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18:15:52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时间:2023-08-04 18:15:52     小编:

一、在文学和社会之间

李莎:从您早年的研究来看,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性理论悉入囊中。您曾经说,当代中国文学都是按全集一网打尽,赵树理、汪曾祺、路遥更是笔下常客,而像卡尔维诺、艾柯、昆德拉、萨特、加缪、策兰等人也常出现在您对时代症候的参照之中。首先,请您谈谈这些文学经验对您日后文学批评的视角有哪些影响?

赵勇:与做文学理论研究的许多同行相比,我可能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要多一些,以前是一种喜好,后来则成了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觉得做理论的人如果对文学本身不敏感,或者没有拥有自己的文学经验,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理论研究变成一种“不及物”的东西。读的各种“主义”的作品多了,自然也就获得了一种眼光、视野和能力,也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学价值观。刘勰所谓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种基础,无论是做文学批评还是做理论研究,才会觉得自己心里有底,而不至于人云亦云,甚至被人忽悠。我最近刚刚编出一本名为《文学与时代的精神状况》的文学批评集,交给了台湾的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在这个集子的自序中,我回顾自己做文学批评的体会,用“越界者”“旁观者”和“业余者”加以概括。这既是一种批评姿态,可能也隐含着一种批评的视角。所谓“越界”,是我没有老实本分地与理论为伍,而是常常跑到当代文学领域中去写文章,发议论;所谓“旁观”,是我不在当今那个热热闹闹的文学场中,这样或许有利于“深情冷眼”;所谓“业余”,既是指自己做当代文学批评不专业,同时也关联着萨义德的一个观点:“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是个业余者(amateur)。”{1}

李莎:非常期待这本书的面世。文学和时代的关系是一个范围很大的话题。至少可以说您在沟通文学和社会之间做着某些尝试,这恰好也契合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阿多诺思想的特点。回头来看,这些文学经验是否为您的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作了一些自身经验的准备?早在2006年左右,我在课堂上听到您从鲁迅的《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来解读阿多诺的否定式批判,感觉特别亲切。有意思的是,这堂课不光是透过鲁迅来亲近阿多诺,还有透过阿多诺回看鲁迅的接受效果。

赵勇:确实存在着这种中西互动。我们这批学者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走上文学研究道路的,那是一个研究的准备期。所谓准备,一是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二是大量接受西方的思想。这样到世纪之交,我开始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看似偶然,实际上那些有意无意的“准备”可能已参与其中了。这种参与也包括你所说的文学经验的参与。比如,如果你没读过卡夫卡、波德莱尔、贝克特等人的文学作品,就很难理解阿多诺、本雅明在说什么。不过从我个人的情况看,除了西方文学阅读经验的参与之外,还有中国经验。这样,我研究的是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联想到的可能是中国的鲁迅、赵树理,毛泽东的延安《讲话》,等等。

李莎:刚才您提到“八十年代”,我也注意到您在谈到文学公共性问题时经常提到“八十年代”。我看到从个人经验来说,有些人推重“八十年代”,有些人不以为然。您为什么认为“八十年代”如此重要?您能谈谈“八十年代”对您的影响吗?

赵勇:八十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在这种氛围中,我们这代人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没有关进牢笼之中,而是伴随着解放而解放,现在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很y想象,如果没有八十年代知识界的启蒙运动,我们这代人会是什么样子,后来的文学、文学研究会是什么样子。因此,在思考中国当代的文学公共性问题时,我会认为八十年代形成了一个文学公共领域,但九十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却逐渐消失,或者也可以说这一公共领域即便存在,它也不在文学方面,而是转移到其他地方了。这样,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八十年代的重要性在于它培养了我一种批判意识,反思意识,甚至还可以说让我有了一种知识分子的情结。后来我无论是做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大概都与八十年代所形成的那种意识有关,与一种历史的创伤记忆有关。套用陈平原先生的话说,或许那就是“压在纸背的心情”吧。

二、当代中国视野下的文化研究

李莎:在探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时,您特别强调当代中国自身的复杂经验。比如大众文化理论。相比于资本主义的商业大众文化,您还提出了政治大众文化,这自然“接合”了本雅明所谓的政治审美化。并且,您还挑出了中国语境中的“群众”,把它和批判理论所谓的“大众”作了深入的比较区分,揭开其意识形态面纱,可谓独到精深。红色革命经典联系灰色批判理论是您近年研究的一个重头戏。样板戏的生产和改编分析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其中交织着大众文化理论、媒介理论、意识形态理论,而祛意识形态之魅似乎是您动用这些理论特别是媒介理论的根源?

赵勇:红色经典问题我确实比较关注,这大概与我自己的个人记忆有关。我是听着样板戏、看着革命历史题材改编的小人书和电影长大成人的,所以脑海中就有了关于红色经典的顽固记忆。而经过思想解放的年代之后,尤其是通过大量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之后,自然就会对那些所谓的“经典”之作有一个再认识。形成这种基本认识相对容易,但是要在种种禁忌中把它做成文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不得不借助于一些理论资源,尤其是借助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形成思考红色经典问题的角度。在我看来,红色经典因其产生的特殊处境,往往“附魅”太多,而我后来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你所讲――“祛魅”,不仅是祛当初的高大全、红光亮之魅,而且还要祛后来把它们再度神圣化的“返魅”之魅。而意识形态层面的祛魅之举本身就是文化批判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操作方法。

李莎:有趣的是,您对当代中国的音乐也有切身体验。曾分析过从摇滚到民谣的音乐变迁轨迹,也是在这个批判现实的路径上。当然,思考文艺和政治只是一个面向,您的研究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投向了文艺和商业消费,深入到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网络畅销书从生产到消费的元素等等。不过,您在分析当代中国文化工业的时候,似乎对“去政治化”的定位并不赞同,而是更多关注政治和商业之间诸多力量的纠缠? 赵勇: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是不可能“去政治化”的,种种迹象表明,政治的因素只会在其中输入得越来越多。这样,文化工业的产品中便既有商业元素,又有政治因素,二者形成了奇怪的统一体,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复杂性所在。如果我们只看到商业的一面,这既不准确,也容易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当然,这里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其中可能既有迎合,也有迁就,因为对于大众文化生产者来说,生存与赢利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不太同意直接套用西方更时兴的大众文化理论,把中国的大众文化看作一个博弈的空间,斗争的场所。有没有博弈和抗争呢?肯定有,但现在看来,这种空间已急遽萎缩。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其实是在“文化产业”的名义之下,怀着一颗唱盛之心来思考这一问题的,这意味着经过“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概念转换之后,原来的那种问题意识已被删除;甚至,它们很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成为某种禁忌。

李莎:您在博士论文专著《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后记中坦白,精神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了阿多诺那永远批判的姿态,而在《法兰克福学派内外》中您则深入地探究了阿多诺矛盾的美学论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些年回头再去看阿多诺的思想遗产,您对他的评价有无变化,您认为阿多诺对中国思想界的启迪在何处,还有哪些方面是您未来研究的兴趣?

赵勇:阿多诺是20世纪的思想大家,也是我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尽管他往往以“论笔”(essay)行世,其“无调性”的文风常常让人深受其苦,但在批判的激情、力度和经久不衰的持续性上,却常常让我联想到中国的鲁迅先生。作为纳粹时代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阿多诺的思想中自然涂抹了创伤记忆的底色,这是他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贯穿始终、永不妥协的原因之一。而他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音乐社会学方面的思考,实际上都可看作这一批判的延展和深化。我以为这应该是阿多诺最重要的思想遗产,也是能给中国思想界带来重要启迪的一个方面。当然,我对阿多诺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他太相信他那套哲学话语的功能了,但实际上,一味的“高举高打”反而会让理论走向现实时遇到障碍,从而影响到对现实的穿透力。最近因为读朱国华教授的《权力的文化逻辑: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一书,又让我意识到阿多诺理论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布迪厄批评他是出于“理论家的傲慢”,唯恐“在经验主义研究这个肮脏的厨房里弄脏自己的手”{2},我觉得并非没有道理。换成我们的话说,就是阿多诺的理论接地气的程度还不太够。如果说我对他的评价有什么变化的话,这可能是变化之一。当然,许多时候,我对阿多诺也带有一种“同情的理解”,觉得他这样做在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语境中自有道理。但遗憾的是,他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姿态,高深莫测的文风与表达,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在中国的接受。关于阿多诺,我还有不少兴趣点,比如阿多诺与卢卡奇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争论,阿多诺对萨特的隔空批判以及他们对“介入”的不同理解,阿多诺文学思想中的现代主义观念,等等,但是又一直拿不出时间展开研究,所以总是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

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

李莎:有意思的是,在审视大众文化的同时,您也冷峻地打量着知识界。早在2004年,您从当时学界热议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批判中国学界的中产阶级化问题,后来又梳理了批判精神的沉沦、思考学者上电视的问题。在《透视大众文化》《大众媒介和文化变迁》《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等著作中,知识分子和大众文化两者逐渐形成双管齐下的研究态势,这似乎并不多见,您为何形成这样的思路?在批判知识界的同时,您又站在什么角度?

赵勇:这种思路的形成,大概与我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觉悟有关。在做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文学作品、大众文化产品或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而仅仅在这一层面发言,时间长了会处在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状态,影响到思考的力度。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我后来在思考相关问题时,往往会把知识分子带入其中,既针对客体发力,也面向主体反思,这样才有可能把问题复杂化,甚至有可能在主客体的交往互动中看清楚一些云遮雾罩的问题。在批评知识界的时候,我自然是取知识分子的角度,或者说是站在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但许多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排除在外。也就是说,我虽然反思的是知识分子所作所为,但许多时候也包括了对自我的反思。

李莎:面对知识分子的身份、职责、立场问题,除了德国思想的支援,您又取道法国,像萨特、阿隆、加缪这些当代思想中的左、右代表都是您观察的对象。在这些视野下,您怎样评论中国当今的新左和自由主义的“介入”?

赵勇: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的思想资源,实际上都是观察当下中国的一种视角,而并不能与我们的现实语境完全对接。例如,同为左派,萨特是走上街头,积极参与文化革命;而阿多诺则是固守书斋,在思想层面中抚今追昔。可以说他们都“介入”了,但“介入”的方式并不相同:一个直截了当,一个委婉曲折。至于当今中国的新左派和自由主义(也就所谓的右派),说起来可能会比较复杂。简单一点讲,我觉得前者更注重拿窦淞⒊〕龇,后者更侧重意识形态层面的极权主义批判。但实际上,在严峻的现实处境面前,他们或许都已丧失或正在丧失“介入”的可能性。这种局面,总会让我想起法国哲学家列维在《萨特的世纪》一书中的相关论述:“当国家势力最强大时,知识分子的势力最弱,……相反,当政治权力变得软弱无力时,知识分子便可以抬起头来,取而代之。”{3}

李莎:2006年之后,您在天涯网的“赵勇专栏”点击量颇高,那些文章或长或短,时有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批判,刀光剑影,不乏令人捧腹的乐趣。当其时,您也开辟了报上专栏,这些时评似乎都集结在了《抵抗遗忘》这本评论集里。这是否是作为知识分子介入现实的一种实践?您如何看待知识分子和新媒介之间的关系?

赵勇:可以看作是介入现实的一种尝试吧,但那已是十年前的往事了,现在似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味道。记得2006年前后,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我都在读萨特的东西,他那篇《什么是文学?》更是反复阅读,其中的一些论述――比如他对征服和占领大众传媒的强调,他向学者发出的换一套语言来“表达我们书中的思想”的呼吁{4},等等――甚至已刻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博客初兴,另一方面是《南方都市报》也邀我开设专栏。正是在这股合力之下,我开始了时评写作。因为我意识到,与那些高头讲章相比,短小精悍的时评更具有直指人心的效果,也更能够近距离地面向大众发言。虽然我明知道那是速朽之作,但依然乐此不疲,达三四年之久。也正是在那种写作中,我意识到无论是新媒介还是旧媒体,它们都是一块阵地。毛泽东曾经说过:“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5}我们似乎也可以说,对于新媒介这块阵地,知识分子如果不去占领,其他人就必然会去占领。当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也不得不淡出这块阵地,寻找其他的言说方式,但现在想起那段往事,依然有心潮澎湃之感。或许那也可以算我言说方面的一段华彩乐章吧。 李莎:最后请您谈谈治学经验。您的新著《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一边攀行于法派艰深的理论肌理,一边照鉴斑驳的中国世相,后文附录的几篇致弟子们的长信则跳出二者,在悠游讲故事中捕捉这些认识的知性运作。打量内外二字,这一切思考有内外乎?是否可以说这本书呈现了您对西洋理论和自身经验关系的一种领悟?

赵勇: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的研究一直游弋于中西之间。西,主要是法兰克福学派,也涉及伯明翰学派和一些法国理论;中,主要是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虽然这两方面都还没做出什么模样,但来来回回的穿行似乎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做学问,即便思考的是西方的问题,落脚点可能依然在中国,至少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此。也就是说,今天的学人可能很大程度上依然重复着“五四”先贤的动作:取别人之火,煮自己之肉。因此,我现在时常有这样一种感受:西方的理论即便如何好,也是人家的,我们弄清楚了某个问题,可能只是在知识层面获得了一种满足。只有把一些中国问题琢磨明白了,才会觉得自己的思想有了一种归宿,所获得的愉悦也远远超出知性层面。或许这就是内外有别?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种穿行还是必要的。有穿行,才会有碰撞;有碰撞,才会有对话;有对话,才会有思想。巴赫金说过:“思想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它如果仅仅留在这里,就会退化以至死亡。思想只有同他人e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发展、寻找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人的想法要成为真正的思想,即成为思想观点,必须是在同他人另一个思想的积极交往之中。”{6}许多年前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现在我把它拿出来,也算是对你问题的一种回答吧。

李莎:在《内外》一书中,您特别回顾了一篇《被人遗忘的序言》,那是美国学者马丁・杰伊1991年为《辩证的想象》中文译文所作。马丁先生认为批判理论进入中国的旅行是不可预见的,因为理论旅行时思想和现实总要交汇、变易,而这才是重要的。马丁先生所谓的交汇恰好也合于德意志人关于“道”的思想,像阿多诺等人的前辈荷尔德林所言――“最激烈的对立产生之处,会实现最深的融合”。{7}您的理论研究不仅倾心于入乎其内的幽微之妙,同时,也磨砺于中国当代文化纠葛的试金石。那些“内外”之思恰是德国批判理论和中国当代世相碰撞交汇的结果。作为读者,我的感受是两者彼此映衬从而都鲜活了起来。

注释:

{1}[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1页。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亦见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区分》,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09页。

{3}[法]贝尔纳・享利・列维著,闫素伟译:《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页。

{4}[法]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89页。

{5}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7页。

{6}[苏]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2页。

{7}Friedrich H lderlin, S mtliche Werke, Vierter Band, Herausgegeben von F. Beissner. W. Kohlha-mmer Verlag. Stuttgart. 1961. S.153-15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古代批评与自我批评
发布时间:2023-05-26
汉光武帝刘秀,什么事儿也没有,每发诏书,先说自己不好,总说自己不够资格当皇帝。遇到大旱,他也下诏罪己,说自己做得不好,使“元元愁恨,感动天气”,才导致了大旱。总之,内心长存慎惧敬畏,至死留遗诏,还说“朕无益百姓”,不让......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2-09-22
摘 要:生态批评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自我反思,它产生于美国,并逐渐席卷全球。本文着重探究“生态批评”这股由西方刮向东方的飓风对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所发生的效应,尤其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上的运用,为生态批评与中国......
指瑕: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指瑕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话语,是指出作品或文章写作中的缺点、毛病,并说明理由。本文从指瑕批评的涵义与渊源、类型与方法、意义与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归纳,旨在挖掘整理这种中国古代文论中原有、今天还能够继续使用批......
对中国民谣音乐兴起的批判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8
对中国民谣音乐兴起的批判与思考民谣音乐是众多音乐流派中的一支,由于其简单、纯粹、朴素自然的同时具有极强的现实感染力,是最为亲近大众的音乐形式之一,在当下的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十分流行,呈现出显著的大众文化特性,因此成为批判的对象之一[1]。中国的历史上从《诗经》开始就有诗歌民谣就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揭露、讽刺,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近代的校园民谣作为一种清新悠扬的音乐形式.........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29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一 春秋战国动乱550余年,其间战火连绵,诸侯争霸,生灵涂炭,人民遭殃,社会长期处于兵燹和混乱之中。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将首都从......
五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文化之批判述论
发布时间:2023-06-21
五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文化之批判述论 摘要:“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五四时期,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就集中在孝道上,他们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危害及虚伪性,并对建立新型的家庭伦理关系提出了新见解。应......
中国电视剧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12
1前言 根据中国电视剧创作题材在时间线上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近现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现实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时间段里,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语境,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冲突会使电视剧的悲剧性表现出不同的审美......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8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姿态”、逻辑方法、真理的标准、知识的产生机制予以重新认识和确立。......
批判性思维与论证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论证的理性认识 论证是引用一个或一组判断通过逻辑推理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所组成。论题所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它是论证者所要阐述的观点;论据所要回答是用什么论证,它确......
探讨没有批判,何来对话?
发布时间:2022-12-23
经典、名著和名篇(下文统称为经典),华光四射,却让人望而生畏。在经典阅读上,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出自己的冥顽与悖谬:对待亲近的人,我们总是缺乏耐心;最好的东西,我们却常报以轻浮。有人将经典戏谑为谈及最多而阅读最少的读物,......
当代中国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批判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文化,已经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当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避免消费主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费文化。〔关键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消费文化;价值.........
文学批评的变化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学批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文学批评自身也遭遇到了诸多的挑战。在文学批评的转型过程中,除了面临着一个需要被不断放大的转型之外,其自身也经历着宏观考察力度小、关注板块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于文学批评遇到的难点和面临挑战的探讨,将对于文学批评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黄念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九十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景观。这是一个......
犹太人的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3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又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遭遇数次大流散、大屠杀的犹太人,以占世界0.3%的人口,培养出了19.1%的诺贝尔奖得主[1],以及众多商界、政界、思想界、人文艺术界的精英。犹太人为什么这样优秀是人们热衷的问题,答案包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强烈的危机意识,甚至优良的基因,等等。而本文将试图从批判性精神这一角度,解释犹太民族的成功特质,分析犹太民族的批判性精神产生的.........
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世纪词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
阿多诺、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的“存在之思
发布时间:2023-02-13
论文 关键词:文化批判 审美鸟托邦 终极关怀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阿多诺、马尔库塞,从对 现代 资本主义全面异化分析入手,着重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业和强制性消费把人变为“单维人”,对人们的生......
(不)可靠之叙述 隐义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3-04-19
摘 要: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W.C.Booth)把人物的叙述区分为“可靠的”和“不可靠的”两种类别,而衡量它们的标准是作品的规范。这个价值判断过程对塑造人物形象、掌控读者情感以及创设反讽语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发布时间:2022-10-20
上世纪90年代,当代女性开始活跃于中国画坛,在分析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各自以一种个性化的形式对以往的作品进行了反思,以一种鲜明的批判意识开始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突破与颠覆,这种颠覆标志着当代女性艺术家女性意......
浅谈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18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中最富有张力的理论问题之一。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关注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并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批评与意识形态......
叙事艺术微探与批判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要:海子的诗歌成就之一就是呈现在其多样的叙事能力上,在海子诗歌中,海子多从在场第一人称叙事,把自己置身于诗歌场景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还有部分诗歌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更为冷静客观,这种冷处理表现出更为沉着有力,情意厚重的特点,采用作者叙事情境,以全知的视角展示,带来的叙述效果是叙述速度的缓慢。在从叙事学理论视角上转变,使海子诗歌叙事艺术呈现多重美感。海子的诗歌意象繁杂多样,生疏冷僻,在文本里呈现.........
对“多元建筑论的文化审视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7
关键词:建筑 多元文化 整体主义 创造 论文摘要: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R......
对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与暴力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09
[关键词]中国;无政府主义;绝对自由;暴力;批判 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欧洲无政府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来源。欧洲无政府主义最早提倡者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中提出“绝对自由”“反对强制”“均平主义”的理念。德国人施蒂......
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17
摘要:早在4700年以前我国已经产生了饮茶的行为活动,在这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通过自身发展以及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逐渐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并且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涉及到茶文化的作品比比皆是,通过茶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融合达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本文立足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通过对茶文化背景之下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发展。关键词:茶文化.........
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02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整理了文献批评与理论构建_法史学论文,欢迎参考! 近世中国商人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中国近代史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已有的研究或因史料前的理论预设,或因概念的模糊及方法论上的错误而存在不少的缺陷。为......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和生活世界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个体纪录实践做内在价值上的厘清诠释。“个体化”一词已经成为当代纪录运动中生命精神的一个具象。90年代的纪录片自觉地走上了“现象学悬搁”的......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5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道德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儒家伦理独立承担着培植中国人道德意识的使命。人们按照儒家伦......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7-14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近年来,资本逻辑批判研究热潮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辩证地认识资本逻辑、利用资本逻辑、规制资本逻辑,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逻辑批判应当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的重要切入点。一、资本逻辑的客观存在:当代中国资本逻辑批判研究兴起的现实基础马克.........
讨论康德对谬误推理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4-26
正是通过谬误推理和二律背反,康德揭示了理性超越它自身合法基础的倾向。康德指出理性超越自身合法性基础,超越了它所在的范围。司法程序认为这样的僭越和超越是不被许可的。理性曾经所做的是不合法的。谬误推理和二律背反在纯粹批判中......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测评
发布时间:2022-07-2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是中学语文界关注的话题,而且近年来有趋热的迹象。关于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的种种理论与洞见,终须付诸教学实践才有意义;而实践的路径与方法多种多样,必然无法绕过一个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测评。 只有基本......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姿态”、逻辑方法、真理的......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2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文学批评作为文艺评论的内容之一,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就目前的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正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并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此来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文......
选本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意识形态“询唤”批评模式就文学批评的“主张的手段”而言,选本批评是以其“选”和“编”的方式得以呈现的。“选本批评功能的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选’的方式也即选者的批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1],简言之,其“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序言和入选作品的关系上。就选本编纂而言,序言的写作常常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序言往往是入选作品的统领性纲领或作品入选的标准说明,有些选家更是通过序言传达自己的文学观.........
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一、对刑事实证学派的批判 (一)对犯罪原因论的质疑 新派学者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得出犯罪的原因在于人类生物因素、自......
批判思维与审计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本文以审计环境变化为背景,介绍了批判思维的涵义、审计中的思维误区及它们对审计学科的影响,并建议将提高批判思维能力作为审计 教育 和审计后续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资本市场也不是风平浪......
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23-04-23
【 内容 提要】德里达的文学批评思想的形成,有其独特的 时代 和思想背景。本文首先论述了作为阿尔及利亚籍犹太人的童年经验、法国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的外在 影响 。其次,德里达从胡塞尔、索绪尔、海德格尔的身上也找到了相应的内......
色彩纷呈的批评实践与多元共生的批评话语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社会历史批评 当代藏族汉语文学批评产生之初,社会历史批评就成为当代藏族汉语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文论成为大部分批评者的理论资源。如评论过饶阶巴桑诗歌的著名诗人臧克家、藏族文学评论家李佳俊、耿予方等批......
批判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03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写作缘起 哲学家巴斯噶有一句名言:「人只是自然界?一根脆弱的芦苇,但这 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类的优越性,在于其久思考能力,亦因此,能独立及正确地思考, 是我们不可或......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批判官僚主义作风之害
发布时间:2022-12-1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摒弃的四风之一就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一旦被这种思想充斥,就很容易将为天下者不慢其民(《慎子内篇》)这......
关于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
当代生态批评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发布时间:2023-07-06
2015年10月17日,金秋的南京迎来第五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相继承办四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之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和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五届会议。南京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在会上致开幕词,《美国文学》主编、杜克大学普瑞西拉・沃特(PriscillaWald)教授,《外国文学》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金.........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审美的演变有着其自身积极意义,从生活水平完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具体转变,重新建立了流行音乐的社会价值和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也在逐渐融合发展。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创作背景是运用小调,传统五声调式,或琵琶、二胡,长笛等传统中国乐器,歌词与古典诗词相结合。具体层面上,也就是古典诗词与古典元素创作融合在一起。(一)从.........
纪昀的批评理念与诗歌批评成就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纪昀与其说是一位诗论家,还不如说是诗歌批评家更合适。他初学诗从玉溪入,后颇涉猎于苏、黄,于江西宗派亦略窥涯澹留下若干别集、总集的批点。其诗歌批评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在《瀛奎律髓刊误》中,主要有评诗坚持艺术标准第一等两方面。在实际批评中,他通过对一些作品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的独到揭示,提出三个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批评原则。其批评方法,则表现为始终从体制入手把握作品,这使他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明显比前人通.........
论儒家道德文化与当前国民教育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2-08-26
[摘 要]儒家道德文化中包含很多文化精华,其中很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对于当前的国民教育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关于“道”,儒家主张士志于道,人应该秉持建功立业的信念对社会有所担当;关于“德”,儒家认为事举而中、中庸至德,中庸之......
批判性思维与审计专业判断
发布时间:2013-12-18
批判性思维与审计专业判断 审计专业判断①能力http://WWw.LWlM.cOm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批判性思维在提升审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审计专业判断和批判性思维分别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
“微时代”文化批评何为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写作”风生水起,“微时代”呼之欲出。“微写作”具有以下特征:写作的形式化和即时性、内容的碎片化和消费性以及参与群体的部落化与草根性。“微时代”的来临,给文化批评界提出了新的挑战。批评界要面对这一现实,深度参与到“微平台”的运作中去,使自己和批评对象处于同一语境;要关注微平台的热点话题,努力去担当“意见领袖”;适当调整自己的写作笔法,探究如何化艰涩为直白、化深奥为浅显.........
中国市场营销者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6
接到《销售与市场》管理版“重启增长之路”的约稿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当我坐在电脑面前时,却发现除了用一本书,几乎没有办法用一篇文章概括地回答这个问题。进而我发现,面对低迷的、被动挨打的传统经济和处于......
浅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02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刑法论文:浅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论文摘要:刑事古典学派以意志自由的先验性假设为前提,在刑事责任上坚持道义责任论,在犯罪论领域坚持客观主义,在刑罚理论上坚持......
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笼统艺术在俺们的概念中是比拟模糊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古代艺术衰亡的时分,笼统艺术根本上是古代艺术的代名词,泛指一切非学院的作风,变形的、表现的、非客观的,都可以概括在笼统艺术中。这个观念到如今还没什么变化,在普通......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之可能
发布时间:2023-07-1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论争旷日持久的世纪难题。很长时间在历史和理论等方面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关于人类文......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5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摘要:对“五四”的性质的理解近年来逐渐形成三种解释,即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五四”对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破除人们内心的道德束......
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阐释与批评(1)
发布时间:2022-09-23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二 “种族和民族的过去即传统,以超自我的意识形态存续下来,它只是缓慢地向现实的影响和新的变化让步的。”[6]《巴山夜雨》中小娟子对父亲的寻找,《牧马人》中弃......
批判者博德里亚
发布时间:2023-02-04
法国当代著名 社会 学家和文化批评家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于2007年3月6日在巴黎逝世,享年77岁。 博德里亚1929年7月29日出生在法国北部的 农村 ,1948年就读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后......
批判之后——由“民主迷信说”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9
" 问题的引出 中国的改革已经走了二十几年,到现在已跨过了世纪之槛。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改革图景中,我们可以愈来愈清晰地分辨出主色调的变化。挑大梁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呈现边际效用下降的趋势,同时它引发了改革前隐然存在的系列问题,......
中国电视剧王朝时代的形象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2
1前言 这里的帝王,指的是皇帝。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旧皇新帝的朝政变局为帝王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型材料和取之不尽的灵感,帝王剧的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以这类电视剧与历史事实的关联、创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为依据,......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2-09-29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启发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启发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启发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人类学批判,强调人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 为了完善唯物史观中有关社会发展的历史,为了把一些观点表达得更为明确,为了把发现的新材料补充......
论批判性思维:权利、义务和美德
发布时间:2023-06-03
自从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 年提出了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后,几十年来,许多西方学者或从不同的角度,或因不同的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各种阐释。从教育学角度,结合当下中国教育所面临的......
李泽厚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10
引言 李泽厚是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以提倡和宣传实践美学而成名。70年代末,他开始转向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要成果《批判哲学的批判》于1979年首度发行,即刻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此书的......
关于艺术批评标准的当代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4
近年来,艺术批评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内涵方面,着力于艺术深层意蕴的阐发,乃至对于艺术意蕴的再阐发和再创造;其外延方面,已从传统的单一的艺术评论,延展到对于艺术活动的全部流程和全部环节的评判。面对多元的艺术批评活动,一......
科贝特对近代英国国债问题批判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3-04-27
近代英国的国债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重要问题,国债虽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也导致了税收加重、纸币泛滥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可谓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18世纪末19世纪初,国债政策严重损害了乡村中等阶层和劳工大众的利益,作为他们......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比较法:批判与重构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内容提要】比较法一直是一门处于边缘位置、发展迟缓落后的学科。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比较法对比较法概念的比较中心主义理解,对比较法学科角色的工具性、实践性定位,在理论上的浅薄和贫乏,在方法论上的单一陈旧。比较法要从困境中走......
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周扬建国前的文学批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的过程中,除了应当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批评外,还应当注意吸纳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合理因素。这不仅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而且也包括了“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国家刑事责任的国际法批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0
内容论文摘要: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问题,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在国际法学界历来存在着争论。我国学者受西方学说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国家因为实施了国际犯罪而能够承担国际刑事责任。在国际法上,国家及其代表国家的个人,在......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一、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审美 (一)真情流露的本色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美在于,对图书内容以真情评介,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做到了以情唤情。比如,针对于《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汤显祖谓之“其填词皆尚真色,……无情者心动,有情......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面积应用,文学批评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批评语言、批评手段、批评方式等都较之传统文学批评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学批评的使命却不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上,文学批评应该秉持其根本,对于文学未来发展,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于文学批.........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21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试论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01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百多年历史演进过程的理论经验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批评范式它的基本特征、思维方法、话语表达方式的整体反思和......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9
" 有人说:二十世纪是批评的时代。确实,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界和教育界,在文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真可谓学说纷呈,流派林立。在众多方法中,二十年代肇端于英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新批评”方......
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问题,自然,对于它的追求和确认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彰显。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批评“方法论热”的出现、文学的自主性观念的确立,尤其是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曾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并表现出在当代视域中的较为积极的建构倾向。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总体上而言,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却呈现出一种颇为严重的缺失局面。在当下,我们需要.........
论析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5-13
" [论文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 [论文摘要]:阿多诺从美学角度和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在实践中却遭到了失败。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困境正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困境,即理论上的逻辑并未合......
论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21
在现代性的进程当中,海德格尔在对于现代性的一系列反思与批判,让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以及走出困境的道路。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他主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和矛盾,以及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受到的种种压抑,认......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画的交融
发布时间:2023-04-08
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
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发布时间:2023-03-12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 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 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如果说女......
理性批判与现代重建--汉语世界的文化现代性问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另人高兴的是,前些年的那场"自封为王",围绕着" 现代 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紧张关系所展开的与其说是争论,毋宁说是争吵乃至争骂,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被明智之士以一句轻描淡写的调侃"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而不了了之。如果说这场争......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简介] 吕坚,男,1969年4月出生,理学学士,哲学硕士,讲师,目前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 以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为线索,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方面,探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批判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继帕森斯之后,吉登斯进行了社会学第二次理论大综合。他的理论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行为主义流派的研究,可是多年来经由学术界以及社会实践的检验,证明其理论逻辑确实存在固有缺陷,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缺......
技术与文化传播:对新媒介文化的批判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新媒介技术取得了不同于传统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其以交互性、即时性和小众化等特点拉开了与旧有技术的距离。既有研究多从中观和微观视角切入,认为新技术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它与传统媒介技术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有着质的差别。不同的研究视角决定了提问方式和分析路径的根本差异,本文中采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社会批判理论的宏观视野,考察“技术”与“理性”的内在勾连,分析内置于两者间关系的三重维度,并以之为逻辑出发.........
论新形势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 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政治生活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法则,也是不断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节点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仅是深入推......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7
[ 内容 摘要] 以 现代 管理 理论 的基本框架为线索,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方面,探究 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 理学 中基本 规律 的主要契合之处,并提出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建议和初步设想。 [关键词] 现代管理......
评所谓新批判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评所谓新批判主义 评所谓新批判主义 评所谓新批判主义 一.何来"新保守主义"倾向?继80年代文化大讨论之后,90年代人们进一步正确对待过去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儒释道精英文化,深入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高扬人文精神与价......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3-04-28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道德不是批判他人
发布时间:2023-02-18
从法国回台湾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是校内十三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学生如果要记大过,就必须开会,由十三位主管都同意签字后才能通过。 我第一年参加时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南部学生到北部读书,在外租屋;房东写了一......
对批判性思维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3-07-22
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至少和两个学科相关,一个是教育学,一个是逻辑学。两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关注批判性思维。教育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一般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逻辑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和人的日常逻辑思维素养之间的关系......
德里达与解构批评的启示:重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6
【 内容 提要】文章从文学 理论 和文化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法国 哲学 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批评理论特征及其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的遗产。作者认为,德里达留给后人的文学理论遗产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本文之封闭结构......
论析当前教育理想的分析批判与本真回归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功利主义;泛人本主义;本真回归 【论文摘要】教育伴随着人的产生而出现。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理念形而上的抽象和升华,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本文对当前的功利主义教育理想和泛人本主义教育......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思想基础与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7-25
创办于1989年的《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为生态文学研究的相关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的发表搭建了舞台,之后,不少人文社会刊物都专门开辟了专刊或增刊以发表生态批评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而在一些大学,也逐渐把生态文学批评作为现当代......
陈独秀国民性批判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摘 要]陈独秀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敏锐的观察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陈独秀在对阻碍国民现代化的传统恶习进行批判的同时,......
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局限性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05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站在旧的文化贵族立场,以文化精英自居,强调人与现存社会、人性与科技、文化艺术与时代的对立,以先验的道德伦理价值观来衡量文化艺术和文化生产,因而使得其理论严重滞后于时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要求。1937年,霍克......
谈谈关于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发布时间:2016-04-11
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小编为大家送上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好的论文! 一、对刑事实证学派的批判 (一)对犯罪原因论的质疑 新派学者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得出犯罪的原因在于人类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在工业文明时代,长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使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进一步膨胀和异化。工具理性的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旨在解决当前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