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其不仅能发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也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探寻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中心;事例;事情六要素;真情实感;首尾呼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有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但现实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却成为教师教学的难点。就本人近些年所带的六年级学生来看,能写出自己“作文”的学生的比例只能占60%,而写出真情感作文的学生所占比例就更少了。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作文教学方法,多从叙事类习作指导入手,多与学生探讨写作方法。
一、明确写作中心
以叙事文写作为例,该文体要求对具体的事件进行描述,其首先就需要确立一个清晰的作文中心,该作文中心构成了叙事文写作的前提和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叙事文时,要带领学生确定这次习作的中心思想,明确习作主题,从而围绕主题选择生活中适合的题材。受限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对身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感悟和提炼,这些感悟在写作时即成为文章的立意。如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写一篇叙事性作文,我们首先要明确此篇作文的中心是“难忘”,然后选取生活中“难忘”的事例,进而写出难忘的原因(即感悟)。
二、根据中心选事例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面已经指出,在完成一篇叙事文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事例),没有事例,写作就无法动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教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能主动地围绕中心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仍以“一件难忘的事”为例:此篇作文的关键词是“难忘”,那我们就要选择那些对自己有所触动又难以忘却的事例来写。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对身边故事形成“难忘”的感悟呢?笔者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从他们高兴、悲伤、难过、兴奋或内疚的事中来寻求答案,因而我们选择事例要有原则性。
1.事例选择要有新意
作文所选的事例要给人以新鲜感,要生动鲜明,要有新意,要有时代的特点.要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2.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创造。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选择不引人注目而又蕴含大道理的小事写起。正是由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才组成我们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才给我们讲述了人间的喜与忧。教者要提高学生捕捉平凡小事的能力,争取用小事讲出大道理,以小见大。
三、写清事情六要素
叙事性作文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有将这六个要素描述清楚,才能将整件事情交代清楚。而六要素当中应当把重点笔墨放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描写上,因为这三部分是叙事性作文的核心,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如何写好一件事?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将自己要写的主题进行分层,通过由浅入深的写作顺序来逐渐对事物进行清晰描述。另外,面对繁杂的故事构成要件,也要求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去进行线索梳理。文章详略得当才会使读者读起来不觉累,还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白。
四、文字间流露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也就是说写出来的作文要给人真实感觉。学生自己经历过的事反映在写作中,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反之,如果写自己不熟悉的事或者凭空捏造的事,那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枯燥的、毫无趣味的。可见,叙事文写作的第一步应要求学生把事件描述清楚,第二步则是遵循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世界、价值判断等主观元素以语言的方式反映在文章之中,从而最终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深化。
五、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不仅能够使得作文内容前后一致和照应,还能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感,读者可以在末尾的结束部分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当然,结尾部分应做到概要和清晰,其主要以启示性的文章内容作为收尾。如《难忘的一件事》,一位同学在开头这样写:现在想来,童年的许多事情如过眼云烟,在我的记忆中消散,但有一件事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是抒情式开头,总起全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在结尾他又写到:这件事时隔快一年了,但我仍然深深地记在脑海中,因为我领悟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你努力了,付出了,你才可能成功。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
从笔者的教学体会中感知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也导致了写作能力提升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方法。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