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7 01:07:23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
时间:2023-03-17 01:07:23     小编:

摘 要:作为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部分,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话语爆发式地发生了变化和创造,来自传统、西方、地域的多种体系的文学话语交鸣共处,使东北文学在一段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话语实验,在地域、时代、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做出了新的文学选择,回应了历史与时代对东北文学的吁求。《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三文本中体现出的话语选择历程,虽然有欠融会贯通,但也颇有历史意蕴,它们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元素,保存了新旧文学话语博弈的历史样态,是值得珍视和记取的文学实践。

关键词:近现代东北文学;文学话语;文言;现代语体

作者简介:薛勤,女,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文艺学、东北近现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课题“20世纪初东北文学话语转型与创造”,项目编号:Lnsky15ZX133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6-0124-06

20世纪前期的东北社会处于传统社会的尾声和现代社会初创时期,在内因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形态包括文学形态在内都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体现在文学的话语变革和文体变化异常丰富。一般地说,文学话语符号依赖于文化系统,因此在文学话语系统中,我们会发现文化和社会存在的深层形态。总体地看,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学和整体的中国文学一样面临着传统文学体系与新文学体系发生关联、消长,进而融入世界文学大潮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就完整的20世纪东北文学而言,此一时段的文学创造有着独特甚至重大的意义,缺失这一时段文学的历史描述和研讨,东北文学的全貌、演变的历程以及文学的话语和文体成就就无法得到完整准确的体现。立足于话语,在“世界之思潮”和“固有之血脉”[1](P192)的双重文化结构下,对20世纪前期东北近现代文学的考察,将揭示其文学功能、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学话语,与语言学意义的“话语”不同,它不是纯粹的语言形式,而是始终与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造活动,在创造文学美感的同时,它还要具有人文力量和实践特点。对此,福柯说:“话语也许同语言不同,它基本上是历史的,它不是由可拥有的成分构成,而是由人们不能在话语展开的时间范围以外对它进行分析的真实和连续的事件构成。”[2](P256)如果说福柯侧重的是话语的思想史方法的视角,那么巴赫金的表述更专注于文学领域,他说:“本文的主旨,在于克服文学语言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同抽象的‘思想派’的脱节。形式和内容在语言中得到统一,而这个语言应理解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所活动的一切方面,它的一切成素,从声音形象直至极为抽象的意义层次,都是社会性的。”[3](P37)“指的是活生生的具体的言语整体,而不是作为语言学专门研究的对象。”[4](P239)所关注的是文学话语所具有的思想性、历史性和实践性,而不是语言的语言学属性,后者呈现的是“抽象的、纯净的词语及抽象的成分”[5](P93)。文学话语具有语言性,具有语言的形态,但它又与传统的语言形式不同,有着整体性和思想实践性,文本提供的话语过程是复杂的行为和思维过程。巴赫金进一步阐释,“生活话语显然不是自给自足的。它产生于非语言的生活情景中并与它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而且,话语直接地由生活本身补充并且不失去其自身含义,不可能脱离生活”,话语“表述的生活含义和意义(无论它们怎样)都与表述的纯词汇构成不相符合,说出的话语都蕴含着言外之意”[5](P93)。文学话语与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对它们的文学化的具有艺术创造力量的言说。正因如此,福柯和巴赫金在具体的话语分析中都倾向于将话语视为“事件”,由此而指向特别的美学蕴意和社会、历史意义,而不是语言学的、词典式的表达。

在近现代东北文学体系中,文言话语与现代话语长期并存,从最初的《俄灭波兰记》,到十几年后的《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等,文本众多。在白话小说成为叙事主流的同时,文言小说时隐时现,一直是东北文学中不容忽视的分支,更遑论大量旧体诗词散文等文言文学话语,这也说明着文言文学话语的生命力和在20世纪前期东北文学中的一席之地。文言是雅化程度很高的语言,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积累中形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它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数千年,先秦诸子著作、辞赋、史传、古文等都采用文言文的书写,传统文学各体亦均以文言为主要用语。至20世纪初年仍是此一况景,当时有两套语言体系并存,即文言和白话。文言文作为书面语,主要被官府和知识分子使用,属于正规语言,教育的匮乏使得普通市井百姓不会自然也不能理解这种语言;由各种口语组成的白话体系,主要是一种日用语言或者民间语言,用于日常交流,不仅被老百姓使用,知识分子和官场在日常交流中也广泛地使用。事实上,至20世纪,中国的白话也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水浒传》、《红楼梦》等为古典白话小说的优秀之作,代表了古典白话的巅峰成就,虽为白话,与现代文学意识的现代文话语并不可视为一类。20世纪前期的东北叙事文学中的白话之作,如穆儒丐的早期作品,所用的亦是古典白话小说话语,而非现代小说话语,对此应有明确的认识。现代文学话语的出现与现代学科教育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间接产物。

考察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生态,不难发现,在进入20世纪近20年后,白话文体大行其道,成为文学话语的主流;而文言文学话语,无论是诗词还是小说,也仍葆有一定的生命力,在文学话语转型中有着可观的变革与创造;而在白话文学、翻译文学、文言文学的多重助力下,汉语现代书写语言,也即现代文学话语正在选择与创造中生成。

从主题视角看,伴随着对近现代世界格局的体认,东北与世界联系交流的增多,社会生活现代化因素的增加,文言小说已将外国故事纳入自己的叙述主题;不仅有用白话创作的外国题材作品,也有以文言书写的外国小说,显示了开阔的文学视野。《点金术》直接就是外国故事文本,全文以文言叙述外国故事。《点金术》连载于《盛京时报》1919年4月10日至5月2日的“小说”栏,共20期,署名“冠宇”。1深秋丽日,阴河之畔伫立着古老的坦尼阿德别墅,青年克审犹斯泰司和一众青年朋友在别墅附近的林中野餐,他熟知别墅轶事,给同伴们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在坦尼阿德别墅的奇事。多年前,密代司王和爱女曼来果尔得住在这里,密代司王酷爱黄金,在别墅的密室内贮有大量的黄金宝物,每日把玩,无金不欢,恨不得尽揽天下的黄金入此室,恨不得将周边的一切都变作黄金。一日,别墅内出现一位外国人,密授密代司王以点金术,密代司王得偿夙愿,由此触物成金,欣喜欲狂,终于,别墅内外之物,被密代司王恣意点触成黄金,密代司王欣喜异常,纵情享受拥有黄金的快乐。很快,有了点金术的密代司王发现自己已置身于始料未及的另一种处境里:别墅里的物品、衣物服饰、花朵树木都变成了了无生趣的黄金,面包、咖啡、饮水也变成了坚硬黄金,密代司王饥不得食,渴不得饮,没有衣物可用,饥寒交迫,狼狈不堪。最令其不能忍受的是他的爱女也在与他接触时变成了金人,姣好的生命被禁锢在黄金里。密代司王由此猛醒,又愧又悔,认识到黄金并不能带来人生的乐趣。这时,那外国人再次出现,解除了密代司王的点金术,使他从黄金梦中警醒,重归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按照20世纪初的文坛常态,这一文本可能是翻译文本,也可能是参考了译文的改写,理论上也有可能是完整的原创,文本属性此处暂且存疑不论。现有的《点金术》的文言叙事策略和嵌套式的文本架构,具有明显的中国笔记小说意味,而这是传统叙事文本为营造自证故事的真实性而特有的体例。小说的情节叙述用语华丽整饬优雅,用文言进行了大段的景物描写,为文言小说所少见: 当晚秋之时候,太阳发其热度,照耀于原野牧场之中,树林蓊翳,形形色色,气象万千,日光似直透丛林,而射入于幽谧之所。于平畴眺望,风光旖旎,心旷神怡,令人乐此美丽之世界。朝烟隐隐,缭绕于峰腰,其上有邸第巍然,超出于斜坡,乃坦尼阿德别墅,实百余年前之古建筑物也,白垩色之墙垣,郁郁葱葱,逶迤为无数之庭苑。此别墅远离人居,孤立于悬隔之处。除仅少之赤色或黄色之树林外,处处发现日光,照于大地之上,加以荣光。在蒙田纪念碑之绝顶,向南遥望,四英里或五英里处,即见彼蔷薇式之房;更于此同样之方向,在十五英里而遥之路,现出甚高之泰可尼斯式半球型屋脊,凝视为蓝色,不甚分明。近处隆起为山,溪流绕之,山麓半浸于水中。此水蒸发至速,水汽勃郁,团聚而成云,凝于树林之上,俨若雾霭,罩此阴森之别墅。

对风景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收获。此前文学中的风景,或作为客体事物,或作为人物身心活动的环境,基本上外在于文本的文学话语创造,是巴赫金所说的“语言学式的”文本成分。而《点金术》的风景描写,则有着现代文学意识对自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的体认,赋予自然景物、人工造物以话语意味,使它们作为与人物同样的有生命的独特性的文学元素出场。文言文较强的概括性的类描述,使得话语缺少了陌生化效果,诸如“树林蓊翳”、“平畴眺望”、“邸第巍然”、“逶迤为无数之庭苑”等用语,无法充分表达出风景的独特性,无疑使话语的功能有所损失。越是成熟得成为模式的话语,其表现力就越弱,这里的“平畴”,我们难以想象它是怎样的一片平原;同样,我们也难以确定那巍然的“邸第”到底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文言模式化的话语显然不利于表现叙事的独特性和个别性,许多描述缺乏个性化特色,显示了文言话语的乏力。同时,在这段文字中亦可发现现代汉语词汇、短语的介入,可见文言小说在现代文学文本中的劣势和对话语变革的回应。

如果说,《点金术》以主题的开阔胜,那么《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二文本均以婚姻、家庭为主题域,则以鲜明的时代性以及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的回应和表达值得关注。

《出人意外》连载于《盛京时报》1919年5月3日至8日,共5期,署名“维摩”。小说围绕两性观、婚姻观展开故事,文本篇幅不长,兼有文言、白话、现代语三种文体;情节丰富紧凑,语言华美雅致,信息量非常丰富,可堪玩味。故事讲述了一位留洋归来的男士王梦兰一再设计,再三试探他的未婚妻陈慧侬是否忠贞,终于酿成悲剧,两人竟各自赴死。《出人意外》的男女主人公都有着西式教育的背景,他们或谙熟英文,或在完成西式教育后“游学归来”,进入社会,“当道束帛恐后”,广受欢迎,“已得三处差事,往来从公,奔驰为劳”,成为社会精英,名刺所到,“知为中级以上官员”,巡警“唯唯”以待。而且,就社会伦理而言,西方现代思想观念亦进入社会生活,如《出人意外》中女主人公所说的欧美世情,或《家庭革命》所诟病的“自由权”等。认识或许仍在皮毛,但在文学话语中已不作为新奇元素出现,而是文学话语要表现、表达的对象了。

男主人公王梦兰是外新内旧的人物,“熟游欧美,洞知其情”,骨子里却是极致的传统伦理道德的践行者,对未婚妻陈慧侬无端猜疑。他一再设计试探慧侬,使用的计谋均有蒙骗之嫌,如第一次诳约慧侬至茶楼;继而有预谋地在电车道上救慧侬,制造“救美”之事,不惜将慧侬置于有性命之虞的险境,仅为获得再行考验的因由;再而在慧侬对其深怀救命之感激的时候,宴以烈酒,致其几近酒后乱性,终而强加其于德行之瑕。种种试探和考验,均发生在慧侬完全不知情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这种考验对慧侬是极不公平的,也是建立在王梦兰的恶意度人和自据道德高地的臆想之上。结果,慧侬在得知事件的原委后,毅然做出了殉情的选择,其人品与忠贞远比梦兰的作为高尚,与后者相比站上了更高的道德高地,而梦兰不仅有种种的偏狭、阴险、守旧、愚蠢,更多的是狂热的有违人性的封建观念的牺牲者,在实际的话语叙事效果中并未如作者所愿成为高大的德行楷模。他颇为自私的道德献祭连带了慧侬这样一位新女性的湮灭,令人殊觉可惜可恨。陈慧侬白璧微瑕,她的热情、自持、忠贞以至凛然赴死,使得这个形象可感可爱,远比躲在死亡背后的指摘者要真诚、勇敢。虽然作者自述:“所愿青年闺秀,人人能阅此文,愿乎女子仍以端贞为贵,万勿稍染时习。”这反映出其时仍盛行的落后的两性观、伦理观,作者意欲给女性尤其是初浸新学的女性一个忠告和训诫,甚或期待以此德行高地为依凭鄙视一下新女性,而其文本的话语功效也许与作者的写作预期相左:陈慧侬的形象远比王梦兰更可爱,具有更高的人性和道德高度。这样一来,小说结尾的女诫就有了十足的讽喻效果,反倒成了对传统两性观尤其是男性至上观念的反讽。慧侬熟通英文,有国内的现代教育背景,王梦兰是当时的海归,被社会各界争相聘用,传统的才子佳人结构有了新时代色彩。也可见当时社会对留洋学子,进而对欧式现代教育和文化成就的尊重、喜好和积极采用的态度。

《家庭革命》发表于1919年3月5日的《盛京时报》,是只有几百字的短制,内容涉及的是社会伦理的另一层面――父子关系。它的文本的体量与形式并不具文学之美,短短的四五百字,约略一半的篇幅有如时论,论说时世风尚,小说部分有如这一论说的注脚。故事中的人子“吴门某生”,是留洋归来的青年,与“自由女”相恋,欲结婚,遭父母反对。“吴门某生”愤怒地声称:“此系我之自由权,绝对不许他人干涉也!”父母欲以断绝对他经济支持相制约。由于经济无着落,“吴门某生”觊觎家产,向警局告发其父吸食大烟,并愿为“内应”,致使其父入陷囹圄;而“吴门某生”则攫得父辈的“血汗钱”,远赴他乡,寻觅其“自由女”结婚,“居然自乐其乐”。小说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伦的复杂样貌,在强大的欲望的冲击下,传统伦理的脆弱面显现无遗;也表现出其时各种社会思潮涌动,泥沙俱下,如文中的“吴门某生”,行留洋之时髦,而无自食其力之能力,衣食不能自给,又失父子人伦之情,当为时代的渣滓。小说流露出的忧世之思亦值得关注。

从三文本的文学话语的选择上,可看出其时文学话语中传统因素仍大量存在,文言话语方式仍占较大比例。但时代精神中的新观念、新事物也对话语的表述提出新变的要求,于是就出现了文言中夹有白话的话语结构。创作于1919年的这三部作品均具有这种“双语体”特征,这在世纪之初的梁启超、鲁迅兄弟的文学活动中亦是有意为之的选择,梁启超在翻译《十五小豪杰》后曾说:“本书原拟依《水浒》《红楼》等书体裁纯用俗话……但翻译之时,甚为困难,参用文言,劳半功倍,计前数回,每点钟仅能译千字,此次则译二千五百字,译者贪省时日,只得文俗并用。”[6](第四回“译后语”)鲁迅则在《月界旅行・辨言》中说:“初拟译以俗语,稍逸读者之思索,然纯用俗语,复嫌冗繁,因参用文言以省篇页。”[7]“那时又译过一部《北极探险记》,叙事用文言,对话用白话。”[8]这是当时文学话语的一种主动选择,东北文学亦未例外,与关内大致同步。文言的成熟、整饬、华美、富于文学感是其被选择的重要因素,而作者的教育背景尤值得关注。20世纪初期,距清朝废科举尚且不远,社会文化中坚以接受传统中式教育者居多,他们接受过系统的文言文写作训练,用文言文表达要远易于用白话文写作,遑论用现代白话文书写,此间像鲁迅那样的中西兼有精通者是少之又少的。而在现代社会思潮和现代教育的双重作用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后,广泛地接受、使用现代语体书写才可实现。 在《出人意外》中,文言与白话都具有较高的语言美感,文本交汇使用三种语体,叙事以及王梦兰、陈慧侬的交谈采用文言,电话通话则近于现代书写体,仆人丫鬟的话语甚至慧侬与丫鬟的对话均用白话。如开篇:

斜阳影里,有危楼一角高峙焉。其中人影幢幢,往来不绝,有携伴共话者,有把盏沉思者,其状不一,至难形容。此何地?乃某邑著名之公共市场也。忽见一少年引电话机,徐疾发言,曰:“喂,你是哪儿?”(答)“我们是陈公馆。你是哪儿?”(少年)“你是陈小姐么?”(女)“……你是谁”(少年)“你们李姑太太,在某茶楼三层第十八座,请小姐前来一谈。” (女)“是了,就去。请姑太太稍候。”即闻铃声数鸣,电机已止。少年从容入十八茶座,吸吕宋烟,做得意状,云:“婚姻不可不慎也,看慧侬何以对我?”

这里打电话的用语是道地的现代口语体。慧侬聪慧矜持,与随身小丫鬟的交流多付诸表情,言语无多,唯一的对话中,慧侬却使用了白话:

雏环怪而问之,曰:“慧姐,何事闷损?珍重为佳。”女笑曰:“小妮子,哪知侬怀?”

而丫鬟告知王梦兰自尽的一段话较长,也是采用了白话:

小环飞至,云:“红颜薄命。”女笑怪之。环曰:“姑莫伤心!王家姑爷,不知何病而亡!刘苍头来说,不能详。我想,姑夫新游学归,老主人又道‘才学惊人,将来发迹无穷’,今死矣,姑娘你命忒薄也。”

而接下来慧侬的心中独白又转回文言:

慧侬悚然惊,继又欣然喜,沉吟曰:“天实为之。兰哥!兰哥!百年姻缘,在于此矣!……”

这种话语分配隐喻了社会阶层以及时代的分殊,话语蕴含了作者对社会阶层的认识和定位,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与旧、重要与否诸事物的区隔,也别有意趣,活跃了文本。而三种语体的共处,在呈现出当时的文学的独特样态的同时,也昭示着近现代文学变革的一条路径,即以文言为典范的传统文学话语,通过这类三重语体而逐渐地淘汰旧语,变生新语,获得了新的话语生命力,并向现代语体转型。

文学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文学的美感和意义首要来自话语和文体的品质和张力,话语和文体承载着文学的成就,体现着文学发展的水准,由此,能够更准确深入地切近文学的本体意义。20世纪前期东北文学的话语选择实践表明,对美感的追求和充分的话语张力是文学语言的普适要求,状物纪事、表情达意、通俗易懂等也要在上述的前提下实现其功能,反观时下的某些文学书写,过度地依赖粗俗化、原生态化营造陌生感、现场感,以口语实录和方言土语入文,有违于文学话语演进的基本趋向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文化传播的实际功效和民族文化、文学水准的提高无益而有害,对此,近一百年前的东北文学实践可为镜鉴。

参 考 文 献

[1]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载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 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载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问题》,载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 巴赫金:《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载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载《新民丛报》光绪二十八年(1902)第六号.

[7] 鲁迅:《月界旅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十五日,中国教育普及社。

[8] 鲁迅:《致杨霁云》,载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20世纪拉美文学的二重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巴斯康塞洛斯的“宇宙种族”说包含着一种模糊的“本土全球化”意念,这与源远流长的美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对巴斯康塞洛斯而言,拉丁美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可以划等号的。由于种族构成和对一切先进思潮的兼收并蓄,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政策剖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编辑。【摘 要 题】世界近 现代 史研究 【关 键 词】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思想观念 【正 文】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 工业 化 时代 ,随着工业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出现了许......
简述20世纪初期以来北京穆斯林宗教师范教育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7-11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回族教育勃然兴起。1908年,王宽阿訇赴圣城麦加朝觐并访问埃及土耳其归来后,在北京牛街创办了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开创了北京近代回族教育的先河。①此后,北京的近代回族教育事业不断获得发展。随着各类回族新式......
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荒诞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荒诞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概念之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它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在现代文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本文从社会、科学、文化、哲学等方面揭示了这一概念产生及变化的渊源,并分析和探讨了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荒诞的发展状况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在审美层次上的意义。关键词: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荒诞;反戏剧荒诞作为20世纪西方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审.........
浅谈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发布时间:2023-04-20
新世纪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也是当下中国文学世纪转型的典型显现。这一转型既是中国新文学突破旧文学传统,介入现实、关切当下现代文学精神的延续,也彰显出世纪之初文学书写在题材类型、叙事方式、精神姿态等诸多领域......
20世纪中国西北开发思想比较论纲(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8
内容提要 本文从20世纪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从20世纪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現代化历程在西北演进的角度,力图阐明各时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内核。揭示前后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必然联系。比较各时期西北开发思想的异同,从......
中国20世纪电影文学的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 前言 中国的电影剧作诞生在1913年,到20世纪结束己有长达87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电影剧作始终适应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与生产流通之需要,在变革中不断拓展,在起伏中曲折前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87......
20世纪90年代德语文坛的作家群现象
发布时间:2022-07-29
摘要:20世纪90年代,文学已经成为一门产业而迅速地市场化。初登文坛的年轻作家们,为了能够顺利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于是在自己同代人中间寻找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群体的姿态亮相。同时,为了引起批评界和公众的更多关注,有些......
东北话中的满语
发布时间:2023-07-28
劳什子(láo shí zī) 满语loksimbi汉义为“令人讨厌、厌烦”。《清文总汇》卷八释义为“胡说不止、人说颠话”,作为地道的满语词汇,它说的是痴话或傻话,是骗人或唬人的话。在口语中,其音节省略为loksi。 如今,“疯疯癫癫......
论新世纪湖北文学的影视改编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03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虽然时间不长,但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令人乍舌,大众文化在新世纪的湖北同样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湖北文学在新世纪也迎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老一辈的主流精英文学作家如方方、池莉、刘醒......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发布时间:2022-12-18
论文 关键词:文化批判;理性;价值取向;技术理性 论文摘要:文章以20世纪的西方批判理论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了生活世界理论派、人本主义批判理论派和后 现代 主义派各自的文化批判理论在发现文化危机,认真反思各派......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发布时间:2022-11-09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一、 引言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20世纪初期,中国存在许多值得认真反思与研究的艺术现象,其中之一就是美术思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汉工商业研究述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8
东汉近二百年是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型时期,工商业在其经济结构中间占有特殊地位,但是因为资料的限制,人们研究的重点始终是秦、西汉,对东汉研究不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东汉工商业进行系统的研究,涉及经济政策、经济形态、......
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文论主潮
发布时间:2023-03-07
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论出现了注重 社会 性和文化性的新走向,诸如女权主义文论、解构主义文论、后 现代 主义文论、新 历史 主义、后殖民主义文论、文化 研究 、生态批评等,在全球化语境中,成为西方文论前沿话语与最新走向。这些与......
十九世纪初西方史学之东渐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瀛环志略》是近代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不断向中国渗透的产物。新教传教士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传播者,由于传教士传教传统的影响、新教传教士自身知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排斥及清......
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09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 转折 建构 失语症 文论话语 一 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在的强大冲击之下,开始了“大河改道”式的巨大转折。这次转折的基本特征是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别求新声于异邦”,是真心虔诚地向西方学习......
简析20世纪初英国的“协约政策”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本文集中分析了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和格雷的“协约政策”。20世纪初,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及英国世界地位受到的挑战,两位外交大臣继续坚持19世纪晚期索尔兹伯里的“有限合作政策”,在调整与传统竞争对手法国与俄国关系的同时......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中国新诗的诞生与八十多年来几次大的转变中, 勘察现代汉语艺术建构的境遇。文章认为, 新诗发展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现代隐喻结构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的家园的抵达; 而对新诗体形式的一再误读, 则酿成了世纪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封建色彩
发布时间:2023-05-29
关键词:日本帝国主义;军事色彩;封建色彩 一、资本集中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甲午战争所获得的赔款更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轻工业发展非常迅速,重工业部门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1896年末“......
20世纪羌族卫生习俗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20世纪羌族卫生习俗的变迁是外因性演变与内因性演变相结合的结果。西医技术与实践在羌区的传播、赤脚医生的选拔培养与回村服务、爱国卫生运动和商品经济的繁荣等外部因素对羌族地区卫生习俗的变迁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羌族地......
走进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北摄影艺术
发布时间:2022-11-28
陈万里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摄影艺术实践者,更是一位成功的摄影活动家。他先在北京组织成立摄影自学团体光社,开展各类摄影作品展览会,促进摄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而后他南下上海,与郎静山等人一起组建中华摄影学社,带动促发全国美术摄......
对新世纪中国舞蹈转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6-02
一、前言 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借鉴苏联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条发展之路上,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模式仍在摸索中不断改进。无论是苏联还是西方的办学模式只能是借鉴,如何弘扬本民族的......
20世纪国际汉学的趋势与偏向
发布时间:2013-12-18
二战前后,海外中国研究截然两分。要言之,前此重古代和文献学(或语文学)方法,后此则重近现代和社会科学(含人类学)方法。这一变化自有其必然与进步,但上升的螺旋之下,也不免曲折起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前人由四裔而本土的努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08-25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2-11-26
一、散文诗是中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 中国是诗的国度,任何文体都被赋予了诗的色彩,中国诗歌也经历了由不定型—准定 型—定型—准定型诗体—不定型诗体转化的诗体演变过程。因此形同西方散文诗特点的 文体很早就存在。如郭沫若认为我......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东北移民概述 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在近代移民就高达2000万之多,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移民占移民总数90%以上。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转变
发布时间:2023-05-01
【摘要】新时代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要确立更高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的高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进行教学转变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结合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方面的拓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转变探索一、新时.........
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国新诗的诞生与八十多年来几次大的转变中,勘察现代汉语艺术建构的境遇。文章认为,新诗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隐喻结构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的家园的抵达;而对新诗体形式的一再误读,则酿成了世纪的缺憾。......
20 世纪的逻辑哲学与数学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9
一、逻辑、数学与哲学 20 世纪,逻辑和数学在人类的知识探索活动中占据着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数学是我们知识获求中最核心的部分,几乎在所有科学探索领域中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雅可布逊和巴赫金:20世纪的两种语言艺术理论家
发布时间:2023-01-17
内容提要:雅可布逊和巴赫金是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史上两位著名的语言艺术理论家。雅可布逊致力于建构诗歌体裁的独白理论范式,而巴赫金则发掘了小说体裁的对话理论范式。巴赫金曾对同时代的形式主义进行过批评,所以学界多年来一直认......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新工业体系重构-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3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实质问题 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哪些措施是成功的,哪些措施是不成功或失败的,其原因何在,通过总结分析,在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
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1)
发布时间:2013-12-18
有清一代,满族语言文字曾经盛行于东北各地,在黑龙江地区一直使用到光绪年间。关于东北地区“心尚清文”的历史情况,由于清朝官书“别无记载”[1],几乎湮没无闻。本文拟就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及其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
论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10
论文关键词:20世纪 欧洲 现实主义文学 女权 女性文学 论文摘要:随着20世纪西方主要国家女权主义运动的勃兴,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女权的繁荣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本文对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指......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论中世纪盛期大宗转运贸易兴起与北欧贸易区成型
发布时间:2017-03-21
12世纪北欧的经济水平相较过去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意大利商人完善了商业组织模式并进一步扩大商业规模。席卷欧洲的十字军运动将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地区的商品、文化和价值观带到欧洲,刺激着整个欧洲城市经济的进步和商业思维的变化。......
20世纪初哈尔滨俄侨慈善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自1898年中东铁路修建开始至1931年伪满洲国成立之前的近30年的时间里,俄侨在哈尔滨历史上扮演着双重角色。在众多事业中,作为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慈善事业在俄侨的积极努力下办的有声有色。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慈善形式是俄......
浅析20世纪中国的日语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02
浅析20世纪中国的日语教育发展 一、在对“西方近代文明”的 寻找中应运而生,在自我革新和抵抗防卫中展开的日语教育十八世纪后半,随着美国独立,西洋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和劳动力市场的视线由南亚向东亚转移。当中日两国都在西欧的......
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22
l、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 2、复合......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家,既有着西方的文学视野,同时由于他们所观照的对象的特定性,又深感中西方文学的巨大差异,从而在书写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关注中国文学的民族......
20世纪20年代苏联间谍遍布中国
发布时间:2023-07-24
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维・乌索夫根据前苏联解密档案写成的《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一书介绍,除“克格勃”外,前苏联的特务机关还有“工农红军情报总局”。 ......
简评《 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
发布时间:2023-06-27
郭庆堂教授等著的《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一书,2013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要》分析论述了20世纪在中国产生、流行并为中国人所诊释、理解的各种重要哲学思想,包括中国自身产生的和来自外国的各种派别、思潮、思想体系和......
讲话稿语言与文件语言的同异比较
发布时间:2013-12-17
讲话稿语言与文件语言的同异比较 在日常工作中,常有人将领导 讲话稿稍加改动就用于文件,致使文 件欠严肃、不庄重http://Www.LWlm.cOm;也有的将大段甚 至整篇文件材料内容直接引用到领导 讲话稿中,使得讲话稿严肃有余而活 泼不足......
20世纪太阳能科技发展的回顾与展望(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作者: 李锦堂(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100033) 【论文摘要】 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20世纪西方会计思想演进研究初纲
发布时间:2023-03-24
人类社会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的无数史实已经充分表明,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经济离不开,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早在14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其宏篇巨著《资本论》第二卷中就曾明确地谈到了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 要 黑人文艺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纽约的一场重要文化运动,在纽约黑人文艺运动的众多活动中,非裔美国艺术家围绕着博物馆展开的斗争格外引人关注。黑人文艺时代,一些非裔美国艺术家在不同场合发声,直陈其被冷落和轻视的地位......
19~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近现代美国的儒学研究从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开始,经过20世纪上半期专家学者的探索研究,到20世纪中后期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海外儒学研究中心。美国学者从西方哲学认识论角度出发研究儒学及其发展,对于儒学向现代转变和现代性的阐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增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19~20世纪美国;现代化;儒学研究......
启蒙话语、个人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三次转型
发布时间:2023-04-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文学通常被视为自现代文学传统蜕变而来的当代新变,这一当代中国的第一次文学转型,可以从多个层而或侧而加以考察,围绕启蒙话题而展开的话语实践,也是其中的一个侧而。 这一转折,可以从毛泽东发表于1942年的......
论20世纪前期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建树
发布时间:2022-08-11
[摘 要]20世纪初,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过程中,新历史考证学继新史学思潮后异军突起,成为百年史学思潮递嬗中的重要一环。其中,以王国维、胡适、陈寅恪为代表的史学家,对史学研究进行领域开拓和方法总结,并在研究范式上展开......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0
内容摘要 1983年至1987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党。为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左”的思想,真正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党达成共识,进行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便成为这次整党中思想建设的一......
20世纪最后一 次日全食
发布时间:2016-04-22
1999年的今天,地球上出现了日全食,这是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大家一生中可能会看到好几次,咱们就不讲科学上日全食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在中学课本中都讲过。现在只跟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大家知道古时候的人类对宇宙、......
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转变
发布时间:2022-11-10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是与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专业,对于传承、发扬中国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带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意义。但近几年,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又缺乏创新,一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探索和实践应用的部分明显不足,以致于学生在文学创作方面缺乏“灵性”,实践应用方面不能灵活适应。故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应重新.........
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的转型阶段
发布时间:2023-07-12
" 如果说农村改革以来的20多年中国农民负担治理是治标阶段的话,那么到21世纪初叶,中国农民负担治理则是从治标向治本渐进的转型阶段。笔者的这一推断,是对目前我国农民负担治理现状考察和对21世纪初叶我国农民负担治理形势预测研究......
浅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汉语言文学学科也需要进行应用性转型的改革,并重新给予其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看,设置“高级文秘”和“企业文化传播”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就成为其新的专业增......
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诉求
发布时间:2022-10-30
一、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精神危机相比1980和1990年代的社会结构,新世纪的社会转型无疑更加复杂,复杂之处在于市场化已经比较成熟,大众文化有足够的实力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分庭抗礼,当代中国文化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知识分子身份的变异和分化导致精神衰退,无力对复杂的现实发言,而是被各种新的文化势力收编、改造。文学精神的缺席让“伪文学精神”大行其道,严重损害了文学的根基。“伪文学精神”是打着文学精神的旗号出.........
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其对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展开了探讨......
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按照其研究进程,可划分为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总体研究情况,反映了20世纪清代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在20世纪的中国财政史研究中,(注:近年也有新的财......
20世纪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发布时间:2023-01-09
20世纪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20世纪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20世纪西方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1990年,三位美国财务学家因其在财务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西方财务学主要......
20世纪罗马法研究中的罗马学派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20世纪初,在罗马出现了以夏洛亚为中心的罗马法学派,汇集了意大利各地最优秀的罗马法学家,包括彭梵得、德・法兰齐西、阿兰乔・鲁伊兹、贝蒂、格罗索等人,他们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论,包括教义学、历史学、语言学、碑铭学等,......
新媒体语言话语多样性的文化思考
发布时间:2017-03-02
媒体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传承和记录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语言和行为规范等......
以学理姿态把脉新世纪文坛
发布时间:2023-02-19
所谓专业批评,通常指学理性较强的学术论著,其批评主体大多是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班出身,又称为学院批评。学院批评凭借其批评的学理性、立场的公正性、研究对象的历史感以及思想的深广度区别于当下热门、时髦的媒体批评,显示出独特的学术品格和专业风范。但也因专业训练模式及自身固有局限,凸显出诸如注重历史勾勒而脱离文学现场,唯理论评述而缺少文学感悟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最近读到《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一书,该.........
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控制与反控制 国际主义 国家利益 集团结盟 独立自主 论文摘要: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经历7密切合作、分化改组、缓和调整等几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反思这段历史,总蛄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新世纪......
话题作文中语言求美
发布时间:2013-12-19
"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7
"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阙失,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在已经发表的有关学术史综述中,对晚清财政史的研究涉及很少,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在总体回溯的基础上,重点缕述几个重要的专题研究......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对文学语言的变迁和现代文学形式的两者之间的发展联系进行研究,在文学史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有效的揭示出白话文的运动过程,以及为何能够影响到文学语言的一个变迁,进而能够把握住中国现代化文学的一个发展的规律。【关键词】文学语言;变迁;文学形式文学作为人们精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一个创造力,对发展人类社会的进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另一个角.........
20世纪初的三大论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解读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三大论争会使我们对论争的意义有一全新认识。“问题与主义”之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义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社会主义之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无政府主义之争则明确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任务。三大论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程的逻辑链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逐步展开作了思想.........
浅谈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23
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精心设计,巧妙导入,创设出与新课相......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语言学探微
发布时间:2023-05-28
在《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文中,作者余光中阐述了现代中文受英文的影响,他认为,与英文的接触使中文失去了其原有的措辞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的特点,产生了西化的病端。文中对名词、连接词、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的西化问题进......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受冷战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联邦德国二战历史教育偏离了历史事实,德国大众试图逃避历史罪责。阿多诺不满于战后德国社会的大众文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以“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为代表的系列电台演说。他批判德国大......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藏族当代文学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革风暴之后,显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以“新文学”思想内容代替旧时代佛典文学思想,继承了佛典文学优美文体之优点,摒弃了佛典文学的“利他”说。 关键词:社会变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学......
论我国文学语言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中国文学语言在经历十七年文学时期、先锋文学时期、网络文学时期的变革,文学语言的意义在不断扩大,促使文学语言应用更加灵活。它的变迁见证了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岁月,间接的说明了中国民族思想、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以......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东盟援助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本文从援助规模、援助方式、资金来源、援助增长率和援助占当地GDP比重五个方面研究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东盟十国援助的波动特征,认为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人道主义是产生援助波动的主要因素。尽管援助波动不能完全避免,但应增加对贫困国家的持续关注,加强政策沟通以减少援助活动的负面影响,为响应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建设、构建稳定的双边关系做出贡献。关键词:中国对外援助东盟援助波动东盟.........
浅析文言话语霸权遮蔽下的中国古代白话文学
发布时间:2023-06-08
一、引言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①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噉,莲花生沸汤。② 上述两篇诗作......
十九世纪中西方语言学研究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17
十九世纪中西方语言学研究之比较 一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早期和中期,也是中国传统语言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时期;第二阶段为19世纪晚期,在这一阶段中国语言学进入了现代语言学时期,以《马氏文通......
关于新世纪以来广东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变化探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广东 高校教师 价值观念 价值观变化 值价取向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广东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对如何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引言 ......
论纪录片影视语言的叙事与造型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 要:纪录片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客观记录方式,以遵循真实性的特征中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2013年由王冲霄执导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跨越世界不同国家,通过对近60位种茶人,采茶人,喝茶人的采访与......
论20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6-05-09
【摘 要】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
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障碍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3-01-25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状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障碍是: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较差、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发展模式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发挥优势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智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是东北地区制造业摆脱转型升级困境的主要对.........
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发布时间:2022-12-05
www.LWLM.com编辑。普世语言、王朝语言与民族语言 关键词 近代欧洲 普世语言 王朝语言 民族语言政治化权威模式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约有6000种。就欧洲而言,目前那里大约有六十余种语言。有的欧洲语言学家慨叹,就语言资源的丰富性来......
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大众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大众化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历史大众化进程中,白寿彝先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与作用。如先生对回族历史与回族人物的史料搜集与整理,对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历史梳离与定位以及对回族史......
论20 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30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引言:语http://wWw.LWlM.cOM言和语文 "语言"和"语文"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它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同时相关,并具有社会交际职能。自然形态的语言是口语,也就是有声语言。有了......
大学语文教育转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8
一、印刷媒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要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活动,至少应该包括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施教者(语文教师)、受教者(学生)和媒介(语文教材及其他)。而前二者受外界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作为传播媒介的语文教材,则无法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常常会为某种需要而进行改变,因而稳定性较差。从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来看,基本由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组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发布时间:2023-03-27
" 摘要: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
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有机融合
发布时间:2015-07-23
这些年,方兆祥先生的创作引人注目,几乎每隔一年便要推出一部作品,反响不错,有的已成功地改编为影视剧。近日,在继长篇小说《罂粟果》《龙头老太》《迷窟疑踪》之后,他的又一新作《古城轶事》(以下简称《古城》)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
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音乐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2
1特定时期下的音乐文化特点 十八世纪晚期至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音乐文化,主义归纳。浪漫主义来源于法语Romantic 它的特色总体可以用浪漫意指小说或传奇。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强烈的不安或者是惊喜),不拘泥于在此之前......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23-06-23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
高中语文教学转型刍议
发布时间:2022-12-17
"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伴随之,全球文化的一体化也成为必然,特别是中西文化从哲学思维到文学艺术再到日常大众文化的相互流转与冲撞不断在激荡中交融,并趋于混成。本世纪处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古老中国......
创新型教师与小学语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2023-01-03
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1、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向全球的扩张 对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奥地利 经济 学家冯·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6年美国 政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