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五六十年代的丽江往事

五六十年代的丽江往事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20:16:52
五六十年代的丽江往事
时间:2023-08-06 20:16:52     小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50后”古城人,我有幸见证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五四三二一”保护工程、“2・3”大地震及修旧如旧恢复重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5A级旅游景区等历史变迁。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城居民上山砍柴火、出城割马草、下乡捡粮食、居民养年猪、自制玩具等童年记忆。应该说,这也是“50后”这一代古城人特有的记忆。

上山砍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节假日,古城居民都会上山砍柴。当时古城内还没有燃气,煤炭也还是稀罕物,古城居民取暖、烧水、做饭都要靠烧柴火,而且柴火也得自己上山去找。以前古城居民所需的柴火,多由古城周边山(农)民背进城来卖;进入50年代农业集体化之后,山民再不能进城卖柴。于是,古城居民所需的柴火,就只能靠自己动手解决,利用节假日上山找柴,自然成了古城男女老少齐动员的头等大事。

那时候,古城居民上山砍柴往往是“两头黑”,即天不亮就出城,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每日的行程少则20公里,多则30公里。古城居民出城砍柴路线主要分为东路(团山方向)、北路(白沙方向)、西路(长水文华方向),其中,走东路的人最多。东路又分为上下两路。上路,是出城到了现在的金虹路转台附近开始上山,从莲花山背后翻过“放羊坡”,走过“高老不”后,若想走近一点的,可以在附近的山中砍;想走远一些的,继续往北就到了称为“巨石桌子”、“白沙花园”、“腊日阁”等地方,路虽远些但可找到优质黄叶栗干柴。下路,则是出城后一直沿着丽永公路走,到了团山8公里处,离开公路经过东南边的山村,再走四五公里的山路便到了可以砍柴的地方;也可继续沿公路走到11公里至14公里处,然后上山再走两三公里崎岖山路便可。上路时空身上坡,回来时虽挑着柴担却因是下坡,可以走得比较快,一般不觉得路途太长。而下路基本是平路,虽然好走但会感觉路途很长也很累。有一次我们一直走到14公里处才上山,当天来回行程超过30公里,回来时挑着柴担行走在公路上,觉得这路好似越走越长,老是走不完。当时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人背肩挑,女的一般把柴火捆成桶状背回来,男的多用自制的背架来背柴。也有的是肩来挑的,但不必带扁担上山,而是在山上砍一棵小树来做挑担,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最好是栗树的,要有一定的柔软度,让挑在肩上的柴担能适度上下闪动,这样的柴担挑起来会觉得又快又省力,所以我喜欢肩挑。

对于当时的古城居民而言,星期天等于是“砍柴日”。每到星期六,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工人干部,都会相互邀约次日上山砍柴,并做好上山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把柴刀磨快,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时很多人上山都是穿草鞋,因为人们舍不得穿着胶鞋或布鞋走山路,而且穿草鞋上山还可防滑。若是冬春时节,临睡前要把草鞋在水中泡一泡,可以增强草鞋的韧性,要不然走到半路草鞋就会被磨烂。那时,古城居民有手表、闹钟的家庭很少,多数人很难准确把握夜里出发的时间。鸡叫头遍,古城巷道深处便会升起阵阵炊烟,接着,通往城外的石板路上,在夜色中不断走来呼朋唤友的行人,成群结队出城直奔周边山林。有时候到了城外才发现天上的启明星还没有出来,方知时间还很早,但大家还是说说笑笑继续往前赶,一直走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方再等待天明。记得有一次,我们沿着丽永公路摸黑走到12公里处,天还是不亮,再往前就看不清要走的山路了,于是,就在公路边一块地的土堆旁边取暖,待看清路面后再上山。到下午以后,背着沉重柴火的队伍又从山上源源不断涌入古城,直到夕阳西下、星斗满天,古城石板路上仍然响着人们负重而行的脚步声。星期天浩浩荡荡的找柴队伍出发时,前面的人已经进了山,后面的还在城内;回来时,前面的人已经进城,后面的仍在山上,其壮观的场面,套用当年小学语文课中的一句话,正是“前面看不见队伍的头,后面看不见队伍的尾”。

应该说,那时候的星期天,也是最能感受到古城居民家庭温情、街坊邻里之间美好友情的日子。这天,家中能上山的成员天不亮就出发了,而许多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小孩及因事没能上山的家庭成员,到了星期天下午,也会扶老携幼地到城外二三里的地方,迎接上山砍柴的家人回家。接到家人后,老人小孩都会把柴火分担一部分在自己身上,如同接到凯旋的英雄,一家人亲亲热热把家回。若没有人来接,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家人也会尽力伸出温暖之手。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每一个从山上负重而归的古城人,家人来接的这几里路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温暖,使古城居民的这段艰难经历也充满了温情。

对于古城的中小学生来说,除了星期日,暑假寒假也基本是“砍柴假”。每逢假期,我就把每天砍来的柴堆码在家中的走廊边,看着柴堆一天天增高,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不断增大,等到“柴堆等身”,也就是所堆的柴火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身高时,这个假期也就结束了。

童年的砍柴之路,也是读书之路,我们最高兴的是上山时可以一路听故事、讲故事、猜谜语。许多古典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封神榜》等都是小伙伴们喜欢讲的,其中有“枪挑小梁王”、“三拳打死镇关西”、“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秦琼卖马”、“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等等。有时也讲《红岩》《林海雪原》等新故事,讲英雄许云峰、江姐、少剑波、杨子荣以及坏蛋甫志高、许大马棒等。国外名著如《一千零一夜》等也是路上喜欢听的故事。有一年假期,我们村有个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探亲,他与我们上山砍柴时讲了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故事,我们觉得特别好听,真是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可惜故事还未讲完他就回去了。另外,我们也喜欢听纳西族的民间故事,如《阿一旦的故事》,还有“公鸡叫”、“放屁”等谜语故事。砍柴的路虽然很远,但一路上听着故事,谈论着故事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砍柴的地方。此外,砍柴路上摘野果、捡菌子、挖白芨、偷摘山村里的梨子等也很有趣。有一次我们在山上遇到一只狼,小伙伴们个个放下柴担,迅速拔出砍刀,人狼对视,好在后面又来了一群砍柴的大人,狼这才夹着尾巴离去。砍柴同样充满了趣事和乐事,记得我上了初中后,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有关趣事、乐事的作文,我当时写的就是砍柴。廖正英老师阅后还给了我90分,这也是我读初中时得到的最高作文分。 当然,砍柴路上也会发生一些让我们痛苦、痛恨之事,比如,辛辛苦苦找来的柴火在路途中被抢。一般来说,砍的是干柴而不是湿柴,“苴瓜”(纳西语,意为护林员)和山下的村民是不会过问的,但也会遇到个别人有意为难砍柴居民,不讲理由就“没收”柴火、砍刀、绳索的情况。为此,不知是谁用纳西语编了一首《找柴歌》,歌词是:“风在吹、雨在下,‘苴瓜’在咆哮!‘苴瓜’在咆哮!爬坡下坡来找柴,找来的柴却被‘苴瓜’抢夺,实在是生气!生气!实在是生气!生气!拿起砍刀!拿起斧头!保卫这背柴!”这首歌在古城居民,特别是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我们虽然从来没有被抢的经历,但大家都很喜欢唱这首歌,特别是在山上遇到刮风下雨等不愉快时,就会一遍又一遍高声合唱,然后哈哈大笑,不愉快便一扫而光。

下乡捡粮

除了上山砍柴之外,每到夏收、秋收时节,不少古城居民也要出城到田里捡粮食。特别是麦收时节,就到农民已收割过的田里,拾遗留在田里的麦穗,有时一天可捡到一斤左右的麦穗。一般是在丽江坝的黄山、金山一带的麦田里,有时也到拉市坝海边。那时候,拉市海水有一年一度涨落现象,每年雨季过后拉市海水就会逐渐从落水洞流走,到次年雨季后海水又会逐渐上涨。因此,每年拉市海水落潮之后,农民就在海水退去的海床上抢种麦子,并在雨季海水上涨前收割。有一年海水上涨较快,农民为抢时间,田里的麦子往往收割得不太干净,遗留在田里的麦穗较多,也有些麦子来不及收割就被海水淹没。古城居民听说后就有不少人跑去海里捞麦子。一次我跟着母亲去捞麦子,我们到了海边,只见许多人已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打捞漂浮着的麦穗,一片欢声笑语,如同在参加一次盛宴。那天我大约捞到了二斤多的麦穗。因为这些麦子已经在水中浸泡了数天,回家后要赶紧晒干。

秋收时节,我们也会到农民已收割的苞谷地里找玉米,有时也会找到一些不起眼的小玉米。除了捡玉米,更多的时候是到农民收割玉米后已经翻犁过的地里,专捡田里的苞谷杆根部,并抖落上面的泥土后背回家,晒干后就是很好的燃料。

割马草

五六十年代,丽江的七月“骡马会”十分热闹,全县各乡村及外地前来交易骡马的商旅都会云集古城,而狮子山民主广场、象山黑龙潭、金虹山南麓成为骡马交易的主要场地。一时之间,古城及周边地区到处是成群的骡马,饲草需求量突然大增。于是,每年到了骡马交流会,不少古城居民就会背着篮子带上镰刀,纷纷出城割青草,然后到骡马会场上去卖。那时候,古城周边的田间地头、河滩处处长满青草,每天都有割不完的青草。我在小时候曾跟着母亲和村里的几个大妈去过几次,记得是在东坝子的玉米地里割的青草,割完后还要背到河边洗干净,才能去马市上叫卖,每天可卖到两三角钱。我觉得割草比砍柴轻松多了,不过要多沾些泥水。那时古城里常常加工驮马垫子等产品,于是古城居民又多了一项与骡马有关的收入,那就是上山找“苴夫”(纳西语,意为“山毛”)出售。这种山毛不是给骡马吃的草料,而是用来加工驮马垫子的原料,也就是长在树上的“树胡子”或长在林中岩石上的一种苔类植物,但必须是冬春干燥季节的才行。我也曾跟着母亲到白沙东面的山林中找过几次,回来时直接把找到的“苴夫”,送到了古城内加工马垫子的门店里。

养年猪

那时候不少古城居民家庭都要养一头年猪。一般是春节过后,到市场上买来一只不足两个月的小猪崽,精心喂养,到次年春节前就可长到一百多斤,待收购员验看合格(达到二指膘以上)后方可宰杀。执行的是购留各半政策,即一半猪肉卖给国家,一半留给养猪户自己食用。当时的古城居民房前屋后有不少空闲地,有条件的居民就会建一个简易的猪圈;没有条件的居民就白天把猪放(拴)在门外,晚上让猪睡在走廊里。养猪最大的困难还是缺少饲料,定量供应居民的粮食连人都不够吃,谈何喂猪。为解决猪饲料,古城居民可真是费尽了心力。有的下乡多捡些粮食,有的千方百计到粮店买些麦糠米糠等,有的订购加工豆腐的豆渣,有的半夜就起床到加工粉丝的作坊排队买一担猪食水。有一次天不亮我就到了七一街加工粉丝的地方,却因来得太迟而没有买到。古城居民除了养猪之外,也喜欢养兔子,因为兔子吃的青草和菜叶等都容易找到,兔子的繁殖又快,很多居民通过养兔子来改善生活。

“挑大河水”

五六十年代,除了住在三眼井等水井附近的居民,古城内大部分居民饮用的都是河水,流淌于古城大街小巷的河水,与古城居民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每天清晨或晚上睡觉前,古城居民都要去挑河水,作为当日或次日的饮用水,因为这个时候绝没有人在河里洗东西,河水是干净的,是可以饮用的。古城居民把这一每天必不可少的到河边挑水叫作“挑大河水”、“喝大河水”。为保证天天都能挑到可饮用的河水,每天上午十点之前和晚上天黑之后,严禁在河里洗任何东西,更别说往河里倒污水污物了。在规定的这一时间之外,居民也可在河里洗菜洗衣物,但洗衣服时的头道脏水一般不能直接排入河水。我们从小就知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往河里丢脏东西,包括小孩朝河里唾口水和小便等,一旦发现有人往河里丢了脏东西时,人们都会群起而攻之。若有小孩往河里唾口水、撒尿或乱丢东西,小伙伴们就会围着这小孩说:“你妈妈的乳房要生疮了!”这句话并没有人教过我们,但那时的小孩都会这样说。对于小孩来说,最依恋最爱的人是母亲,如果往河里丢脏物会使母亲生病,那小孩子还会往河里乱丢东西吗?古城居民传统的爱水护水教育之深刻,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不少古城居民也常挑河水浇菜地、浇花和树。那时,古城内有不少菜地,有的可以把河水直接引到菜园子,有的菜地地势较高或离河较远,就只能挑水来浇。我家房后就有这样一小块菜地,每年冬春时节,都要种上白菜青菜之类。放学回家后,我常常要到河边挑四五次水浇菜地。那时候为了绿化,狮子山种了很多柏树苗,古城各小学的学生,还经常用水桶从河里抬水上山浇树苗。如今这些小树苗都长成了大树,狮子山也成为古城绿化的典范。

自制玩具

“50后”古城人儿时玩的东西也很多,其中有踢足球、打乒乓球、滚铁环、走高跷、跳绳、斗蟋蟀、养蚕、养家雀、摸鱼捞虾、叉青蛙、粘麻雀、玩弹弓、玩水枪、玩气枪、玩桃核、玩铁蛋玻璃蛋、玩陀螺、玩落地响、踢毽子等等。而且,这些玩具基本上是自己动手做的,比如把一些破布或烂袜子用毛线缠绕成球形当足球踢,用木板自制乒乓球拍;用大小两节竹竿制成气枪,可用榆树果籽或青刺果做子弹,也可把纸张泡软或嚼碎后当子弹;用几张硬纸片或几根小竹节和一根细线,可制作成如同皮影戏似的可随意变动的人物造型;用半节子弹壳、一点铅、一个铁钉、一小节橡皮、几根火柴制成落地响或**等,用一个铜毛笔套和火柴头、少许灶灰与泥巴做成加热后可发射的火炮;用一小节粗铁丝,磨制带钩的叉子,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可到河边叉青蛙。这些玩具虽然简单,但因为是自己制作的,所以玩得很投入很开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