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解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解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8 00:07:5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解析
时间:2023-02-28 00:07:57     小编:胡梅梅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本身的研究相对不足,探讨不够深入。实事上,要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追本溯源。本文试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效性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1. 1 将实效性等同于时效性,概念内涵缩小

实效性是指实际的效果,既包括当前呈现的效果,也包括未来显现出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即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正面而积极的影响。即帮助大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考试即刻反映,能力及观念的呈现将是长期的过程。当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更多强调的是即时效果。近年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的实证研究,几乎所有研究者也都是对在校大学生当前状态的调查,也有教育机构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滚动调查。如教育部从1991 年开始,持续对多个省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进行滚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呈现积极健康向上态势,2012 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5. 1%,2013 年这一指标较2012 年有明显增长。这依然是现时性评价,目前鲜有个人或机构从长时段角度对已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调查。这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武装人、改造人、塑造人,培养有能力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一个长期过程,效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或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这就是钱理群先生所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用时效性代替实效性,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区别。一般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确定主要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教师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判断及测量便可以基本实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的检测则要复杂得多。

1. 2 将实效性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外延扩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课程化,教学效果必然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上,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直接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大德育范畴,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渠道和唯一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但这些理论能否转化为实际行为,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势与政策教育、哲学社会科学也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校的各门课程皆有育人功能,另外,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互联网、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2012 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73. 1%的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网络。微博在学生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59. 9%的大学生使用微博,比2011 年上升了13. 1 个百分点。互联网成为影响学生思想状况的新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全方位育人的结果。我们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完全安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身上。

1. 3 实效性评价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现采用的评价观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 另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观。两种评价观在实践中都存在不足,评价观标准的不统一,严重影响评价的结果。

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实效性评价聚焦于教师身上,如教学实效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气氛是否良好。评价者希望通过这些评价促进教师扬长补短,以促进教师发展来促进学生发展。这种评价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一定程度也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其弊端在于将评价的焦点过度集中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这种评价可能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学。

以学生为心的评价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是对以教师为中心教育观的修正,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进步。教学,实质是教学生学,教与学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师生走进课堂是合作完成学生学的任务来了。因此,评价教学实效性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考量。理论上可行性的评价观现实中却出现了评价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由于外行评价内行仍普遍存在,评价者多考察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是否高,课堂参与面是否广,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评价更是强调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促使教师增强课堂吸引力。但弊端不容忽视,教师为取悦学生,可能降低教学难度,只注重形式化的技巧,表演多于真诚,既没有智慧的深入发掘,也没有情感的真诚投入。教学逐渐走向娱乐化。形式大于内容的教学将伤害教学本身,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过后一无所获,这种舍本逐末式的快乐教学值得警惕。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让学生开心,更要让学生开窍。

1. 4 评价主体素质参差不齐

实效性评价直接受制于评价主体的自身素质,评价主体必须熟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特征与规律,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当前,高校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人员主要包括各级教务部门、督导组、同行、学生,评价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教务部门、督导组多采用随机听课方式,听课时长与次数有限,听课者专业未必与授课者一致,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较为突出,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难免出现偏差。同行评价,由于评价双方有相近的专业背景或教学经历,评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很多时候同行并非同专业,教学理念亦可能不同,评价都会产生较大差异。学生评价是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评教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学生长时段接触教师,评价总体上较为客观。但由于受知识水平、个人喜好、评价角度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评价的浅表化、情绪化、随意性亦不容忽视。评价人员的主体素质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影响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依据,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 1 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边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客观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体目标的不清晰,也是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上没有客观标准的主要原因。人们容易将课堂教学当作解决大学生一切思想政治问题的万能钥匙,当学生中出现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时,就简单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效或低效。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课,发挥的只能是理论应该发挥和能够发挥的功能,理论课提高的只能是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就在于认识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作为一门理论课,还有应该确定具体的目标,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只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科学定位,才能在实践中激励老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2. 2 时效性与长效性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既要看现实效果,更要看长远影响。学生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养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行为上是否积极进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效性是长效性的基础,没有时效性,长效性则失去了依托; 只考虑时效性,忽视长效性,则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形而上的理论,其影响通过内化再经外化而显现,时空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评价要注重长效价值。人的主观世界是否得到改造,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否得以实现,这不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更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在现实中很大程度上只能以潜在形态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也是这门课程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并非在大学期间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很多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展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不仅要着眼于现实评价,还要着眼于长远评价,不仅要评价现实效果、现实价值,还要评价潜在效果、潜在价值。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坚持时效性评价的基础上,更需重视长效性评价,可以通过长时段调查来衡量和检测教学效果。

只有坚持时效性评价与长效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加客观、真实地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与价值。

2. 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

定性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质的界定,主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判断得出结论,定性评价一般揭示事物的本质,但主观性较为浓厚。定量评价,是把评价指标量化,采用模型或数学统计方法对评价对象作出精细判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辅相成,没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将迷失方向; 没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就缺少了坚实的支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既需定性评价,亦需定量评价。本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价值观教育,评价时必然包涵有无价值的界定,看其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是否有帮助,这属于定性评价。帮助作用的大小,则需要通过定量评价来衡量。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定性评价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定性评价方便快捷,便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但定性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实事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些可以定量评价。通过定量评价对定性评价进行补充和矫正。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应具有科学性,评价主体应专业和严谨,评价结果要有可靠性。

2. 4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部分,教师教的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像其它课程一样,有知识传授的目标,但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其独特的要求,即价值观的塑造。因此,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既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要看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是否起促进作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理性的体现;还要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是工具理性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应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征。一项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你的最大收益是什么?的调查报告中,选择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价值观、知识、分数、能力,其中选择价值观的同学占64. 5%。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总体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调查中学生将能力放在最后,反映了学生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作意识形态教育的倾向,方法论层面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另一项关于心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风格( 多选) 调查中,幽默风趣式以72. 5%的绝对优势位居榜首,逻辑推理式则只有24. 7%。说明本课程方法论方面的工具理性价值并未得到多数学生重视与认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除其主导的价值理性外,工具理性作用应受到重视。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解终身之困的基本要求,各学科皆肩负此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观塑造固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大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的叠加,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应注重方法论的引导与培养。

2. 5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模式无论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客观鉴定还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多元评价中,各主体评价的权重比例应有科学设定。在多元评价主体中,现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评价。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是教学效果的主要体验者,总体上来说,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对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存在部分学生对课程目标理解不清、评价标准把握不准,还有少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评价结果也存在一些误差。因此,应加强学生评教的指导,做好学生评教的宣传,教育学生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教。同时,完善评价机制,谨慎处理评教结果,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3 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价本身的研究相对不足,探讨不够深入。实事上,要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追本溯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是一项很复杂工作,以上探讨只是冰山一角,期待更多研究者就此话题进行更深刻的探讨,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进一步提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