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总理在参加联合国大会时,在接受采访中这样点评“三鹿”奶粉事件:“对我们国内发生的这样一件食品安全问题,我感到很痛心。”温总理用了“痛心”二字,是因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都是尚在襁褓的新生婴幼儿。结石患儿数目之多、死亡人数之多恐怕是罕见的。
早在“三鹿”奶粉前,被曝光的阜阳假奶粉将新生儿摧残成大头婴的事件还历历在目。家长们千算万算也料不到中国本土的名牌奶粉又是免检产品“三鹿”是比假奶粉更恐怖的“毒奶粉”。随着事情的曝光,伊利、蒙牛、光明等这些市场占有率高达九成的液态奶纷纷被检出了三聚氰胺,奶制品行业的这样潜规则做法终于得到更多佐证。想想就觉得心寒,从小到大原来是喝毒牛奶来强身健体的。可转念一想,大概早产生抗体了吧。这又让我想到了前些年被曝光的“孔雀绿”、“苏丹红”等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拜这些无所不用其极 的商家所赐,我想老百姓对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化学药品有了全民认知。如果弄一场毒物知识竞赛,我有信心我们民众的得分一定不低。
可就在大家众口一辞谴责商家的无耻时,我们可否想过是谁纵容了这种可怕的食品危机。从商者本就是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任何人都一样。但将想法付之于行动则是因为缺乏约束。食品免检制度为毒奶粉开了绿灯,恐怕才是真正的元凶。这就好比把一块免死金牌给一个杀人狂,最可恶的是发免死金牌的人的道理一样。而回头再审视一下我们的食品免检制度,怕也是难辞其咎的。在对奶制品的检验中,只查其中含氮量是否达标,而不管究竟是什么物质含氮。所以那么些年来,大大小小的奶制品这样轻松地通过食品安全检验。最近,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中就规定了要废除免检制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件负责人的举措。但关于检验本身,我认为也应该调整现有的检验方式,不仅查元素是否达标,还应该查其中的添加成分是否安全。
当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情况:大米是有毒的,粉丝是用福尔马林漂白的、鱼是孔雀绿保鲜的、凤爪是双氧水泡出来的、番茄是催熟剂催熟的、酱油是苏丹红家的、豆制品是氨水浸出来的、奶制品是三聚氰胺添饿……我们还能吃什么呢?
食品的安全关乎民生问题,我们的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莫让有法可依但执法不力的毒食品再让我们了解一个新的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