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融合综述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融合综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3:44:2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融合综述
时间:2023-08-05 13:44:27     小编:

一、“法治”与“德治”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经济关系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方可使国家长治久安。所谓法治,简单地说,就是主要依靠一整套刚性的法律制度、法律法规来维系秩序的治国方略。他首先是建立一整套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并依靠国家机器来强制推行。

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是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必备条件。他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不是寄希望于人们内心的自觉,寄希望于社会的道德教化,而是靠外在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强大威慑力来强制人们不得不这样做。法治模式毫无例外地都要有立法、司法和执法诸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法治所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仅仅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法大于人,这是法治的基本特点。所谓德治,指的是主要靠统治者品德的影响力、良好的社会教化及爱利民众的政策而推行的政治。在这种政治条件下,社会的统治者通常都是道德的先觉者。他们靠自己对于社会之道的领悟,靠爱利民众的行为,靠对于大众的教育熏陶,来赢得民众的心,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一部人类法制史已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们,历来的统治者在立法时,总是努力地把一个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挑选出来,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

从这一点来说,统治阶级的道德不仅是立法的基本原则,许多法律规范也是由道德规范转化而来,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道德。“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又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二者范畴不同,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法律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础。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的规范,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人的行为来讲,道德主“内”,法律主“外”;对于抑制人的犯罪来说,道德治“本”,法律治 “标”。“依法治国”,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避免了随意性、任意性,保证了国家社会生活有秩序进行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以德治国”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种强大的约束力量。

“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二、中国历史上“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和发展,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其“德主刑辅”、“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不无关系。“德主刑辅”的思想肇始于周公的 “明德慎罚”,孔子则明确地把德治放在第一位,把法(刑)治放在第二位。他倡导“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用政令来管老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于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礼教来制约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

儒家面对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诸侯相残、强凌弱、诈欺愚、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总结强大的商朝何以灭亡的经验教训,认为天命不可恃,惟有敬德才能保民,惟有敬德才能保天下。他们看到了民心向背对于一个政权的决定性作用,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亲戚衅之”的思想,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行德政则得民心,行暴政则失民心。因此,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意思是说,统治者如能把德作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和原则,那么,国家的秩序就会像天上的星体那样有序而和谐。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主刑辅”思想,突出强调实施德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实行德政,重礼仪教化,方能统一天下。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然而,儒家也并不是不要法治。

孔子讲为政要“宽猛相济”,其中宽包含有德治的内涵,猛则主要指法治。既“隆礼”又重法的荀子,主张先礼后法,先教后刑。(《荀子 •富国》)董仲舒用阴阳学说阐释“德主刑辅”思想,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汉书•蓝仲舒传》)因此,要“大德而小刑”。(《春秋繁露•阳尊阳卑》)至此,“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的指导思想。以后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的主张,如王充的“文武张设”;李世民的“明刑弼教”;韩愈的“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康熙的“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主刑辅”的思想。而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则表明“德(王道)主刑(霸道)辅”的思想已转化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并且,历史还告诉我们,只有德法结合,法礼兼用方能长治久安,以成永业;凡是只用德治或只用法治的王朝,都走向了衰落、灭亡。唐初统治者从隋朝败亡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提出以礼为本,礼法并用的治国方针,不仅十分推崇儒家的治国之道,把仁义看作治国的根本,而且也非常重视法律对政治制度的保证作用,提出“法为政本”,“安民立政,莫此为先”,且立法宽平,执法严格,从而呈现“贞观盛世”,李世民被奉为一代明君。战国时期的鲁国和齐国单纯用“德治”,很快被吞并;秦朝统治者实行严刑苛法,轻罪重罚,以法为教,禁绝百家.且君主独掌权力,对政务决策实行“独断”,则二世而亡。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在治国安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并于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注意用革命理想和高尚道德教育人民,形成了革命、健康、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民主、法制不断发展完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把它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强调要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一步走向成熟完善。

三、西方“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西方“法治”传统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主张“法治”优于“人治”。在古希腊主张“法治”的哲人们看来,是否实行“法治”关系到人是否为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伦理学问题。柏拉图说,“人类必须有法律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

”这一思想不仅为亚里士多德所继承,并且还获得了进一步的展开,成为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的根本性理由。“由法律进行其统治,这就有如说,惟独神抵和理智可以行使统治;至于谁说应该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人若没有法律就是最坏的动物。”苏格拉底对“守法”绝对性的强调也同样以一种坚实的伦理论证为基础,这就是人的道德责任(包括人的普遍责任、法与个人之间的相互责任以及个人对自身自由选择所应承担的责任)。发端于古希腊的“法治”之所以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根于一种具普遍性和根本性意义的道德基础之上。

同时,西方的“法治”还以道德为其内在的价值准则和目的追求。亚里士多德指出,“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忠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因此他强调法律应当实现正义、美德和幸福各项原则;倘若法律违背了这些原则和目的,那就不可能有“法治”,这是其主张“法治”的前提和精神动力。这些‘构成“法治”之内在价值准则和目标的道德原则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还只是以“自然正义”(它高于“法律正义”)的名义出现,到了后来的斯多噶学派那里,它们便变成了“自然法”。

自此以后,“自然法”作为西方延绵两千余年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其“法治”追求一以贯之的价值准则和精神动力;而“自然法”就是道德法,就是不同时期西方社会的道德理想。西方传统高度强调法律的功用与独立性,对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促进和配合似乎不如古代中国这般自觉与重视,但其久远的“法治”传统显然与该社会文化长期的道德支持密不可分,一个很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因素是有关“守法”的道德观。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这要求的真正落实则必须有全社会的道德支持;而在西方传统中恰恰随处可见这种对于“守法”的道德支持,从前达古希腊柏拉图的名言(人类必须有法律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到近代法国的孟德斯鸿将“爱法律”作为“国民公德”的核心,都无不表明了这一点。这种伦理传统与西方人对“自由”和“自主”、“自律”的理解密切相关。

从古希腊开始,多数哲学家们都认为,“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人“自主”地决定行为与自己立法自己遵守(“自律”);这种“自由”、“自主”、“自律”观即是“法治”背后的伦理学含义,也是社会给予“法治”的最好的道德支持。也正因为如此,古希腊人经常以有法制而自豪;相反,“无法制”则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因为在希腊人看来,那意味着人缺乏自主、自律和自由,意味着人类将沦为兽类。而苏格拉底对“守法”绝对性的强调也同样以一种坚实的伦理论证为基础,这就是人的道德责任(包括人的普遍责任、法与个人之间的相互责任,以及个人对自身自由选择所应承担的责任天也正是以这样一种道德观为基础,这一代圣哲才为了自己心中的“守法”信念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西方的“法治”之所以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获得了社会广泛的道德支持。

列宁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的国家往往具有牧师和刽子手两种职能。所谓牧师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宗教来约束人的内心活动;所谓刽子手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法律对劳动人民实行专政。宗教是神化的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观念的宗教化、神化。剥削阶级用神的力量来宣传和推行自己的道德观念。

在一定意义上说,宗教既是“神治”又是“德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由政府来推进道德建设。大体上有两种做法,一是由国家制定统一方案、政策和设置专门机构,统一进行德育管理,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家采用这一方法;二是由国家制定政策,仅仅规定德育的目标。至于具体的道德教育工作,则由相关机构、部门根据对象与工作性质,自由实施,不作强行规定。

美国、加拿大、北欧一些国家采取这一方法。

四、法治离不开德治,德治也离不开法治

综观古今中外,可以发现,法治与德治的相互结合既是时代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一切社会均应采纳的有效治国方针。法治离不开德治。法治的源头是德治,人类绝大多数法律规范都是从道德规范中提炼出来的,良好的法律源自良好的美德。法治能否奏效,归根到底要看是否得到人们的内心认可,法律不被尊重和认可,那就徒具形式。

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其覆盖面又广于法律。道德在人类社会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其他一切社会规范莫不受道德规范的制约,法律也不例外。法治是保障规定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大法,规范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与行为的底线。

它的建立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这个基本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好不好,首先取决于它的根本出发点、总的指导思想。在古代,法律规范体系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其伦理道德也同样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故而两者本来就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

对于维系社会秩序来说,法治是基本的。道德对于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作用是法律所不可替代的。因为法律规范再多、再严密,也还是会有漏洞,法律永远不可能对人们所有领域的所有行为都作出规范。在法律没有规范的领域就给人们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只有当人们深刻的领会了法律背后的道德精神,并将之化作一种信念和品格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任何时候都不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害之事。实际上,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的、大量的事情并不是靠法律来调节的,而要靠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社会舆论、道德教育等来调节。人们有了伦理道德的规范和道德习惯,守法意识也就增强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少了,社会也就更安定、更美好了。如果不讲德治;势必会形成这样的局面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道德的素质都很低,每个人都在想着挖国家的墙角、钻法律的空子,每个人都想着损人利己,这样违法犯罪案件自然就会大量上升,违法之事层出不穷,管不胜管,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

要治理好这样一种人们道德水平和素质普遍低下的社会,社会治理成本必将是极其巨大的。无论什么样的法律,都是要靠人来建立、靠人来执行的。越是完备的法律,越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建立和执行。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好的执法者,也不能起到好法律的实际作用。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个朝代,同一部法典,有的人执政国家就安定,有的人执政国家则混乱。这种情况说明,法治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执法者。高素质的执法者的造就是离不开德治的。如果执法者也同样想着挖国家的墙角、钻法律的空子,想着损人利己,那么,他就不可能严格执法,秉公办事。

在这种情况下,有法就等于无法,甚至法律会变成少数人谋取一己私利、欺压民众的工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道德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但往往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表达方式。德治是一种柔性的治国方略,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主要靠社会教育、风习环境熏陶、道德榜样感染、社会舆论监督以及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内心信念;它调整的多为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信念,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

它长于劝善,短于制恶。而法制则以其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手段的不足:通过立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来推动道德建设。

先秦时期的韩非子曾经特别指出这一点。他说,一个不肖之子,父母的疼爱教管、师长的劝诱、乡党的舆论批评都对他不起作用,只有官吏带着绳索镣铐来要惩治他的时候,他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慈母有败子”的现象说明了德治的局限性。只讲法治,则无以劝善;只讲德治,则奸徒不惩。

如果道德规范不能扎根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就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对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关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管理 德治 法治 结合 论文摘要: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
论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依法治国,具有丰富的内涵。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关键词]依法治国;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
谈努力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相互结合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统一起来。实施依法治校要树立和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观念、依法行政观念;做好法制宣传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完善工作和......
当前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关系论证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 我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向着法治化方向发展,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能够有效促进两者的互动,提高我国法治化进程。本文论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
浅谈以人为本与以德治国
发布时间:2022-10-13
" [论文关键词]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德育教育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人为本是要以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为本,是要以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先进技能的人为本,是要以富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人为本。以德治国是要积......
论国际法与依法治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内容论文摘要: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应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和学习、充分运用国际法,但是实践中对国际法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认识还是亟待加强;学习和运用国际法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在依法治国中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几个......
浅谈“以德治国”与高校德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以德治国 高校德育 论文摘要:“以德治国”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是我党关于道德建设思想的概括和提升。“以德治国”的提出,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地抓好高校德育,是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
浅析依法治国理念下的依法治村
发布时间:2023-0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一半以上,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依......
浅析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17-01-17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之源起: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往往成为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 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治权之合法性便转换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而政党获取政权的......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发布时间:2023-02-08
"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统一起来。实施依法治校要树立和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观念、依法行政观念;做好法制宜传教育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及社会......
浅析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明确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 依法治校......
浅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治校方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5
" 论文关键词:高校管理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治校方略 论文摘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的治校方略,分析了依法治校和......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9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对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人民是我国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研究——— 从公民宪法信仰谈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宪法信仰的缺失 从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1976 年后再踏法治征程;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要含义,到十八大审议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在磕磕绊绊的前进时,逐渐探索......
浅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1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梳理及解读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27
全面依法治国与参政党法治化建设的关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同志强调,统一战线“要着力服务......
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强国
发布时间:2023-01-16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强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东汉许慎《说文》:“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D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意思概括来说是:法度,就该公平如水。 也只有公......
依法治国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依法治国与保护不同意见
发布时间:2023-05-26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命题,就是怎么样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来治国,不仅仅是靠制度。法律既有制度,也有理念,又有方法,又是文化。 如何处理好维稳和维权之间的关系,是治国理念的一个重大......
浅析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22-11-23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而作为社会层面的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有力后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传统文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实施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中国传统文化......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3-07-13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论文摘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依法治国”......
略谈以“依法治国”为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7
1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
依法治国视阈下的依规治党问题浅谈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依规治党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法治国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应树立宪法绝对权威和法律至上之信仰,通过法律保障权利的行使和规范权力的滥用,最终实现社......
浅析依法治国与新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一、实行良法之治 2011 年3 月1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两会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法律240 多部,行政法规700 多个,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9 000 多个。亚里士多德认为......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9
论文摘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要在不同的历呼条件下,根据不同的范围,针对不同的对象,充分合理的综合运用“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保持党的选进与纯洁,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保证......
小议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26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他说: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论依法治国:历史自觉与国家治理之内在统一
发布时间:2016-09-0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追求,这就是四个维护: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止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这四个维护是贯穿四中全会政策设计和制度......
依法治国背景下档案法治之管见
发布时间:2023-02-19
1问题的提出 2档案法治在立法与执法上的误区 2.1立法理念上的偏差,造成档案立法的国家为上和权力为上。立法理念是蕴涵于立法这一环节的内在精神和最高原理,它体现了立法者的一种价值取向,是立法者期望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治理国......
法家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 要:先秦法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法治思想最初的萌芽,对于我国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实践有着极大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法家思想;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1-17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标志着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进步。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2-10
那么,一个尖锐和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所确认的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而且在它所处的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了“刀制”和“水治”,(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条第二款:......
浅谈“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30
" 论文关键词:以德治国 高校 德育建设 论文摘要:“以德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治国思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批判与总结,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肩负着......
论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5
关键词: 文明转型;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历史任务 摘要: 坚持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肩负率领中华民族投入赶超式的竞争、实现把中国由落后的农耕文明转变为现代商工文明状态的历史任务决定的,也因为中国共产......
依法治国的应然向度
发布时间:2016-09-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治理国政的基本方式。报告还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这里特指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被写进十八大报......
关于国际法和依法治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8
内容论文摘要: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应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和学习、充分运用国际法,但是实践中对国际法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认识还是亟待加强;学习和运用国际法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在依法治国中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几个......
关于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7
" 1 问题的提出 1.1 道德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不仅我国重视道德教育,外国也同样重视,而且关注的面更广,层次更深。我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曾涉及道德问题,其目的是引导考生思考道德问题。 1.3 学校道德陷入困境。社会处于转型期......
宪法原则与依法治国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要实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正确决策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全民打开新局面,持续......
依法治国:抗争性政治的化解之道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国内知名政治社会学学者于建嵘先生作为游走于中国底层社会的一位政治社会学专家,是“底层研究”的学界先锋,其作品《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一书很好地展现了其“底层视角”的学术解读框架。文章拟从依法治国......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只要坚持做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地实施,维护......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选择的治国之路。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概述 (......
浅谈新时期的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依法治国的发展沿革 二、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体上而言就是党和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不唯权,只唯法。在处理党和国家的一切大小事务的时候,以法律......
谈德治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法治与德(礼)治结合的结果。德治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够实现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关键词 德治 法治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
简析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
发布时间:2016-09-06
法治中国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是在2013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批示中,习总书记提出要把建设法治中国作为全国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 2013年2月24日,习总书记对于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依法治国背景下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大学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依法治国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解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明确了大学生法治......
浅论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 要 法治是国际法治以及一国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中国”理念的提出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治中国的建设既要遵循国际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能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国......
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研究综述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科技与金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两大动力系统,国内外学者就其互动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我国科技与金融耦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针对政府资金、银行信贷、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以及担保等多种融资形式对科技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科......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党校法治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27
一、树立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是前提 党校法治教育中,法律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然而要使法律知识在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前提还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思维是具有一定规定性的思考模式。社......
浅析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基于近代中国“党治国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3
一、党治国家既是历史必然,又有国情需要 封建时期的华夏王朝,逃不过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哪怕是鼎盛的秦、汉时代,中央集权也没能覆盖到疆域内的全部领土。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任何一派军阀都不能组建一个强有力......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3-06-20
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代国家的发源地欧美等国的政治发展逻辑不同,中国本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存在着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一是超大型崛起。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动态表现,是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在社会现实生......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深化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1-07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坚持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 依法治国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邓小平同志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提过依法治国这四个字,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却尽显于他的治国理政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依法......
谈依法治国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在内涵上是相同的,因为法治本身表达了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注: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
依法治国在于弘扬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 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根本在于依宪执政。本文指出要让法律信仰成为全民的理念共识,让宪法精神,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监督权力等都能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
依宪治国与宪法实施的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依宪治国首次被写入中央全会的决定,此前这一表述都只出现在领导人的讲话文稿中。2004年9月,胡锦涛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要先行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深入人心。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从严治党。文章即通过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的关系讨论入手,阐述新时期下从严治党的现实路径。 ......
诚实信用原则是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2-12-06
诚实信用原则是依法治国 诚实信用原则是依法治国 诚实信用原则是依法治国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同时也是我们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基......
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16-09-06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关于依宪治国的几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规范行政权力 行政方面的焦点问题是: 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制下,如何使行政权力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表现为: 第一,行政权力相对司法权、立法权来说权力较大,所以它相对来说更难控制; 这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也有关系,在清以前地方行政......
从宪法的功能谈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现代法治国家,所有的国家权力都由国家宪法赋予并加以规范,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政治活动,都是人权的法律化。宪法对于国家基本权力、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功能。关键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基本权利;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
浅析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中国共产党追逐法治梦的两个三十年 从洋务派的变法图强到孙中山时期的法治是建国方略还是治国方略的争论,从严复提出法治之精制的法治思想到陈独秀和李大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传播,均可窥见中国人寻求治国兴邦......
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03
" 【内容提要】本文从历史角度扼要分析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回顾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确立过程。从四项基本原则入手,说明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区别于资本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以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为内容,论述了社会主义依法......
依宪治国需配套宪法解释
发布时间:2015-07-27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主张后,谈论宪法问题就成了大陆媒体和学界的热点,因这是中共建政以来,首度在规范性决议中明确提出的治国理念。“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依法治国要抓好“关键少数”
发布时间:2015-08-04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
浅谈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07
在有着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和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 建设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文明,其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此外,现代法治确立,还有赖于市场竞争、平等观念、国民教育、基本生活的保障、政治安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可能一......
浅析依法治国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3-06-26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作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
依法治国方略的来龙去脉
发布时间:2023-03-18
发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恢复和推进 对于中国人来说,“法治”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早在春秋时期,以管仲为代表的早期法家,就主张“援法而治”,提出了“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的理念。然而,直到二千多年后,......
浅析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的几点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04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 是对法治认识的全面深化 法治一词形成于13 世纪的英国, 在著名法官柯克与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争论中, 柯克提出法律是国王 的论断, 实质上触及了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 即法律至上。我国古代也有以法治国 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1
1 依法治国的提出 依法治国这一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江泽民同志曾说: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 1996 年3 月召开的八......
子产:春秋时期依法治国的杰出政治家
发布时间:2023-08-04
子产(?―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时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是郑穆公的孙子,子国的儿子。因公子之子称公孙,所以又称公孙侨。 一、众怒难犯 专欲难成 子产学识广博,才能卓著,年轻时就显露出才华和见识......
浅析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辩证关系及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概念考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79年9月1日,彭真在《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现在要依法办事,依法治国,你是领导,不懂法怎么行?这里仅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形势下油田企业合同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7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要是指依据宪法及相关法律来治理国家,处在这一大环境形势之下,油田企业的合同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而随着我国油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经营管理逐渐向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外部法律环境逐渐完善,,对企业合同依法办事、合规经营提出更高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断提升的合同法律风险。鉴于此,在当前依法治国形势下,油田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明晰其中的.........
谈依法治国(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4
25页。)这些限制和干预,很多正是通过部门或地方的规章来实现的。许多规章的制定,就是为了确立对某类交易的许可和审批制度,而这些许可或审批又往往总是与收费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我们历来强调合同自由是相对的,应当受到限制的,但政......
谈依法治国(5)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最重要的内容。法治意味着法律的普遍适用和至高无上;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实施。德沃金说:“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公正的司法,不仅在于惩恶扬......
也谈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在内涵上是相同的,因为法治本身表达了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注:参见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
浅析引领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尊法之威,维护宪法 《管子明法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思。管子强调法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法的形式明确,用法衡量天下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习近平总书记......
慢性宫颈炎的综合治疗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5-08-26
摘要:慢性宫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可以根据病情实际与检查结果灵活采用药物、手术、物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目前常见的慢性宫颈炎综合疗法有LEEP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中西药合用治......
西柏坡:依法治国在这里启航
发布时间:2023-02-20
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时期,面对进京“赶考”的......
依法治国是社会最大公约数
发布时间:2023-02-27
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重要作用。在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他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
石家庄:依法治国从这里走来
发布时间:2023-04-08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这座英雄的城市早在60多年之前,就为共和国的法制建设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新中国的三部大法: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都诞生于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红色圣地。在石家庄......
浅析现阶段依法治国的困境与求索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历史传统因素造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困境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然而中国的古文明却没有孕育出现代法治制度,从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开始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封建王朝灭亡。统治者将封建专制凌驾于所谓的法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在落实
发布时间:2022-12-0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四中全会的主要精神。首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法,整个决定都是围绕法来做文章,如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六项重大任务其次《决定》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全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理航道 护航国家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04
一、充分认识《航道法》颁布施行的重大意义 《航道法》对促进航道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维护社会各界依法使用航道的权益,充分发挥航道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航道法》颁布施......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发布时间:2022-09-20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笔者认为首要的是用法律、法规去规范这种现象。我们知道,后代的模样完全是由父母的DNA所决定,照片中并不含有DNA,故将男女照......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5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
谈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发布时间:2023-05-14
" 论文关键词:以德治校 以德示教 以德育人 论文摘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布时间:2016-09-06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把坚......
浅谈实现依法治国基本途径
发布时间:2023-07-16
建设法制中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党的勺l届四中全会又明确作出了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结合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本人的体会是: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