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工作过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探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3-14 11:14:42
基于工作过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探讨
时间:2017-03-14 11:14:42     小编:时或

摘要:随着高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内涵建设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对该课程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的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安全员等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2006]16号文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程进行设计,以下简单介绍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1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邀请建筑行业专家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综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行动领域,按照教学法转化为学习领域,进一步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到工作结果进行相应学习情景的开发,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开发校本教材等教学材料,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条件、课程评价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通过设计工作任务,通过案例、虚拟项目等手段构建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完成系列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评价,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2 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相关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组织建筑施工、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职业素质。具体来说,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及熟悉施工准备工作;掌握土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及其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掌握主体工程施工工艺、临时设施、质量验收、安全文明及其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掌握砌体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及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掌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安全文明施工及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掌握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及其相对应的规范要求;掌握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及其相对应的规范要求;熟悉建筑节能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及其相对应的规范要求。

2.2 能力目标

能独立识读施工图纸并进行技术交底;能进行施工测量放线;能对原材进行质量检查及制作试件;能独立编制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能依据图纸、施工规范与标准、方案等指导施工;能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与验收。

2.3 素质目标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3 课程设计实施

4 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考核,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技术人员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课程评价重点核查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对课程提高优化提供建议。

5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对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研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项芹,成志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案例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20):116-117.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