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3:02:07
当代中国个体纪录实践现象学批判(1)
时间:2013-12-18 13:02:07     小编: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和生活世界现象学的立场出发,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个体纪录实践做内在价值上的厘清诠释。“个体化”一词已经成为当代纪录运动中生命精神的一个具象。90年代的纪录片自觉地走上了“现象学悬搁”的道路。当纪录“悬搁”了存在和历史,历史教授我们的对世界的种种观念、思想、理解被排斥出前提和出发点,对自然界和人的世俗存在的信仰就被置而不论,所有的判断被立刻中止,生命被还原为一个孤立的、相同的“单子”。这个原本的范围内,我们发现了超越的世界。纪录之眼“第二次目光给予”世界。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受众消弭了距离,彼此“结对”,生命面向世界的“视域”叠合在一起,最初的视觉体验之流的世界被取代了,“世界视域”向我们有次序的敞开。一个“文化世界”被给予纪录,它具有了为每个个体所通达的意义。

关键词:纪录片 现象学 个体化 生命

“个体化”一词成为当代纪录运动中生命精神的一个具象。吕新雨认为,90年代以来,纪实手法本来是作为先锋的矛头出现的,后来却成了盾牌,再后来成为技术行为的展览,盾牌后面作为思想者的“人”却消隐了。“个体化”成为继“真实”之后的另一个响亮的抵抗话语。8可见,90年代的纪录片自觉地走上了“现象学悬搁”的道路。当纪录“悬搁”了存在和历史,历史教授我们的对世界的种种观念、思想、理解被排斥出前提和出发点,对自然界和人的世俗存在的信仰就被置而不论,所有的判断被立刻中止,生命被还原为一个孤立的、相同的“单子”,“其他人是为我地在那里”9。所有的生命在纪录世界里拥有了同样的宗教尊严,一个空空的躯体通过“立义”而被赋予灵魂,被激活,成为一个对立在我的面前,有着同样灵魂本质和自我本质的生命。当代中国个体化的纪录实践高扬着生命精神,“从被视为现象的具体世界开始,通过后者向本己之物,向一个内在超越性世界的独特本原的还原,我们就可以通达这个原本的世界”10,被压抑许久的生命意识在先验还原后的“希望之乡”里“苏醒”。生命看到一个超越了“客观世界”和“科学世界”遮蔽的“生活世界”。

一.纪录:对生命的信仰

这种生命的力量我们在“专题片”中从未见过。寂静的生命之音与意识形态强音的对话贯穿了纪录的历史。巴尔诺把纪录的历史开端定格在电影诞生的时刻,从卢米埃尔、弗拉哈迪、维尔托夫、伊文思、格丽尔逊等先行者到今天的让·鲁什、怀斯曼、鲍勃·康纳里、小川坤介,纪录用“活动的影像”坚定地诠释着维尔托夫的名言——基本的和本质的是:用电影来认识世界13。然而,纪实与虚构的战争在纪录片诞生伊始就从未休战。起初的纪录片的虚构之风是与西方殖民主义倾向齐头并进的。14到“宣传员”格丽尔逊的时代,“蒙太奇加解说”的纪录片的结构形式的发展完全成熟。作为与后期的弗拉哈迪相对照,格丽尔逊超越了个人去反映社会的进程。他要让人们的眼睛从天涯海角转到眼前的生活上,转到家门口发生的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上来,关注社会和下层百姓。但是当“格丽尔逊模式”发展的太完美的时候,后来在技术上坚守“格丽尔逊模式”的人恰恰忘却了伟大的格丽尔逊精神。模式本身超越了内容,纪录回到了“格丽尔逊模式”诞生的单一初衷上去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开始支配一切手段”,“台词电影便成了斗争的工具”。15解说覆盖了影像,理性蒙太奇支配了思想,虚构的剪接伪造了真理。巴赞因此质问:电影是什么? 纪录把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但电影的本性是与之相对立的。观众会产生错觉,“观众看到由解说词贯穿起来的分散的事实,却误认为目睹了真实的事件过程。”16巴赞由此进一步展开了他的“查利神话”的意识形态分析,《大独裁者》中的查利·卓别林身上集聚了太多的集体潜意识,潜意识在隐秘和强烈相互同化过程中,推动了“神话”内容对观众的浸染,神话原型革命性地构造出受众,情感也因此发生难以把握地激变。

这一意识形态运作过程在中国早期纪录片中表现极为明显。虽然80年代纪录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或多或少带有此类印记。特别文革前后的新闻纪录影片,个体的生命情感被彻底湮灭,全篇充斥着病理性的狂热情绪色彩。“道德说教”式的解说词填满了影像的背景,也填满了受众的思想。纪录违背了自身的基本精神,但不是因为所说教的道德,而是说教本身。凡说教,都或多或少具有集体表象性质。人类学和集体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集体表象是异化的表现,它的感情表达方式是病理的,创造出一种类似“音乐情绪形态”的传播情境,是一种“巫术表现性”而非“审美表现性”。这种集体“凭想象来思考,这些想象通过联想作用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出来,而且从未有任何理性的力量来检验一些这些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一致性。”17狂热地解说说教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集体”,个人的特殊后天习性被抹煞,个性消失不见。种族无意识冒了出来,同质的东西淹没了异质的东西。这种集体从不渴求真理,他们需要的只是错觉和幻象。虚假的表象比任何真实的纪录更为优越。80年代的纪录片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文革前后新闻纪录片的“集体欢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的表述方式,观看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过程成为一次集体认同的“革命的庙会”,“符号暴力”(symbolic power)所建构的支配治理关系在这一仪式里得到确证和强化。

二.纪录的“阿基米德之点”

纪录的危机就是人类遭遇到的危机。现象学植根于救赎现代人精神的危机。生命在被“还原”为“单子”的我之后,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的存在以及各种如此存在才有意义、才可能有效。个体影像纪录就是在当代中国人面临深渊的那一刻,刻意地打捞起了生命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阿基米德之点”。《今年冬天》对纪录者仲华个人的生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它谈到了什么是青春,什么是离开。任勇到天安门进行了一次义务献血;方磊决心结束自己的处男身份;柔权到他以前值勤的哨位上站了最后一班岗;柴凤才在老兵退伍座谈会上唱了一首《梦驼铃》。四个军人最后四天以各自的方式告别军营。他们曾经充满英雄主义的情结,曾经被一种宏大叙事深深感召,如仲华自己所言,“作为一个青年人,离开军营的前后,人本身又是连续的和同一的。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经历离开,但军人的离开比在其他情境下的离开,更加集中地凸显这种断裂和连续。”18一种军人与平民身份的断裂,一段儿时梦想和平淡现实的断裂,一场在集体和个人间情感归宿的挣扎与断裂。作为国家机器上按部就班的零件构成,军人在这一集体性的称谓下,几乎从来不曾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私人空间。《心·心》的主人公心心和婷婷是两个北京的女孩子,心心是一个城市姑娘而婷婷来自乡下。现实生活中她们并不相识,但她们是网络上的好朋友,婷婷用了一个男孩子的网名:海。两个在城市现代、枯燥的表面下被生命的暗流缓慢而漠然裹挟着的流浪者呈现在影像里。盛志民说,“我想拍人的状态,我想剥离开具体的人物身份,把两个人单拎出来,放在那个环境当中,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性。”19《盒子》里小甲和小乙也完全隐去了她们作为社会人的一面。正是这样私人空间人的状态,把一些附加在生命之上的东西暂时排除出去,生命普遍构造的本质结构纪录在了影像上,一个失落的封闭的自身性中的“单子世界”被寻找了回来。唐丹鸿在《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的片尾梦啜道:“我看到了我的宇宙/看到了地狱在我里面/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雾霭和光芒/看到了一只红色的受伤的大鸟想要起飞/看到了天堂幼儿园/生活还在继续。”

他们曾经是历史的“不在场者”,他们曾经在阳光的阴影之中,他们曾经居于黑暗的他乡、“无何有之乡”。但他们不是不存在!“在黑暗中,以一种强调的方式可以说看得见‘无’,然而世界恰恰还在‘此’,而且更咄咄逼人地在‘此’”。23自古以来,“在场者”与“不在场者”便是一对矛盾,作为纪录语言而存在的新纪录运动用无言的影像最大程度的消弭了这一对立。纪录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的故事,受众在陷入各种故事的同时,把一个个生命故事接受为自己的故事,我们体验到的自我变为了同一个人,一个完整的“单子世界”。《不快乐的不止一个》、《回到凤凰桥》、《老头》、《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心·心》、《盒子》大量有关女性的DV作品渐成风潮,“毫无影像制作经验”的年轻女性,冲动中拿起摄像机便照了纯属自己的“个人家庭问题”。吴文光称这就是“DV方式”真谛:一种什么叫做真正来自于自己眼睛、出自于自己手中的“个人方式”。24这种自我经验不再使我们看到海浪中的巨石般的“核心般”的主体,而是帮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女性第一次在纪录的世界里获得表达的自由,一种灵魂的舒展,当代中国个体化纪录实践为我们揭开了女性作为“我”的独特地本己的世界。

另一个与之交相辉映的现象就是中国“作家电影”的悄然兴起。季丹、冯艳、唐丹鸿、甘小

二、蒋志、朱文等纪录者的社会身份不再是记者,他们中有作家、学者、艺术家。他们近年创作的代表作品主要包括《老人们》、《贡布的幸福生活》、《长江之梦》、《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山清水秀》、《海鲜》、《食指》、《空笼》等。“作家电影”起源与法国的“新浪潮运动”。“新浪潮”中的“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都延续了强烈的个性特征和欧洲知识分子传统。如新浪潮的主将特吕弗所定义的,它“更具有个性,像忏悔、像日记,是属于个人的自传性质”25。同时,他们秉承了伟大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领袖巴赞的电影观,以自然逼真的纪实风格、新闻报道式的影像实践坚持“电影是用来提出问题,而不是用来回答问题”。在电影娱乐化的浪潮下,把艺术邀请回了电影的家园。中国的“作家纪录”也带有浓厚的“个人自传”色彩和知识分子立场。季丹称之为自己的“影像日记”。这种自传是将自身与世界和底层的距离消弭后的,一种参与式体验式的纪录方式。季丹只身一人在西藏一个山村住了一年,学会了藏语,根据200多个小时的素材完成了《老人们》和《贡布的幸福生活》。冯艳的《长江之梦》则是已经跟踪了三峡移民接近十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甘小二要用自己的影片表达一个知识分子对农民的关怀,而这一切又是基于同类的关怀、人对人的关怀。26中国作家具有对这个社会最典型、最有力的批判精神,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观察更强烈的要求流回内心深处,纪录的主体和客体获得了两种深度。一是被纪录世界本身的深度,另一种就是作为观察者“我”的独特地本己的世界的深度。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更多的生命比生命更多

如西梅尔所说,更多的生命比生命更多。在“单子”的纪录中,我看到那个自在的最先的“陌生者”,一个其他的“我”。这个原本的范围内,我们发现了超越的世界。《彼岸》的孩子们和心心、婷婷、小武、《盒子》的小甲小乙、阿彬和阿毅以及《老头》中的老头一样经历着这代人的内在孤独和心灵困境,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他们对于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的体认越来越难以表达,纪录是在寻找自己心灵所在的过程。在“主体间”,纪录让异质的、陌生的生命情感和体验“共现”,在一个原本的世界里“共在此”。生命主体间的陌生经验根据对象意义,生动的、相互的“自己唤醒”,胡塞尔称之为一种彼此延及对方的自己遮合。生命“单子”彼此“结对”。黄土高原的农民、河南的艾滋病人、高楼下的民工、“盒子”里的同性恋人、北京城的弹匠、大棚的江湖艺人、彼岸的孩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与受众消弭了距离,彼此“结对”,生命面向世界的“视域”叠合在一起,最初的体验之流的世界被取代了,从生命之初涌出的意向之流,穿越当下、历史、未来,穿越“内视域”、“外视域”,冲开了“第二次构造的世界”。“世界视域”向我们有次序的敞开。一个“文化世界”被给予纪录,它具有了为每个个体所通达的意义。这个充满人的意义的世界,一个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我们看到,文化世界也是在与一个零位部分,即与一种个性的关系中被定位地给予的。”31

先验还原是胡塞尔的“希望之乡” 32。伽达默尔解释道,“在体验中显现出来的是生命,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所要返归的最终的本源是生命。”33纪录之眼“第二次目光给予”世界,沉沦在暗冥中的世界进入了敞开之域出现和涌现,澄明的光线透视入遮蔽的世界,“不在场者”由锁闭变得纯粹地可感知。光线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它要为生命而燃烧,“灼热闪耀,在灼热中点燃了一切涌现者而使之达乎显现”。34当代中国的个体纪录实践将生命意识“充盈”进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无声意蕴和深层的宇宙精神惊异地“映射”入我们的心灵。就像生命之初第一次面对世界一样,纪录但不占有。纪录和世界互为敞开,但我不拥有。生命精神是纪录的基点,是纪录成为纪录的东西。季丹说,纪录片拍的是人,我们也是对人的生存感兴趣才去拍。可是同行谈时,他们谈的更多的是技术上的、资金上的东西,但谈‘人’本身却很少,所以没法交谈。35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纪实与表现等等不懈争论了上百年,但我们恰恰忘记我们从那里出发。生命不会完善,纪录的人为性注定就是一种完善,而这恰恰使我确信我存在。纪录“凝视”的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和延续的漫长历程。

参考文献

2 林旭东、陈虻《<生活空间>,一种纪录/媒体实践》,《读书》 1999年第5期。

3 《被发现的女性视角——李红、李晓山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209页。

4 《个体化写作方式——吴文光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3页。

5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21页。

6 陈为军《关于<好死不如赖活着>》,《艺术世界》2002年第10期。

7 朱传明《那些我愿意注视的人——关于我的两部纪录片》,《艺术世界》2002年第12期。

8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序言》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4页。

9 胡塞尔《<笛卡儿的沉思>第五沉思》,《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79页。

11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版 第108页。

22 参见让·米歇尔·西蒙《另一种视线中的小偷》,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像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年版 375页。

24 吴文光《女性和DV摄像机》,http://www.artboard.net/

25 尹岩《弗·特吕弗其人其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26 《甘小二访谈:我想拍人的软弱》,《艺术世界》2003年第4期。

27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引论》,《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 1997年版 第866-867页。

28 《从“彼岸”到“此岸”——蒋樾访谈》,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三联书店 2003年版 第111页。

29 于文华《从此岸到彼岸——蒋樾采访录》,银海网。

3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年版 第145页

34 海德格尔《如当节日的时候……》,《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65页

35 《三个纪录片人的幸福生活》,《南方周末》 2003年4月3号。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个人、社群与道——古代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发布时间:2023-07-27
&quot; 在中国传统中,典型的儒家思想者是那种具有深沉的历史意识、娴熟的琴棋书画艺术技能以及对政府日常事务深切关注的地方学者-官员。如果将哲学宽泛地定义为由洞察力方面的训练有素的反思而形成的教言,那么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境况的观察与......
犹太人的批判性精神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13
犹太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民族,又是最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遭遇数次大流散、大屠杀的犹太人,以占世界0.3%的人口,培养出了19.1%的诺贝尔奖得主[1],以及众多商界、政界、思想界、人文艺术界的精英。犹太人为什么这样优秀是人们热衷的问题,答案包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强烈的危机意识,甚至优良的基因,等等。而本文将试图从批判性精神这一角度,解释犹太民族的成功特质,分析犹太民族的批判性精神产生的.........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20世纪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大焉!欣逢世纪交替,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演变轨迹作一番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跨入21世纪。 演变之......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8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ldquo;姿态&rdquo;、逻辑方法、真理的标准、知识的产生机制予以重新认识和确立。......
对话与融合:德国批判理论之思与中国当代文化批评之探
发布时间:2023-01-24
一、在文学和社会之间李莎:从您早年的研究来看,当代文学和西方现代性理论悉入囊中。您曾经说,当代中国文学都是按全集一网打尽,赵树理、汪曾祺、路遥更是笔下常客,而像卡尔维诺、艾柯、昆德拉、萨特、加缪、策兰等人也常出现在您对时代症候的参照之中。首先,请您谈谈这些文学经验对您日后文学批评的视角有哪些影响?赵勇:与做文学理论研究的许多同行相比,我可能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关注要多一些,以前是一种喜好,后来则成了一.........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nbsp;(1)
发布时间:2022-12-17
提要 考察&ldquo;超越说&rdquo;、&ldquo;冲撞说&rdquo;和&ldquo;皈依说&rdquo;,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指出文化不执泥于理性积淀,感性对理性的超越以及个体对繁体的冲撞总会遭遇存在的界线,文化批评又不可能终止于&ldquo;超验的神性&rdquo;。最后暗示美学与文化批评需......
浅析纪录片创作的“常熟现象”
发布时间:2022-08-09
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
现当代文学批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17
摘要:早在4700年以前我国已经产生了饮茶的行为活动,在这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通过自身发展以及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逐渐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并且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内涵。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涉及到茶文化的作品比比皆是,通过茶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融合达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本文立足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通过对茶文化背景之下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发展。关键词:茶文化.........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ldquo;实践&rdquo;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论&ldquo;实践&rdquo;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论&ldquo;实践&rdquo;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内容提要:面对当代中国美学抉择的严重困境,本文认为应从&ldquo;人生&rdquo;(实践)的维度建构当代美学即&ldquo;人生美学&ldquo;或&ldquo;......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29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中国哲学思想批判 一 春秋战国动乱550余年,其间战火连绵,诸侯争霸,生灵涂炭,人民遭殃,社会长期处于兵燹和混乱之中。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将首都从......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1)
发布时间:2022-09-01
【 内容 提要】当代 中国 文论的变革 发展 ,凸显了&ldquo;文学是人学&rdquo;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ldquo;文学是人学&rdquo;的......
当代中国媒体话语中的战争隐喻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9
在现代学术视野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话语现象,甚至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手段。(LakoffJohnson,1980;Kuhn,1970:128)。在所有话语领域中,有一个几乎无所不在的隐喻,这就是战争隐喻。在当代中国话语中,战争隐喻构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弥漫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育、医疗、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见LakoffJohnson,1980;Warren,.........
国学热现象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6
儒学是国学的主体与发展基础,且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国学并非只包含了中国文化,还承载了文明历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国学热现象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国学热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具有密切关系,国学在经过一系列发展和变化后,逐渐以现当代文学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且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国学热现象对我国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2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文学批评作为文艺评论的内容之一,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就目前的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正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并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此来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文......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
再论当代中国的判例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笔者在1987年出版的拙作《比较法总论)一书中论述过当代中国的判例问题。①1992年又在《中国法学》杂志上就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②主要观点是:中国不应采用判例法制度,它不适合中国现行政治制度;中国并没有长期和牢固的判例法历史......
麦金太尔的现代道德哲学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麦金太尔以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闻名于世。现代道德哲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德主体理论、价值理论和规范理论。在麦金太尔看来,现代道德哲学的这三个部分都存在根本的错误:道德主体理论的错误是自我的个人化,价值理论的......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2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中国批评 失语 文化语境 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ldquo;失语&rdquo;尴尬......
中国楼市当前个别地区“断供潮”现象
发布时间:2016-05-04
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文,为您提供参考。 其实,断供并非现时段才发生的新现象,它是与按揭购房伴随而生的。只不过在国民经济处于稳定上升时期,发生的机率较少而已。现阶段,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开始放慢增速,商品......
论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策略(1)
发布时间:2023-01-22
引子:纪录片生存困境及原因分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从95、96年起,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进入低迷困境。首先是人们热情不再。正如老子所言,&ldquo;反者道之动&rdquo;,纪实主义在形成浪潮并达到一种颠峰状态之后,逐渐走向......
现当代文学中疏离文本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要:从现当代文学产生以来,几经波折与坎坷,路过了春光明媚的照耀与暴风骤雨的洗礼,终于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晴朗的天。当代很多作家、学者也都热心投入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因此,使现当代文学上升到了又一个高度。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发布时间:2023-03-14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提要] 考察&ldquo;超越说&rdquo;、&ldquo;冲撞说&rdquo;和&ldquo;皈依说&rdquo;,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指出文化不执泥于理性积淀,感性对理......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对现当代文学中的儿童现象分析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摘 要:现当代儿童文学以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依据,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我国的儿童文......
纪录的视角:教师实践共同体知识获得机制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纪录最初来源于瑞吉欧的教育实践,它作为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工具,获得了成功和赞许,也成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机制层面,探讨在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中如何利用纪录为工具来获得默会性知识的过程,新手教师......
关于哲学研究中心转移的现代理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29
&quot; 【内容提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哲学研究偏好,我们把这种哲学研究偏好的迁徙变化,称为&ldquo;哲学研究中心的转移&rdquo;。在哲学史上,哲学研究中心经历了两次转移,第三次转移&mdash;&mdash;以创造为哲学研究中心的时代已将来临。探讨哲学研究研究中心转......
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笼统艺术在俺们的概念中是比拟模糊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古代艺术衰亡的时分,笼统艺术根本上是古代艺术的代名词,泛指一切非学院的作风,变形的、表现的、非客观的,都可以概括在笼统艺术中。这个观念到如今还没什么变化,在普通......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 近来,本人阅读了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的诸多论文。总的感觉是莫衷一是,唯一的结论是:与其直接探讨个人是否是国际法的主体,不如先对作为我们探讨基础的探讨&ldquo;姿态&rdquo;、逻辑方法、真理的......
贡斯当现代个体自由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01
【摘 要】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提倡者。这一判断忽视了贡斯当对个体自由的复杂思考。贡斯当认为个体自由是现代人自由的主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贡斯当并没有因为个体自由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而忽视个体自由......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4
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其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尽管有的书写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好的还是出现了很多;有的写得很有学术个性,而有的作为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如此,我还想从一名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和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眼光......
理性批判与现代重建--汉语世界的文化现代性问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另人高兴的是,前些年的那场&quot;自封为王&quot;,围绕着&quot; 现代 性&quot;与&quot;后现代性&quot;之间紧张关系所展开的与其说是争论,毋宁说是争吵乃至争骂,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被明智之士以一句轻描淡写的调侃&quot;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quot;,而不了了之。如果说这场争......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7-14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近年来,资本逻辑批判研究热潮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辩证地认识资本逻辑、利用资本逻辑、规制资本逻辑,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逻辑批判应当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的重要切入点。一、资本逻辑的客观存在:当代中国资本逻辑批判研究兴起的现实基础马克.........
纪录片中的河南形象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5
[关键词]纪录片;河南形象;文化符号;市场化 一、以&ldquo;河南&rdquo;&ldquo;河南人&rdquo;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概述 域的自然风光,或介绍民风民俗、社会风貌的纪录片(见表5)。六是舞台纪录片。舞台纪录片指的是记录舞台现场(唱歌、跳舞、戏剧、曲......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21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
浅析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0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中国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何有效的向世界传达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消除世人的疑惑就显得越加重要了。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ldquo;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
我为什么要批判后现代主义
发布时间:2023-03-15
&quot; 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见解:20世纪乃是批评的世纪。单从一波接一波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夸张。从上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到上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新结构主......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发布时间:2023-04-28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现代审美观与日常生活批判 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角度说,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关于批判与借鉴: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quot;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客体论和主体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没有人会否认题材对于一部纪录片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会很谨慎地讨论这一话题,因为题材之于纪录片的成功,由于创作者的不同会有很大的不同。越是普通的题材就越能体现出创作者的功力,但是有时候许多创作者都努力争着去拍同一......
“三个代表”的实践主体刍议
发布时间:2023-06-23
【原文出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原刊地名】杭州【原刊期号】200206【原刊页号】12~14【分 类 号】D2【分 类 名】中国共产党【复印期号】200303【 标 题】&ldquo;三个代表&rdquo;的实践主体刍议【 作 者】石国亮【作者简介】石国亮 北京师范大......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断裂 反思 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ldquo;现代性&rdquo;是20世纪后期西方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ldquo;现代性&rdquo;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ldquo;现代性&rdquo;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
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问题,自然,对于它的追求和确认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彰显。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批评“方法论热”的出现、文学的自主性观念的确立,尤其是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曾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并表现出在当代视域中的较为积极的建构倾向。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总体上而言,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却呈现出一种颇为严重的缺失局面。在当下,我们需要.........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 早在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mdash;2020)》,该规划将首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为&ldquo;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rdquo;。宜居的城市环境不仅包含城市自然和物理环境建设......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视野和文学性思考能力,从而建立系统性知识结构。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文学思......
个体化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教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当代中国农村宗教的发展是个体化发展的一种体现方式,中国农村宗教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给予农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农民通过宗教信徒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生活的乏味空虚。但对于......
批判与自我批判
发布时间:2023-07-13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议沦文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思维能力跟不上,再好的文笔,再完美的章法结构,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现今议论文写作当中,部分学生为了证明自我观点而故意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把不利于自己的观点遮......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0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18
论文 关键词:文化批判;理性;价值取向;技术理性 论文摘要:文章以20世纪的西方批判理论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了生活世界理论派、人本主义批判理论派和后 现代 主义派各自的文化批判理论在发现文化危机,认真反思各派......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由“中国好声音”现象看我国当代声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ldquo;中国好声音&rdquo;栏目自开播以来,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该节目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了一场音乐风暴,极大地唤起了广大群众对音乐的热情。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很多学生痴迷于这档栏目,并将&ldquo;中国好声音&rdquo;栏目所塑造的明星......
现代性业已耗尽了批判意义吗?
发布时间:2023-03-27
&quot; 摘 要 本文借用哈柏玛斯关于文化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对比,说明现代性不仅不同于单纯的现代化,并且由于文化现代性具有反思与自我正当化的基本特色,现代性内部其实涵蕴着丰富的批判能量。从一个有限的意义上说,这种批判性格,在......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ldquo;文学是人学&rdquo;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ldquo;文学是人学&rdquo;的命题,......
当代中国法治实现模式之选择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法治国家内涵阐述,以及对实现法治的国家推进模式论、社会模式论和折中推进模式论的分析,得出我国的法治监视模式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应在国家的主导推动下,利用社会的其他力量,积极利用外部的有益影......
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一个范式(1)
发布时间:2022-11-08
1981年,84岁的宗白华的第一本文集《美学散步》出版,其飞扬灵动的文笔和深湛的哲思迅即震惊了中国美学界。其实,《美学散步》只不过是宗白华思想的冰山一角。1994年,《宗白华全集》整理出版,宗白华的思想主体浮出水面,我们这才看出里......
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 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 文艺美学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 &mdash;&mdash;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 我国当代美学研究在引进、......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9
【 标 题】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英文标题】The Present Aesthetic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CHEN Chuan-cai【 作 者】陈传才【作者简介】陈传才(1936-),男,广东普宁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2-12-20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世纪回眸: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20世纪已成过去,此时对其间所发生的&ldquo;哲学&rdquo;事件及其意义进行一番回顾审视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ldquo;中国哲学&rdquo;的未来开展......
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2-11-17
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一、对刑事实证学派的批判 (一)对犯罪原因论的质疑 新派学者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得出犯罪的原因在于人类生物因素、自......
谈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发布时间:2022-07-21
谈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谈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谈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文章 来源 关键词:审美意识 自然的人化 比德说 畅神说 论文摘 要:作为中国美学多元发......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黄念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文化思潮更趋多元化。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九十年代渐趋兴盛的后殖民主义等各种理论相互影响,构织了一幅多元化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景观。这是一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关键词:慕课;中国现当代.........
中国市场营销者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6
接到《销售与市场》管理版&ldquo;重启增长之路&rdquo;的约稿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当我坐在电脑面前时,却发现除了用一本书,几乎没有办法用一篇文章概括地回答这个问题。进而我发现,面对低迷的、被动挨打的传统经济和处于......
简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发布时间:2023-02-02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
论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发布时间:2023-02-21
内容提要 批判性和现实性是包括&ldquo;文化研究&rdquo;在内的诸多学科领域的关键词。文化研究中的&ldquo;批判性&rdquo;和&ldquo;现实性&rdquo;有着复杂的理论分歧,审视两个概念的多义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语境中的文化研究。具体而言,&ldquo;批判&rdquo;的内涵极其多样,体......
纪录片“纪实”特性的重新考察
发布时间:2016-05-31
早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就用叙述智慧衡量史学实录的思维和才能。如《三国志魏书》赞扬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不虚美,不隐恶,保持中立,不做评价的实录大概就是指最早的纪录。 按......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ldquo;现代性&rdquo;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
国家公务员招录歧视现象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文章 分析 了公务员招录歧视的种类,提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解决公务员招录中的歧视性问题 。 【论文关键词】就业歧视;公务员招录;原因与对策 国家公务员招考是国家选拔从事公共......
纪录与虚构(之二)(1)
发布时间:2022-10-19
新纪录电影&rdquo;:主张虚构的纪录片 威廉姆斯认为,&ldquo;新纪录电影&rdquo;作品&ldquo;尽管丰富多彩,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满足了部分观众了解现实的渴望,这些观众表面看来对好莱坞故事片非常满足,事实并非如此。影片《巴黎在燃烧》(这是一部广为人知......
纪录与虚构(之一)(1)
发布时间:2022-11-20
常言道:&ldquo;知过去,晓未来。&rdquo;在这个意义上说,预知未来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研究过去和了解现在。古人云:&ldquo;惟智者能以往知来&rdquo;。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人类历史上的先知先觉毕竟屈指可数,而且他们的预言往往如同天书,令吾辈缺乏......
“三个代表”与科学实践观
发布时间:2023-02-08
&ldquo;三个代表&rdquo;与科学实践观 胡锦涛同志指出:&ldquo;&amp;lsquo;三个代表&amp;rsquo;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rdquo;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ldquo;三个代表&rdquo;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刻理解&ldquo;三个代表&rdquo;的科学内涵......
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27
广大朋友们,关于&ldquo;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rdquo;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观点: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把审美活......
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发布时间:2022-12-11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ldquo;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rdquo;,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中国美学多元发展格局中的一种新理论,实践存......
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
发布时间:2022-08-1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ldquo;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实践存在论美学&rdquo;,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中国美学多元发展格局中的一种新理论,实践存......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要:对人类男女两性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受西方近代女性解放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女性主义色彩鲜明的相关作品。《李双双小传》就是其中的代表。笔者试图以该作品为案例进行分......
中国电视剧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12
1前言 根据中国电视剧创作题材在时间线上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近现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和现实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时间段里,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语境,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冲突会使电视剧的悲剧性表现出不同的审美......
浅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02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刑法论文:浅谈刑事实证学派之批判,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论文摘要:刑事古典学派以意志自由的先验性假设为前提,在刑事责任上坚持道义责任论,在犯罪论领域坚持客观主义,在刑罚理论上坚持......
关于《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quot; 论文摘要:从广西高职高专&ldquo;现当代文学&rdquo;现状调查结果入手,归纳其现状情况,分析挖掘形成现状的原因,根据文学课特性和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理解,提出&ldquo;现当代文学&rdquo;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可行性对策和措施。 论......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22-11-30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我们的留学生活》和它的制作人张丽玲近来因有报刊指其&ldquo;作假&rdquo;而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榜上。这其中的琐碎是非不是我们关注的,但是......
浅议审判实践中有关合伙债务清偿的几个问题(1)
发布时间:2013-12-17
合伙债务纠纷是民商事案件主要类型之一,正确解决合伙债务纠纷,需要均衡多方面当事人的利益。如何合理确定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及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是司法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合伙债务纠纷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出多......
浅论当代社会以瘦为美审美现象(1)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ldquo;以瘦为美&rdquo;的审美标准,在当今社会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吼着减肥的声音,其中不乏那些本身体型就不胖的女性,可是她们依然热衷减肥,甚至有人因减肥而影响了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初步探求&ldquo;以瘦为......
WTO农业谈判与中国农业政策实践(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发达国家每年的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高额补贴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得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首先取消农产品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尽快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农业问题上......
中国纪录片的成长和萎缩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许多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1年的《望长城》,而在另外一些人心目中,中国新纪录片的上限是1990年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这实际是两条不同的线路,我们都要去追溯。 在某种意义上,《望长城》成为中国第一部最......
当代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刍议
发布时间:2016-03-01
&ldquo;审丑&rdquo;现象出现在传媒文化中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公众的认知和审美有着巨大的改变。针对这一现象,从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范畴、审美意象等关键词入手对其进行分析,试图从学理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发布时间:2022-07-27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会员资料) [提要] 考察&ldquo;超越说&rdquo;、&ldquo;冲撞说&rdquo;和&ldquo;皈依说&rdquo;,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
电影中声音的出现对纪录片产生的影响(1)
发布时间:2023-07-25
内容摘要 但是声音在电影中出现了,在有声片初期,人们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有声的语言上,剪辑的节奏被打乱的一塌糊涂,默片时代的镜头语言体系被搁置一边。 声音的出现打破了默片时代的平衡。在有声片初期的几年里,几乎是语言主宰了画......
个体文化时代及其批评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7
一、文革后是个体文化 文革后中国存在一个文化上的转型,也即由群体本位文化向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所谓群体本位文化就是中国传统体制之下的以长老、家国为中心的一种文化形态,而个体本位文化是在开放的条件之下以个体为本位的一种自体......
诌议基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6-03-15
清华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ldquo;诺贝尔科学奖意味着最高端的创造力.中国现今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摧毁.&rdquo;创造力来源于对现有事物认识上的质疑和不满,思考的独立性、批判性、想象力都是创造力的源头.高中物理教学中知识的灌输、......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学分学时的安排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均为3学分,需一学年共54学时来完成,不可谓不重要。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关键字: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一实现理性归纳与感性分析的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史类,文学.........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人间喜剧》的艺术力量
发布时间:2023-06-12
文学的价值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对文学的研究可以是多角度的,但对现实批判主义艺术力量进行独立研究的却很少。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生活状态的不同,现实批判主义所表现出的特点有所区别。而......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发布时间:2022-12-21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一、绪言 一方面,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须以证据为根据,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以及最终对案......
当代我国社会中的病态心理现象及其消解
发布时间:2023-06-20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转型时期,人们在分享现代物质文明和文化成果的同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主体诉求等正趋向多元、多样、多态和多变,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极少数人出现了精神迷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