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法学教义与经济理论的融合———从交易费用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背后的逻辑

浅谈法学教义与经济理论的融合———从交易费用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背后的逻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1 00:11:11
浅谈法学教义与经济理论的融合———从交易费用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背后的逻辑
时间:2023-07-01 00:11:11     小编:

中国的公司资本制度从1994 年起经历了几场大的变革,总的变革趋势是越来越放松国家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力度,这顺应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但是,证成这种表面的制度变革背后更为深层的逻辑,究竟只是肤浅的跟随西方的变革步伐,还是有立基于我们自身复杂的现实约束条件之上的深入学理分析,值得我们反思。传统的法学思路认为公司资本的意义在于担保债务的清偿,为公司对外业务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信用基础。但是,传统法学忽略了一个在经济学视角下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交易费用问题。或即使未遗忘,但没有好的分析工具将之明确化。任何理性人在面临违约的巨大激励时,还奢望其能严格守法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大幅度增加其违法成本,才足以抵消高收益带来的负面激励的影响。法律的设置应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约束条件和资本市场变化的深刻理解之上,用更有性价比的方式规制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同时也应注意到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用,努力建立和完善制度的激励机制,因为制度约束一旦发生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就会改变。不同的资本制度安排,与不同的交易费用紧密相连。交易费用视角能够补充惯常法学思维方式的短板,共同致力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解读和变革。

一、为什么存在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被称作现代制度经济学的钥匙,早在1937 年,罗纳德科斯就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专业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体制之下,价格机制的运作会产生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真实世界处处充满摩擦力,因此制度设计应建基于对种种摩擦力的清醒认识(Coase,1988 年版)。其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世界中,人们到底会采取哪种制度安排总是与特定的交易费用有关。

现代奥地利学派之父米塞斯认为交易是一种用更满意的事态替代不满意事态的企图 (韦森,2005), 交易费用经济学大师Oliver Williamson (1985 年版) 进一步阐发了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并认识到交易的三个基本维度: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其对隐形契约的阐发对本文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然而真正点出交易费用核心本质的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康芒斯(1981 年版),他第一次将交易这一概念引入规范的制度经济学范畴,认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交易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限额的交易和管理的交易。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进一步指出交易费用就是鲁滨逊一人世界没有的费用,并提示了交易费用对契约选择的制约关系(Cheung,1983)。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主要是信息完全和竞争充分的状态,而信息不完全以及竞争不充分的状态下必然会伴生各种交易费用,上文提到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都可算作交易成本。前者比如搜寻信息的成本、合同协商和签订的成本等,后者诸如监督合同执行的成本等。科斯以及诸位制度经济学家对交易费用问题的洞见,直接撞击古典经济学在哲学层面的深层裂痕。乌戈教授认为传统经济学本体论的前提是世界存在着普遍的稀缺性,而它在方法论层面却假设世界不存在认知和制度层面的稀缺,如此一来其本体论和方法论之间便产生了裂痕。而科斯在方法论上把本体论上人的认知和制度重新纳入经济学研究对象范畴的方式,从而使其也服从于稀缺的普遍性,继而产生了更为接近真实生活的比较制度分析进路(罗君丽,2016)。在交易费用的视角下,科斯总结出了企业的特征,即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而如果使用企业这种方式,那么某一生产要素与企业内部同其合作的其他那些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契约的数目就会大大减少,这样一系列合约被一个合约替代了。这_______样的话,通过形成一个组织,企业家可以节省使用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所需支付的成本例如价格发现、谈判等,而如果不划算,其就会重新回到公开市场上去。作为公司法规制主体的企业,其运行的背后是有一个经济结构的,国家及其行政管理者作为所谓的公共利益代言人,应当洞悉并尊重这种逻辑,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让公司自由选择要远远好过由法律开药方。即使在市场逻辑无力解决问题之处需要监管的干预,也如开篇引文所提示的市场不需要更多的监管,但绝对需要更好的监管,因此国家对于市场行为进行监管的重点应放在提升监管的质量上,而此一思路的前提是需要尊重市场的运作逻辑并洞悉监管对象的现实路径,科斯首次指出的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的相似或差异,以及其发展出的交易费用视角和企业合同束理念无疑丰富了监管的理论工具箱,为对这一问题分析的深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从交易费用视角重新审视公司资本制度

由上一部分对交易费用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交易费用视角是一个更贴近真实世界的视角,也是一个很有解释力的视角。仅从经济学学术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它也是一个对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扬弃的成果。而从这一视角参看公司资本制度乃至整个公司法规范体系,会带给我们有别于传统法学视角的不一样的效果。具体到公司资本制度的演变逻辑,我们发现交易费用视角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历史过程。接下来即为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公司资本制度的尝试。

(一) 债权合约难题与股东的道德风险

1. 传统公司法学者认为,公司法的价值在于平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但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合同理论来看,公司本身就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 (Jensen 和Meckling,1976)。这一系列合约既可以是文字上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内容既可以涉及与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货商之间的供货合同,也可以包括企业内部雇佣员工的劳务合同以及涉及融资和销售产品的借贷合同和销售合同,等等。在这种理论框架之下,公司资本是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合约安排,公司法实际上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合同。公司成立之后,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公司法与公司合同相互补充,以弥合法条的僵化滞后性与商业实践的丰富变化之间的永恒张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司法应该有一个经济结构,如果缔约双方的交易成本足够低,那么制度安排应通过提供双方自愿选择的规则以使双方福利都有所增进,但如果双方交易成本高昂,那么公司法就应该相当于合同法在公司领域的延伸,即通过设立公司法标准规则的方式,免除合同双方达成基础契约的成本,以提高缔约的效率来促进双方的福利和社会总福利这一公司法的合同分析进路,其实等于一个科斯定理的公司法版本 (罗培新,2007)。如果企业家和债权人之间签订的所有合约都无须谈判成本,那么理论上有限责任制度就几乎没有意义;同样,倘若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所有合约都能完美履行,那么法定资本制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正是因为通过监督或强制合约履行的事后机制总是容易出现各种障碍,所以才需要一个类似保证金制度的事先机制来阻止机会主义行为,法定资本制度就是基于这个理由而出现的。该制度包含两个要求:第一,通过法律规则的形式强制要求设立人向公司投入初创时维持初始运营所需的最低资本;第二,在公司业务运营过程中,当公司资产低于公司设立时的初始投入资本时,限制公司向股东转移资产。

2. 如果我们进一步从成本收益以及风险的视角来观察,会发现在这种合约安排之下实为风险交易及风险转移方式的安排。在经济学角度来看公司法这一规范体系,其更应被界定为降低风险以及分配风险的一种规则治理,这也与公司法立法理念中的安全和效率考量互为表里。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这种有关风险的合约安排实为股东通过向债权人支付报酬的方式来转移风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有限责任制度实为一种风险交易制度。即使法律不将有限责任作为一种制度予以确立,在商业实践中的行动者也会通过约定的方式创设类似的安排。有限责任和利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即使没有法律规定,债权人也会通过谈判与股东达成风险交易的合意并用约定的利率来反映其对风险的估值。其中,风险类型根据性质的差异可以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前者主要是指债权合约签订之后,由于股东不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不遵循诚信、勤勉的原则使用资金所带来的风险;后者主要是指由于事前无法预见的客观因素(例如政策、商业和技术等) 的变化而给贷款项目造成的损失(维坎德,1999)。

通常来说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来看,本着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股东有天然的激励不惜违约将获得的贷款由风险概率低的项目挪用至风险概率高的项目,以令自身获取更高的收益,而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贷款的风险。此即主观风险,也就是股东道德风险。它与前述客观风险一起,共同构成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债权合约面临的难题。

3. 有限责任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从交易费用角度来思考的制度安排。在经济学的语境中,有限责任是一种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分配风险的制度安排,与在无限责任制下几乎所有风险都由股东承担的方式相比,股东和债权人都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且双方更有共同利益重合的空间,因此相关的监督成本也低于无限责任制。桑本谦(2009) 认为有限责任制度并不是消除企业失败风险或是保护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尽管这种制度将企业失败的部分风险从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但债权人承担这种风险是要获得报酬的。报酬可以表现为多种方式,比如,相对于无限责任的情形,有限责任公司的进货价格提高、债务期限缩短以及(更为常见的)贷款利率上升等等。如前所述,有限责任作为一种商业实践的事实而非制度,是可以独立于法律的。即使法律没有规定有限责任,该责任也可以通过合约的方式在商业实践主体之间创设出来只要双方愿意接受这种风险交易,那么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就会以法定代替约定的方式避免了复杂谈判,因而大幅度减少交易费用。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这种风险交易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因为它不像货物交易那样有一个可见的物理过程。债权人作为股东未来经营失败风险的买受人,在对风险进行验收之后,由于公司还是控制在股东手中,因此股东为谋求自身利益有强大的激励去进一步加大公司债务风险,势必使其超过债权人当初的评估值,因此债权人面对股东的道德风险也存在激励在事前试图预先获得补偿。固然在预见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后选择提高贷款的利率以预先获得补偿是债权人通常会选择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本身就会存在可行性质疑和风险。第一,事前提高债务利率本身就是一种加大企业失败风险的做法,继而可能会相应增加债权人自身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与其想要收回贷款并获得利息的初衷背道而驰;第二,利率的约定时点是债权人与股东签订合约之时,而股东的道德风险多发生在合约签订以后,这一时间差使得事前约定利率的行为由于先发劣势而无法精确反映这种风险的大小。由此观之,提高利率的办法有时未必是最灵活有效的选择。

综上观之,债权人判断商业风险的信息费用是很高昂的,其受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势必有极力去寻找减少信息费用、降低自身商业成本的方式。前文分析了提高贷款利率这种减少交易费用的方式本身的风险,那么还有一种减少交易费用的方式即传统的不动产担保,但是现代商业现实变化飞速,各种新型的商业形态开始出现,很多公司尤其是知识密集型公司并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不动产可用于提供担保。另外,传统的担保方式在债权人为各大商业银行时是适宜的,但当债权人范围扩展到公司的供货商、经销商时,不动产担保未必是一种合适和有效率的减少信息费用的方式。商业实践的逻辑推动者继续探索其他适宜的减少信息费用的方式,而公司资本就是其中的一种。在2013 年公司法取消了强制最低出资额并将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之后,实践中仍有大量公司为给自己背书而坚持出具注册资本的会计证明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二) 公司资本: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信号机制和合约安排斯蒂芬A. 罗斯和袁增霆(2004) 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必定成为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号,公司资本可以发挥信号的功能,这一功能可以体现在如下两个维度。

1. 股东通过实际向公司投入真金白银的方式来向债权人发送信号自己的可靠、手中项目质量的可靠,这样就节约了债权人判断商业风险的信息费用。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里兰德- 帕尔模型也演示了企业家如何运用增加其自有资本的方式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陈实,2008)。可以想见,当一个主体做出一种安排后如果自己违反会首先殃及自身利益,那么这种安排会使对方无须过多投入监督,从而大大减少了监督的费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当企业的项目质量是股东所有权份额的函数时,股东向公司投入的自有资本会成为其对项目质量做背书的可识别信号,从而减少了债权人判断自身风险的信息费用。

2. 国家以公司法资本制度的规范形式设置的注册缴资程序为股东投入的公司资本额提供了官方认证,并因此提高了企业家向社会公示其出资额的可信度。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机构的强制程序成为一种官方背书强化了企业家向社会公示其出资额的行为作为一种关于公司信用和偿债能力的承诺的信号价值,提高了企业家向社会公示其出资额这一行为的可信度(因此也有利于企业家)。企业家向社会公示其出资额的行为隐含了一种关于公司信用和偿债能力的承诺,倘若没有官方背书,人们就很难相信股东为设立公司而投入的资本会像他们所承诺的那么多。而继续的推论则是,如果官方对股东抽逃出资等资本欺诈行为予以刑事或非刑事的处罚,就等于提高了其道德风险行为的法律成本,进而对其负外部性有抑制作用。

最低注册资本制度不仅可以用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且能够同时提高企业家承诺的可信度,帮助企业家争取到较低的贷款利率,因而这是利用公共资源和国家信用并借助法律的强制手段来提高企业信用、降低债务风险从而整体上改善经营环境的努力,这是回应企业家和债权人的双方需求的政府行为,是对企业家和债权人的双向补贴。

三、中国公司资本制度变革及背后的逻辑

(一) 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演变

目前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格局是经历了一段曲折演变过程之后的结果。中国在最早制定公司法之际移植的是大陆法系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度。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 第23 条和第78 条对不同的公司类型分别规定了明确的最低出资限额。2005 年《公司法》的修订保留并降低了最低资本限额,放宽了公司的设立条件,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分别调整为人民币3 万元和500 万元,相比原来的规定均做出了大幅度的削减。2013 年底,中国《公司法》经过第三次修订对公司资本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2005 年《公司法》关于设立公司的法定最低资本额、公司登记前必须实缴一定比例的出资以及股东货币出资不得少于30%等各项限制性规定均被取消。自1993 年《公司法》确立、并一直延续二十年之久的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被改为认缴登记制,除有特殊规定,验资证明不再是公司设立登记时必须提供的法律文件。国务院随之做出反应,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并于2014 年2 月初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 号)。

在公司法对资本制度做出如此调整之后,刑法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全国工商联建议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8 条关于虚报注册资本罪、第159 条关于虚假出资罪和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 年4 月出台的关于两虚一逃犯罪所做出的立法解释显然接受了这个建议。解释规定,抽逃出资等企业资本犯罪不再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2014 年5 月,最高检、公安部发出《关于严格依法办理虚报注册资本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刑事案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生效之日(2014年3 月1 日) 起,除依法需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 号)) 外,对申请设立公司的个人或单位都不得再以虚报注册资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对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也同样不得以虚假出资罪、抽逃出资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 中国公司资本制度演变背后的逻辑

此番公司资本制度以及企业资本管制的改革存在政策层面的因素。2013 年初,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决定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此外,面对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的压力,鼓励全民创业也一度成为中央层面的政策选项。为此,降低公司设立门槛以及彻底放手企业资本管制的相应法律制度改革就提上了日程。更何况,这种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在最近四十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风潮,在这个背景下,此番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也可视为实现公司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阶段性举措。上述鼓励创业、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固然可以作为制度变革的理由之一,但是后者无法自圆其说,尤其在面对国际层面上公司监管制度多样性的事实时,所谓国际趋势之说很难站得住脚,而前者也只是一个表浅的理由,更为深层的制度变化缘由可以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进行挖掘。其实,早在1993 年制定《公司法》之初采取严格的注册资本制度是有当时特定的高交易费用的制度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彼时中国没有可以服务于做大信用的担保和责任保险机制,同时欠缺可以确保信用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可以记载信用的完善会计制度,也不具备可以传输信用的相应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用以评估信用的公正信用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刚走出计划经济环境的社会文化还欠缺珍视信用的制度背景,如此一来立法者被迫以注册资本为信只能是个无奈的临时之选(傅穹,2003)。当时的现实约束条件体现的是一种非常高昂的交易费用现状,在那样的现实约束条件之下,严格的公司法资本制度反而是一种为节约整个社会的交易费用而采取的积极的制度努力。

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一定有理由。近年来商业实践和融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现实约束条件的变化是倒逼制度变革的重要变量和推动力,使得曾经合理的制度安排变得不再那么合理。随着商业实践和融资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传统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的批评也越来越多。批评主要集中在认为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人为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了正常的商业竞争,变形为法律干预市场行为的借口。立法所宣称的对债权人的保障根本无从谈起,更无法落到实处,因而更像是一种基于美好愿望的制度空想。传统的法定资本制制定之初,立法者完全无法预料到日后所发生的复杂的商业变化。由于商业实践中逐渐演进出更多元化的融资工具,尤其是面向大众的证券市场在市场主体的推动和国家金融监管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兴起并快速发展,面对现实发生的管制难题时,传统法定资本制处处被动掣肘,无法应付复杂的经济现状。日新月异的证券市场实践使得原本合理的传统法定资本管制方式开始显得过于简单和固拙,2013 年公司法资本制度的激进变革可谓对这一现实的回应。然而这一大动作背后潜藏着巨大风险。股份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融资主体,其商业实践是影响制度变革的主要实践动力,比如近几年证券市场上热门的IPO,其相应的隐含前提都是希望公权力放松资本管制,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一制度演变逻辑背后的风险是,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一齐放松了管制,前者在实践中还有相应的证券法作为公司法的配套监管保障,而后者则失落于制度放松后的空白地带,中小企业的债权人在此时无疑被抛到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由此观之,这一制度变革因大的市场主体的主动和被动需求所起原有的公司法资本制度推动但逐渐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发育和发展,后者同时也成为逐步推动公司资本制度演进的最大动力,却同时将小的市场主体裹挟进了同一个趋势。

(三) 此番资本制度改革可能的不利后果:将中小企业抛至制度空白地带

这一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其背后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澄清的问题激出了水面:目前对最低资本制度的彻底放弃是否过于激进?该制度自始至终是一个无效的制度安排吗?抑或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该制度尽管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却并非一无是处,因而对其全面否定是不是很恰当?中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在失去最低资本限额的规范性规定之后,是否在解放了经济活力的同时又会引发公司设立和运行的其他方面的风险,与不改革相比利弊得失为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变革后的公司资本制度毫无疑问存在一些制度性隐患,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法律既在数额维度上不对开设公司的行为设定一个最低投入资本额要求,又在时间维度上允许股东通过契约方式自行约定相应的出资期限,同时还放手了强制公司提交验资证明的登记事项。诸如种种激进的变革措施虽然有国家层面刺激经济的政策性考量,但毫无疑问将债权人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在商业实践中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利用变革后的公司资本制度来诈欺债权人的案例(罗培新,2016)。新的《公司法》这种在数额和时间两个方向都彻底放松管制的做法,固然或许能如预期所想应对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的经济现状,通过鼓励创业激发经济活力,但更可能发生的状况是催生一些注册资本非常少、甚至是一元钱设立的公司。这是不符合商业运行的基本道理的。一家小企业出生需要的最小额的成本也会在一个理性数值上,例如开办公司的办公地租金、基本的办公用品费用、人工成本等,没有一笔基本启动资金而开办公司无异于空手套白狼。(蒋大兴,2016)2013 年公司资本认缴制在实践中很可能给股东滥用公司有限责任和独立人格制度侵犯债权人利益创造激励,出现侏儒公司的问题。这些都会大幅度增加监管和执法的成本,更会增加无谓的交易费用。即使在市场机制成熟且经济分析方法已获充分发展的美国,学者也倾向于认为对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施加更多的法律规制会更好一些(Baysinger 和Butler,1985),因为对特定的企业来说,公司法到底采用赋权型的方式还是更多管制的方式会对投资者更有利,取决于该企业的资本运用效率和资本结构,而这多与其规模高度相关。

此番资本制度改革有矫枉过正之嫌,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将压力推移至事后的监管阶段,成为受预算约束的监管和执法部门的不能承受之重。从不同的商事主体的角度来看,此番资本制度改革后,大的上市公司所受冲击力度并不太大,因为有相应的证券法和证券市场监管来配套。相对而言,前述非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却被遗忘于证券法以及法定资本制这两套法律保障机制之外。这也意味着这些小公司的债权人还需要寻求其他救济途径,如要求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提供个人担保或者揭开公司面纱。此时,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有限责任之前的世界。(刘燕,2014a)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对此番激进改革提出了另一方面的隐忧。北京大学刘燕(2014b) 教授认为2013 年的资本制度改革之最大隐忧,或许在于其可能导致广大民众在公司资本观念上的混乱。认可企业家投入企业的资本是谋求事业发展、为自己的商业信用背书的资本观尚在发育的过程中,却由于公司资本制度的激进变革而不知何去何从,这些都势必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四、从规范层面看公司资本存在的意义

经济分析现如今既被用来解释法律制度,也被用来建言法律制度的变革,这两种运用经济分析于法律问题的方式被称为实证(或描述性)经济学以及规范(或指导性) 经济学。从经济分析视角的规范层面来说,法律制度的追求或许并不是单一的,可以服务于多个规范目标,但毫无疑问,增进公民的福祉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旨趣之一。把效率和福利最大化作为法律的目标,一度是有争议的。但随着学理和实践的发展,这一争议得到了不断反思并收获了更多的宽容。尤其是在公司法和商法领域,是争议最小的部门法,因为经济学的思路与这两个部门法领域有天然的不谋而合。公司法的调整对象是诸多理性人在公司运作中发生的相互经济关系,盈利是各个微观的经济人主体的趋同性目标,不太需要顾及其他法律场域下需要考虑的尊重情感、伦理等多维目标。如此观之,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的效率导向与公司法的财富和效率最大化目标堪称完美契合。 (罗培新,2013)传统的法学观点大多认为,法律应当维护和追求公平正义,但这一观念在公司法和商法领域基本没有说服力,因为在这些部门法中核心的行为是商事交易,而交易多发生在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当事人之间、互不受对方控制之下进行的,他们彼此寻求的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克劳斯和沃特,2005 年版)。在这一特定场域中可见的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恰是那些满足效率考量的方式,这些观点都为公司法和商法中追求效率的主张与经济学中福利最大化理念的一致性提出了相当直接的制度性辩护。从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自利的个人在信息完善、竞争充分的市场内追求其各自的利益目标,将会保证整体福利的最大化。那么公司法和商法所能提供的,更应当只是一个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平稳运行的结构。美国公司制度的演化也证明了这一点,不管呼吁政府出手监管的声音多么高涨,各州的公司法还是更体现出一种授权性的特征。

以上法经济学福利主义框架的规范目标具体到公司法和商法领域,用弗里德曼(2004 年版) 的话说,即从一个共同的目的出发,法律经济学提供了一种评价法律规则的确定的方法,而这一共同目标即福利最大化。现代公司法学者常常把公司法的目标描述为公司资产最大化,而公司在会计术语层面常被描述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之和。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同时假设外部性可以通过其他法律体系而被适当定价,那么公司价值最大化其实是与福利最大化相一致的。简单来思考,我们可以把公司理解为特定的一个投资项目,而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会产生一组成本与收益。公司股东用在资本市场上公开融资的通用方式是实现成本收益的最佳方式。债权人通过评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与股东约定相应的风险利率的方式为自己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过债权人获得投资收益的方式是通过事前约定固定的利息,而股东作为公司财产的剩余索取权人,需要对公司任何经营状况的后果一体承受。顺应这一逻辑的制度安排能够整合多方利益异质的主体之间的冲突,从微观个体入手达至社会层面福利最大化的规范追求。

不同的制度安排体现的常常是其背后不同的交易费用状况。在英美法经济学者看来,资本维持原则是一种减少股东缔约后的机会主义成本之机制(Armour,2000)。资本维持制度,其潜在的经济上的正当性有三:第一,公司资本维持原则有助于减少融资代理成本,即通过限制股东减损公司资产的道德风险行为来保护债权人;第二,公司资本维持机制不但可以作为信号机制,而且可帮助促进信息的传递由股东将公司未来发展的信息传递给债权人;第三,法定最低出资额的规定可以作为一种用来将风险承担内部化的方式。因为公司资本越少,风险溢出使得股东有一部分风险行为无须承担成本,这越会激励其从事过度冒险的行为。总之,公司设立时的初始资本之用途除用于公司项目经营以及在经营失败时偿还债务的保证金之外,还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创业者通过投入资本向债权人表明公司经营项目的可靠,债权人因此增加了一个判断公司经营风险进而判断公司债务风险的根据。如果企业家和债权人之间签订所有合约都无须谈判成本,并且合约签订后都能完美履行,那么理论上,无论有限责任制度还是法定资本制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由于通过监督或强制合约履行的事后机制总难免出现各种障碍和纰漏,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才需要一个类似保证金的事先机制来阻止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企业家承诺的可信度。

目前法学界对已被废除的最低资本制的主要批评方式是抽象地在学理上对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二者进行比较。这一思考问题的方式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易于脱离对现实约束条件的经验考察,仅从概念上孤立地进行不同社会制度之比较。这种理论视野暗含了一个价值判断前提,即制度安排优劣有别,制度演进的方式按照优越的制度代替落后的制度的样态展开。这种思维的一个倾向即为现行立法背书法定资本制变更为授权资本制后,极力宣扬后者的优越性,直斥前者之非,有意无意地无视和淡化前者的优点,忽视贸然采信后者可能造成的风险。另一种批评方式是诉诸权利义务一致性的思路,体现了立法者基于公平感而针对股东在有限责任的保护下对债权人可能造成的侵害而对后者提供的法律保护,但这一分析思路没有细致一贯的分析工具将其深入下去。以上列举的几种批评方式会产生一个流弊,即对自己的制度不自信,并进而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引进国外所谓的先进经验上,以使国内的月亮能像国外的一样圆,从而忽视本国域内制度生成和变化的复杂性。以引进美国制度的学术潮流为例,众多学者分析论证美国的公司法和资本制度是国际趋势和潮流,认为这是中国公司法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中国和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美国的商业实践经过了充分的发育,市场失灵的诸种样貌都有充分的展现,而中国很难说现在已经有了基本的政市分离。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放权的过程,而相反美国是一个不断收权的过程。这种彼此迥异的发展特性决定了,相对于美国,中国的监管机构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陈实,2009)。目前中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婴儿时期,远未发育出成熟的商业自足模式和商业文化信用传统,如果此时没有政府这一第三方来判定和制裁违约行为,市场交换将受制于高昂的交易费用而导致规模过小。而如何平衡发展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管制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越过诸多现实差异之上的永恒关注。

五、结语

法经济学视角关注投资者逻辑和社会成本,该视角认为最低公司资本额的存在,意味着拥有一个防止公司外部性和股东道德风险的基础,以保护债权人免受因公司制导致的股东有限责任的外部风险。有限责任的制度设计为股东这一身份提供了强大的激励凭借承担有限责任的强烈优势,将成本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因此,这种风险的外部性就意味着产生了社会成本,而强制性最低资本额的制度设置可以视为对外部性的一个回应,也是强制要求公司将其风险外部性行为内部化的途径之一(伊斯特布鲁克和费希尔,2014 年版) 。虽然很多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逐步放松了起始步骤的法定资本规定,但退后至一个更为广阔的系统性背景中,我们会发现其有相应成熟完善的后续配套措施,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不具备的,立基于国情的语境论是分析本国制度问题时的务实立场。另外,我们在制度设计时应借鉴经济学思维中的均衡思想,中国的公司资本制度既要能适应市场的动态均衡,又要把握社会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在鼓励公司创新和公司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在市场自我监管和政府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同时理性看待传统法学坚持权利义务视角的思维模式认为有些权利原则不容侵犯或退让,这一思维模式反映了法学研究的基调也同时折射出法学研究经常面临的困境,即如何确立正义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权利义务的配置。或许以成本及交易费用的视角来重新观察这个世界,会产出新的思路和灵感。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很多问题在性质上属于经验性问题,需要进行扎实的实证分析,例如在中国具体语境中,法定资本制的存废或许取决于国家在事前资本监管和事后合约强制执行两方面的比较优势为何。2013 年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虽然令公司法学界陷入集体抑郁,学者们普遍认为过于冒进和鲁莽,但是它对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冲击和影响尚待观察,实证分析尚需要时间和素材的积累,而这开启了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空间。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4
⑵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案件应一律发回重审。如前所述,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对程序有问题的案件发回重审时强调“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行政诉讼中对程序问题还可以改判,刑事诉讼中虽然对发回重审的程序问题具体化,但仍不够到位,而......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31
" 【论文关键词】就业;制度变迁;交易费用;寻租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中的四个核心要件,就业制度的变迁实质上是这几个核心要素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区分新旧制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结合《公司法》论公司资本形式制度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公司资本又称股本,全称股份资本。它是衡量公司净资产的最小价值的刚性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具有标志公司信用的特殊功能。本文主要对公司资本制度中的几大原则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中的利弊,以此来为完善公司的资本制度......
新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公司法在2013年经历了一番改动,废除了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实行完全自由的认缴制度,对股东的货币出资比例、首次缴付的比例、认缴资本的出资时间都不做限制,体现了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法律在保护交易......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及其变化的经济分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关键词: 公司资本制度;交易成本;信息费用;监督费用;制度变迁 内容提要: 在传统公司法理念下,公司资本的意义在于提供债权担保,是公司的对外信用基础,对公司法变迁也有不同解释。本文试图借鉴制度经济学思想和运用法律经济学的一些......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国企产权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 简要论述了新制度 经济 学的 发展 历程,由此引出产权 研究 ,并着重论述了产权研究的相关 内容 。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国企改革相联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我国国企的产权改革要如何进行及如何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关键......
从公共财政角度审视农村税费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7
" 1.农民得到了相应的公共服务吗? 税费负担的受益原则主张纳税人的税费支付应与其享受的公共服务相对应。我国农村以乡镇为基层政府,农村的税费大部分为其所用。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加以分析,就可了解它提供了哪些公共产品,可以......
论新公司法注册资本缴纳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7-02
2013年公司法修改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对公司注册资本缴纳制度由原先的法定实缴资本制度改为认缴制度,这对现行的公司法制度与规则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震动,对公司法的理论与实务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此......
从审计角度浅谈我国关联方交易的识别
发布时间:2023-01-26
从审计角度浅谈我国关联方交易的识别 一、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的界定 二、审计的难点——关联方交易的识别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工作难度较大。首先,关联方交易审计必须对所有关联方进行调查,在确认的基础上,对各项关联方交易逐一......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此案的中国彩电行业渠道变革探究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该文运用市场营销学和新制度 经济 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彩电渠道变革的 分析 模型,对 中国 彩电行业的市场营销渠道的过度变迁作了分析, 总结 和建立了彩电 企业 渠道变革的一般模型,并对其营销渠道的 发展 作了展望,从而使得对......
试论交易费用理论视角的高校学部制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在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对学部制予以了界定,提出学部制的基础和重心是学科,通过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约安排,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结合当前高校学部制改革实践,分......
浅析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2-2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
制度经济学视角探析平度暴力征地事件背后原因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文章在基于分析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关于平度村民耿福林因地拆迁死亡全过程的报道,在系统梳理基本事实后,试图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该事件得以发生的原因,并得出基层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在制度缝隙中存在着隐蔽的共谋,而......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5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摘要」我国当前的税收优惠呈现出浓厚的行政政策......
试析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关键在于优化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文章从“制度”这一基本问题出发,阐述了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内涵与构成等基本概念,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各种制度性......
关于中国转型经济中融资制度变革的困境与持久性
发布时间:2023-06-28
论文 摘要:近年 中国 融资制度变革呈现出速度加快、领域扩大和程度加深的趋势,市场化的融资制度似乎快要建立,但是必需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成为融资制度进一步变革的障碍。融资制度变革的困难和惰性导致其变革的长期性。 论文关键......
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27
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东南沿海一个经济组织的日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往往集中表现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运行问题,那么法......
重塑公司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必须从公司之根本入手,重塑公司治理结构的法治基础和公司外部治理的法治基础。论文关键词:公司 治理结构 外部治理 法治基础公司肇始于商品经济,成熟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并处于不断......
从法理学视角阐释户籍改革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 户籍制度在中国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初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要,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就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文章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户籍改革的成果和不足出发,联系最......
从公司法的视角谈对股权执行_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执行程序中执行前准备的核心。财产种类有多种多样,当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也不同。股权是被执行人财产中的一部分,可作为执行标的。但股权的性质又决定了股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财产,如不......
论新公司法注册资本缴纳制度改革的价值与不足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2013年公司法修改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对公司注册资本缴纳制度由原先的法定实缴资本制度改为认缴制度,这对现行的公司法制度与规则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与震动,对公司法的理论与实务提出了一系列尖锐......
新政治经济学与交易费用经济学(1)
发布时间:2013-12-18
最近笔者在自己的经济学专业中涉及到风头正健的西方政治经济学(不是中国或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及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一些与政治经济改革有关的研究,希望与读者分享。笔者细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与温格斯特一篇在经济史杂志上发表的......
浅析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
发布时间:2017-01-07
引言 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降至设定目标,具有明显的优势。众所周知,工业革命的发动是建立在市场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的,而市场机制是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白由竞争与白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
信访的制度逻辑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1
近年来,对中国信访制度的主要批评,是认为信访并非一种规范的纠纷解决机制,应该用更符合法治的方法来取代。但这些批评未能理解到,为甚么在已经建立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今天,大批民众还是选择了信访。是否废除信访制度就会取得......
从经济学角度透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内容提要:本文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发展角度阐述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比较优势,指出了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面临行政区划、基础设施、产业的同构和制度性等四大障碍。最后,笔者提出了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构......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制度供给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8
内容摘要:中国政治改革何以发生,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思路。以制度经济学的视野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政治制度需求的基础上政府不断适应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而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过程。政治制......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1
论文 摘要:我国中小 企业 融资难的关键在于缺乏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因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在融资制度上进行深度变革。本文以福建为例,分析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提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革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
对新制度经济学与公司管理理论进行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10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在西方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观点和流派学说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是很晚的,但它的地位相当独特,影响十分深远,其研究的领域和课题越来越宽广,并且有成为经济学主流之势。它的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思等。在我国经济......
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绩效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1
" 提要: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内生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其现行产权安排、治理机制与分配制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较高的内生交易费用,并由此降低了该制度的绩效。因此,适时地进行产权结构的明晰、......
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立法主旨
发布时间:2023-04-29
近几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公司法的修改,也朝激活竞争、降低成本与放松管制的趋势发展。我国公司法此次修改,不管是废除最低注册资本的限额,还是施行认缴登记制,都是为了降低相关制度的运行成本。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可谓是一项经济型......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作者认为,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不利于司法公正,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法治原则的要求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我国宪法的框架范围内从司法机关领导体制、经费管理体制以及法院内部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实践,并在改......
浅析经济理论的直觉主义逻辑
发布时间:2016-12-13
一、作为经济理论基础的直觉主义数学体系 模型的构造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中之重,而数学是这种构造的基础,我们甚至可以理解没有数学理论保障的经济学模型就是空中花园,因而,对数学理论体系的认识是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
浅谈管理审计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 经济 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随着我国 企业 现代 制度的建立,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 方法 ,加强管理审计,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换......
逻辑哲学角度剖析影视对白
发布时间:2023-02-04
逻辑哲学角度剖析影视对白 逻辑哲学角度剖析影视对白 逻辑哲学角度剖析影视对白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文化氛围中,影视文化的重头戏缺少不了文字文化的衬托,甚至文字文化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九十年代后期导演的......
浅谈消费的制度经济学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3
1消费的外部性问题 虽然在大多数情形下,消费是消费者自己的事,似乎与他人无关,但是也会在不少情形下产生所谓的外部性效应,即在获得消费所带来的效用(益处)的同时却不承担相应的成本(代价),或与之相反的不匹配性。也可以说,外部......
从法理学角度浅谈柏拉图的正义观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柏拉图正义观提出的背景 《理想国》是一篇长度仅次于《法篇》的对话体著作,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二《理想国》是一篇对柏拉图哲学思想总结与概括的论著,理想国,指的是理想中存在的,人们是正义和善良......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09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于洪军 近些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北方城市冬季供热中......
浅探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论文摘要: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对出资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诸如公司注册资本过高、出资形式单一,对出资资产 缺乏应用的监控等。因此,本文拟从出资制度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两方面论述资本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资产信用 ......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制度变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公司治理决定了审计制度,审计制度对公司治理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以监事会为中心、以董事会为中心与以独立董事为中心的三种外部审计制度模式,可以重新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框架,提高......
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2
本文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经济法论文:浅谈法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司制度执行情况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摘要: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东南沿海一个经济组织的日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该文在描述制度执......
试析从经济法视角看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01
论文摘要 惩罚性赔偿制度为普通法系国家创制,大陆法系国家多不承认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立法、司法、执法中均未在制度层面对惩罚性赔偿进行规定。我国倾向大陆法系,但在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为代表的法律中,均......
经济增长视角中我国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 本文对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制度分析实质上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中去寻找制度演变的原因,并从哲学的高度说明了经济增长中制度与人力......
逻辑学论文:浅论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的数学本质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浅论离散数学中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的数学本质,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离散数学本质上是一门数学课程,是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这门学科体系虽然很庞大,但大致可......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效率分析与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12
【论文摘要】 从效率分析的视角重新检视公司资本制度会发现法定资本制并非一无是处而有其效率,而授权资本制也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制度实施的环境缺陷使得其效率大大降低,不可一味强调定型化的制度,应从公司类型化的角度对我国公司资本制......
从经济法的视野下谈排污权交易
发布时间:2023-04-02
一、经济法角度下的排污权交易理解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解 1.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概念 排污权交易简单理解就是将排污权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以此来进行污染控制。通常我们认为,排污权是由政府所制定的,并且政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第二,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宪法确认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强调依法治国,法治原则成为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根据法治原则,为保障司法机关职能独立,必须要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促使其由计划经济时......
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 要]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对出资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诸如公司注册资本过高、出资形式单一,对出资资产 缺乏应用的监控等。因此,本文拟从出资制度和公司资本形成制度两方面论述资本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资产信用 制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
发布时间:2022-08-30
新自由制度主义价值论的不足导致多边贸易体制偏离了社会正义,使得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困境。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新自由制度主义与区域国际经济组织法浅谈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关系十分紧密,......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7-14
资本逻辑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近年来,资本逻辑批判研究热潮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辩证地认识资本逻辑、利用资本逻辑、规制资本逻辑,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资本逻辑批判应当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的重要切入点。一、资本逻辑的客观存在:当代中国资本逻辑批判研究兴起的现实基础马克.........
从公务员权利保护角度浅谈公务员工资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06
公务员是国家实现政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建设一支高效稳定的公务员队伍离不开一套完整的合法公平合理的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则是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及其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 本文在阐述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及其变迁的基础上,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所反映出来的内部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变革户籍制度改革的内部逻辑才能推进我国户籍制度变革的论断。 〔关键词〕 户籍;户籍制度;内在逻辑 我国......
从资本主义本质论视角分析国际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15-12-04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多个领域并影响全世界,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仍深受其害。全面深刻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
英国内幕交易案例与制度分析经济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英国的股票交易历史悠久,同时英国一直奉行对经济采取不干涉主义为主的策略。在股票交易的监控也采取自律模式为主。其关于内幕交易的法规及法律活动有其特色,在对美国的证券监管制度的分析日益多见时,对其作些分析有益于思考。......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学以致用,的最大用处是进行经济解释。从现实的观察开始,出有性的东西,并将其用于对现实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路径。本文运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的理论,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框架内考察了公共政策的变化。并用来解释五十多年......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日法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中日法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简述中日法学教育模式概况,审视两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运行与演进,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知识传承、内外制度、动力机制三个方面作比较研究,探讨两国模式之异同,借鉴日......
浅析从创新角度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发布时间:2023-07-05
" 论文关键词: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熊彼特 创新 资本家 论文摘要: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强烈地要求企业家或资本家有优秀的创新能力,但由于长期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下的资本家磨灭了冒险意识,创新已成为了例行公事或是机械化。加上市......
浅谈管理审计视角下的内部审计制度改革(1)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随着我国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方法,加强管理审计,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换。 关键词......
从经济学角度论政府控制房价的新措施
发布时间:2014-01-07
从经济学角度论政府控制房价的新措施 一、“国五条”的调控效果 “国五条”无外乎要求的依然是要求认真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以及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等事宜[......
谈研究方法的视角读《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时其以往经验的记录,则法制史便是对以往与法制度相关经验的记录。当今学界对于作为法制史重要部分的司法制度史的研究,在以往论及古代司法制度的著作中,有论及某个朝代的著作,如《宋代司法制度》,亦有就司法制度的某......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布时间:2013-12-19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 [摘要]孙大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严重质疑,律师、学者与媒体均指称其为窒息民营企业发展......
浅析从逻辑学角度看学生展开分论点常犯错误
发布时间:2022-12-16
一篇好的议论文,有一个好的中心论点固然重要,学会分解中心论点写出恰当的分论点也同样重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讲到了横向、纵向展开分论点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展开分论点的犯了较多的错误,这些错误多和逻辑学有关系。下面一一举例分析。一、分论点扣不住题目或中心论点中关键词的本质属性错误示例1以《简单》为题,学生写出的分论点:①简单是一种追求。②简单是一种精彩。③简单是一种快乐。这三个分论点看.........
交易费用、市场效率与公司内国际贸易理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80年代开始,大量的国际贸易都是在一些大公司的控制下进行的,这一事实已经受到广泛注意,同时很大比例的国际贸易都与直接投资有关,或者发生在公司的内部〔1〕。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在公司内部进行,市场的作用逐渐被淡化。这种国际......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审计动因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 要:文章阐述受托责任论、代理 理论 、多因素决定论等观点,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从 经济 学角度对审计动因的 分析 及完善审计工作。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 衡量标准 经济学 完善审计工作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动因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本文以新制度 经济 学为视角,通过运用委托代理 理论 、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动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从根本上防治审计意见购买的政策建议与配套措施,以期为提高证券市场中 会计 报......
制度视角下的经济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在该过程中会出现无效的制度长期存在的状况,使转型国家陷入混乱的制度泥潭中。转型国家可以通过自由秩序原理,借助外力量来改造国内制度和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这三种路径来跨越该......
浅谈入世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之完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WTO;司法审查制度;完善 论文论文摘要:司法审查是WTO法律框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司法审查与WTO的联系,认为我固司法审查制度必须完善,针对我固司法审查制度的现状,提出一些完善之策。 入世给中国带来了机......
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1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管理层侵占挪用企业资金、大股东欺骗中小投资者、不规范关联交易、公司信息虚假公布、信息披露不规范误导投资者的现象非常频繁。这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多的是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此仅是表面现象......
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是从“破”中耸立出来的,建立科学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以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
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试论
发布时间:2016-04-26
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总体思路是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同时此学说也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学体系框架的若干新思考。 中国经济学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在基础性逻辑层次上,它决定中国经济学及其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和基......
从制度视角审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8
" 摘要: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与消费的不协调,我国的失地农民现象日益“问题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方略需要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进行审视,并进行制度理念与具体制度的变......
浅谈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 要】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方面已进行积极探索,但实践中,金融控股公司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潜藏着极大的风险,给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严峻挑战,因而......
经济适用房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深切体会到资金已是一个严重制约 企业 发展 的瓶颈。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解决好房地产投融资 问题 已经迫在眉睫,文章 分析 了 经济 适用房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从思科诉华为谈起—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新审视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思科诉华为谈起—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新审视 从思科诉华为谈起—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新审视 从思科诉华为谈起—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重新审视 全球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士都在关注这样一个事件:思科公司正式......
试论中国经济学逻辑休系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15
中国经济学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在基础性逻辑层次上,它决定中国经济学及其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和基本性质,并从抽象层次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运动,以及在继起的更高层次上涵盖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
浅论中国经济理性繁荣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24
面对主要经济体中产能过剩最严重的现状,即便是再高明的经济能手,恐怕无法做到手到病除。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浅论中国经济理.........
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 ——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 ——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 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 ——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 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 ——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 一、物权定义的理论分歧 物权是什么?这是物权法理论必......
浅论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改革与创新(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9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部经营环境和理财环境也日趋复杂,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都在加大。为了维护资本完整,保护债权人利益,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持续进行和发展,本文分析了施工项目财务管理的现状,剖析了......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 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防止法官独断造成冤假错案,很早形了对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二)为防止上下级法官沆瀣一气、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很......
从经济法的角度浅析当今中国农村的城市化
发布时间:2023-04-30
摘要: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会涉及到诸多问题,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如何协调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当前迅速发展的农民居住潮为例,来分析了农民集中居中工程的实施中政府所有注意的问题,主要......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审计动因(1)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文章阐述受托责任论、代理理论、多因素决定论等观点,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从经济学角度对审计动因的分析及完善审计工作。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 衡量标准 经济学 完善审计工作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
分析从消费者保护角度浅析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23-04-07
类似于现实中的商场与商户之间的柜台租赁关系,其区别仅仅是租赁的客体不同,即数据空间和实体柜台。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分.........
探讨继续教育变革———基于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3-02-14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传播方式,使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作为迎接科技革命挑战、提高自我发展水平的学习理念,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特别是个性化、规模化的教育依托互联网变成现实。实现终身学习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打造继续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将推动继续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一、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呈现出双向互动新趋势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继续.........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海外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 研究 由于 经济 发展 的阶段和水平的不同,以及 社会 经济制度和 历史 过程的差异,各国(地区)形成了适合自己市场实际情况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这些制度可以概括地归结为两大类,市场化融资融券......
中国经济:新常态 大逻辑
发布时间:2022-12-10
“新常态”浮出水面 然而,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重大转变,增长速度下降至7%~8%之间,明显下了一个台阶。 经济增速为何至此?中国奇迹将走向何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回忆说,当时中国政策研究人士内部发生......
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2-11-28
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解释 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解释 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解释 导言 有效的投资项目选择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而投资是......
从消费者保护角度论格式合同的规制
发布时间:2023-02-16
摘 要 目前,格式合同的运用日益广泛,格式合同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霸王条款”盛行严重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作为一个弱势集体应当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所以,在法律上对格式合同进行一定的规制是有必......
浅析清末司法制度之变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0
论文关键词:司法制度 变革 借鉴 论文摘要:清末司法制度的变革,是鸦片战争后,引进西方法律文化的成果之一。它主要吸收借鉴了德国、日本司法机构及审判制度的某些成功经验。这种变革,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开了我国近......
浅谈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应重视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4-01-06
www.LWLM.com编辑。 论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 经济 生态农业 法律 制度建设 论文摘要: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链务的断裂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失重塑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根拳因此,只有进行制度建设.才能为 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
时空视角下中国古代诗论的理论逻辑
发布时间:2015-08-19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时空观念,逐渐抽象成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哲学思维方式,儒、道为代表的时空意识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诗论。古代诗论时空意识的生发,是传统诗论内在理论逻辑的起点,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4-01-07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加剧,矛盾凸显,许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