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30:17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时间:2023-08-18 00:30:17     小编:

摘 要:进士家族即指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明代270多年间共产生这样的家族2088个,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又很不平衡,尤以浙江、南直最为集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代进士家族分别为311个、1500个、209个、51个、12个、4个和1个,属于这些家族的进士共达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而真正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11.55%,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

一、

二、三代进士家族分别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4.89%、71.84%和10%;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也验证了古语所云“富贵不过三代”大致符合实际情况。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

关键词:明代;进士家族;地理及代数分布;特点

作者简介:郭培贵,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明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进士群体与政治及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ZS030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6-0144-06

考察明代科举制度下所出现的“进士家族”现象,不仅对全面评价明代科举及其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认识明代科举社会的特征,探讨科名富贵之家出现、延续和败落的规律及其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尚无该论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何为“进士家族”?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为便于对本文论题进行探讨,笔者暂且确定“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即为进士家族,也即五代之内不一定每代都出进士,但至少应有两名以上进士。之所以如此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一是如五代直系亲属内只有一名进士显然不能撑起“进士家族”的称号,故至少应有两名进士。二是“直系亲属五代”,依时间而言,大致有一百年的时间,在官本位和明代中后期铨选“独重进士”的背景下[1],其间如有两人考中进士,则对一个家族的发展与声望的提高及维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三是认定进士家族五代直系亲属内的进士数起点不宜高于两名,因进士作为明代功名体系中最高一级功名,竞取难度空前加大。据笔者统计,明代乡试的平均录取率仅在3%至4%之间,会试平均录取率也不到9%1;明代共举行会试88科、殿试89榜2,共录取进士24 586名3,则每科进士平均仅为276人,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年均进士仅为90名,而两宋仅“正奏名进士”年均就达135名;且不同于唐、宋,明代文科举除进士科之外,再无其他科目可供士子竞取,而两宋除“正奏名进士”外,还有“特奏名进士”和“诸科”年均录取122.6名,加上“正奏名进士”,则年均达257.6名[2](P454,458),超过明代年均进士1.86倍;以上诸种原因,自然导致了明代进士竞争的空前激烈。

况且,一个家族五代内若有两人考中进士,往往还有更多的具有生员、监生、举人等低级功名的人作为支撑,如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进士蒋冕,广西全州人,其同姓族人在成化至万历间先后十余人中进士,就是以“举人复百人”为基础的[3](卷9《阁臣世家》,P487上);又如,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王一鸣,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其曾祖和父亲皆为举人,祖父为国子生,一兄、一弟俱为生员,但只有王一鸣考中进士[4],按照本文所定“直系五代内至少有两名进士”的进士家族标准,王一鸣家族只能算是科举家族4,还不能进入进士家族行列,此类例子在明代可谓不胜枚举。故一般来说,进士家族都是科举家族中的佼佼者。所以,确认进士家族以五代直系亲属至少有两名进士为标准应该是合适的。

二、明代进士家族总数

因每个进士家族毫无例外都应是归属某地的,所以只有确认了各地的进士家族数,才可能统计出明代进士家族的总数。关于进士家族的属地,本文依据明朝规定举子应在户籍所在地报考科举的通例,一律以进士家族的户籍所在地为确认标准。如户籍所在地是山东,即认定为山东进士家族;是北直隶,即认定为北直隶进士家族。一般而言,出自同一进士家族的进士户籍所在地都是相同的;但也有个别出自同一进士家族的进士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情况,如据《正德十二年进士登科录》、《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载:王至善为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二甲进士;其兄从善为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三甲进士;二人俱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王信之子,可知二人属同父兄弟中进士,其所在家族当为兄弟进士家族;但《正德十二年进士登科录》载至善为“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载从善为“湖广襄阳府襄阳县”人。如何确定此类进士家族的属地?因一个家族能否成为“进士家族”,其决定因素是直系五代亲属内能否有第二人考中进士,所以对此类进士家族的属地本文皆以其第二个进士的户籍所在地为准。故此,由至善、从善构成的进士家族就应计入湖北进士家族。

依据以上两个标准,本文对所见明代各科《进士登科录》、《进士履历便览》、《皇明三元考》、《献征录》、《类姓登科考》及清官修畿辅和各省《通志》中的《选举志》与人物传记等文献中的相关史料进行了全面搜集、整理与考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直十三布政司暨辽东地区分别拥有进士家族及其相关进士总数和明代进士家族总数及其相关进士总数进行了统计,兹仅把统计结果列表显示如下(见下页表1)。

由表1所示统计数据可知,明代自洪武四年(1371)首开殿试至崇祯十六年(1643)举行最后一科殿试,273年间共产生2088个进士家族,与其相关的进士总计为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

由表1所示统计数据,可知明代进士家族的地理或空间分布呈现出广泛而极不平衡的特点。两直十三布政司暨辽东也即全国各大行政区都有进士家族分布,说明其地理分布确实十分广泛;但同时又呈现出地理分布很不平衡的状态。其中,进士家族最多的是浙江省,倒数第

一、二位的分别是辽东和贵州,浙江拥有的进士家族居然分别是辽东和贵州的91.5倍和73.2倍;而排名前八位的浙江、南直、福建、北直、江西、山东、河南、四川共有进士家族1734个,占明代进士家族总数的83.05%;其余七省和辽东仅有进士家族354个,只占明代进士家族总数的16.95%,还不及浙江一省的进士家族数及其在明代进士家族总数中所占比例。另外,南、北两直和浙江、福建两省共有进士家族1120个,占进士家族总数的53.64%,从而成为明代进士家族地理分布的核心地区;其中,浙江、南直共有进士家族718个,占全国进士家族34.39%,比北方(北直、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东)的进士家族总和还多出39个,比其在进士家族总数中所占比例高出1.87个百分点,由此,浙江、南直成为明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而地处边远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的进士家族总共才有69个,不足位列全国第二名的南直进士家族的五分之一,比北方进士家族最少的省份――陕西还少14个,在进士家族总数中所占比例也低于陕西0.68个百分点。应该说,明代进士家族在地理或空间上的上述分布格局,是与各地区的人口规模、教育发展、传统积淀、文化水平、科举氛围和科举实力等状况基本吻合的,这从下页表2所示数据就可得以证明。 由表2所示数据可知,浙江、南直、福建、北直、江西、山东、河南、四川八直省共有人口4147.7万人,占统计总人口的68.34%;共有学校和书院1178个,占明代学校和书院总数的59.43%;共有进士19 508人,占明代进士总数的79.31%。而其余七省共有人口1921.5万人,占统计总人口的31.66%;共有学校和书院数804个,占总数的40.57%;共有进士5089人,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69%。上述比例尽管与二者在进士家族总数中所占比例有所差异,但二者以浙江等八省直为主体、以湖广等七省及辽东处次要地位的基本格局还都是一致的。其中,浙江等八省直学校和书院总数仅占明代学校和书院总数的59.43%,似与其在进士家族总数中所占83.05%的比例不太相称,其实,这与明代府、州、县仅各设一学的规定有直接关系,而如果比较学校的规模、教育的质量以及生员的总体学养,浙江等八省直高出湖广等七省及辽东的幅度肯定要远高于学校数及其占比之间的差距。如朝廷没有编制的书院,浙江等八省直共有314所,占到书院总数的72.35%,就直接反映了其文化教育的发达。

进士家族所属进士的数量以及不同代数进士家族所占比例,折射出明代科举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属于和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在明代进士总数中所占比例很低。从每个科举家族产生的具体过程看,因只有在五代直系亲属内出现第二名进士时,该家族才能成为进士家族,所以这2088个进士家族中的首名进士虽可从广义上计入也即归属于进士家族,但严格意义上还不能说他们是出身于进士家族,因在他们考中进士时,其上四代即高祖、曾祖、祖、父或同父兄弟中还没有一个进士,仅一代(兄弟)进士家族中的兄弟同榜者属于例外1,据笔者统计,明代兄弟同榜进士家族只有42个,拥有进士84位。从2088个进士家族中减去属于例外的这42个,还有2046个进士家族;从属于进士家族的4970名进士减去属于例外进士家族的84位进士,还有进士4886名;再从后者减去每个进士家族中的首名进士共2046名,则明代进士在考中进士之前,其五代直系亲属内已有一名进士者为2840人,仅占明代进

士总数的11.55%,已有两名进士者为794人,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3.2%。这说明接近80%的明代进士完全与进士家族无缘,接近90%的进士出身于上四代无一进士的家族。

其次是明代进士家族以二代进士家族为主体,如表3所示数据可知,明代二代进士家族总数达1500个,占进士家族总数的71.84%,可见其

在进士家族中居于绝对主体地位,上文提到的进士家族地理分布十分广泛――两直十三省暨辽东俱有进士家族分布,实际上也只是体现在二代进士家族的分布上。在数量上居第二位是一代进士家族,共311个,仅占进士家族总数14.89%;而三代进士家族为209个,仅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0%;而四代、五代、六代、七代进士家族合计共为68个,仅占进士家族总数的3.25%。以上数据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

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古语所说“富贵不过三代”虽不很准确,但也大致符合实际情况。所有这些,都共同反映了明代科举造成了极高的社会流动率,具有高度的客观公正性,从而为明代社会保持稳定和活力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

五、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的时间

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应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其中,延续时间最短的进士家族莫过于兄弟进士家族中的进士俱为同榜者,上文已提到此类家族总共仅为42个。据笔者统计,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为32.77岁,若以时人平均寿命65岁计,则此类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的时间大致在三四十年。由表3所示可知,明代进士家族延续最长的为七代进士家族,全国只有一个,这就是福建莆田的黄寿生进士家族。据载,自永乐九年(1411)辛卯黄寿生中进士,下传七代中的六代皆有进士产生,即寿生孙深、仲昭先后中景泰二年(1451)辛未、成化二年(1466)丙戌进士,寿生曾孙乾亨中成化十一年乙未进士,寿生玄孙如金、希英同中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进士,仲昭曾孙懋官中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进士,仲昭玄孙鸣乔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进士,希英曾孙起龙中万历二十六年戊戌进士,即从永乐九年至万历三十二年,黄寿生家族八代先后产生了七代共9名进士,其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的时间大致在二百年左右。

以上讨论的只是明代进士家族发挥影响最短和最长的时间,而作为进士家族主体的二代进士家族发挥影响的时间才更具普遍意义。以福建的145个二代进士家族为例,其首名进士和最后一名进士中式相隔年数最短者仅为12年,即安溪人李蚩贾型蚶四十一年(1613)癸丑进士,其子日晔考中天启五年(1625)乙丑进士[5];最长者则为113年,即晋江人黄润考中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进士,其曾孙景P、景明先后考中天启五年乙丑、崇祯七年(1634)甲戌进士[5];据笔者统计,福建145个二代进士家族首名进士和最后一名进士中式相隔年数,54个在12~36年之间,28个在38~48年之间,19个在51~62年之间,28个在63~81年之间,16个在84~113年之间;二代进士家族首末名进士中式相隔年数平均则为50.43年,再加上每个进士家族最后一名进士考中后的生存年代,则二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的平均时间大致应在80多年。

参 考 文 献

[1] 郭培贵:《论明代中后期铨选的独重进士》,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 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历代登科表》,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4.

[3] 汪森:《粤西丛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万历十四年进士履历便览》,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5] 盛子邺:《类姓登科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