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该文认为,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不断增多的现象,如何更高效公平地资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成为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该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为资助制度创新提出几点建议:精准扶贫,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国校联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资助育人,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模式。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资助制度创新
一、导言
自上世纪中下半叶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并且自招生并轨等制度改革实行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使得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而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学生家庭贫富的不均衡现状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人数日渐增多,并逐年呈以递增趋势。为更好地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使得受助学生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现行的资助制度还并不健全,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同时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特点,创新资助工作,给予学生以经济资助固然是基础,但是在进行基础工作的同时,也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他们能够在困境中奋进,使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资助也是工作的重点。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高校构成了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其中也涌现不少自强不息的优秀分子, 但总体而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依旧属于相对弱势群体。由于经济拮据,家庭经济困难生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心理动态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 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点。
1、生理特点
(1)生活开支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他们在学校生活的状况和质量,他们的月均生活费普遍比普通学生的生活费低,更倾向于简单朴素的生活,由于无力支付生活费用开支,贫困生在生活上大多非常节俭,能省则省,食物也多会选择便宜的主食和素菜。经过调查研究,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每月在饭堂消费不超过500元钱,而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营养跟不上,导致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不振,影响他们正常的发育成长。
(2)学习压力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于较为经济落后、地处偏僻的山区农村,教育基础本来较差,经济困难无疑雪上加霜,给他们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为了继续读书同时也不为家里带来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在校内校外兼职赚取学费与生活费,部分学生会因此而经常缺课,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般,就使得获奖学金的机会较少。
2、心理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生理上跟大多数普通高校大学生并无很大的区别,但不能因此就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有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是相对的,也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心理问题,而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疏导,则会成为导致其不能顺利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心理负担重。大学生刚入校需要进行身份和心理的双重转换,这个时期的他们社会阅历较浅,心理也还不成熟,不能正确认识由我国国情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中的多元化现象。大学之前由于地域的因素,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而进入大学之后,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汇集在一所学校,所带来的地域的差异就使许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差距愈发明显,使得同样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不平衡。因此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有少数人甚至会认为社会分配不公平,存在着仇富心理,有的自暴自弃走向歧途。而且,在现有的资助制度中,资助金额和名额都有限,就不免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在心理上难以泰然接受资助,另一方面在生理上又需贴补自身生活,于是出现学生当众“比惨”的现象,不仅影响学生间的关系,同时也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
(2)社交能力差。新一代的大学生都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中成长,在缺少兄弟姐妹,一个人独自长大的环境中,与他们交流最多的是朋辈群体,而大学生时期学生脱离父母的佑护开始独自生活,这个阶段其实是一个与朋辈之间交流关系最频繁的阶段,相比而言,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交流较少,这种经历很容易提升学生自身的社交能力。
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性格多由于敏感内向,自卑多疑而较少与同学沟通交流,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金钱付出的集体活动,如聚餐、郊游等拉近同学之间关系,增进朋友之间友谊的活动。
在这种长期负面导向的心理状态下,使得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锻炼机会少,导致社交能力差的问题。而由此会产生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毕业面临就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会比普通学生具有更大的压力。
(3)消极情绪较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内向、更敏感、更道德自律,更容易出现内心冲突,更容易体验到焦虑,而敌对情绪也更容易发生。而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其实,这种消极情绪一方面是由家庭经济带来的,而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相比普通学生来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经历的负面的生活事件高于普通生,如家境贫困、不可控的天灾、父母离异或者下岗失业、突发疾病等,出现这类负面事件之后往往会使本就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很容易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情绪。这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y认识和接纳自己,同时也很难坦然面对他人帮助,有些认为“尊严之上”,有些则使用受资助的金钱肆意挥霍,装作“有钱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
三、创新现有资助制度体系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基本包括奖、助、贷、偿、勤、免、补这七大板块,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依旧以固有的模式来资助学生,可能达不到精准扶贫、资助育人的效果,所以完善现有资助体系,进行资助制度创新非常重要。 1、精准扶贫,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目前高校的资助扶贫工作还需系统化、精准化,资助学生需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所致,此群体中有许多学生出于自尊心等原因,往往并不会主动向组织反映困难情况,反而有些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困难,甚至于有家庭宽裕的学生会出于利益或荣誉而去争取资助款项,最终造成有限的助学帮困资源并未完全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所以,做好精准扶贫,助学帮困,就必须建立准确、全面、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然而建立全面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还需要一个能够储存庞大数据的系统,高校应重视这项工作,并且开设一个专门的资助机构和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当然,这也是教育部考核各高校资助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制定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和初步认定工作,一方面在确定助困目标之后要继续跟进其生活,深入了解其在校消费,以做到准确合理和全面。
2、 国校联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大力发展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制度创新中不可缺少的一大板块。国家、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方同时承担学生在大学中的费用,一方面以国家、学校为依托的国家助学贷款更具权威性和稳定性,解决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避免一味采取其他补助形式而增长的惰性和依赖性,一旦开始工作就需要归还贷款,使学生懂得国家学校的资助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从现实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好选择,首先,它不像社会的慈善基金以企业或个人的收入为依托,具有不稳定性,国家助学贷款以国家为依托,在学生接受教育期间能够一直给予资助,能够为学生带来安全感而使学生不会因担心学费的问题来影响学业,其次,国家助学贷款的知名度较高且申请成功率高,更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成功申请。然而现有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部分问题,如各地信用社要求不一致,放贷较晚等,因此,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需根据现存的问题来进一步完善,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掌握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扩大他们贷款的比例,增长他们的贷款额度。
3、资助育人,创新高校资助工作模式
资助育人是近几年各界学者普遍认同的一个资助理念,它将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也重视学生的成长,毕竟从现实来看,学生进入大学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也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同样,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正如老话所说促进教育公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处理。这就要求高校不仅是需要经济助困,也需要“心理助困”。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助只是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如何做到资助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重视精神鼓励与激励,努力推进资助育人化进程,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应当是我们当前资助工作的新模式。当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共性,但是造成他们心理压力的因素有很多,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视同仁”,所以需要高校的资助部门和心理部门相联合,资助部门负责物质上的鼓励与资助,而心理部门则需要认真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历程,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学生求助时能够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给予不同的鼓励与关心,以此缓解他们心理方面的压力,与此同时,他们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坚定他们直面困难的信心。
四、结语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资助制度的职能,然而使它达到育人的目的则是资助制度的灵魂,高校资助工作的管理和实施者一方面要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需要援助的对象,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是教育的主体,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工程,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国家颁布政策,学校严格实行,社会给予支持,个人得到帮助。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资助制度,做到精准资助,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国家学校联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体系、资助育人,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又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建美.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4.81-85.
[2] 邢舒惠.论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W版),2010.4.172-175.
[3] 李焰.根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