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1:28:09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
时间:2023-08-05 11:28:09     小编:

"

【内容提要】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呈现出由钦羡到议论,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持久缓慢。

【关键词】民权/民主/议院/民权主义/民权思想

【正文】

近代中国的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以后的所谓二千年来一大变局的产物。以鸦片战争为契机,“欧风美雨”随着侵略者的枪炮飘入中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西文化开始了直接的碰撞,从而促成一部分敏感的知识分子开始省思,并最终逻辑地得出“师夷”的结论。作为“欧风美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民权思想,最终也被列在师法的名单上,并渐渐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作为舶来品的民权思想,之所以能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主要是由于它在所谓“两极相逢”的冲突中显示了自己的特殊价值。本来,东方专制,西方民主,如果两不烦扰,相安无事,那么专制、民主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孰优孰劣的问题也不会引起中国人那么浓厚的兴趣。无奈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打破中国自成一统、与世隔绝的状态,将中国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的西方与封建主义的中国在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激烈的冲突。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失败,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危机,迫使一切不甘亡国的中国人对本国的制度进行认真的反思,审慎地评判专制与民主的优劣。传统的专制制度的价值遭到了怀疑,人们开始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与那些强盛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民主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被接受的程度,是由这个国家对这种理论的实际需要程度而决定的。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西方的近代民权思想作为一种更为先进的思想体系正可以回应中国救亡御侮的迫切需要,因此它立刻被作为一种救亡理论和御侮手段而广泛地采纳了。

追循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族危机对民权思想的推动作用。近代中国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四大条约为关节点,民族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专制统治的腐败性暴露得一次比一次深刻,反对专制的民主思想也相应地依此而呈现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鸦片战争刺激了魏源、徐继@①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兴趣,中法战争则激发了郑观应、王韬等早期改良派的立宪议论,甲午战争又启动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改良尝试,八国联军入侵更使孙中山高举“民权革命”的大旗,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权思想的变迁轨迹明显依外祸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发展着,而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演进也无不与历次重大危机相暗合。

综观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演进历程,引进期、议院期、改良期和革命期四个阶段都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色。而改良派与革命派分头并进的民权主张又使民权思想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轨迹。对民权思想的演进进行历史考察,可直接昭示近代中国寻求民主救国的曲折道路,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民主的实质以作今日的借鉴。

一、引进期 这一时期虽然对西方民权思想有了一些零星的引进,但整个思想界还几乎对这种迥异于专制的民主政治思想一无所知,即便是魏、徐、洪、冯等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也只看到西方民主制度的表象,对于民权的认识更是浅薄而模糊。因此这个阶段整个格调是低沉的。但没有序幕就没有高潮,此后的民主思潮一浪高过一浪,成为时代的主流。

二、议院期——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发端 早期改良派把得民心与政教同视为富强之本,实际上已窥到了西方政教的民主性。在这种认知基础上,他们设计了“君民共主”的议院方案以体现其微弱的限制君权和提升民权的要求,这一以“君民共主”的方式体现民权精神的阶段就成为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的发端。

早期民权思想呈现出明确的“内中外西”的基本精神和思想走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次,在思想根基上,早期民权的深层内蕴和思想精神的实质,凝结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深层力量——纲常名教。纲常之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石,是直接与西方民权思想的神髓相对立的。早期改良派表面上虽然提倡民权,但骨子里仍是以传统的尊卑等级、伦理纲常为价值取向的。陈炽说:“君为臣纲,古有明训,西人倡自主之说,置君如弃棋。其贤者尚守前规,不肖者不思自取……大乱方滋,隐忧未艾,此无君臣之伦者,不足以致太平也。”(注:陈炽:《庸书·审机》,自强学斋治平十议版,第19页。)断然否定了民权思想的精义——自主之说。黄遵宪批评平等博爱的态度更鲜明:“推尚同之说,则谓君民同权,父子同权矣;推兼爱之说,则谓父母兄弟同于路人也。天下不能无尊卑、无亲疏、无上下,天理之当然,人情之极则也。”(注:黄遵宪:《学术志》,《日本国志》,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卷三十三。)因而,所谓“民权”也必须以维护“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规范为主旨。然而,抽取掉平等、自由、博爱精神的民权思想,无异于挖空了瓤的空壳,已失去了其应有的反封建的力量和走向近代文明的内驱力。

再次,在形式与内容的体认上,早期改良派直觉地把握了西方近代民权思想的外在形式——议院制度,却对其神髓——自由、平等、人权如弃敝屣。这种对西方民权思想流于表面的体认使早期改良派呈现出一种舍本逐末的倾向,一边是积极要求开议院,一边对平等自由表现冷漠排斥,事实上,这正是早期民权思想的严重缺陷,即议院与民权脱节,形式与内容的互异。这也是“内中外西”精神实质的矛盾体现。

议院设计的似是而非是早期民权思想的又一个特点。议院制度虽然只是西方民权思想的外壳,但也被早期改良派经过斟酌变通而进行了苦心孤诣的改造。

首先,在形式上,早期改良派主张“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注:《郑观应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页。)而“泰西之良法”,薛福成认为“美国则民权过重,法国则叫嚣之气过重,其斟酌适中者,惟英德两国之制,颇称尽善”,(注: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卷四,清光绪辛丑年石印本。)但英德的君主立宪制虽善,却又“君权过轻”,所以最后确立的是一种“民权不过重”,“君权不过轻”的“君民共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貌似而神离。

其次,在功能上,西方是独立的立法机构,早期改良派所设计的议院却只是润滑剂。因为议院的目的只在改善“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的传统流弊,以使“民隐上达”,“君恩下施”,缓和君民关系和上下关系。这样的议院,不具备改造专制的性质,只能为专制制度修缺补漏。另外,早期改良派在设计议院时,从未想到宪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更没有议论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问题。相反,却规定“凡事虽由上下议院决定,仍奏其君裁夺”,(注:《郑观应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4页。)由君权来代替法权,这样的议院, 既不是有宪法保障的立法机构,也不是民权的政治代表,因此它对于君权没有丝毫制约作用,而只是在原有机构外增设新机构,作为改善专制制度的润滑剂。

早期民权思想除了以上两个特点外,还表现了强烈的功利性。“倡民权”、“设议院”,归根到底是为了“安内攘外”,“君国子民”,“保太平之局”,(注:《郑观应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4页。)这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为王者师”功利品性的光大。应该说,这是“救亡御侮”的沉重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整个时代的特征。但是也正因为救亡御侮任务的紧迫性,导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对民权精神生吞活剥、不求甚解的倾向,最终使他们失落了对封建专制文化的理性批判精神,而把早期民权思想所应当担负的思想启蒙重任推卸到戊戌维新思想家身上。

应当指出,由于受到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幼弱、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制约,早期改良派对西方民权思想的理解和要求确实不可能走得很远,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他们从西方借来了民权思想武器,却又小心翼翼地深怕触动封建专制皇帝的权威,于是千方百计地要把自己的主张同传统的政治教条调和起来。但尽管如此,在当时条件下敢于提出议会政治和“君民共主”的政治主张,毕竟是在走向民主的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政治理念一经出现,便会吸引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启迪人们进一步探索西方民主制度及民权思想的真谛,这是早期民权思想的一大功绩。

三、改良期——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第一次高潮

甲午战败,中国以强大的北洋海军败于“蕞尔小夷”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国人在反思战败根源时,意识到中国的战败不仅在于军事装备落后及指挥失当,更重要的是日本的近代民主政治制度远胜于中国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时期民权思想的最大成就还不是表现在变法维新的具体主张之中,而在于产生了一整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政治理论和哲学观点作为民权思想的学理基础和启蒙武器。这些理论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主要是康有为装在今文经学套子里的历史进化论的社会发展观点和严复以西方天赋人权和民约论为基础的较彻底的资产阶级人权平等学说。 天赋人权论是二十世纪最为有力的民权思想启蒙武器,严复曾把它译为古雅的汉语:“唯天生民,各具赋畀”(注:《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

3、118页。)并在《直报》上发表《辟韩》一文对宣扬君权神授、专制有理、君主民仆的唐代思想家韩愈《原道》一文痛加批驳,论述人民是“天下之真主也”,主权在民、君仆民主、立君为民、君可废立等一系列反对专制的启蒙思想,宣扬人民的权利是天赋的,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民在自然状态,人人都是自由、独立、平等的。从来不存在天生的奴隶和天生的主人,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人民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因而国君是人民的公仆,如果国君违背民意而变成专制暴君,人民有权利推翻他的统治,以恢复自己的天赋人权。这一理论扭正了二千年来被歪曲的君民关系,是真正的西方民权理念的挥发。

在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论这两大思想武器的理性启发下,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醉心民权革命论,日夕以此相鼓吹”,(注:《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他们对于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议院、民权、民智的认识都远远地超过了早期改良派,呈现出跃进式的进步。

首先,在对君主专制的认识和批判上,改良派一反早期躲躲闪闪、欲言又止的避讳态度,公开反对君主专制,从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批判声势。严复首开斥君主为“民贼”、“独夫”的纪录。梁启超指出民权与君权是公与私的对立关系:“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册,第106页。 )谭嗣同最激进,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三纲五常,他指出,三纲之害,毒烈异常,“不唯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三纲之慑人,足以破其胆而杀其灵魂。”(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8页。) 而“二千年来君主一伦,尤其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注:《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7页。)因此号召 “冲决君主之网罗”,(注:《谭嗣同全集》上册,第55页。)由批判专制走向推倒专制的宣传。深刻批判三纲,是涤荡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基础的前提,它比起一般地斥骂“独夫民贼”更具理论深度和批判力度,它标志着戊戌时期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已进入理论清算阶段。

其次,在议院问题上,改良派的议院设计已基本接近西方议院制的核心。在《实理公法全书》中,康有为明确提出“人有自主之权”、“权归于众”、“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设立议院等崭新命题,并在《日本变政考》中强调“人主之为治,以为民者”,张民权成为设议院的最终目标,与“振君威”的早期目标形成鲜明的对照;康有为又提出“以民所乐举乐选者,使之议国政、治人民,其事至公,其理至顺。”(注: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故宫藏本,卷

七、卷六按语。)那么这样的议院是能代表民意、行使民权的“民选议院”,比早期的“钦命议院”又是一个进步;西方的三权分立说被纳入议院,“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注: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戊戌变法》第二册,第236页。)这种要君主服从宪法,又掌握着立法权的议院,意味着对君主专制的根本改造,与早期议院议而无权,议不立宪的咨询机构性质有本质的区别,因而也含有了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限制君权的性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设议院已不是救国御侮的唯一方案,民权思想才是时代的主流。早期改良派本末倒置的倾向得到修正,民权思想的神髓已被纳入改良思想家的体认范围之内。这主要体现在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理论和梁启超“权生于智”的学说。

严复认为民主政治还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根本,民主不过是自由在政治上的应用,“自由”才是体,“民主”只是用。导致中国败弱的根由在于自由不自由,而不在民主不民主。“故言自由,则不可以不明平等,平等而后有自主之权;合自主之权,于以治一群之事者,谓之民主。”(注:《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

3、118页。)因此是先有平等自由,后有民主政治。应该说,这种对西方民权精要的体认是非常确切的。我们知道,近代欧洲的民主历程是以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思想为起点寻求到议院制度的,而中国恰恰相反,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民权思想发端,平等自由的观念一直在思想家的视野之外。中国的民主道路是从议院制度开始,遵循由用到体的特殊逻辑。这种由用到体、由末到本、由外而内的特殊逻辑使中国的民权思想缺乏基础,最终导致了民主道路的曲折迂回。严复能意识到这一点,其理性的启蒙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梁启超认为愚民与专制、智民与民主有逻辑的对应关系:“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注: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51页。)而“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注: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戊戌变法》第二册,第551 页。)因此梁启超偏重办学校以开民智,将办学校作为开议院的必要准备,即要开议院,先办学校。这样就把民权思想宣传的重点转移到民主启蒙上,而忽略了进行民主运动及民主改革的实践,从而形成一股以“开民智”抵制“兴民权”、“设议院”的逆流,如梁启超认为:“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册,第三卷,第96页。)这种思想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将开议院推到遥远的将来就未免消极了。因为虽然“权生于智”,但智也生于权,平等自由的观念不是光靠启蒙就能产生的,更需要在民主实践中把握。

改良派虽然提倡自由平" 等,但始终没有绕过君权这块大石,认为“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注:《康有为全集》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5页。) 这使民权实际上仍处于附着于君权的被动地位,使改良派陷入宣传上激进、行动上软弱的矛盾中。对君权的迁就,实际上已埋下了专制复活的隐忧,近代中国人民对西方民主思想的接触,主要是通过改良派的二手传递,这就难免使人们在理解、欣赏、接受民主思想的同时,认为专制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从而默认它的存在,给民主思想的深化设置了无形的障碍,成为以后的改革者所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问题。

改良期民权思想的高潮不仅体现在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建立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还在于它由宣传走上实践的行动中所获得的带有近代意义的政治民主权利。如“公车上书”中获得的集会自由和上书言事权利,由创办报刊所获得的言论自由,由开办学会所获得的结社自由等,这种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的获得实开近代民权潮流之先河,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四、革命期——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的第二次高潮

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新的力量往往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而在欧风美雨吹打下的近代中国,各种思潮一齐涌来,形成为政治实力,更是如此。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把改良思潮推为时代的主流,也催生了民主革命思潮。1894年11月,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的创立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纲领的提出,就是这一思想的佐证。但在维新运动的高潮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思潮互不干预,且以互为中国的前途履险而默认。1898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民主改良思潮并未相应终止,它与民主革命思潮成为驾御近代社会的两条主线。但十九世纪末席卷华夏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使北京城破,清帝后出走,议和款达九亿两,清政府的腐败彻底暴露,国内反清情绪日增。这时改良派仍立足于君主立宪的政治立场,实行自上而下改革的主张已不能迎合爱国志士“救亡保种”的迫切要求,立宪被斥为卖国,革命情绪潜滋暗长。1903年以后,民主革命的思潮已逐步取代改良思潮成为时代的主流。1907年《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说:“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于中国,今则得法理论、政治论以为羽翼,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破坏。”(注: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607页。) 说明本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已磅礴澎湃为第二次高潮。

在民权思想演变的进程中,如果说十九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二十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革命派民权思想的提出和完善,是和孙中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在举国沉浸在改良变法的浪潮中,第一个举起民主革命的火把,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并把“创立合众政府”作为秘密誓词。1905年同盟会又确立了“建立民国”的鲜明纲领。用“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来充实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6年针对西方“三权分立”的弊病,发明“五权宪法”,终于形成了一套理论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体系。这是孙中山对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一大贡献。 如果说孙中山把“民主”放在第一位,那么民权就在第二位。他对封建专制的批判也是立足于对民权丧失的痛惜的。1897年,他在《伦敦被难记》中,揭露人民在专制统治下毫无政治权利的事实:“至中国现行之政治,可以数语赅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呼诉。”(注:《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51页。)1904年,他又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这份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中,从十一个方面揭露了封建专制政府对人民“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侵犯,抨击这个政府压制人民“言论自由”、禁止人民“结社自由”的倒行逆施。由于他是从人民政治权利的角度来批判专制,那么逻辑的推理是,既然人民丧失了权利,就必须要进行夺权斗争,结论是,推翻专制。这样“民权”就成为“民主”的理由和目标,“民主”成为“民权”的基础,即要先让人民作国家的主人,然后人民才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人权。这条逻辑与梁启超的“权生于智”及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恰恰相反,他还进一步作了解释:“因为有了民权,平等自由方能够存在,如果没有民权,平等自由不过是一种空名词。”(注:《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22页。)这里他的“民权”,是指人民的主权,即只有人民作了主人,才能享受平等自由的权利。追循民权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民权”的外延在逐渐扩大,早期改良派只要求一点点有限的参政权,平等、自由的人权都被排斥在外;改良派迈进了一大步,将平等和自由圈入民权的范畴,却又中途转向办教育开民智;只有革命派才逻辑地得出要民权必须民主的结论,将主权和人权统一起来。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注:《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5页。)因此民权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结束这种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在中国近代民权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指明民主的终极目标就是国体和政体的根本改变,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这一理论的昭示具有直接的启蒙意义,因而成为最主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为资产阶级指明了前进方向。

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一个弱点就是将民族与民权两大主义并为一体。他说:“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倒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这样反满的民族主义与去暴政的民权主义就并同起来,以致很多革命派错误地以为“去满人”就等于“去暴政”,不仅模糊了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的界限,甚而根本用民族主义覆盖了民权主义,严重冲淡了革命的民主色彩。辛亥革命的失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灭不能说和民权主义的淡化全无干系。

另外,孙中山由于专注于民主进程的必然性和应然性,未免对民主革命的艰巨性估计不足,而思想的超前性又反衬出现实操作的苍白无力。他以为只要有崇高的理想,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就可以轻松地迎来民主共和,没有意识到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应当考虑到民族传统、社会现实等历史条件,而他对政治革命的专注又使他忽视了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要准备,以至最后革命虽推翻了专制统治,开创了共和,但民主政治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反而经历了两次复辟。这也是孙中山思想的理想色彩不可避免的命运。

五、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的历史命运

中国近代民权思想,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七十多年的演进,负着救亡御侮的历史重任,带着中西文化碰撞的痕迹,印着社会剧变的风尘,渐渐从稚弱走向成熟。这七十年来民权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是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从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对民权的歆慕和早期改良派的议院议论发端,民权思想逐渐由低调走向高潮,改良派对平等自由的阐发掀起了资产阶级人权启蒙的高潮,革命派对民主民权的见解又掀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权启蒙高潮。思想的潮起潮落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命运,使中国近代史表现为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以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事实。

民权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过程。近代思想家从对君权极致的不满走向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批判,从制度层面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深度不可谓不深,但近代反对封建主义的结局却很不如人意,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确立。原因何在?这一方面要归结到近代救亡御侮的迫切历史任务导致的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还要归结到几千年来封建专制造成的文化心理惰性。

近代中国一直处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欺凌之下,救亡御侮的包袱一直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身上,使得人民既无暇从容思索反对专制主义的问题,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也来不及完整理解和系统吸收,因此形成的民权思想是不完整的似民主、非民主的中国式思想,这样的思想自然无法指导一场完全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经过几千年的凝炼,已沉积为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心理对封建专制主义有着巨大的依赖性,因而也存在着改造的惰性。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伦理观念、社会政治传统、风俗习惯乃至生活方式都未受到根本冲击,仍占压倒多数的地位。因此,近代中国还缺乏进行社会革命、立即实行民主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它决定了中国政治民主化不得不以缓慢的步骤、妥协的方式持久地进行着。

【责任编辑】赵枫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余下加田

@②原字为车右加酋

@③原字为木右加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摘要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3-12-19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一) 近代民法是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的资本主义民法,其典型代表......
试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制立法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2-10-09
" 论文摘要:中国近代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学制法律体系,其发展经历了确立、改革、发展和形成四个阶段。在学制法律内容上,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制立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政府与社会双重推动立法......
探究古代中国知识产权思想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2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知识产权的制度构建和保护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在初始阶段就展示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高起点。中国知识产权立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
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4
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景观设计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国城市发展之路上,景观设计实践的演进可以说是一条主线,对我国城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本研究就对我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以及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1当代传统园林的转型实践分析我国景观实践深受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在当代我国景观设计中仍然习惯于沿袭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形式,这是景观设计中束缚前进步伐的.........
论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现代领导科学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3-03-27
内容 提要: 民本思想在 中国 历代执政者的思想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执政者不同,民本思想的内涵也不同,甚至有着质的根本区别。从民本思想的 发展 可以透视出 现代 领导 科学 发展的趋势。传统民本思想有其进步性和 历史 局限性;......
近代中国引水权的收回
发布时间:2023-02-26
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民国时期收回主权运动史上极少为人所知的一幕。引水权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但在晚清时期丧失于外国势力之手。民国时期,随着民族运动的发展,国人的引水权观念觉醒,政府谋划、行动于上,民众呼吁、支持于下,虽然历......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轨迹
发布时间:2023-03-18
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比较集中,租赁和商务服务、采矿和金融业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交通、仓储、邮政、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等。 按地区分,亚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地区,占约70%的份......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探源(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从知识传统的角度来看,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的概念、术语、原则、制度与理论框架主要渊源于西方的法典类型。它在我国新型法律体系以及在大学学科课程中的地位,是在本世纪最初十余年间以挽回法权为主旨的立宪修律活动的直接推......
美国外贸政策的演变轨迹及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3
论文摘要:二战以来,美国外贸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由贸易阶段、调整阶段和多元化阶段。外贸政策的持续转变,实质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实力与国家竞争力相对下降的客观事实。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要防止“被”全球化。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概念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革命”概念总是一个萦绕不去的话题。在近代以来中央政权更迭的时空背景下,梳理“革命”概念的演进,沿着“革命”到底指涉什么、怎样认识曾经的“革命”、今后又如何看待“革命”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据......
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规律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规律引 言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它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
轨迹(组诗)
发布时间:2023-01-16
她必须不食人间烟火,唯大海之蓝 与宝石之美 构成了身世的全部。从她嘴里吐出的字词 都是星辰 都在我幅员辽阔的腹肌上 降生、闪烁或陨落 呵!我的生命像天空拥有了弧度 诞下的子女 滑落成万千座城池 哪怕隐......
探究民国金融思想的现代解构
发布时间:2016-08-16
一、引言 1935年,一本当时中国国内最顶尖经济学者的论文集在序言中写道:货币问题与金融问题,可说是经济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恐慌深刻化的今日,这两问题简直成了世界经济问题的焦点了。各国货币专家,乃至金融专家,均在绞尽他......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侧重于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的研究,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同时中国近代史学科经历了从开创到完善的过程;这证明关注现实生活是史学发展的源泉。 [关键词]救亡......
中国古代有民主主义思想吗?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古代是否有民主主义思想,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我认为,“中国古代有民主主义思想”一说,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中国古代曾经有过民主制度”这一判断很牵强。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经有过民主制度,如钱穆的中国古代没有......
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24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既要应对外来侵略,还要经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思.........
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14-01-07
内容 摘要 行会作为在 中国 经济 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与作用的传统工商组织,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以及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的 影响 ,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会以往限制同业开店设广、招收学徒,划一......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演化轨迹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要:长三角制造业的产值结构 发展 轨迹显示,在 经济 发展阶段、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以及国际分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三角制造业不仅已经进入了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化 工业 化阶段,而且还出现了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高......
“以开放倒逼改革”: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溯源
发布时间:2015-08-25
内容摘要 近代经济思想家把“师夷”与“变法”紧密联系,初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我国近代关于“以开放倒逼改革”经济思想的内涵、主要特征和目标演进,可以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理论......
对近代温州维新变法思潮中的工商经济思想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7
温州区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工商经济发展。工商经济思想自宋代形成,以永嘉事功之学确立。但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尤其是在明清海禁和闭关政策下,这样的思想文化又被抑制。直至近代,随着中国积贫积弱日甚,而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温......
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3-04-15
现代 中国 思潮演化具有“交替式”演进的特点。所谓交替,一是“交换”,一是“替代”。一个思潮不会在它的顶峰期间驻留太久。宛如海潮的推进,一旦到达颠峰,随之下降,接着另一个思潮取而代之,奔逐新的峰顶。可以将这样的现象称之......
中西交融与近代中国传统农业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4-01-07
www.LWLM.com编辑。【摘 要 题】近代 中国 传统农业在西学东渐的 历史 潮流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其一,中西交融是近代中国传统农业演变的主流,中国传统农业一方面吸取西方近代农业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仍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本文以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为视角,用阶级分析法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且联系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中国海洋法治建设的历史轨迹
发布时间:2016-09-23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方略,海洋法治建设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海的政策措施,实现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性跨越。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时期:海洋法治建设的发轫......
传统文化指向下近代国民性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相生相息的传统文化与国民性 传统文化与国民性之间相生相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国民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支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式乃至行为方式。 国民性是......
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发布时间:2023-05-09
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国内外设计思想的印迹 南立面是整栋建筑的脸面和重心,设计师设计的由室外直上二层的石梯表明整个二......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2-11-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时代环境,统揽大局,形成了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一、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主.........
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之历程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近代的中国,外有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与蚕食;内部“中华民族”的整合又滞后于以王朝为框架的国家整固,是以,在近现代国家发展中,边疆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缓慢而曲折,边疆地区亦遭遇了种种民族国家认同危机,历届中央政府......
习近平青年人才培养思想的内外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而深刻,对于青年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青年人才培养既要从理想信念、过硬本领、创新精神、道德品质等起主导作用的内生力量精心打造,也要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起辅助作用的外部条件创设氛围,并将内外因素有机衔接、紧密结合,形成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最佳路径。[关键词]习近平;青年;内生力量;外部条件[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8
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理论思考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轨......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7-02-2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初具规模、已见端倪的科学体系。文章试图从以下四个维度解读:一是主体维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评析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9
评析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 评析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 评析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侵权法虽内容较为丰富,但制度规范及理论研究均较为落后。近代的法律家群体以丰富的学养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取......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轨迹与前瞻(1)
发布时间:2022-10-09
媒介竞争的最高层面就是符号价值的竞争,媒介应该成为某类社会成员的文化旗帜,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宿。 中国传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确实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保持自己的方位感,保持自己对于发展格局、发展......
中国20世纪电影文学的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 前言 中国的电影剧作诞生在1913年,到20世纪结束己有长达87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电影剧作始终适应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与生产流通之需要,在变革中不断拓展,在起伏中曲折前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87......
中国民间公共组织的演进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09
〔关键词〕 民间公共组织;集体行动;社会利益平衡机制 一、民间公共组织的生成机制 根据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经验事实,民间公共组织的生成机制主要有三种典型途径:“自上而下”的体制内途径,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来推动体制内公共组织......
中国近现代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8-13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每个大学每个专业都要开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思想的培养,也是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关键的方式,而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奋斗史,近现代史是中国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到今天泱泱大国的历程史,让......
论孙中山的一“直接民权”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关键词]孙中山 间接民权 直接民权 [论文摘要】伟太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创建民国、实行议套政治失败后,提出了国民应享有选举、罢免、创韵、复决四权的直接民权的具体方案,以实现主权在民的伟太目标一直接民权是对问接民权......
浅论孙中山的“主权在民”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19
" 论文关键词:孙中山;主权在民;直接民权;权能区分;地方自治 论文摘要:“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主权在民”的真实实现有赖于人民共同普遍直接参与的民主程序的推行,孙中山提出了“直接民权”的......
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4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应该尽量客观科学,但由于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十分屈辱的一页,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也掺杂了太多名族情感,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分期显得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积极探究站在历史发展角度思考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十分重要。 1.中国......
英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3-05-28
在1997-1998年的议会辩论中,将《欧洲人权公约》(下简称《公约》)纳人到英国的国内法仅仅是第一步。从这一点看,适时地对《人权法》进行修改也是其长久立法规划的一部分,出现对新的权利法案的争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对英国价值的强调......
浅谈徐光启的近代科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 要]徐光启作为中西科学交流的先驱,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从数学思想、建立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机构以及实证方法论这几个方面,探究这位伟人的近代科学眼光。 [关键词]数学思想;机构;实证方法 一、“不用为......
人权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01
" 摘要:人权是当代人类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尊重人权已成为一个公平的、人道的、充满关怀的社会之根基。本文对人权概念的历史演变简要回顾,剖析了人权概念的本质与特征,针对当前保护人权的实践,提出了人权建设的几大主题,最......
迹逼近C*―代数的可除和比较性质
发布时间:2023-05-27
<p>   用K-群作为不变量对顺从的C*-代数进行分类,最先是由ELLIOTT提出的。 </p>......
官员“忏悔录”中的落马轨迹
发布时间:2023-06-12
&ldquo;我的老母亲已经85岁了,还对我说‘你好好表现,我等你出来’。&rdquo;出现在忏悔视频中的张引,全然没有了担任徐州市政协副主席时的官气,谈及自己的母亲时,几度哽咽流泪,无法说话。 今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大型专题栏目&ldquo;忏......
关於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3-01-08
&quot; 为了发展科学,把古老的中国现代化,中国学术界多次开展了关於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ldquo;李约瑟难题&rdquo;。许多人都以为,这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於1964年最先在〈东西方......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3-06-05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摘 要]在中国古代,既没有独立的民法部门,也没有独立的民法学科。近代,随着民法的传入,西方民法......
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关键词: 近代;侵权法;理论涵摄;民法史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侵权法虽内容较为丰富,但制度规范及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的命运(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 在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形成过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性格及其命运,是由中国一百多年几代法科知识分子所铸就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是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从事研究的;受......
中国近代跨国移民对侨乡的经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1
[摘 要]跨国主义理论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当代移民现象的理论,但将这一理论历史化,也可以用来研究近代华人跨国移民现象。近代华人的跨国实践是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对侨乡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主义;跨国移民......
浅谈近代西方社会中体育思想的产生
发布时间:2022-07-26
&quot; 论文关键词: 近代西方 体育思想产生渊源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近代西方社会中产生的主要体育思想有追求健康、自然体育、要素体育、全面发展等思想,并分析了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渊源和适用条件。 1.引言 近代是西方体育思......
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3-03-07
写到这里 , 想起英国 历史 学家和思想史家梅尔茨的话 , 他说 : 思想变化积淀在 时代 的改变了的语言和文体之中 , 新的观念在什么时候和怎样出现 , 以及怎样用特殊的词语即术语来加以固定和规定。⑥他还说 , 思想的传递在从一代人向另一代......
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
发布时间:2022-11-09
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 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 后殖民主义播撒与当代中国思想回应 与后现代主义紧密相关并共同构成中国&ldquo;后学&rdquo;问题的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在当代中国成为时......
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
从国共党际环境的演变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3-05-03
[摘 要]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共产党对国民党由敌对关系到合作抗日的酝酿时期,到国共联合建立党际环境联络机制的谈判阶段,再到从&ldquo;反蒋抗日&rdquo;到&ldquo;逼蒋抗日&rdquo;和&ldquo;联蒋抗日&rdquo;党际环境日臻成熟的形成过程。它的发展动向对......
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
发布时间:2023-02-23
&quot;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妨碍了中国在20世纪实现民主转型。进入21世纪后,仍然有一部分&ldquo;特殊国情&rdquo;论者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决定论的逻辑,......
走向峰巅的西方近代美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2
西方中世纪文化既是古希腊文化的继续,又是它的反动。所谓&ldquo;继续&rdquo;,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精神同希腊的至善主义的理性精神有其相承的一面;所谓&ldquo;反动&rdquo;,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精神,而希腊理性在其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
《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 探究《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人民主权的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深远的意义。人民主权的基础是公意与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的四个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看,它所蕴含的辩证联系的实践观,时空联结、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方式,......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一、近代艺术歌已的风格特点 ......
谈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谈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谈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谈中国近代侵权法之理论创新及评析 精品源自化学科 关键词: 近代;侵权法;理论涵摄;民法史 内容提要: 我国古代侵权法虽内容较为丰富,但制度规范及理论......
文化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5
文化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的认同感在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功不可没。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个体被集体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一种集体文化认同的感觉。&ldquo;是一种对某种文化眷恋的情感心理并以认知形式表现出来。它......
建设民族复兴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发布时间:2022-12-25
建设民族复兴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史》 柳:上次谈话中,你说&ldquo;对鸦片战争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行为的分析评价,也应当首先从(民族复兴)这个视角和高度来看,而不是先强调阶级属性。这样或许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历史特点和地位,教......
亡者轨迹 2013年9期
发布时间:2015-08-20
四楼 我看着谷朋的背影,心&ldquo;怦怦&rdquo;地跳着。他凝视着前方的窗洞,衣服在风中剧烈地颤动。 他的目光,直直落在窗沿上。 我有些害怕,毕竟这是四楼,而且,大开的窗洞让我有一种随时都会跌下去的感觉。 &ldquo;为什么来这里?&rdquo;我终......
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6
一、引 言 经济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都没有确切的定义。报酬递增就是其中的一例。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根本就没有这一词条。通俗地讲,如果同等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等的产出只需更少的投入,这种现象就是报酬递......
西方思想史上规律范畴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2-12-3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产生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亦产生了诸多争论。而对规律范畴本身理解的偏差,则是这些争论产生的缘由之一。因此,对规律范畴的演变过程进行相应的历史追溯是有必......
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夏商周时期: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和贵族化 音乐作为社会文化形态,在古代出现直接从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号子。原始音乐广泛出现于宗教祭祀活动。夏商周时期出现学校的组织机构,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孟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演进概观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 要: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党长期探索的成果。文章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思想渊源、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概述了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阐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
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的制约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3
广大朋友们,关于&ldquo;近代中华科学文化衰退的制约因素探析&rdquo;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传统文化&ldquo;重政务,轻学术&rdquo;的传统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虽不绝然......
中国近代的法官回避制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27
回避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出现的《三互法》,即是中国最早的有关地区回避的成文法律,而《唐六典》中规定的换推制,则明确规定了官员的职务回避。由于古代司法行政不分,专职法官尚未出现,因此,严格意义上的法官回避制度......
如何拍摄星星的轨迹
发布时间:2023-06-29
点、线、面是摄影语言的构成要素。点的移动变成线,线的移动变成面。星星运行的轨迹正是由点变成线的动人画面。如何用数码相机拍摄好星星运行的轨迹,很多初学摄影的人都想学习,这里是我的一些拍摄体会。 一、所需器材 可用大画......
关于近代民族企业中的官商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15
正如任恒俊先生所评的那样&ldquo;拨转中国近代新式机器缫丝生产机捩的陈启沅和他的继昌隆缫丝厂,迈出的第一步竟然得不到当地官府的保护、支持。但是,比陈氏开办早的近代机器生产的工厂,如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左宗棠创办的......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3-02-06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摘要: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萌芽于19世纪下半叶,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清末修律,成长于......
中国近代西部开发动因与效益介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英文标题】Dynamic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Pre-modern Times 【内容提要】封建社会中后期,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西部经济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在近代历史上,曾......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发布时间:2022-08-23
了解一种文化的主导思想方式与了解这种文化的时间观有内在关联。这不仅仅是马丁&middot;海德格尔(M. HEidegger, 1889-1976)的看法的一种延伸,而且可以在另外一些黑格尔之后的西方 哲学 家(比如尼采、柏格森、胡塞尔等等)那里找到这......
古代法上的经营权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31
古代法上的经营权思想 古代法上的经营权思想 古代法上的经营权思想 《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一十一章为&ldquo;土地承包经营权&rdquo;,该章一共12个条文,规定的是我国农村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项土地......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与美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文章以分析 中国 古代设计承继与设计美学、 哲学 在社会中的现实反映为立足点,从古代设计的社会地位与古代设计的思想渊源两部分探索,列举了设计的具体实施形制,表现方式、范围,以及其社会品评法则。对设计实体与设计思路、审......
近代行规法律效力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2-12-30
行规为一业之行业规约和经营惯例之集合,是行业组织所制定并用以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依据。不论是在中国传统的会馆、公所还是在西方的「基尔特」(guild)之中,行规或者行业习惯对于行业组织的发展与运作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法律......
中国近代史复习歌
发布时间:2022-10-16
中国近代史复习歌 第1课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 1840年。英起战争,祸因是鸦片。林则徐销烟,在虎门海滩。六月英舰至,对大清开战。两年又俩月,满清服了软。签南京条约,辱国又丧权。割让香港岛,赔款两千万。五口要通商,领事驻口岸。进......
电子审计轨迹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我国 企业 会计 电算化和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 发展 与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从1979年我国在长春一汽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探索始,我国的会计软件 应用 发展大致经历了非商品化......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本文试从现代化建设切入,对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战略的关系及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各位方家。 一 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3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习近平治国......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学习&ldquo;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 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ldquo;三个代表&rdquo;重要思想http://WWw.LWlM.cOm,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民族教育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工作目标、工作方法等各个环节上,始终......
论日本民法法典化与近代化的政治动因
发布时间:2022-12-15
论日本民法法典化与近代化的政治动因 论日本民法法典化与近代化的政治动因 论日本民法法典化与近代化的政治动因 日本的民法近代化,是以法典化的形式完成的。《日本民法典》乃是亚洲第一部民法典......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 残叶的时代 《三国志演义》残叶的发现,有助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所谓&ldquo;残叶&rdquo;,指的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某个明刊本《三国志演义》的残叶。 此残叶保存于《陶渊明集》周显宗刊本之中。《陶渊明集》周显宗刊本八卷,共两册,其前......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4-0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科内史:&ldquo;本土化&rdquo;的努力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政治史范式代表了主流方向,基本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ldquo;两个过程&rdquo;作为基本线索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具......
边疆民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实践教学是&ldquo;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dquo;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课程开设几年来,学界对纲要课程实践教学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丰富成果。边疆民族高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既要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化
发布时间:2022-11-01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化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化 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马克思化 来源于www.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国哲学正在成为我们阐释中国传统思想的完美方式。中国哲学强......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02
&quot;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ldquo;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rdquo;&ldquo;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rdquo;。之所以重要,是&ldquo;因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