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味”论内涵的延展

“味”论内涵的延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9 00:27:56
“味”论内涵的延展
时间:2023-06-09 00:27:56     小编:

摘要:“味”是 中国 古代文论中一个独特的范畴。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出发,结合中国 哲学 思想和礼乐制度考察味论的起源。以 历史 为线,勾画“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的延展,注意到“味”与其他概念范畴的联系。在“古代文论的 现代 转换”语境中,是对古代诗性 理论 传统的重新 总结 和评价。

关键词:味;味论;内涵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 方法 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大关心外在物质世界的构成形式,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凭借自己主观的感觉,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领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又 影响 了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传统,既以人为出发点,也以人为终结点。”在儒家看来,人的现实存在就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不断的互动。人把客观对象人化(对 自然 界而言)或类化(对 社会 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开始人化,他的创造性本质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得到确证,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华。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味”论乐,一方面强调乐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体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生命意识。道家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让人由“内圣”达到“外王”。老子“味无味”的观点,将其中一个“味”作为品味、体味、玩味的动词形式使用,强调了味的主体性、主观性的一面,启示人去追求和体验一种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缚的、绝对自由的美感,同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沿着伦理 政治 一体化的方向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据考证中国古代的礼制是始于饮食的。《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度,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饮食规范、仪式、制度。饮食与礼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不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时也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

味论的出现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美”字的训释中凝聚着以味为美思想。“美”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羊大则美。”这就是说,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根据许氏的说法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的感受性。”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中国人一直未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 艺术 ,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 音乐 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所谓“和”,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它既指味道的调和,又指声音的谐调。

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国语·晋语》:“人有甘言”。所谓“甘言”,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它虽然是个贬义词,然以“甘”说“言”,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谓同心之^所说的话,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更是以味来说“言”了。

春秋之后,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说文》:“牛马曰刍,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空器在厨,金银涂饰,其中无物益于饥,人不顾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读观有益,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人们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亦以耐人寻味为尚,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论诗文的是东晋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张平子碑》中说:“《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欤!”当时“昧”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

迨至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在他看来,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经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自然、单纯的文学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刘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学思想,并赋予“味”多重含义。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评“为情而造闻”的诗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厌”,从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 内容 ,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而是“情”。而《明诗》篇称赞“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评价诗文的一项艺术标准,这是“味”的一重含义。在《体性》篇中,将司马相如的骄傲夸诞与扬雄的性情沉静相比较,批评长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赞扬“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味深”较“可味”意思更进一层。其《宗经》篇则提出根深叶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诗文“余味日新”,赋予了“味”另一重含义,就是文学艺术应有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使用“遗味”、“滋味”、“辞味”、“义味”、“风味”等多种概念,用词不同,自然含义各异。虽然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但从刘勰赋予“味”以审美体验、审美魅力、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多种含义,说明“味”所具有内涵的开始扩展,同时反映了齐梁 时代 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

几乎与刘勰同一 时代 另一位杰出的文学 理论 家钟嵘的理论则完全集中在“滋味说”,其理论是诗味论 发展 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来,诗中的义理不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适使诗歌“寡昧”。钟嵘按照诗中蕴含滋味的深浅,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诗人的诗歌成就也不尽相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是钟嵘对“滋味”的内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见,钟嵘的“滋味”可分文、质两个层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钟嵘看来,五言诗之“有滋味”,因为这种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质是指风力,就 内容 而言。这里的诗歌内容已不是儒家文艺学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伦理内容,而是被春风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那样的情景所感荡,或充满凄怨的丰富感情生活的内容。钟嵘提出要“体被文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钟嵘批评“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昧”;“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殆同书钞”的事类体缺乏“ 自然 英旨”;而“巧辨宫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体有伤诗之“真美”。“滋味”这一审美境界,是诗人在生活感受中通过直觉形态的灵感“直寻”获致的。由此可见。钟嵘对“味”的探求比起刘勰更深入文学的本质,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味”的内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

唐代司空图再一次的将“味”作为诗歌 艺术 的精髓,但司空图所说的“味”又不同于钟嵘的“滋味”,是一种“味外味”,一种更为内在,更加难以宣言和指称的“味”。他是这样说的:“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中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要知“味外味”需经过三个层次:首先,对某种具体的味的感知,恰如饮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样;第二层次是对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体悟,它超越各种味之上;最高一层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类诗化深沉的内在精神领域,主体心灵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即品味人生真谛,领悟自然的奥秘,乃至用整个心怀去感受世界,此为味的极致。

“味外味”,前一个味是后一个味的铺垫和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个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诗心,接近诗歌主旨。前一个味具体可感,后一个味需要人们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虚空、无边无际的特点。具体可感的东西描绘多了,或者太细碎了,给人的感觉太粘滞,那么想象的空间不会大,也就 影响 到后一个味的体味。司空图论诗主要从味的两个层面论诗,除了具体可感的、容易体会到的味道之外,还有隐藏在这种“味”之后的更深层的味,主要突出后一个味,这完全不同于钟嵘的从文质两个层面论诗。司空图把诗的“味”提高到更深层次,有“意味性”地和主体发生联系。钟嵘虽然也提到了诗化的“味”,但主观灵性这种深层的开挖远未及司空图,他只是从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诗的味道的香醇来评判诗的质量。司空图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晋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命题的 哲学 滋养,以及前代关于境、象理论的 研究 成果,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以更为深入的探讨。

受司空图“味外味”理论的影响,唐宋以后对诗味的追求开始向淡味、真味、余味发展。对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苏轼“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为仁“诗似澹而弥永”。对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将老子“味无味”思想发扬光大,反对矫情与虚情,人们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价值也得到众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欧阳修称赞梅饶臣的诗:“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愚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严羽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清代王仕祯在与诗友谈诗时也说到“若学陶、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李贽把诗味、诗美与“真”联系起来,在《李氏焚书杂说》他明确指出那些单纯讲究偶对、结构、法度的作品不可能产生诗味(美感),他还强调指出:“岂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说可以说是对味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对“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早在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谈到:“缺大羹之遗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说与此观点一脉相承,表达了人们对淡而有味的文学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诗,不为雕刻纂组之工,而其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说到:“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谓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演绎,虽强调重点不尽相同,实质上都是更为深入的开拓了味的内涵。

除对味的自身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还出现了将味与其它概念范畴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意”与“味”开始被连接为一个词来使用,《伊川先生语》云:“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云烟,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可见宋人对“意味”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 现代 汉语已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清代,联系的概念范畴更为广泛,出现“趣味”、“神味”等与味相关的词组。沈德潜《说诗啐语》曰:“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刘体仁《七颂唐词绎》云:“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沈昌直更为直接说:“乃有一种若隐若现之旨趣,悠然以长,穆然以远,津津焉流连于齿颊间,足以耐人咀嚼,使之历久不得忘者,此则刘彦和所谓‘馀味曲包’者也。味与神相去,实希微之间,故或有以神味并称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经看到“味”与“意”、“趣”、“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细微差别,概念的叠和更能扩展原有概念的内涵,彼此之间互释、互补,使“味”的更具有理论张力和弹性,不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别有一番“味”。

“味”论将追求自然真美与言外至味的审美品质永久性地赋予古代文论,从而使得言说方式的诗意性和审美性成为 中国 古代文论数千年不变的标志性特征。“味”在不同的 历史 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这是由特定时期的 社会 思潮和文论家的生活阅历所决定的。考察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我国古代文论的构建是不无意义的。“味”论既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诗性智慧的自然延伸与发展,又是儒道释文化诗性精神的必然显现与结晶。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及理论形态,既可以是逻辑的、哲学的(如西方文论),也可以是净性的、审美的(如中国文论),无须以中就西、变后者为前者,无须以西方文论为价值取向来贬损甚至丢弃中国文化及文论的诗性传统。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历史地位及理论价值,已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得到确证,已经成为中国文论别无选择的文化“宿命”,并将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语境中,我们应该认真 总结 并重新评价古代文论诗性传统的理论形态及当代价值,以期为新时期的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和运思方式考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议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 企业能力 知识产权能力 论文摘要:当前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含义的界定尚存欠缺。在区分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内涵应界定为累积性知识。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
影响审计理论基础外延与内涵变化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3-04-16
审计 理论 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桥梁。随着 科学 的进步、 社会 环境的演进,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增强,其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一、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 影响 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是指不......
军队会计管理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剖析
发布时间:2023-02-13
军队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与其所处的军队经济环境相适应。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军队会计管理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剖析”会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以前,国家对会计活动是不加干预的。直到184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股份公司......
解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是一部拥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获得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基金的资助。该作品兼顾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及民族音乐学,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做了详细梳理,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既有文人音乐又将音乐文化......
互联网时代涵化理论的延伸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互联网时代,电视在当代大众媒体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后者也因此“培养”了大批忠实的受众。涵化理论虽然是针对电视媒介,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得到了延伸,甚至得以强......
关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洼外延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31
1 前言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己经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同样重要,它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工程技术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
试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3-03-17
"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保障我国高......
年味,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发布时间:2022-10-23
2月,我们迎来乙未羊年春节。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历史典籍中的春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习俗,它们千年相继,或消逝或勃兴,在变或不变中,将上古神州的年味一直延续到我们所处的今天。 那些逐渐隐退的流行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尔雅......
探究内涵命题和外延命题理论对解决直言命题问题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3-03-02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直言命题,又称为性质命题,它构成了亚氏三段论的理论基础。直言命题因为以一元关系为联结关系,因此对于建立在多元关系基础上的复杂命题显得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三段论体系创立之后,引起后来的众多逻辑学家们的关注......
科学理解节能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太阳能灯节能技术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青岛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室华贝尔微电子高频光源事业部 论文关键词: 节能灯 技术品质内涵 外形规格外延 U型管 螺旋管 细管径直管 单端 双端 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 节能灯的,技术品质内涵和外形规格外延。以便照明产业界和使用者,......
论商行为的内涵(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论文摘要】界定商行为的内涵先要厘清其与商人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循环论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历史意义上的商人概念已经泛化,没有首先规定的必要,宜先规定商行为,商人则是为商行为的人。同时,界定商行为还需要联系商法......
科学理解节能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太阳能灯节能技术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青岛法兰克高频率,T5节能灯,螺旋大功率节能灯,U型大功率节能灯,T5转T8,替换型,T5荧光灯 摘 要:本文概括分析了节能灯的技术品质内涵和外形规格,以便能对节能灯有一个科学的概念,正确地推广应用节能灯。论文关键词:节能灯 技......
弗莱的文化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13-12-18
弗莱的文化理论内涵弗莱在《创造与再创造》一文中,曾对文化做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他说:“人不像动物那样直接与赤裸裸地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是生活在他从自然中建构出来的封套里,这个封套通常被叫做文化或文明。”[1][p5] 弗莱此处所说......
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应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障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从内涵发展来看,......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扩展 摘 要:从分析影响大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入手,在时空两个方面拓宽了大坝安全监测的概念,即大坝安全监测应在时空上将影响大坝安全的因......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协调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协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再认识,提出了要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加快推进高等教......
体育教育课程内涵发展思考论文3篇
发布时间:2022-08-28
第一篇1问题的提出河南省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均在2010年前后,以2004版《全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方案中专业必修课如何设置;与国家的培养方案相比较,有何变化;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培养理念等不得而知。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河南省省各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设置情况进行研究,以期能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
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3-02-10
国家义务具有政治性与道德性、自律性与他律性、普遍性与适足性等基本特征则属其内在要求,且国家义务应社会变迁而内含着开放性等特质。本文是一篇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由国家、社会、人权思想变迁的基本史......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随着建筑史的发展,从中可以体现出社会文明与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同地区的建筑是不同地域社会风貌的展现,能够从中发现审美和哲学观念。因此,充分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有助于实现建筑艺术的美学化,提高人们的鉴......
略论警务现代化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三化建设”,着力提升了队伍形象、提高警务实战能力和快速反应决策能力。警务现代化是“三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新的历史条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勇于创新,积极推动警务理念革新、技术革新和工作机制革新,推动警务流程再造,提高警务效能。准确把握警务现代化的内涵、积极探索警务现代化的路径是当前警务改革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之举,也是突破目前警务工作发展.........
美术文化传统内涵论
发布时间:2022-12-27
美术文化传统内涵论 摘 要:美术文化传统在当代美术文化创作中基本体现为模糊的经验性知识,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当代美术文化的良性变迁。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经验性认识的层面上。通过系统的研究梳理,美术文化传......
《红旗谱》的精神内涵新论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论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辨析《红旗谱》的精神内涵。“红旗谱”描写的“二师学潮”等事件,彰显抗日救亡的爱国时代内涵,批评片面的国家主义和利己主义;反思斗争中的盲动和冒险色彩,突出斗争策略和寻求外界声援。 关键词:......
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6
一、信息社会经济学关于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的区分 1.物质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定义。信息社会经济学明确了区别生产力状况的一般标准。认为生产力发展速度或知识能够成为描述不同历史时代的生产力状况的一般化标准。并通过知识涌现速度的快......
几何中的艺术内涵论述
发布时间:2016-01-08
一、垂直线形与水平线形 垂直线给我们的感觉是肃穆、崇高的印象,大自然中,太阳普照,光芒四射。各种植物生机勃勃、昂然向上,以及燃烧的火焰升腾的景象。在隐含的垂直线形中蕴涵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比,一种对自然环境美的象征。所谓......
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16-04-13
“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 由国家、社会、人权思想变迁的基本史实与思想史可知,国家义务与国家起源相伴而生,国家义务为国家目的实现的有效路径,国家义务与人......
论新环境保护法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前言 第十二届中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深入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吸纳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是现阶段环境保护......
城镇化的内在平衡和内涵性的城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7
产业要素的空间集聚构成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土地利用集聚效应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城镇化过程的基本特点,而城镇化发展的三个侧面的变化是内在统一的。文章从城镇化的三个侧面――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特点和内在关系出发,讨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平衡性问题,并以此探讨城镇化发展演进的客观规律;总结了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内在失衡的主要表现,提出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外延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过渡为.........
浅析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必须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教育大众化 高职教育经过......
内涵发展文化?特色塑造品牌
发布时间:2023-03-19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外显为做人、做事的方式,并内化成习惯和传统,规范人的行为,引导人的精神取向。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从建......
知识营销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企业不断改进营销观念,充分重视知识在营销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提出知识营销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知识营销的内涵和特征,并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 发展 方式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
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 要: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集体主义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许多学......
优化课程建设 实现内涵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9
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的生命,也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着手点,是促进优质教育形成与发展的持久动力。昌平区通过加强区级层面的统筹规划,加强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推进课程资源优化,努力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加强课程体系的顶层设......
论科学立法的内涵与诉求
发布时间:2016-09-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十六......
试论体态语的内涵与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29
论文摘要: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与言语交际相伴产生的非言语交际(体态语),不可避免的以其自身的表现形式影响着言语交际的进程和效果。 论文关键词:体态语;社会交际;特点 社会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体态语)的结合。在交际......
浅论《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24
浅论《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无论是读鲁迅的小说还是散文,鲁迅总是将一种复杂的情感埋藏于心中,诉诸于笔端。他对他笔下的客观物象既“哀”又“怒”,既喜又厌,怀疑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这种双重情绪在《朝花夕拾》中,贯穿到了感......
审美与创作论艺术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2-09-19
从古到今,关于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的意思。古希腊文Texvn一词既表示艺术,也表示制作和手工。所谓艺术(Art)一词,源自拉丁文Ars,原意近于技艺之属。大意是指手工、冶铁、外科手术......
论“多次盗窃”的内涵与认定
发布时间:2017-04-13
摘 要 伴随着社会进步,盗窃对象也变得日趋多样,本文以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盗窃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对立法、司法带来的启示,通过对其的正确理解与认知,为社会制定更加严厉、科学打击盗窃提供一些借鉴。......
低碳消费的科学内涵与发展途径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未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同时,我国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转型,消费对碳排放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引导,未来我......
旗袍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3-02-10
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着装,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情趣。自其产生以来,就成了东方服饰艺术的载体。旗袍由最初的少数民族的着装,演化为一个民族统一的服饰,直至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喜闻乐见。可见,世人对旗......
浅谈《论语》孔子“学”之内涵
发布时间:2023-03-31
学在孔子的思想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好学的评价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本人即以好学称于时贤。而在关于六蔽(《论语阳货》)的论述中,学已然是仁矢口信直勇刚等品质固......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13-12-18
“天人合一”的产生及理论内涵“天人合一”思想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置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中考察;它既是一种宇宙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天人关系”始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则始终......
少数民族村寨内涵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涵养文化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功能再认知,即少数民族村寨承载地域文化多样性,是传统物质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传统精神文化的涵养家园,是传统制度文化的源头活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发展面临逐渐被边缘化、趋同化、整......
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方法与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2-10-26
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在规范公共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揭露 经济 违法违纪事件、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和 社会 对国家审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提高审计质量、规避......
高职教育发展要重视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5
"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第一线工作的需要,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 坚持产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层次的差异,有的只是类型和任务的不同。要使高职逐步走向......
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内涵式发展是技工院校当前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是技工院校提升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及特点入手,通过理解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阐明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关键词: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内涵式发展以促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重要途径。制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标准,以培养适应社会.........
试论尼采哲学中的创新内涵
发布时间:2023-02-23
" 论文摘要:在尼采的哲学体系中,“酒神精神”是其核心思想。酒神精神体现于尼采的哲学中并与尼采个人一生的命运紧密相连。 论文关键词:尼采;哲学;酒神精神 一、酒神的涵义 若要了解酒神精神,我们首先要反观古希腊神话,......
论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8
"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职业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最终都是通过课程体现出来,因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校课程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四种模式的特点,并针对“工作过程导向”......
浅论职工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2
在企业中,应根据职工群众的基本的,普遍的载体,具有核心紧密结合的文化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提高员工.........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13-12-18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生态学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10](P8)由于与生态学......
试论教师德性的内涵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要:对教师的“高标准道德”经不住哲学拷问,“底线规范道德”无法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到达卓越状态,如何摆脱教师道德平庸化甚或是教师道德失范等问题,必须追寻教师的德性来源。教师德性之质即爱的德性,包括尊重、宽容、关怀、良心等基......
从称谓内涵的演变看社会意识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时代在变迁,社会文化意识在不断发展,称谓的内涵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演变。在交际中,人们需根据特定的社会规则选择正确的称谓以表明交际双方的关系和社会地......
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方法与发展方向(1)
发布时间:2013-12-17
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在规范公共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揭露经济违法违纪事件、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和社会对国家审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和”的真谛 “仁”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一个公民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奥运会开幕式上“和”的缔造与展示则向世人传递了有效丰富的信息:中华民族一直是胸怀博大、团结友善的......
试论外贸风险管理的理论内涵(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本文着力探讨外贸风险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对外贸风险管理的对象、内容、主体、职能、目标、实现目标的条件与途径等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 风险防范 风险管理 一、外贸风险管理的......
论嵇康《琴赋序》的理论内涵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02
" 论文关键词:嵇康;《琴赋序》;声无哀乐论 论文摘要:嵇康的《琴赋序》有着丰厚的理论内涵与价值。一是对以往音乐题材作品“危苦”、“悲哀”风格的概括。二是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功能观。三是丽藻与情理兼善的主张。 声有......
简述“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
发布时间:2023-03-28
" [论文关键词]创新 发展 改革 自主性 [论文摘要]“创新”一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引起重视到今天,其内涵实现了三次拓展: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创新”到中国内涵的“科技创新”的第一层拓展,又从“科技创新”到社会其他领域“创......
“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 作者概述了“山水秦岭”休闲体育的历史渊源,解读“山水秦岭”的文化内涵,介绍了“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品牌的形成与发展,阐述“山水秦岭”休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山水秦岭”自然资源禀赋为现代城乡居民参与休闲......
文化充实内涵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要: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低年级的学生,大道理懂得不多,能做的事情也不多。我们从班级的布置、黑板上的一句话、学生的一个动作、一句言语,这些小的方面做起,用言行体现他们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发展、自我完善。 关键......
宝沃品质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10
一进入宝沃工厂的大门,一把钥匙的雕塑展现在大家面前,上书“我的梦想就是制造汽车”――CarlF.E.Borgward。今天卡尔・宝沃的梦想在北京宝沃工厂得以延续。3月26日,宝沃汽车在位于北京的工业4.0智能工厂开启了“驭鉴品质智造示范”宝沃汽车BX7TS&2018款BX7车型品鉴会,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品质盛宴。宝沃BX7TS和2018款BX7凭借一脉相承的德国智造DNA和各具特色的产品亮.........
从会计职能角度看会计的内生性和延展性
发布时间:2016-10-26
一、概念界定 (一)会计内生性的界定。普遍意义上的内生性可以定义为影响主体变动的一定范围内的各因素变动的过程,具体是决定或影响主体性质以及组成主体物质存在的各因素总和。会计内生性是影响或决定会计本质的各内部因素以及会计......
依托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27
湖南省新晃县第一中学始终坚持以“德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艺体活校”的工作思路,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模式日渐形成,“教师引领+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依据。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拥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不仅如此,劳动价值论还是对按要......
试论“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背景\内涵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前,许多师范专科学校正在合并或升格为本科院校,“三级师范”不复存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呼唤具有基础教育整体观的教师,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现实也凸显了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了“整合连贯型......
探析爱的教育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3-09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让爱与教育同行,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一、......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内涵论述
发布时间:2023-04-06
0引言 20世纪初,在欧洲乃至世界流行着名目繁多的哲学流派,其中主要有形而上学哲学与传统的实证论和经验主义以及逻辑分析哲学。二者在认识论上是对立的、相互拒斥的。形而上学在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虽然形而上学对于事实无所传达又......
视频内容国际化“五内涵”
发布时间:2015-08-26
作为与电视直接竞争的“先锋官”,新媒体视频网站或者互联网电视,在内容国际化运作过程中,坚守“五内涵”很有必要。 一是“市场主体者”的立场。中国的视频网站,一定是中国市场的主体。这是一个基本的国家立场,而非资本立场,尤......
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分析人的发展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7-27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不同于以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而是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主线,来揭示人与文化的关系以期对文化进行一种整体的、形而上的反思与批判。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要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面临的各种冲突和危机及內隐于其中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困境,这些都成为了解决人的发展的问题的现实诉求。因为人是文化中的人,.........
法经济学的内涵争论及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内容提要:法经济学是上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作为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无疑引导了法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法经济学的发展是多方位的,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主流和非主流两个学派,他......
延展心灵论题中的积极的外在主义和认知颅内主义之争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心灵和认知中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是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论题之一。内在主义认为,心灵与认知不仅不涉及任何外在环境,还独立于任何外在环境。心灵与认知的内容都在大脑内。相反,以亨利・普特南以及泰勒・伯吉等人为代表的外在主义则将心灵与世界放在意义和社会因素的因果联系中来考虑,对内在主义发起了挑战。但是,这种外在主义只强调了意义和内容不在大脑中,并没有足够认识到外在环境在认知过程中的“构成性.........
试析教育理想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3-07-12
" 论文关键词:理想 教育 教育理想 论文摘要:教育理想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其价值观,在对教育现实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以教育的客观事实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为根据,对教育活动的希望、追求和向往。它与理想的教育、教育目的及......
郑州地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提要] 郑州地方高职教育要解决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办学特色不明、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合理、制度体制僵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精神失落等突出问题,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为此,本文结合有关内涵式发展理论,通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分......
《水浒传》内涵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20
《水浒传》内涵探讨 在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中,《水浒传》是一部易读难懂的作品。易读,是因为它有着众多的读者。难懂,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容易产生对立的分歧。《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除了它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丰富的内涵。......
目标新内涵 发展新理念 行动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要〕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创新亮点,主要集中在目标新内涵、发展新理念和行动新举措。目标新内涵包括新设定的硬性指标、新概括的大指标和新拓展的具体指标,发展新理念就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论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内涵(1)
发布时间:2022-08-21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以他独特的艺术魅力连连获得国际大奖,他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小武》、《任逍遥》、《站台》以及最近刚刚公映的《世界》都是以底层小人物为主人公,在一种酷似生活本身的真实画面中展示他们的生活状......
内控制度延伸审计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2
审计组织对内控制度(又称内部管理制度)的延伸审计是以促进 企业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的一种建设性的审计方式。开展内控制度延伸审计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发挥审计帮促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浅论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方式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管理 方式 [论文摘要]对教师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的知识获取、存储、分享、应用与创新的过程。组织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方式是:建立网络教师......
略论商法理念的内涵及适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2-12-21
我国将法律理念界定为可以包含法律精神、原理、意识的丰富抽象概念,而《商法通则》的成立成为我国商法范围的一般法,为商事主体实施者提供了一般性的规范。商事理念则是从《商法通则》的设定中体现出的明确立法理念。商法理念同样体现......
论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2-09-16
"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研究型教学是对现有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它引入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它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创......
试论高职内涵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8
"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占据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质量上,还需加强内涵建设。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从理清办学思路、正确设置专业、重视师资建设、打造品牌特色等来谈谈如何抓......
道路通行权内涵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4
【论文关键词】宪法权利 道路通行权 内涵 论文论文摘要:道路通行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在当代社会对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国外对道路通行权的研究较多,但国内法学界对道路通行权的概念尚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文章在......
强化医院成本管理 走内涵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14
成本核算是 医院 经济 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我院通过不断强化医院成本管理,努力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走出了一条内涵效益型 发展 之路。 1 ......
教师的魅力源于内涵
发布时间:2023-03-27
年轻、漂亮,是令人羡慕的资本;但这个资本,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慢慢损耗。因此,年轻的老师,更要涵润精神、丰富阅历;漂亮的老师,更要修炼气质、丰富内涵。要成为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的老师,笔者认为,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内涵特质和发展趋向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植根于中国国情与实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体现了人权发展普遍意义上的共性,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阶段意义上的个性,具有理念上的超越性与制度上的适应性的有机统一,内涵上的发展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目标上的人民性与标准上的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原则上的普遍性与方法上的灵活性的有机统一。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庭院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通过介绍庭院在建筑中的作用和庭院的特点来阐述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庭院;作用;文化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宫室有垣墙者曰院”。所以“庭院”二......
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3-07-20
在我们这样一个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只有共产党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执政,才能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树立起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
体育教学内容的德育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本研究对常见的体育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以及为使德育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所应有的物质、制度以及情感环境的营造进行了分析,力图为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德育目标提供理......
论在内涵式发展情势中为青年教师营造成长环境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教育管理的注意力已经从扩大学生规模转移到了高水平师资的建设上,高校逐步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现阶段发展存在的压力,从以“人本管理”的思路出发,提出了......
和谐地产的内涵阐释
发布时间:2014-01-07
内容 摘要:和谐 社会 是我国社会 发展 的 理论 基石,本文简单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含义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和谐地产的概念,提出了和谐地产就是制度和谐、产品和谐、价格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地产 制度 房价 ......
探析家风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23-06-18
屈 直在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刘奇葆部长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刘奇葆强调: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优良的家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