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00:06:1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27 00:06:15     小编: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规划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城乡社会仍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1]从长远看,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的城市化也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及现阶段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外在的城镇化,是以城镇人口数量提高为目的的城镇化过程。

2.规划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规划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规划缺乏前瞻性,城镇建设只谈城镇,忽视了农村的发展,不能将城乡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城乡分割。片面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滥用土地大肆建设。另外,土地制度的弊端,土地产权不明晰、流转制度不规范也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而且农民依靠土地所带来的收入相当低,农民物质基础薄弱,使很多农民处于亦农亦工的状态,辗转流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快速转变。

3.产业发展滞后,不能带动城镇发展

城镇化建设需要以经济的发展作为依托,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低下,虽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没有具有强大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4.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佳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虽然小城镇数量众多,但缺乏大城市的支撑,使大城市不能发挥带动作用这就使得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不能将农村社会服务和农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功能不佳,如农村用水的普及、生活垃圾的处理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二、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1.改革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城镇化不仅仅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地域规模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使经济社会活动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使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变,生活方式由单一性向复杂性,多样性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上的转变等。”[2]首先在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快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合理进行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实现城乡发展的全覆盖,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均衡发展。同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土地的使用和流转,使土地真正为农民谋福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促进劳动公平,让农民工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2.改革投资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城镇化过程必然需要以城镇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而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具有接近农村的空间区位优势,同时又应是各种设施相对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工业生产要求、成为农村非农产业集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想基地。”[3]“通过发展小城镇,以城镇产业经济为依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传统城市体制外的小城镇,避免对城市造成巨大冲击,”[4]所以必须重视城镇发展的策略,发展城镇和非农产业,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广泛地利用多种投资渠道,使地区经济发展更活跃,更有吸引力。

3.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我国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制人口流动,对城市人口严格管理所建立起来的,而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前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从目前来看,先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已在城镇取得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是农村居民身份的人员,居住满一定年限后优先办理;然后再逐渐放开小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户籍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户籍管理制度。

4.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目前的城镇化片面追求城镇人口数量,是低水平的城镇化。所以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农村人口同等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体系。所以,现阶段,政府应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面向所有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另外,积极组织农民工就业,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农民工能真正地在城市立足。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看出我国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重视。所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必不可少,新型城镇化需要以绿色生态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宣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绿色生态的理念根植到城镇化建设中。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低水平的、形式化的城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城镇化水平,从土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到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优化和改革,使城乡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使农村人口能真正地融入城市,使区域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