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生态竞争视角的学术道德失范研究

基于生态竞争视角的学术道德失范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7 13:22:53
基于生态竞争视角的学术道德失范研究
时间:2015-08-27 13:22:53     小编:

摘要: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整治日渐成为高校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不正当的学术竞争让整个学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学术竞争主体各自为营,激发种内、种间不合理竞争。因此,生态竞争的引入,有利于良好的学术生态竞争体系的构建,这个生态竞争体系需要优胜劣汰作为其基本阶段,发展创新作为其初级阶段,合作共赢作为其高级阶段,生态平衡作为其终极阶段。

关键词:学术道德失范;生态竞争;生态平衡

学术道德失范是目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学术道德失范对学校德育和净化学术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术道德失范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视角出发,本文重点借鉴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竞争视角研究当下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分析种内、种间竞争,寻求对学术竞争的合理引导并构建生态学术竞争体系。

一、我国学术道德失范存在的问题

当前媒体等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揭露,学术界对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都相对较多,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对学术道德失范概念做出明确的定义。本文采用学者江新华的定义,学术道德失范是“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社会的价值目标(如获取职称、金钱、学位等)。”①“按照学术失范的程度而言,学术失范可以分为学术过失、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②

学术过失是学术主体在科研过程中由于疏忽而没有预见、意识到本应该预见和意识的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没有系统学习学术规范的初学者身上。例如目前的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作业中出现的直接复制别人文献并不做注释,大多是为了敷衍作业,水平较低,写出的文章亦属于粗制滥造型,没有学术写作经验,已经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而不自知。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工作者在学术活动中出现的有意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和剽窃、杜撰参考文献、捏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研究成果搭便车等现象。学术不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有意识行为,是学术主体明知不可为,但是为一几私利而故意为之的行为。

学术腐败指主体在学术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借用权力和资源为个人或团体谋利的行为。目前不少教师在职称评审的活动中存在向评委打招呼的现象;权力者一各种形式“威逼利诱”小辈,以权谋学;甚而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从异性身上求取不正当关系、利益的学色交易等。

目前关于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在学术界的讨论有很多,但是,不是集中于研究大学生(本科生),要么是集中于研究生,要么是研究教师等科研工作人员,再者就是把所有对象混为一谈,来找出背后的教育、制度等原因和对策,殊不知,忽略了重要问题:即比较大学生与研究生、科研人员他们各自的学术道德失范是在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上的。

二、学术道德失范的生态学视域:生态竞争理论

(一)学术竞争与学术道德失范

宏观当下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状况,可以说他们的学术道德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出于以不正当竞争方式达到获得利益的目的。可知,大学生中的学术失范问题大都停留在学术过失这一层面。然而,研究生、科研工作者等,他们的学术道德失范的出发点则不像本科生那样单纯。大量是出于竞争目的,为了谋取一定的利益,大多是属于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行为。

很多学者在分析引起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时,认为学术制度是其根本原因,固然,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多。在这里分别针对两种群体:大学生与研究生、科研学者,分析这两种群体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上的终极矛盾。前者的矛盾在于要应付作业、考试、毕业等,而后一群体比前一群体,更多的是出于利用不正当竞争获取利益。不出于竞争目的的学术道德失范不一定产生危害,但是出于竞争目的的学术道德失范一定会产生危害。

(二)种内、种间竞争与学术道德失范

“根据德育的内涵,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高等学校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③而学术规范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高校德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高校学术竞争系统则是这个大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竞争主体,如大学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等,他们则与其他的竞争者,形成一系列的种群。他们之间必然会出现像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生的为了争夺资源而进行的生存竞争。

动植物在在自然界中会出现以食物、配偶、空间等资源为主的种内与种间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间关系叫做种内关系;在同一生物环境中,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叫做种间关系。那么在高校学术竞争系统中,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这样的关系成为种内关系。大学生与研究生、大学生与科研工作者等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种间关系。竞争关系发生于前者是种内竞争,发生于后者是种间竞争。

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种群内的个体数目不断增加时,那么临近的个体相互之间必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生态学上称之为密度效应。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一方面使得社会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有限的教育资源、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学校的教育上来看,一个考研占座现象就引得我们唏嘘,很多学生选择走学术道德失范这条路,除了缺乏对学术道德规范的认识、学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怀着侥幸心理达到急功近利的科研目标。因为这样的捷径可以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地鹤立鸡群,无论是评奖、评优,自己都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筹码。从就业方面看,高校待就业人数年年刷新,每年都堪称是最难就业季。另外已经在工作岗位的高校老师、科研工作者,也是战战兢兢,现行评价体系通常是以出版物和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教师的学术水平,为了获得职称、提高工资水平相互之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生物学上有“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无论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在如此高密度地生产知识分子、研究人员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开花结果,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竞争行列,最后的结果就是量太多,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还是在上述所说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范围内。稻穗很多,但很多都是瘪的,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滋生了很多学术道德失范的不良行为。 “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④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大学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高校教师这样的种间竞争,状况不是很激烈,因为他们各自所追求的目标之间冲突不大。生态学中的种内、种间引发的竞争,可以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内保持平衡和稳定,是因为这种竞争具有生态性,循环往复,将学术竞争引向生态竞争方向,对于整个学术生态系统具有深远意义。

三、构建生态学术竞争体系

从当下的学术竞争来看,对于学术活动带来的资源、利益的竞争,大多局限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简单划分,也即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的竞争。这样的学术竞争定位缺乏生态系统观,让“竞争”一词更多的陷入贬义的语境,因心境、思考和理解上的狭隘,最终的学术成果也难免会显得不够深入和透彻。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术研究活动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工作,任何一个种内或种间的活动都会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借助生态学的竞争理论,构建属于学术研究系统合理的发展体系。

(一)优胜劣汰是生态竞争的基本阶段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看守好学术殿堂的大门,首先就是要求在审查学术的原创性、规范性等方面加大力度,把一切可能的学术失范扼杀在摇篮里。在种内竞争中做好优胜劣汰工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论文写作规范课程,平时的课程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是不对的,但是授课老师没有提出批评和指正也是变相的纵容。秩序不能单靠道德自觉维持,好的学术监审制度可以让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二)发展创新是生态竞争的初级阶段

学会了走路,推开学术殿堂的大门,我们接着可以选择竞走、跑步、跳舞等,我们早就有口号“学术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江泽民同志曾总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生态学上讲维持物种多样性,爱护稀有、濒临灭绝的物种,在学术上要提高学术创新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

(三)合作共赢是生态竞争的高级阶段

生态竞争具有互惠互补特点。在获取能量、营养时,双方通常要互补,从而达到互利共生。比如藻类与真菌构成地衣这一共生体,其中藻类负责光合作用,菌丝则进行水分、无机盐等的吸收,共同合作,在耐旱的环境中作为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活。在生态竞争中还有一种防卫共生,比如在一些海洋生态系统中,专门有一些鱼和虾为其他鱼类清除体表和鳃上的寄生物,以所清除的寄生物为食,而被清洁的鱼类则免除了寄生物的干扰。学术工作上的生态竞争,无论是单人科研还是团队项目,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其以论文署名形式侵占他人的科研成果,不如参与其中,互利共赢。为此,一定要排除搭便车现象,营造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

(四)生态平衡是生态竞争的终极阶段

分出胜负不是竞争的最终目的和结果。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生物的各种群之间互相高度适应,环境质量良好,整个系统动居于动态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整体的重要性,一个桶的容水能力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就在学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在为最精尖的学术成果喝彩的同时,不忘打牢基石,克服豆腐渣工程。手掌效应说明系统合作才能正常运转,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是能够让双手去灵活创造。因而,无论是种内竞争还是种间竞争,只要在科研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严守,整个学术生态竞争系统就可以由低到高、有内而外维持平衡。

总结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⑤社会生态系统失衡之前是人们的心理失衡,要守护学术这片净土,不仅需要内心的道德操守,更需要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维护。面对高密度的学术环境,我们不妨参考生物学方面的理论,让各种群在各自生态位上安心地生存发展,构建一个结构、功能都运行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