多任务处理模式(又译脑力分配模型)(Effort Models),Gile认为同声传译包括听解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言语生成(speech production)、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即:SI=L+P+M+C。[5]接踵而来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听、译、说、监听基本在同一时间分析处理,因此译员必须很好地协调分配各项任务的处理能力,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2.4即时性

同声传译时,译员必须在接收源语言信息的只言片语,在无法完全明确完整句子或语篇意义的条件下,需从词汇或短语语义出发,对讲话人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不断做出预测。译员“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的顺序,不断地把句子切分成单个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比较自然地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6]译员应该尽量顺译,及时处理每一个意群。如果因为断句或语义不当、预测偏差等,出现卡壳或错译时,必须即时用重译、改译、转译、补译等翻译技巧迅速更正或补救。

2.5高难度、高压力

同声传译主要用于大型的国际会议、大型的研讨会、紧急新闻播放等。对译员的高要求、瞬间的反应时间、翻译内容的专业性、紧张严肃的话题和现场氛围等都会对译员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所以,专业化的同声传译工作一般都是2-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另一个人继续,交替进行。例如:在联合国中文同传翻译一般是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交替休息。[7]在同传的翻译要求上,根据 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80%就已经算是合格了(90 %~100 %的“同传”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保证主要意思不丢、能够译出80%左右,就可以过得去,被接受。做到合理简约、语调一致、整体等值。

三、同声传译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

3.1 瞬间反应能力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需要以“闪电般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成功克服多重任务间的交织和干扰,因此需要具备迅速敏捷地反应目标语言语义的能力。

3.2 译员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对于同声传译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译员需要不断使用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和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

3.3 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

同传的即时性特点要求译员具备对目标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翻译的技巧和积累经验。

3.4 团队合作精神

同传的高强度、高难度、高压力的特点,要求译员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互相协作、合理分工、做好准备、提高效率。

3.5 跨文化素质的要求

语言的翻译不能只停留在词句和结构上,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使用情况等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同传翻译。

3.6 预测能力

3.7视译能力

所谓视译是看着稿子将源语言译为目标语言。译员一面看稿件,一面跟发言人的速度将源语言口头译出。视译练习可以为同声传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它们在翻译速度、节奏方面、翻译策略上具有一致性。

四、结束语

同声传译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在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同声传译是翻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同传人士也被外界称之为“语言金领”。同传是一项难度高、技巧高、强度高的工作,因此对译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能完全达标的人却“凤毛麟角”,所以同传人才是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的仲伟合教授认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同声翻译者需要大量的培训以及翻译技巧的实践,要有深厚外语和汉语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无障碍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牢固掌握母语和外语,才能在两种语言间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平时长时间的积累。良好的教育背景亦是基本素质要求,成为同声翻译人才,就要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强化和丰富自己视野,不断地培训让自己见多识广。

参考文献

[2]吴枫.日语同声传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6.

[3]扬跃,齐涛云.关联理论与口译推理思维[J].外语教学,2008(5):93.

[4]Moser-Mercer,B.Beyond curiosisy:ca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et the challenge?[A].

Danks,et al.Con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C].Sage Publications,1997.176

[5]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168-169.

[6]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