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土地信贷银行

浅析土地信贷银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2:35:01
浅析土地信贷银行
时间:2023-08-05 02:35:01     小编:李战冬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建立土地银行是世界各国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做法和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金融需求旺盛,而现有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建立土地银行以推动农地规范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己成为现实需求。

一、目前国内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情况

近年来,国内土地流转由农民自发流转向政府引导流转的方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金融需求旺盛。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到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而积的X8.8%,较2008年末提高了20个百分点。各地方农地年租金在200-1200元/亩不等,若按平均水平400元/亩计算,仅土地流转费每年就需要1500亿元。可以预见,未来农地金融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目前农地流转中资金需求方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途主要是租地、购买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土地整治、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应方主要是农信社,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甚至一些保险、信托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支持农地流转,目前主要有三种支持模式。

(1) 金融机构+新型经营主体模式。这仍然是传统的信贷支持模式,其特点是金融机构直接为土地流入者提供融资支持,又可细分为金融机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金融机构+家庭农场等模式。该模式的不足是仍采取传统的动产不动产作抵押,土地的抵质押权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符合贷款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有限,金融支持的受众面比较窄。

(2) 金融机构+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以村集体为单位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谈判议定股权比例,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金融机构通过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当地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可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得到股份分红等收益。

(3)金融机构+政府土地流转平台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建立土地流转平台,提供土地物权认证、价值评估、贷款担保、违约抵押土地处置等一体化服务,并采取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基金、要求农业经营者购买经营保险等措施,保障农民租地收益和银行贷款的合法权益。河南光山县的江湾土地信用合作社、山西左权县的土地银行等,实质上都是这种模式。

二、关于设立国家土地信贷银行的建议

从国外经验看,建立土地银行是促进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时机逐步成熟,迫切需要国家组建土地银行这样一个政策性金融机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土地租赁是提高土地资源分配效率的有效方式,土地流转并不必然要求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

建立土地银行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难点和关键在农业农村,出路在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土地经营者会产生扩张规模的强烈要求,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根本动力。2013年我国农民人均GDP己达1625美元(约合9993元人民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己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文件己经明确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并明确鼓励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地相关确权颁证工作己经在全国10多个省市展开,土地流转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全国己有1200多个县(市、区)、15000多个乡镇建立了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市场和相关的登记、价格评估等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建立。从各地实践看,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土地存贷为主要业务的准土地银行性质的机构,如山东诸城的土地信托中心、宁夏平罗县的土地信用合作社、河南光山县江湾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山西民权县的土地银行等。建立真正的土地信贷银行己初步具备了制度、环境和经验基础。

三、相关配套措施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出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尽快完成全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行严格的土地分类管理,从法律上严格界定各类农地用途,规范农地流转程序,严格限制土地流转中变更农地用途,严厉打击土地流转投机行为。为避免土地流转后农民失去生活保障,可考虑将农民土地分为保障田和生产田两类,生产田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保障田不纳入流转范围。

二是积极发展和培育中介组织和交易市场。可借鉴法国经验建立全国性的农地整治管理公司,统一负责农地收储、整治、出租及使用监管。推动各地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完整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提供土地确权认证、变更登记、价值评估、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土地流转比例较高的地方要设立一站式土地流转服务大厅,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构建农地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快推广农业保险,扩大农产品覆盖面,提高保费补贴额度。加快建立地方政府出资为主、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农业担保公司、土地流转补偿基金,鼓励乡、镇、村成立农户所有、农户民主管理、农户受益的规范的土地信用合作社,为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融资担保等服务。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是加快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基金和年老农民退地终身养老金制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