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明贤毕至 映秀黔山

明贤毕至 映秀黔山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15 03:22:52
明贤毕至 映秀黔山
时间:2022-11-15 03:22:52     小编:

何绍基:书冠清代三百年

何绍基(1800-1873),字子贞,号东洲、猩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他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乡试第一,次年再中进士,然后授翰林院编修,后又任福建、广东、贵州乡试考官及四川学政等职。还在济南、长沙等地讲学,主持过苏州书局和扬州书局。

他擅写各种书体,楷、行、草、隶、篆无所不能,书法成就很高,对各种书体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无论对周秦古籀篆、两汉隶书、魏晋书风,抑或北朝碑刻、唐人楷书等等,无所不习,无所不关注。尤其对汉代诸碑临习更勤,博采众长,笃学勤思。他早年主要是写楷书,中年以后,则是行草,进而才写篆隶。他的各体书法,均在熔铸了古人的风格之后,创立了自家的面貌。

何绍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出任贵州乡试副考官。他留在贵州的墨迹中,有两页诗稿尤显珍贵。这两页诗稿是他在贵州得知乡试成绩公布后成果喜人,即兴所赋。内容如下:“榜发得士甚盛,皆谓为黔中从来所未有,喜成一律,书闱墨后:玉尺楼头大月悬,奇光照澈夜郎天。秋风鹄立三千士,沧海蛟腾四十贤。经术居然参许郑,才思时复到云渊。联珠垒壁欣传示,为破荒寒二百年。绍基稿属诸位年兄和韵。”还有一件书赠贵州籍官员石赞清的诗稿手卷,在宣纸花笺上写了行书二十一行七言古体诗,其中夹杂着注释,纸面还有涂改之处。最后题款:“襄臣仁兄大人由湘藩迁太常,赋此贺送,即请教和。治年愚弟何绍基拜稿,时丙寅嘉平月十曰对雪作。”“襄臣”就是石赞清,他曾只身入天津英国军队的营地,痛斥英军指挥官,为人们称颂。何绍基的这件行书诗稿墨迹,论风格,颜体的成分比较重,无论书法抑或诗歌,皆平淡天真,俱臻上乘。

还有两件曾经由黔籍收藏家珍藏的行书,其中一件是书法家、书画收藏家乐嘉荃、乐嘉芹收藏的行书手卷,手卷前段书写了何绍基自作的两首诗,后段则抄录了佛经中的两小段。另一件为贵阳李德生所藏,是以行草书写的陶渊明诗,一堂屏共4张。这是现知何绍基留黔作品中的大件。

这几件行草墨迹,回腕高悬、中锋入纸又略带战掣的运笔方法,透出拙朴有力、生涩、奇崛的特殊效果。草书、行书的写法齐目杂其间,字字错落有致,斜正、疏密之间的适度处理,使作品活泼而又富于变化,貌似散乱而又极具章法。

除了这些行草书作品以外,何氏留黔的还有一件篆书作品,原来也是由收藏家乐嘉荃所珍藏的。它是一副对联,联文“郗超好客真名士,苏晋徭经正少年”,这件篆书对联,妙在蛇头虎尾的用笔方法,别有一番韵味。

何绍基在黔时亦留有镌刻字迹,据《贵州省志・文物志》(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载,这块匾额现保存在黎平两湖会馆内。这处会馆亦称“禹王宫”,在黎平县城东二郎坡路51号,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在这座古建筑内的殿堂之上,悬有木匾15块,书法艺术价值比较高,其中以何绍基题写的“绩著平成”4字匾最为突出。民国《贵州通志・金石志》还载有何绍基当年游览贵阳城东扶风山阳明祠时,题刻的“阳明遗像题词刻石”,可惜已经佚失。

平翰:规矩精熟合胸襟

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过遵义知府,对贵州文化有重要贡献。道光十六年(1836年)至十九年(1839年),他在任遵义知府期间,设立志局,聘请郑珍和莫友芝编纂了著名的《遵义府志》。这部方志是我国历史上方志中的典范之作,梁启超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中认为,在经名儒精心结撰或参订商榷的若干部志书中,“郑子尹、莫子之《遵义府志》或谓为府志中第一。”这部方志的修成,平翰自然是功不可没。

平翰亦擅长书法,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书为主,风格学褚遂良并涉及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的笔意,这些名家的风格他兼收并蓄。他留在贵州的作品,民间有多少存藏难做统计,国家收藏单位中主要集中于贵州省博物馆,如《七言行书横幅》、《行书七言联》、《草书书评轴》和《行书自作诗横幅》等。

他的《行书七言联》,联文“恺泽承家宜种玉,芳规接武可联珠”,字的风格侧重于颜体而求变化。《行书自作诗横幅》中所书写的自作诗,是他感叹在遵义知府任上时,竟没有去游览其管辖地内的禹门山寺,凭吊开山之祖丈雪禅师的遗迹。这幅字圆转秀逸,奇丽静雅,在王羲之、赵孟烦的风格之间。

翁同书:盛事传来随笔记

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别号翁百子,江苏常熟人,翁同兄长。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出任贵州提学使,官至安徽巡抚。

他曾经在贵州进行过一些书法创作,并有作品流传下来,包括石刻和扇面、对联之类的墨迹。贵阳甲秀楼曾经有他的4首诗刻,这4首诗是他步鄂尔泰登此楼时咏怀诗作的韵而作。可惜这块刻字至今已经见不到了。我们能看到的墨迹有一幅行书对联和一件楷书扇面。与罗绕典比较相同的是,翁同书的书法也是吸收颜真卿和苏轼的风格特点较多。这副对联“盛事传来随笔记,名区历尽借诗留”与他的楷书扇面,虽然一为行书,一为楷书,但是都能够明显地看出,主要是兼容了颜、苏的风格。

孙清彦:借拟古风书自性

孙清彦(1819-1884),字士美,号竹雅,别号竹哑、漱石斋主人等,云南呈贡人。他只考取过廪生,后为赵德昌幕僚,赵德昌出任贵州提督时,他随其一起来到贵州,在兴义、郎岱、都匀等地任职,最后官至安顺知府。离职后定居贵阳。

在贵州,他的书画声名远胜于在云南。他是一位比较全面的书画家,也是一位诗人。

孙清彦的书法风格,都是在借模仿古人之名,行自己的创作之实。或是以自己的理解去学习前人,具有自己的特点。

孙清彦常写的书体主要是行书和隶书,其书法遗迹有两大类,一为传世墨迹,有对联、条屏、条幅、扇面;一是镌刻于石上的题诗题文。他的行书,在对古人风格的涉猎上与他所处的时代尊崇碑学不同,他坚持以帖学为根基,在二王体系的风格中,寻求创新,书风秀逸流美,清纯古雅。其行书,除有晋代书法的遗韵外,受欧阳询、赵孟的影响也颇为明显。其隶书主要学习《史晨碑》、《礼器碑》、《曹全碑》,这几块汉碑的笔意兼而有之。 他的《临怀仁、颜、米、苏行书屏》反映了他博采众家之长,展示了自己的学古功夫。在4张组成的一堂屏上,将怀仁、,颜真卿、米芾、苏轼4家的行书各临一张,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学习古人,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行书杜诗轴》这幅字的风格,很明显在欧阳询和赵孟之间,字迹墨色浓润,笔法圆润流美,秀逸清雅,在他的行书墨迹中,当属上乘之作。

贵州现代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认为:《隶书七言联》“自把新诗教鹦鹉,还期风采绘麒麟。”是孙清彦的隶书佳作。其字兼有几种汉碑的意味,从中可看出既有《曹全碑》的飘逸、轻盈,又有《礼器碑》上挑突出的特点,同时反映出作者在笔画上轻重粗细反差较大的特点,以及时有侧锋的用笔方式。

孙清彦是清代贵州外来书画人物里成就较为突显的一位。由于他定居于黔,所以他横溢的才华以及丰富的创作量,使他成为在书画方面对贵州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袁开第:赦宥方知宇宙宽

袁开第,字杏村,河北玉田人。曾经在贵州任过黎平知府、铜仁知府等职。离任黎平知府后,当地为其树《黎平府袁公去思碑》,表其任内功绩。袁开第入黔的时间比较长,他擅写隶书,也精于行书。迄今有《临天马赋行书屏》、《隶书轴》、《行书诗屏》等作品流传。

《天马赋》原是米芾的作品,从袁开第的《临天马赋行书屏》这件墨迹中,可见他的书法是以颜体为根基的。这件作品虽然是在临摹米字,但笔力劲健,仍显颜体本色。撇开临米芾的风格是否到位这一点不论,看书法的气韵,笔墨的精妙,应视为作者较佳的书作。袁氏书法有以颜体为根基,而旁涉其他风格的特点。的《隶书轴》,上书隶字3行,共22个字,内容写老莱子事亲至孝。

黎培敬:研书赏理观厥崇

今天所见他的墨迹多为行书、楷书。其风格圆润方正,从笔味上看,得益于颜体,在这个基本风格上,字写得整齐光洁,有馆阁体的特点。他的留下的书作有《行楷扇面》、《行楷八言联》,以及分散在别人作品上的题跋等。《行楷扇面》上的字迹浑圆遒劲,明显以颜体为根底。《行楷八言联》写在杏黄色的龙凤纹蜡笺纸上,联文“抱德守真愿保兹善,研书赏理允观厥崇”,字在颜苏风格之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