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脱硫建筑石膏、矿粉和石灰等改性生土材料,并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分别采用浇筑成型和压制成型两种成型方式,以提高强度为主要目标对改性材料的配比做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较好配合比分别为,脱硫建筑石膏22.95%,矿粉2.78%,石灰2.23%。材料经过改性后抗压强度可提高2~4倍,其中,压制成型的强度明显优于浇筑成型。
关键词:改性 生土材料 生土建筑 强度 耐水性
1 基本配比的可行性试验方案
1.1 基础配比 查阅相关资料,对生土改性材料种类和配比进行基础实验,其中浇注成型:参照GB/T 17671-
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成型。根据文献资料和前人所做的试验,分析各种改性材料的特性,并确定改性材料的基本配比。保持粘土总量为100,改变A(脱硫石膏)、B(矿粉)、C(石灰)、D(水泥)、E(硫铝酸盐水泥)、F(外加剂)、G(秸秆)的掺量,基础配比为:①脱硫石膏掺量为三个级别:A1:20%,A2:36.7%,A3:38.9%;②矿粉掺量为三个级别:B1:4.4%,B2:13.3%,B3:20%;③石灰掺量分为二个级别:C1:3.6%,C2:8%;④水泥掺量分为二个级别:D1:4.4%,D2:13.3%;⑤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分为一个级别:E1:1.8%;⑥外加剂的种类:F1:2g硫酸铝钾,1g氢氧化钠,1g硫酸钠,1g硅酸钠,0.5g氯化钡;F2:1g氢氧化钠,1g硼酸铵,1g碳酸锂;F3:4g硫酸铝钾,1g氢氧化钠,2g硫酸钠,2g硅酸钠,1g氯化钡;⑦秸秆的掺量分为二个级别:G1:1.1%,G2:3.2%;⑧试验的水固比为0.32;⑨浇筑成型。
1.2 试验结果 胶凝材料加水拌和后制成40mm×40mm×160mm的试件,在(25±3)℃下室内自然养护一天,在(60±1)℃水泥砼养护箱中养护一天,再放入(50±1)℃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待试件干燥测其3d、7d和28d的强度。强度测试按照GB/T9776-2008《建筑石膏》标准执行。
考核目标是试件3d、7d和28d抗折和抗压强度以及28d的吸水饱和强度。考虑生土材料的耐水性非常重要,而且一般强度和耐水性是呈正比例关系,通过测量试件的28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进行结果的讨论,由于实验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实验中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所做实验如表1所示,得出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知,不掺加改性材料时(1组),试样的抗折、抗压强度较低,试样在水中浸泡不到30min就完全溃散,说明纯土材料的耐水性差;根据文献资料,分别做了2、3和4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材料对生土的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秸秆与各种材料的结合性不好,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改性材料配比有待进一步改善;5、6、7和8组中,增加了改性材料的种类,同时添加了外加剂,主要分析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剂为F1时,试样的各项性能较好;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9和10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秸秆与改性材料的相容性很难解决,而外加剂对实验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较好的改性配比为A2B1C1D2E1,即36.7%的脱硫石膏、4.4%的矿粉、3.6%的石灰、13.3%的水泥、1.8%硫铝酸盐水泥。
压制成型时,改性材料的配比不变,但水灰比为0.12时,实验结果较好,总的来说压制成型脱模时间较短、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这是因为挤压大大增加了土的强度和耐水性,并且挤压可缩短颗粒间距,增加颗粒接触面积和数量,从而增强颗粒间的结构连结。压制成型更利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改性生土建材的推广。
2 微观分析
试验中,各种不同配比试样的水灰比和养护条件相同,但其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几个典型试样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其中不同的水化产物和产物的含量,从而来分析试样性能的差异。
实验分别对1号、3号和8号试样进行微观分析,其微观图谱和成分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由图1可知,纯生土试样的XRD图谱与生土原料的XRD图谱相似,基本没有发生水化反应。
由图2和图3可知,由于改性材料的加入,水化反应的产物使生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改性生土材料是由松散多孔的土体经改性材料作用转化而来的,欲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改性材料应具有胶结土粒及填充孔隙两方面的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①本文进行了利用脱硫石膏、矿粉、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灰改性生土材料的实验研究。②需要对纯生土材料进行2~3d的凝结硬化处理;单掺脱硫石膏时,随着脱硫石膏掺量的增加改性生土材料的凝结时间显著缩短。③泡水不到30min纯生土材料就完全溃散,由于脱硫石膏本身不具有耐水性,在这种情况下,单掺脱硫石膏浸入水中就会溃散。
下一步工作展望:
①需要更进一步改善改性材料对生土材料的性能,增强耐水性能。②虽然较大地提升了改性生土材料的力学工程性能,但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墙体材料的热工、吸湿等功能。③由于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与施工标准,导致新型生土材料的推广和研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④需要进一步实验,降低改性材料的种类和用量,以降低成本,有利于生土材料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琴.生土材料的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05).
[2]赵永巧.浅谈土壤固化剂的发展与固化机理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0).
[3]黄新,胡同安.水泥-废石膏加固软土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