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1 02:27:54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渊源与学理反思
时间:2022-11-21 02:27:54     小编: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存在深刻的渊源关系,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传统与革新精神是五四

知识

分子的思想资源,五四新人的文化根底与

生活

经历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双面人格,新旧文论轻审美重教化的相同取向则体现了高度

政治

化的社会的文学诉求,五四的文化博奕表明“传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性的存在。

进入新世纪后,尽管文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对现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进行整体审视与系统总结,反思百年文论的发展历程仍然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我们注意到现有研究关注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受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却较少看到中国现当代文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重视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却很少论及这些代表人物多元文

化学

养的知识背景。因为有这样的缺陷,现当代文艺理论发展进程描述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化传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嗣后文化发展新趋势之间的关系,以真实地展示现当代中国文论发展的轴线。

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资源主要来自外部,是借助于域外文化的推动,一段时间里“刺激——反应”成为新文化运动成因的权威解释。且不论按照赛义德的理论,此种由西方文化具有先天优越性观念切入的论断,其学术立场存在颇多问题1,即从新文化运动赖以发生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实际情形看,这种论断也显得过于

简单

化。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国门被打开,异域文化的渗透是事实,爿:确实起到了催化中国内部变革力量的作用。但以今天的眼光看,20世纪初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是有限的,文化霸权尚未确立,对别国思想文化的操控远未达到经济与思想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所达到的程度;同样的,中国当时的对外开放也是初步的与浅层次的,西方文化无法像列强的兵舰在中国横行一样轻而易举地完成对中国文化空间的占领。诚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较多亲炙域外文化的机会,但参与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人都是本土知识分子,对国门外世界知之甚少,他们之能接受新文化运动的革新号召,参与到这场催生了一个新的中国的变革运动,除了强烈地感受到鸦片战争后国家不断受到列强欺凌面临的危亡情势,认识到一个自以为强盛的帝国其实已经偏离了正在经历现代化的外部世界而外,我觉得也同中国文化中求进步、求发展的一贯传统有关。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思想资源是人道主义。但人道的要求并非西方人的专利,在有

人生

活的地方,就会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在一个以礼乐之邦自豪的国度里,人道主义可以说是遭受封建压迫的中国

人生

生不己追求的目标。陈明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系统 ”,该书认为,中西方的人道主义思潮有许多相通的原则,“但它们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形而上学背景却有差异”,“这种差异,使二者在文化形态上区分开来,价值上互补而不可相互替代。”3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论述中国自有其人道主义思想传统时,作者发表了这样一个对本文作者极具支持的观点,即,反对某些学者“ 以殖民地心态将我们自身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视之为一种阶段上滞后的文化形态而加以批判贬抑。”4

总起来看,儒家的人道理想突出表现在对“仁”的倡导上。“仁”有双重含义:一,爱人,仁者爱人,孔子主张为人处世应当时时以己度人,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着重解析了人性的特征,认为决定人性的基本方面是人的理性和道德之性。在《告子》一章中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固有之也。”这种对人性的广泛的肯定性的张扬,不仅为后来表现人性的文学艺术提供了理论的依据,而且也有机地包容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学理想中。抨击封建主义的兽性,激发人皆有之的善性,是五四文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仁”的另一个内容是维护统治秩序,即所谓克己复礼,由此衍生出一整套政治的、道德的行为规范,目的在于对人的思想与行动进行操控。在孟子人性观中,便有“寡欲”的说教。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上》),就是要克制人的感性的需求,去追求符合封建政治伦理的精神的”崇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专制统治者总是强调孔孟仁学中的这一个方面,从而形成对人性的禁锢。“发乎情,止于

礼仪

”,给鲜活的感性生命规定了一个逼仄的活动空间。儒家仁学的这一价值取向成了五四前驱们批判的鹄的,他们竭力想要激活的正是人的生命活力。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张,曾经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其核心是作家通过作品中 “普遍”与“真挚”的情感建构起对读者人性的召唤。

从文学方面讲,改良与革命也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学发展自身的要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所言“八事”,大多是古人认同的道理。例如:关于言之有物胡适强调的是情感与思想,而文学与情感、思想的关系正是中国古代文论经常性的话题;至于不摹仿古人,则更是一部分古代文论家始终坚持的主张,宋代江西诗派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以“无一字无来历”夸耀,漠视文学的情感性,曾受到严羽等人的严厉批评;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及清中叶后的学唐、学宋取向都曾受到当时人们的尖锐攻讦。抑情与扬情、复古与反复古的争论,成为贯彻中国古代文论史的一条主线。再如,萧统以“踵事增华”、“变本加厉”,涵盖文学发展的历程,叶燮以 “因创沿革”概括文学发展的规律,文学进化之理,在《原诗》中已经阐发得相当清楚了。倒是胡适偏重于形式进化的观点反不如古人能够揭示出文学发展的真谛。从“击壤之歌”到诗经、楚辞,岂止是形式的进化,在我看来更是内容的丰富与扩张。

陈独秀倡言文学革命,并力陈“革命”一词“革故更新”之外来意,但深通中国文化的陈氏应当知道,“革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名字,而《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也早已超出了王朝轮替的意涵。这里,“天”可以理解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应乎人”则是对人的进步要求的积极反应。文中“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从下文对中国文学史进程的描述看,无疑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涵盖并据以为作者尽情发挥的基础。特别应当指出的是,陈氏的三大主张,如果撇开“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这些新词汇,那么,其“平易抒情”、“新鲜立诚”及“明了通俗”的文学主张,亦都耦合于那些对文学的特点颇有些见识的古人的意见。总观此文,陈氏特别反对者不过是前后七子与桐城派之归方刘姚而已。形式上,他认为,贵族文学以藻饰为务,失平民文学之独立自尊;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写实文学抒情写实之旨;山林文学,深晦艰涩,失社会文学裨补时阙的务实品格。从内容上讲,此类文学 “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从陈氏的反对与肯定的情形看,他批判载道的文学观,反对代圣贤立言的文学,并非要作家艺术家们固守审美的纯粹,一味在审美的世界里寻求自性的快适,而是要关心宇宙、人生、社会,即另立一种“道”统,让新文学载之前行。这一点,其实在陈氏的这篇檄文性质的宣言中已经表达得相当清楚。他说:“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以此而求革新文学革新政治……”这样一分析,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不过是重复了梁启超“欲新政治,必新文学”的旧论。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资源的分析可以直接昭示这场文学革命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话,那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者的人生轨迹、人格范型的爬梳更能在一个深刻的层面上确证新文化运动与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大多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他们永不枯竭的才情与奋不顾身的涉世情怀,彰显的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范型。文化学养与功底构成这些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环节,也是他们受人尊重具有较高社会号召力的前提。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对五四新人与旧文化的这种复杂关系未能作较深入的分析。人们怎能如此“粗心”地忽略这些文坛新人早年与旧文化日夕浸润,濡染甚深的经历,漠视他们后来不同程度地涉足旧学问研究的事实?

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陈独秀原是一名前清的秀才,在封建科场中还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他的扎实的古代文化功底是无人可以置喙的,正是因为有此功底,当他退出新文化运动的前哨阵地,极不甘心地避居到四川江津石场屋的一座老宅的时候,能够效法前人的除了那貌似矜持心实戚戚的隐者行止外,还可以在一个最需要旧式学问功力的领域(文字学)展示自己不俗的学养与才情。

同样地,当胡适垄断话语权的努力归于失败,失去了对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的操控,后者不断加快其与政治革命结缘的进程,失望恼怒之余,便索性与旧日同盟者告别,一头钻进浩如烟海的古籍,兴趣盎然地做起了“整理国故”的工作。

如果胡、陈“勋业不终”,不足为训,那么,公认始终坚持了新文化运动进步立场的鲁迅,早年在三味书屋的文化启蒙,难道不也是他后来能够写出匕首与投枪式的文化

论文

,用以抵挡明枪与暗箭,终身得益的一段经历?他从魏晋士人那里学得了鄙视官场、笑傲江湖的文化精神,也学得了魏晋士人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作者欣喜地看到,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人们也已开始注意五四新人与旧文化的联系。束景南、姚诚的《激烈的“猛士”与冲淡的“名士”——鲁迅与周作人对吴越文化精神的不同承传》一文便较深入地论析了两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线人物与传统文化的承传关系。在谈到鲁迅时文章首先将其与吴越文化“尚力、好斗、坚忍” 的性格加以比附,继又指出:“他喜欢孔融、嵇康,欣赏他们那种独立不羁的人格,充满叛逆的文化气质;甚至在陶渊明身上,也能发现‘金刚怒目'式的负气使性。”5从鲁迅杂文针砭病痛的犀利中分明可以发现嵇康“刚肠疾恶、轻肆直言”的影子。无独有偶,黄裳也注意到鲁迅的创作受古人影响的那一个被人忽略的层面 6。

其实不止是五四一代,即使是嗣后由新文化运动哺育的新人,传统文化也是不可轻易言弃的精神依凭。何其芳在新诗、新文论的圈子中跌打滚爬了大半生,居然“晚节不保”,遭逢文革后,反而对已经沦落为“四旧”的旧文化心存留恋,写出了不少既见真情,又显稚拙的旧体诗。

大贤不拘细行,生活在20世纪初的这些卓尔不群的人杰,身处转型中的社会,总是带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性格弱点并不能折损这些人的人格魅力,人们也不能抽象地运用一般的评判标准来估衡这些不寻常的人物,对这些

历史

旧事的追溯不过是为了证实文化新人并没有脱离他们生活的文化土壤,在他们身上一样折射出传统文化积极与消极的不同侧面。

从价值取向看,五四新文学大张反抗、叛逆的旗帜,表现出与旧文学决裂的指向,振聋发聩。但究其底里,我觉得这其中更多地反映了姿态宣示的要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分析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时指出:“凡一新学派初立,对于旧学派,非持绝对严正的攻击态度,不足以摧故锋而张新军。”8可见,矫枉过正、激烈的批判立场体现了文化转型期的共同特征。撇下那些激愤的呼喊,深入到新文学领袖人物文论的深处,反倒能发现新旧美学取向间清晰的联接线索。

中国的文化主流具有高度政治化的特征,文化的中心是政治,焦点是维护还是毁弃已有的政治秩序。刻意规避政治,遗世独立的知识者大多被充分政治化的社会边缘化。孔子诗论也试图中庸,不否认文学的情感性与审美的价值,但作为一个置身于“礼崩乐坏”时代以天下自任的哲人,必然更多地注意文学在建立与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兴观群怨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论述表明孔子在肯定文学的审美价值的同时注意掘发文学的政治伦理功能。从这一特定的角度看,五四关于文学的设计并没有越出孔子所确定的审美与服务社会现实的双重价值取向。五四新文学反对“载道”的封建文学,但显然是认同并极想好好利用文学的“载道”功能的,即将能够载道的文学服务于别一种政治与伦理秩序的建构。那就是极力发挥文学在民主与科学启蒙中的作用,张扬个性自由,建立民主制度,实现强国之梦,籍文学参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前的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者都十分看重陈独秀的“三大主义”,我注意的是这“三大主义”背后隐藏的陈氏的社会政治主张。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正如前述,作者在宣示这三大主义的著名论文中,已将他的这一层意思清楚地表露了出来。也就是说,尽管新文学运动的领导人以文学革命相号召,他们有与旧文学相反的社会价值取向,但从美学角度看,他们与儒家文论一样并不重视文学的审美功能,而是将文学看成是寄托政治抱负与求取人的解放、对大众进行宣传的一种工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新文论并不反对文学与政治合轨的文论传统,只是调转了前进的车头,使其向反封建争民主、反迷信崇科学的方向发展。在我看来,这种文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二三十年代那些张扬革命的创作缘何缺乏审美价值并随生随灭,其病根盖出于此。蒋光慈等左翼作家的的创作被文学史家所轻视,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里除了革命的呐喊之外,读者很少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反到是一些与革命少有瓜葛的作家却创作出了较有生命力的作品。而这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别一种继承吧。

建构与毁弃虽然价值取向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以政治为核心的特征,政治压倒审美的取向一样反映于新旧文学之间,五四新文论并未脱离中国文论重安邦治国、轻文学审美的传统。是的,孔儒曾将“尽善尽美”作为审美的极境,但是,在审美实践中,尽善与尽美大多难以做到最佳的结合,论文者不得不在尽善与尽美之间作某种平衡性的选择,儒家文论为要尽善而以牺牲审美为代价,这种文论传统同样影响到现代文学新人的美学选择。

五四新文论的学术立场也同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特性有关。在西方,人们常把知识分子称作“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将之作为社会批判的价值尺度,另一方面又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实现,孜孜砣砣,上下以求,有一种宗教的救世情怀。在对知识分子身份认证方面,中西方似有相当大的相通性。孟子称古代知识者——士是社会中“无恒产而能有恒心”的人,称颂士志于道,并向知识分子鼓吹灌输舍物质、张精神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一直被中国古代知识者视为处世行事的箴规,并不断被强调被升华。宋代范仲淹将这种规范渗透到私人性的情感领域,张扬先天下、后个人的忧乐观,用以规范仕与非仕的全体知识者。因此,每到危急存亡的乱世,总是有一批血性的知识者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长歌当哭、慨当以慷。

中国知识者这种以家国自任的政治身份先天地植入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血脉,我们从“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诗中能够感觉到悲壮中的青年鲁迅的精神依凭。冯天瑜为《百年忧患》一书作序,在论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特性时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是现代社会和全新世界背景的产物,然而,“知识分子虽脱下了士大夫的长袍,但在精神上却承袭着士大夫的某些传统特质。”“中国的社会阶层序列一直是‘士农工商',与商人陪于末座相反,士人历来居四民之首,他们不仅自视国家栋梁,也被社会认作人中精英。”“在认知层面,士人以‘求道'、‘闻道'、‘弘道'为最高旨趣,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为使命;在政治层面,士人以‘平治天下'为目标……”文章指出,社会现代化包括“社会重建”与“文化重建”两项主要内容,新生的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应分别承担这两项任务,但“由于内外条件的制约,中国的中产阶级底蕴不足,这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宗法——专制势力的依附屈从,而且,中国历来缺乏市民政治独立、文化自主的传统,因而在精神上患有先天软骨病,既无力量、也无胆略担当起社会重建的使命,于是,这一日渐紧迫的任务连同文化重建任务,一并落到同样发育并不充分的知识分子肩上。”9然而身负双重任务的近现代知识分子面对的却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局,其人生历程由此显得愈发地激越悲壮。这种经历颇与马克思在描述欧洲资产阶级最初崛起时表现出的那种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相似,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社会的斗士们“找到了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10。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为了承担他们其实难以一身兼任的双重任务不得不把自己的思想与感情调动至悲剧的高度。知识分子虽然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专注于民族危亡与国家的前途是艰难时世中的共性,因而也极大地影响了从事新文学运动的一帮文化人。鲁迅嘲笑“新月派”回避现实的审美取向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脱离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茅盾的《社会背景与创作》强调新文学应“乱世”之运而生,强调文学应当表达“怨以怒”的政治情绪,以体现“文学家能够尽的职务 ”11。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文章中,鲁迅说:“谈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2

美国学者麦金尔太有一部论述人类道德演变的专著,其中关于道德发展的绵延性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颇多启发。麦金尔太说:“个人生活就是传统的一部分”,个人生活是“被引导在那些传统所限定的范围内的”。他批评现代主义轻率地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认为离开了文化传统也便失去了认识发展与思想进化的基点。麦氏指出:“传统的一种适当意义是在对将来的那些可能性的把握中表明的,这种可能性就是说,过去已使现在的出现有其可能,活着的传统,恰恰因为它们继续着一个未完的叙述而面对一个未来,而就这个未来具有的任何确定的可确定的特征而言,它来自于过去。”13因此,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标举与旧文化决裂的旗帜,但他们及他们所倡导的新文化的出现归根到底仍然是传统的一个新的发展。

在麦金尔太阐释人的行为的叙述语言中有一个名为“环境”的关键词,麦金太尔指出:“一种环境有一个历史,而个人行为者的历史不仅是,而且应当是置于这个历史中的,因为没有环境和环境在时间中的变化,个人行为者的历史和他在时间中的变化就是不可理解的。”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麦氏的学术视野中,环境被赋予复杂的意涵,“同一个行为可能不止属于一个环境”14,因而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线性的单一性的归结。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一文对中国近代社会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全面渗透过程中的各种悖论现象的分析印证了麦氏的上述论断。黄宗智认为,近代中国在西方的侵略之下西方的影响以及本土的文明其实是长期并存的 15。五四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者们提供的是多种文化力量交叉扭结的复杂环境,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发展的样本,它大力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合,即使是骨子里仍对西方文化持排拒心态的人也已经变换了口气,转而以

怎样

学、学什么来规范这股世纪之交的西学浪潮,以减轻其对“国学”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列强欺凌、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知识者以天下苍生为指归的爱国情愫,民族文化本有的力量也由此得到了相应的调动,低估中国文化在民族心理中的深厚积淀,认为新文化的创造会脱离这个现实的观点都与事实相去甚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历史平台上进行充满激情的表演。

其实除了历史环境的复杂性外,传统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张灏《晚清思想发展试论——几个基本论点的提出与检讨》认为,在“西方的冲击”这一思维架构中,“很容易把冲击的对象——传统,联想成一种没有生命的、被动的、静态的构造”,在这种联想的支配之下,“传统不是被简化为农业社会的意识型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是士绅阶级的意识型态,就是专制政体的意识型态。而文化传统的最大特征——复杂性和发展性,自然就被忽略了。”16由忽略而否定,五四造成文化断裂的观点遂成为权威的结论。

在西方学者中,吉登斯是对文化发展存在裂变持肯定态度的,在《现代性的后果》17中他试图解构社会有序进化的理论,否弃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观点,即,不认为历史体现了某种组织与变革的统一性原则。但他申明,这并不是说世界万物都处于混乱之中,或是人们能够任意书写完全特异的“历史”。他把马克思视为他的基本观点的支持者,不过他也还是承认,即使是那些强调断裂变革之重要性的理论,即马克思的理论,也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并受着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动力原则所支配的过程。吉登斯对马克思相关立场的叙述是准确的。马克思确实在特定的场合论述过新旧社会的文化决裂,强调了新旧秩序、新旧文化、新旧道德之间的对立性质,但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连续性的观点决定了他不会无条件地认同历史发展存在大片空白的跳跃。我认为,将传统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看作是不断生成、不断演变的过程才是科学的态度,而这种种关于传统的观点也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同。甘阳的《传统、时间性与未来》阐述了他对传统的理解,他指出,以往的通常看法实际上多半是把“传统”与“过去”等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特别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的论者,他们所说的“传统”无非是“过去”或过去的东西。把“传统”看成是“过去”的观念,实质上隐含着一个通常不易察觉的假定,亦即把“传统”或“文化传统”当成了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固定化了的东西。也就是说,凡是“过去”没有的东西就不属于“传统”,“传统”成了像天上的月亮那样的万世不变的自然物体,而我们与传统的关系也就成了一种与固定不变的东西之间的关系18。

文章认为,对于传统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将它看作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在“过去”,这就是说,传统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永远向“未来”展示其无穷的可能性。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传统”的巨大张力,不能将其拘囿于一种僵死固定的“模式”或“结构”之中。确切地说,“传统”是在“过去”与“现在”的不断碰撞、冲突、对话、融合(新的同化旧的)中生成,融入新的现实的创造中。传统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正是因为它所承传的东西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生活于不同历史时段中的人们的认可。正如甘阳文章所讲的,传统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流贯于文化与思维时空中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否定传统就是否定自己的历史。然而,正是在对传统的同一理解中,我们也找到了变革传统,发展传统的依据。传统既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就一定是一个历史沉淀物,历史不停止,这种沉淀过程也不会停止;历史不停止,它接受历史检验,接受人们筛选的过程也不会停止。这就是我们在传统问题上“革命与改良”的总的立场。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我们可以推断出符合逻辑的两个价值取向:一是决不能随意地特别是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传统,一是也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固守一个不变的传统。这样的固守其实是固守不住的,如我们前面所讲的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活的存在。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传统与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的整体观”——编号:04BZW001号前期成果。

注释:

1赛义德的《东方学》认为,在欧洲人的心目中,西方文化具有先天的优越性,而东方则是由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

5束景南、姚诚:《激烈的“猛士”与冲淡的“名士”——鲁迅与周作人对吴越文化精神的

不同承传》,《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6黄裳:《龚自珍二三事》,《读书》2005年第2期。7马克思:们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6页,1985年4月版。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28页,岳麓书社1998年8月9冯天瑜:《百年忧患?序》,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

16张灏:《晚清思想发展试论——几个基本论点的提出与检讨》,载《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时报出版有限公司。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标准化文化的渊源探究
发布时间:2016-09-20
前言 标准化在历史上成为一门学科不过一百多年历史,但标准化活动却一直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一部分,它的历史同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形成了标准化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和文化渊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党的建设的实际,从党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地位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
闽台福德文化之渊源
发布时间:2022-12-28
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神或土地公,究其渊源,应来自我国先民的自然神崇拜,而传人闽南地区的土地公崇拜,很可能是来源于先秦的楚文化。 从近数十年出土文献资料发现,在多座楚墓的祭祀竹简中,有相当数量是祭祀各种名号的土地神。闽南人......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发布时间:2023-06-24
五四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的标志,是中国先进思想界方向转换的关键。 这场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四篇
发布时间:2023-07-10
引导语:数学是一门非常值得探究的科目,那么相关的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一今天,我看到一道数学题: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看到这么多数据,我不禁慌了手脚,脑子里像一团乱麻,我静下心来,把思路理一理:已知什.........
跨学科性艺术学理论的语境渊源与现实困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随着2011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艺术学门类”正式成为我国学科目录中的一员(第13门类),原先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亦升格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此前围绕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合法性争论亦告一段落W。二级学科艺术学由险些从学科目录调整中“消失”到晋升为一级学科的戏剧性转折,折射出学术界对这门学科认知上的严重分歧。尤其是这种情形发生在这门学科位列国家学科目录己经10多年的背景下,不由人不思考艺术学.........
美国宪政理论的渊源与范围(下)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8
四、 审查标准的类比——如何对待陪审团判决? 我积累了这些判例,并从头娓娓道来,目的是澄清有关规则并不只是一种文字形式,或一种礼节和尊敬的表达。它意味着远比这些更多。法院或多或少地清楚认识到,如此行使的司法职能确实......
关于荣格介析心理学的道家文亿渊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道 真我 无为 共时性原则 人格类型 在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史上,荣格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不仅因为他曾是弗洛伊德“钦定”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皇太子”,而且也因为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直接影响......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发布时间:2022-07-22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一) 什么是文化?从本质上说,人类虽是自然的产物,但文化却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与自然相对的非自然体系,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超脱动物......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发布时间:2023-05-06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第四节 国际税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在中外法学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法的历史渊源、思想理论渊源、文献渊源、效力渊源、成立渊源......
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
发布时间:2023-05-22
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 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 哲学思想的背景及渊源评述 1.宁玛派的影响 根敦群培于20世纪上半叶在安多和卫藏地区生活了36年,这个时期的藏区实行的仍然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思......
人权与国权的觉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同异论
发布时间:2013-12-17
" “五四”距今已经 80 年了,而人们对于五四运动的性质却依然莫衷一是。有人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人说是青年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有人说是自由主义的人权运动;有人说是民族主义的国权运动。混淆的根本原因是把五四运动和与......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本文主要从回鹘汗国的兴亡和裕固族东迁两个方面阐述了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目前的史学家一般都将甘州回鹘做为裕固族正源来看待,笔者对已有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判断,认为过去甘州回鹘大约就是今天西部裕固族的前身。东迁是促......
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19
  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 要: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汲取和综合了孟子的“心”思、禅宗的“心”境和陆九渊的“心”本等思想,孟子的影响是间接的,陆九渊的影响是直接的,禅宗的影响是启发式的。这些影响使得王阳明成为心学集大成者,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茶文化融入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蕴含着优秀的文化内涵而代代传承、绵延不绝,其中一些优秀的文化素质对于今天的学科教学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目前大学生普遍不爱读书的现状,把传统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有机地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来,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果,实现素质教.........
诺斯理论的马克思渊源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要:尽管诺斯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与马克思不同的结论,他们坚持的和所维护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也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他们的具体论述过程中却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很多思路和局部的观点在表述上虽然相异,但其实质内容却相通。考虑到诺斯......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发布时间:2022-07-28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现代文学理论创建与反思探索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语言学转向”强调的是世界是由语言建构的,语言符号之间的不断转换产生了世界的意义,换句......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16-05-31
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以超过五亿的超高票房,成为当年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重要作品,其营销策略、宣传技巧和助演明星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成为一部大获成功的电影。在票房为王的背景下,获得理......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15
试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摘要:对“五四”的性质的理解近年来逐渐形成三种解释,即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五四”对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内在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破除人们内心的道德束......
晚清白话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发布时间:2023-07-28
一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语言在民族形成、国家建构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国语或主体语言犹如国旗国歌一样,是国家的重要象征。我国语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繁到简的发展历程。近代以来的语言和文学变革主要是晚清......
“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观试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的解放是文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学理论家周作人发表重要宣言《人的文学》,并相继通过一系列作品阐明了“人的文学”观。他的这一观点在“五四”时期对唤起人的解放与觉醒、推进新文化运动的发......
浅谈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6-07-28
五四时期,陈独秀、吴虞、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对儒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首当其冲。在经历了五四时期暴风骤雨式的批判以后,徐复观从不同的角度对这......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发布时间:2023-03-16
“五四”新文化传统与作为“现代民族戏剧”的中国话剧 摘 要:话剧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它不仅被中国“本土化”了,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艺术样式也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国际化”。从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的历史实况来看,不能不承认......
反思与超越:析审视跨文化背景下理工科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整体素养和人文情操,事关百年教育成败得失。本文着眼于应用型理工科学生人文精神及审美人格的塑造,从人才培养实际出发,探讨构建科学而富于现代性的文学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数学教学反思论文目前,中学大部分的教师都来自师范学校,他们接受了一般教学理论和技巧的培养,经历了短暂的实习,一毕业就承担起了繁重的教育任务,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教学单调而常规,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实践和理论的严重脱轨导致教师演变成了操作性的教师,依赖固有经验教学,日复一日,缺乏对教学的诊断、调整和纠错的能力,很难满足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解决这一问题.........
论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
发布时间:2023-04-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文化强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战略思想既是对马克......
四川省的地方电力改革(之五)-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2
【7】电力管理体制的沿革 按:在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同志所写的有关大小电网关系、电力体制改革等文章中,在电力主管部门上,时而出现水利电力部,时而又出现水利部、电力工业部、能源部、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等等。使人有些糊涂。这主要是......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理论渊源
发布时间:2023-03-11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理论渊源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如何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新境界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论述......
浅谈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 和、 礼、 善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民族交往过程中保持政通人和、实现利益共享、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宽容互纳进而实现和......
反思文言文教学的“寂寞”
发布时间:2015-08-21
文言文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题。每当笔者站在讲台上,就会感觉到阵阵“寂寞”袭来,而学生也正窒息于这样的“寂寞”中。柏拉图在谈论教育时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教师必须尝试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火,才......
新HSK四级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反拨效应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30
HSK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察汉语非第一语言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中国教育部规定,外国留学生注册进入中国大学学习,需达到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或以上。2009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办在原有HSK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推出新HSK考试。随着新HSK考试的全面实施,它逐渐成为评估国际汉语教学成果.........
油企发展新“四化”-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9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把握好“生产经营国际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方向低碳化”的战略方向。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近几年来,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 要】受考试政策影响,语文教学目标被人为异化,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流于形式化,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语文的本质正在被忽视甚至遗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应予以重视。 【关键......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发布时间:2022-09-30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本文试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怎样进行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面对一堂课,一个教学内容,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以怎样的标准确定教学重点”?“教学参考中的重点确定切实可行吗”?.........
化学反应与设备教育创新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6
1多种教学手段并用1.1多媒体教学在《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授课,并配有图像清晰的DVD教学影片及动画。DVD影片主要选择了某些设备进行介绍,把这些设备进行拆卸后再进行安装,让学生更近一步地了解其内部结构;并介绍了某些设备在了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现象及应急处理办法,让学生对生产实际了解更加深刻。教学动画主要对某些设备的运行进行了模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设备内部的运行状况。.........
高中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尝试
发布时间:2023-04-17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引领下,高中阶段的教学异化越来越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名牌效应”“状元情结”种种因素使得分数成为教学的首要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唯分数是求的歧途。看......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4-01-17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论文范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17-08-24
一、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自己不懂.........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反思与重塑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精神文化 重塑 论文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的诸种弊端己日渐显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好地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推进,必须按照新课......
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 要:自鸦片战争西学东渐,西方 科学 技术文化与 中国 传统道德文化的矛盾、冲突随之展开。通过对“洋务运动”中的“体”“用”之争以及随后的科玄论战 分析 ,揭示了论争背后深层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文化价值冲突,阐释......
纪念“五四”话科学
发布时间:2022-10-06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的。第二年,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很快地传到了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我是从偏僻农村来的,一来到南京这个中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立刻感受到新文化运动正在冲击着封建古国的.........
宋代名字说的文体渊源
发布时间:2022-12-19
为亲友命名取字并阐释名字寓意作为一种文人日常文化活动,在宋代社会蔚然成风,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名字说作品。其文体渊源,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冠礼祝词,二是受王昶《诫兄子及子书》的影响,三是受陶渊明《命子》......
论新闺阁艺术与传统闺阁艺术的渊源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纵观我国女性艺术,从古至今其主流仍然是闺阁艺术,当代的新闺阁艺术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亦有其局限性,本文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新闺阁艺术的形成、发展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以及它和传统闺阁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关键词:闺阁;新闺阁艺术;传统闺阁艺术1、传统闺阁艺术及其文化背景“闺阁”多指内室。即女子的卧室。闺阁艺术古来有之。清代学者厉鹗《玉台书史》和汤淑玉《玉台画史》都有对闺阁艺术的记载。旧时女性的一生几乎都被.........
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1
论文摘要:在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历史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法制现代化的分析视角出发,反思“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分析“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可以概括出“五四宪法......
罗素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观辨正
发布时间:2022-10-21
[关键词]罗素;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问题;中西文化 近代中国民族的多灾多难,使得国人难以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与平和的心态下,提出合乎理性的健全的现代化方案。在亡国的情感体验中,中国人以一种激愤的心情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谋求......
试论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05-28
"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困境”已是各高校的共忧。作为任课教师,笔者立足教学过程,对“边缘化困境”的产生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做法,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能推动大学语......
初中数学的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3
初中数学的教学反思论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最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段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思考了很多,所以总结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于其他的教育同行有所帮助!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而这部分学生95%的数学能力很低、成绩差,他们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这部分学生中,没有一个会对命.........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化学工程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为代表的相关工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这门学科是一门工业特色十分显著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范围广,是一门应用十分宽泛的专业。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论文摘要:近代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更加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环节。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通过对相关的化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论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摘要: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理论之一。从阐释学的理论角度出发,重释并建构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证明文化合流理论对于第二语言获得的合理性,并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指出良好的语言交往......
关于“四五”一代的社会学思考札记
发布时间:2022-12-12
一 一代的同属意识在当代有明显增强的趋势,这对当代文化意味着什么社会学意义? 孔德已从社会学角度考虑过代的问题,尤其是代的接续问题。曼海姆把具体的社会群比作社会岩层,代(Generation)则是社会岩层之一。如果......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非完全一致,其差异表现主要有体例不同、书名卷数不同、排序不一、评价不一,本文将其差异按成因进行分类,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论文目前,中学大部分的教师都来自师范学校,他们接受了一般教学理论和技巧的培养,经历了短暂的实习,一毕业就承担起了繁重的教育任务,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教学单调而常规,疲于应付。久而久之,实践和理论的严重脱轨导致教师演变成了操作性的教师,依赖固有经验教学,日复一日,缺乏对教学的诊断、调整和纠错的能力,很难满足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解决这一.........
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社会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文章以结构和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青楼文化,认为青楼文化通过“无意识”地构建得到存在的合法性,部分女性成为男权制统治下的“另类”牺牲品。青楼文化确实带给妓女一些追求和向往“自由和爱情”的空间,但是女性群体依然无法......
部委办学的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部委办学的高教管理体制在中国高教管理中从50年代的大力推广到90年代的逐渐削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部委办学的高教管理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制政体在特殊时期的产物,其本身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是在某些领域它却一直有着重......
反思社会主义文学
发布时间:2022-10-18
反思社会主义文学 主持人: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对话者:杨庆祥黄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金理 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杨庆祥:这一次三人谈以“社会主义文学”为讨论对象。以“80后”的身份和意识先见去讨论社会主义文学如此庞大......
中学化学创新教育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8-12-17
摘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创新教育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概括总结出:铸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创造性思维;学生;主体性由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因此,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的阶段,对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不尽相同。其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中学阶段教育的关键。.........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20
" 论文关键词: 教学反思 新课标 课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课后反思 论文摘要: 新课程的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认真做好教学反思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
能源形势与“十一五”发展-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把能源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摆在重要地位,倾......
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1)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中国进人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这是由于现实的文化存在状态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欣慰的是中国人在2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让我们摆脱了贫困的日子,解决了吃喝住......
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3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美国“新法律现实主义”的评介入手,简要分析了当代法与社会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和方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代法治理念及法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提倡一种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本方......
春节后的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3
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总会留下一些话题供人们消遣和讨论,例如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大了放烟花炮竹越来越少了等等,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这一重大节日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思。春节,会......
语文教学优化须“四重”
发布时间:2023-02-1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5-02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知识灌输都很重视,但对学生的情趣、积累、迁移、习惯等方面极易忽视。笔者认为必须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渊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法律手段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积累,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7
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创新 中国无疑是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资源和迄今熠熠生辉、异常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 要】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
货币标准化的渊源
发布时间:2023-01-18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是历史发展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是指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有标准化活动就必然有......
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反思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 要 由于初中阶段教学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导致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新课改精神,不断反思,更新教学理念,推陈出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学,......
在反思中走进新课程之四
发布时间:2013-12-19
" “教学常规”质疑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真地遵循着约定俗成的常规来教学,于是教学常规就成了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规则和保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常规。教师备课的教案要规范:怎么......
浅谈数学反思性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论文
发布时间:2018-08-27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与思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基于一线教师的视角,论述“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效应,并结合实践心得阐述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反思多种途径学会学习效应发展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让学生多反思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数学课堂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
对文学反映治理官僚主义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9-24
[摘 要]反对“四风”,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在2013年6月1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本文结合现实及实际,对当代文学中如何反映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治......
探究《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 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审视莎士比亚罗马剧《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的形象,探究其文化渊源。由于父亲位置空缺,从而放大母亲的角色,让母亲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起的作用最终导致悲剧行动。莎士比亚将女性从边缘位置......
构建“两融·四化”的中职学校文化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要:基于学校文化传承、专业建设、校园建设现状,可通过校企文化的两融对接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新模式。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依托形成的高度渗透优秀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有助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文学研究科学方法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 一 现代文学研究对于所谓科学方法的追求早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目标。这甚至被认为是现代文学研究区别于传统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文学研究中科学方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以及文学研究中科学方法是否有自己......
低碳化:第四次浪潮-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9
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第一次浪潮是农业文明,实现人类农耕文明的兴起,带动农业的辉煌发展;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
双重文化资源与两维文学空间
发布时间:2023-02-04
2016年度湖南长篇小说创作立足于本土资源,既深情回望传统文化资源,又着力状绘当下社会图景,兼及都市与乡村两个场域,呼唤式微的价值立场,反思市场主导下的社会问题,描摹理想的人生状态,对人之存在及意义展开了多维而细致的书写,承继了湘籍作家一贯的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凭借多元的创作立场与资源,推动着湖南文学的发展。面向优秀传统文化开掘创作空间,并将其作为文学表现主体,无疑是2016年湖南长篇小说创作的一.........
文化人的叙述立场与历史反思
发布时间:2015-08-19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四川成都 610071。 2013年9月,“抗战时期的文化人”学术研讨在成都举行。此项研讨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与日本“移动的战时媒体与宣传――身体?声音?映像”研究组共同主办,由四川省社科......
谈高职教育文化的反思与构建
发布时间:2022-07-22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文化建设是创办世界水平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有力保障,也是新时期,高职教育获得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高职文......
法律效力的法哲学反思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31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对法律效力的概念的理解应从通常所及的形式外延深入到其实质内涵和根据,指出我们不能停留在实证主义法学派所认为的法律效力来自国家权力的表面现象上,论述了法律效力的实质根源在于人民权利的不可侵犯性等。 【......
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25
【内容提要】 当今的现代文学研究或许不仅仅是研究者个体的纯粹的科学理性认识过程,不仅仅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心灵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连结着研究者的可以获得各种利益、改变生存状况的一种有力依据,是连结着研......
论述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的墨家文化渊源
发布时间:2023-07-12
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首次将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新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三大......
英语电影的特征及其西方文化渊源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英语电影的特征及其西方文化渊源初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得到增强,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
扇子与四大文学名著
发布时间:2014-01-24
扇子与四大文学名著 扇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也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当是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关于扇的精彩描写,四部著作独具特色,堪称典范。扇与《三国演义》自《三国演义》问世以后,羽扇、纶巾、鹤氅......
三、四、五边形的数学奇迹
发布时间:2023-04-28
著名的科学普及和数学普及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Gardner,1914~2010),他的铁杆“粉丝”们依然持续举办着两年一度的邀请制的“加德纳聚会”,而其他的任何人(任何地方)在每年十月都可以举办或参加叫做“头脑庆典”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因为不断提出加德纳难题的新解法和改进旧解法,人们不断地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接下来,我们怀着轻松的心情,回顾一下加德纳的关于二维平面上图形“剖分”与“平铺”.........
基于MOOC理念的“文学概论”课堂教改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文学概论”课程教改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改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关键在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关键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文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要借助MOOC教学理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同步进行。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工具将理论内容节点化,节点知识图像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将学习内容信息化,以便学习方式自主化、交互化。关键词:“文学概论”教.........
高中议论文写作的“五四”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20
一、五四模式的基本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写作以记叙文为主,高中写作则需要掌握各种文体,特别是议论文。笔者体会到学生从写记叙文到议论文需要一个跨越。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这个跨越,让学生迅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写法......
现代文学观念下的中文教育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11
现代文学属于我国的文学形态,充满着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蕴藏了诸多历史意义,我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灵魂则以人文精神为主,可以说,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均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与弘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高校......
中国四大新能源谋变-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世界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能源需求严重萎缩,相关企业利润被挤压,甚至出现了资金链吃紧、融资困难的状况。 但采访中,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何世红却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随着各......
构建节能中国的四重思考-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30
总体而言,构建节能体系可分为四个方面:技术节能、系统节能、体制节能(即产业结构节能)和社会节能。所有行业的节能,如工业、交通、建筑都牵涉到这四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体制节能问题。 一、技术节能 采取技术措施减少每单位产品所消......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要:通过回顾两个世纪以来世界比较文学经历的三次危机,“窄化”、“泛化”、“浅化”三种对“比较文学”的错误理解是导致该学科命运重大转折的根本原因。“窄化”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可比性的过紧限制和狭义理解上;“泛化”体现在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进攻以及对“比较”方法论的妥协性放弃上;“浅化”体现在“X+Y”式浅层比附、话语独白,以及缺乏对“世界文学”在新语境下作为学科理想和研究方法论的双重认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