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5 02:19:31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时间:2022-12-15 02:19:31     小编:

〔摘要〕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家,既有着西方的文学视野,同时由于他们所观照的对象的特定性,又深感中西方文学的巨大差异,从而在书写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关注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从探究中国文学内部特殊的发展演变过程、外部制约因素,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等的关系,文学的解读和传播,文学的空间性等方面彰显中国文学的特征。从中可以考见这时期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家;民族特性;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刘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山东威海264209;

吴光正,武汉大学文学院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学者用“文学”和“文学史”这两个西学概念来观照本民族的文学史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中西的巨大差异。对于这一现象,浦江清在20世纪40年代曾有过精彩的评论:“在我们这一辈,把中西分别得清楚,但是,在中西合流的新文化里所培养出来的青年,他们对于原来的所谓‘中’、‘西’已不复能区别,在意识里只感到古今新旧的区分,以及纯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1〕阅读写于这时期的一系列文学史,深切地感受到学者们在这种差异感中提炼出来的文学史现象和规律恰好反映了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一、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家的西方文学史视野

中国的文学史具有什么样的特性?中国学者在撰写文学史时总有个西方的文学史视野,具有比较文学的意味。比如,对于韵文、散文的起源先后问题,相当多的文学史家都援引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来加以说明,“韵散文之发生问题:是仍符于世界诸国文学之发生,先韵文而后散文也。”〔2〕“晚近言文学者莫不谓:世界文学之演进,率由讴谣进为诗歌,由诗歌而为散文。今征诸夏文学演进之趋势,其历程亦有可得言者。”〔3〕在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时,文学史家也喜欢把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进行比较。如谢无量评价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时指出:“近日德林(Candlin)氏之中国小说论,以贯中文体明白显易,拟之英伦文家马考来(Macanlay),又以其结构类于希腊诗人荷马(Homer)之《伊利亚》(Iliad),惟一为诗体,一为文体耳。”《西游记》“为神怪小说之宗。欧美论者,以其事视希腊神话及格黍(Gcothe)之《伏师特》(Faust)剧尤奇。 德林小说论,则以其能合斯宾舍(Spenser)之《神后曲》(Fairy Queen)与彭阳(Bunsun)之《天路历程》(Piligrims progress),为一手云。[引者按,上述引文中的英文有诸多拼写错误:Macanlay应为Macaulay,Gcothe应为Goethe,Fairy Queen应为Faerie Queene,Bungun应为Bunyan,piligrims progress应为Pilisrims Progress.]”〔4〕顾实论述《西游记》时指出,学术界“故以比诸波扬(Bunyan)之《天路历程》者,一般之通说也。”“西游记之材料,出自中国特有之神仙谭及佛经,巧融合之,而佳趣存焉。其中亦有缺点者前后矛盾之处也,白璧微瑕,不遑深责。文章亦极平明而完好,质言之,则东洋唯一寓意之神仙谭,世界殆不见其比之伟大譬喻谈也。或评论其奇巧谲怪之趣,谓北欧之神话,犹稍不及云。”〔5〕

但是,当文学史家用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史规律来整理自己的历史时却往往陷入困惑之中。他们对文学的定义及其源流感到困惑:“由流溯源,略名考实,则虽谓中国文学皆范围于孔门诗礼之中而无可无不可也,惟是天演公例,万事万物必不能永单纯而不生变化”,“故欲定一文学之界说,则象纬无其纷繁,蛛网逊其纠杂。”“是以稽其成迹,虽由一本而来,而测其前途,终无大同之望。”〔6〕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分类感到困惑:“由形貌上言之,得别为韵文、无韵文,而无韵文中,又可分散文(一曰古文)、骈文。就实质上言之,得别为记事文、论理文、叙情文。记事论理,概属无韵,叙情之类,有韵为多。”“至于论理记事叙情三者,尤相错综,难可犁别。”〔7〕“中国文学,体裁之多,名称之杂,为他国所未有。”“今欲一一划其界而正其名,岂非绝艰之事!”他们对于中国文学文体的功能也感到困惑:“文者,所以表情也;而后人多认为载道之用。”他们对判定作品的学科属性更感到困惑:“然其间所遇困难,正不一其端,就分类言:则史学,哲学,与文学,真不易区分。故《史记》,《左传》,将谓之为文学乎?为史学乎?《孟子》、《庄子》,为哲学乎?为文学乎?此界限不为划清,则以后文学,均无分界之标准。况经学之名目,犹有人横亘胸中,而不能打销,太炎贤者,亦所不免。”〔8〕

学者们的困惑来源于他们对中西文学巨大差异的深刻体认。方孝岳指出:“

(一)中国文学主知见。欧洲文学主情感。……小说词曲,固主感情,然在中国文学史中不据主要位置。

(二)中国文学界广。欧洲文学界狭。自昭明搜集文艺,别类至繁,……是文体不一,各集其美,乃我国所特具者。欧洲文学史皆小说诗曲之史,其他论著书疏一切应用之作,皆不阑入。

(三)中国文学为士宦文学。欧洲文学为国民文学。”〔9〕蒋鉴璋认为:“夫西洋文学,小说诗歌戏剧三者,乃其最大主干,故其成就者为独多。我国则诗歌成就,亦足以自豪。而小说戏剧,诚有难言。近数年来,以受西洋思潮,始认小说戏剧为文学,前此而直视为猥丛之斜道耳,亦何有于文学之正宗乎?今虽此等谬见,渐即捐除。然而中国文学,范围较广。历史之沿革如此,社会之倾向如此,若必以为如西洋所指之纯文学,方足称为文学,外此则 尽摒弃之,是又不可。”〔10〕唐君毅与此观点相似:“近人以习于西方纯文学之名,欲自中国书籍中觅所谓纯文学,如时下流行之文学史是也。其不足以概中国文学之全,实为有识者所共知。”〔11〕不管他们对纯文学史取何种态度,都从不同角度切中了中西文学观念和中西文学史的巨大差异。 这种困惑和感悟必定会影响到文学史的具体操作,并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他们对文学史事实的选择和体认中。在外来文学观念、外来文学史规律这一参照系面前,谙熟传统文化和传统典籍的中国学者往往能够指出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归纳、总结这些学者所体认出来的民族特性,有助于我们反思现行的文学史叙事。

二、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基本动机是藉此保存和弘扬“国学”、“国粹”,以对抗来势汹汹的西学大潮。章太炎曾痛心疾首地指出:“俄罗斯灭波兰而易其言语,突厥灭东罗马而变其风俗,满洲灭支那而毁其历史。”〔12〕因此他四处讲学,弘扬包括文学在内的国学,并首开风气,第一次对文学下了定义,进行了分类。钱恂为刘毓盘《中国文学史》所作序言认为国学(文学)乃立国之本:“欧美各国,莫不宝其国学,以为立国之本。学既成,然后取各国之所长,以补其所不足。先后之序,固然其不可紊。反是者,惑已。”〔13〕在这种理念下,掌握一国的文学史就成为了一国国民的基本素养。“我中国文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14〕、“足以供学人之研究,而亦一般国民应有之知识”〔15〕一类的表述就成了文学史中的习惯性表达。在这个意义上,戴燕的表述特别到位:“‘文学史’的重要基础,是19世纪以来的民族―国家观念”。〔16〕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以保存国粹为出发点而撰写的文学史,几乎无一能够避免西方文学观念的印记。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历史语境下,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均自觉地关注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这一关注是在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独特性中彰显出来的,即它们对中国文学民族特色的探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民族性,这取决于它们所审视的特定对象。观照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要以考察它们是如何揭示或彰显中国文学的民族特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概括地说,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史从以下几个方面观照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一)从考察文学发展的内在过程彰显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在叙述中国文学的历史时,往往将触角探伸到文学发展的内部过程,从多种角度揭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特征。

1.由文学、文体的生成、流衍看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文学史家特别关注文学、文体的生成、流衍,由此揭示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有的学者注意钩稽中国文学从四部流变中衍生的复杂特性。朱希祖就指出:“纵横家……其源本出于诗。”“由纵横出者,其流为辞人文士,虽亦为史家之流裔,而实为集部之远宗者也。”“夫诗赋之制,本为一物,发抒情志,摇荡性灵,自属专长。若夫诏策章表檄移书记之流,……颇近乎诗,与夫奏疏议驳之属,……殊科异撰矣。盖奏疏议驳近论,颇取于形名,诏策表檄近诗,颇取于诗。”叙述完汉代经学出现伪古文尚书等伪托之风后,作者指出:“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斯则六朝浮华之体所由革,隋唐复古之文所由兴焉。”“其时作史文体,若孙盛习凿齿辈,规模左氏,为司马《通鉴》之宗。姚察《梁书》,序事立论,颇多散体,……开昌黎古文之风,郦道元《水经注》、羊之《洛阳伽蓝记》,善言景物,启游记之体、柳州之作,化整为散,其渊源盖本乎此焉。”〔17〕

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图书分类法,自《隋书・经籍志》正式以此方法对历代图书进行编目以来,古代文学批评家论文体流变或文学发展多不出这一框架。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文学史家们沿袭这一传统对古代某些文体追根溯源,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

2.从中国古代的独有文体突显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3.以溯源流、勘变化的方式探讨同一文体的中西方差异

(二)从文学的外部制约因素探究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在考察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时,还注意到来自文学外部的一些制约因素,诸如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不同政治制度或文化制度下,从事文化或者文学事业的人,职业定位、社会角色、社会责任均不同,由此形成了这一群体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些必然影响到他们著述活动的性质以及著述的内容和思想指向。

1.从文学家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变化看中国文学民族特性的形成

这一时期一些文学史家从文学家的地位与角色的变化看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学表现出的民族特性。傅斯年认为中国文学的开头是官方的,后来才发生了演变。“在中国,古往今来文人的职业大略有四种:

一、史掾;

二、清客;

三、退隐;

四、江湖客。”“因文人的职业之不同,故文人的作品有的为人,有的为己,有的为多,有的为少,职业是在客位者为人,在主位者为己,在上层社会为少,在下层社会为多。”“文学因时代不同,每每即是文人的地位因时代的不同。在了解很多文学史题上,这个观点很重要。”按照这个思路,他还举例说明唐宋诗、南北宋词不同的原因在于作家“客”与“主”身份的不同,即“经五代之乱,世族社会扫地以尽,到了北宋以后,文人每以射策登朝,致身将相,所以文风从此一变,……而直说自己的话”,“以前读书人和统治者并非一事,现在差不多是一类了,以前的诗人寄居在别人的社会中,现在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以前诗人说话要投别人的兴趣,现在可以直说自己的话了。总而言之,以前的诗多是文饰其外,现在可以发挥其中了。”而“宋诗人作词时的环境转与唐人作诗时的环境偶似,这便是说,在华贵的社会中作客。北宋的诗人作词还多是替歌妓做的,……南宋的词人做词便渐渐替自己做了。”〔25〕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家身份、地位的变化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息息相关,从文学家的身份、地位的变化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情况,角度独特而见解深刻。

2.从文学与科举制度的关系看中国文学的兴衰

这一时期更多的学者热衷于文学与科举制度 关系的话题,他们总是将文学的兴衰和科举制度挂钩。说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他们众口一词:“何故诗至唐而极乎如彼其隆盛也,固由代代天子好之,而更有一大原因在者,则以诗为一种取士法也。”〔26〕“唐承隋制,设科目取士,又试以声律排偶之文,才士竞名,矜尚藻饰,遂破前代成格,别立法度,造作新制,而诗文乃有今古体之分,法愈密而辞愈繁,旨愈近而格愈下,唐文之盛在此,其衰亦在此也。”“唐诗为一代文学之盛,主因有二:唐代君主喜好诗歌,多应制之作;科目重辞赋。”〔27〕与上述论断形成对照的,是大部分文学史家将明清文学的衰败归咎于经义取士:“(明)又自开国来,便用经义取士,成化以后,八股文体方盛,承学之士,惟伺主司之好尚,以干尺寸之禄,而文章滋弊焉。”〔28〕“综而论之,则清之文学不逮于明,明文不逮宋元,殆皆经义八股之弊,深著人心,有以汩其聪明材智,使莫能自进于高明广大之域。此盖明以来有识之士所为深讥而屡叹也。”〔29〕“是以明之于文教也,唯务形式,终陷于无可发达之运命而已。”“加之,太祖奖励文教,太半欲用以笼盖学者,科举取士,课以八股文,经义为先。此尤羁束天下才俊之手段,特令其耽于苛难无用之学问,无复有叱咤风云之气概,故明之文学,全为八股文所腐化而已矣。”〔30〕吴梅认为明代文学“其卒也不振,传注以外无思想,抄袭以外无文章”,其原因亦在此。〔31〕

不过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多能正视八股文的存在,许多文学史都列专章专节加以讨论。非议制艺的吴梅也能备述制艺的源流演变,评述其代表作家,不仅有同情之理解,而且还有肯定性评价:“制艺之兴,始自半山,半山之文,有二体,其谨严峭劲,附题诠释,则时文之祖也。其震荡排,独抒己见,则古文之遗也。”“世之论八股者,以为徒袭浮词,全无实学。顾自来制科之文,如唐之诗赋宋之策论,究其实际,亦是浮词,乌可独责时文哉?惟至清季,墨卷盛行,策书不读,士风陋,斯则时文之害也。”“明代应举生之苦况实有不堪形容者。”“风檐之下,欲得佳构,不亦难哉!”〔32〕

(三)从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语境中,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文学史家眼光相当宏阔,他们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的探究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之不同,还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看到其所接受的东方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风貌。具体言之,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主要从儒学、佛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观照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1.从文学与儒学的关系审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文学与儒学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文学史家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各派文学史家的评价也各异。谢无量论宋代文学的特质时充分注意到了宋代经学的影响,持论平实、客观:“唐文学之特质,仅在诗歌,宋文学之特质,则在经学文章之发达,经术至宋一变,学者益究心纯理,故文体往往平正可观。”国家取士必以经义;加之讲学盛行、印刷术发达,“于是杂文学并兴,体制日盛,颇异前代。”〔33〕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还列专章论述道学派与功利派之文体:“《宋史》于‘儒林’之外,别立‘道学’传,录周元公以下。盖道学至宋始盛,其影响于文学尤甚大也。自唐以来言古文者,虽渐去华就朴,为文必衷经术,然仅有时因文见道而已,盖以文为主,以道为客,往往杂以诙嘲靡曼之辞,文体未能一出于正。及道学派出,然后极力以求道体之所在,而不屑屑于文,以为徒雕琢其辞,亦末乎云尔。或者以文体至是始弊,其流为语录讲章,亦不足以云文也。惟周张程朱诸人为之,其说理精粹,又有从容闲暇之象,又岂文士之所能逮哉。”〔34〕顾实则从否定的角度探讨儒学对文学的影响,在论两汉文学时曰:“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国教,训诂学发达。……汉代学者辈出,研究家若注释家虽有不朽之价值,而可记于哲学史文学史中之人物极少也。纵偶有之,亦在第二流以下,为战国诸子执鞭,极矣。”论宋代文学则曰:“而后(指南渡后)国家多乱之秋,而雄健俊爽之气,几于馁尽矣,加之冷静之理学盛行,大害文学之发达,殆无可观者。”〔35〕 无论是从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看儒学对文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们均注意到了古代文学与儒学难以分割的关系,揭示出中国文学独特的民族性。

2.从文学与佛学的关系看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还注意到佛学在中国文学民族特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多列专章或专节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乃至佛教文学的成就。吴梅认为:“佛教东渐后,予中国文学上以革新之象。魏晋以来,上至君主下及文人学士, 皆诵习西来之文,诗家眼底常窥见法相之精华,才彦笔端亦喜颂三宝之功德,而一时草野之间,又习声闻缘觉之说及因果报应之理,影响所及而思想之变迁与词藻之应用,遂自然相为和合焉。唐有天下,即大兴释教。……缁徒之势力日强而其人又多博雅典赡,往往与文士襟袍相同,虽力排佛老如韩愈,犹与文畅大颠之徒往来酬酢,况其他乎?如皎然、无可、灵

一、寒山之伦,皆以能诗名,清刚拔俗,非世人能及。其诗虽畅言宗风,含有佛性,而诗情诗境具有水流花放之致,与宋时道学家,固有天壤之别也。至于教宗之流传,亦大成于唐代……且其时翻译经典与赞铭喝颂论疏之文,亦蔚然称为盛。”〔36〕胡怀琛在论南北朝及隋文学时特别拈出“佛学之影响于文学也”一段,涉及佛学对南北朝文学思想之影响:“文人如谢灵运,沈约,刘勰,徐陵,庾信之流,无不酷好释典;梁代诸主,多皈依佛教。其思想之影响于文学者,亦如老庄之于晋代。”此外,“译佛经之文,意丰词约,别成一体;又多译音字,糁入其间;在今日言之,可谓为印度化的汉文也。则佛学之影响于文学,除思想而外,尚有两点,为吾人所当注意:一,译经之文,别成一体。

二、以梵文译音杂入汉文者,如塔字、僧字,皆为译音,为唐以后诗人所常用者。”〔37〕顾实认为:“出自印度语学之四声者,革新中国律语之体制法则,一根本最大动力也。”〔38〕谭正璧指出:“宋儒语录的文体,大都为当时白话,实在系仿自禅宗诸师的语录,而非特创。”“禅学与宋代文学家之关系,几如雌雄之有配偶,著名之文学家,莫不和佛教徒有交情。欧阳修和契嵩,林逋和智圆,苏洵和祖印,苏轼和了元,其交友密切,尤为显著。……佛教入中国,至此而与中国之思想文学发生一度结合,此后遂牢结不可分了。”〔39〕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曾就佛教与中国古代文人、文体、文学语言等的关系,佛教思想对古代文学内容的影响等展开全面思考,从一个独特角度观照了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性。

(四)从政治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无论是一代文学,还是一国文学,其特点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主要从政治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加以探讨。

从政治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观照文学的发展,是古今中外文学史写作常用的视角,但从其观照的具体问题则可看出不同的民族特色。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史家在叙述古代散文的发展过程时,多涉及这一文体所承载的政治、哲学思想。其深层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古代文学家身份的特殊性,往往兼具文学家与政治家、思想家、学者等多重身份,特别是政治家的身份更加突出,像上述引文述及的贾谊、晁错及宋代很多散文家莫不如是,这是中国传统士人区别于西方文学家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往往很宽泛,可包括政治、哲学及其他学术,这一传统是从“孔门四科”延续下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梳理古代散文发展脉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学术发展轨迹,从而使这一方面的言说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

(五)从其他角度观照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1.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播彰显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在正视中国文体的民族特性前提下,文学作品传播的历史语境得到彰显。胡小石指出,在中国古代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相关文学作品、相关文体的解读路向、历史地位和纯文学史观下的结论迥然不同。如关于《诗经》、《史记》、《汉书》的古代批评:“孔子论诗,大概可分为两种标准:一则应用于语言之辅导,一则以为伦理之依归。……此后,《诗经》变为伦理的教训,被人尊之为经,而文学的位置,反见低落,导源乃本于此。”“《史记》在当时的命运,则远不及《汉书》。一般文人大半是用赋笔发表意见。他们是受了汉武帝爱好楚词,并提倡赋的影响,一直到六朝。《汉书》几成家弦户诵,且有人专门研究《汉书》,成为一种专门学问,名曰‘汉学’。……隋代刘臻专精于《汉书》,被人称为‘汉圣’。”〔44〕傅斯年则一再强调还原文学的历史语境,在论述《诗经》时特意指出:“我们在论‘诗三百’之美文以前,应当破除两个主观。……第

一、以词人之诗评析‘三百篇’,而忘了‘诗三百’是自山谣野歌以至朝廷会享用的乐章集,本是些为歌而作,为乐而设的,本不是做来‘改罢自长吟’的。”“第二个主观是把后人诗中艺术之细密,去遮没了‘诗三百’中挚情之直叙。”〔45〕他们立足于特定时期对某些作品的解读及这些作品的传播路径对其进行定位,其角度和结论都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2.从文学的空间性审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家还注意到文学的空间性问题,即以时间为经、以空间或地域为纬考察文学的发展。首先体现在章节的设置上。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改订本)》在谈论中国文学变迁大势时专设《南北二派之消长》、《儿童文学与地方文学》,涉及文学的空间问题。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从空间上讨论周代末期文学之大体:第三章《周末文学(其一北方文学)》、第四章《周末文学(其二南方文学)》、第五章《周末文学(其三中部思潮)》、第五章第四节《西方文学》。胡小石的文学史设《周代之南北文学》一章,下设《第一期 周代北派文学之代表作品――诗经》、《第二期 周代南派之代表作品――楚辞》两节。

其次表现为热衷探讨南北文学的差异。论南北文学不同的,以刘师培的说法为较详尽,日本人谈中国文学的,每喜加以引用。胡小石也指出:“无论何种文化,没有不受地理上的影响的。文学亦因地域不同,而分出种种的区别。尤以吾国周代的南北文学为最显著。”〔46〕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文学史家们喜欢探讨南北文学的个性及其起因。胡适在论及南北朝文学时指出:“南方民族的文学的特别色彩是恋爱,是缠绵宛转的恋爱”;“北方的平民文学的特别色彩是英雄,是慷慨洒落的英雄。”〔47〕顾实认为人种和有精神生活之余裕的境遇造就南方文学迥然不同的特性:“故彼等有理想之倾向,意志不强固, 而富于感情,长于想像,不能不谓南方文学之胜于北方文学者,主起因于此也。要其特质,流动多致,富于变化,决不出于固定,或流于单调。”〔48〕

古代文学的南北差异在周代即已有典型表现,于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彰显,这一现象与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自古以来多民族并生共存的状态、古代社会的进程(特别是政治的分合、民族的融合)等因素相关,文学史家们对这一问题予以特别关注,藉此凸显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色。

综上所述,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文学史家们在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上用力至勤,特别是在西学东渐,影响于社会各界之势甚为猛烈的情境下,能以较冷静的态度比较全面地审视和细致地梳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并在历史的叙述中彰显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使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不至机械地、盲目地取西学为用,以西方文学史的观念和视角阐释中国文学史,从而导致将中国文学发展的某些实际情况湮灭或扭曲。这一立场,在今天各种文学史纷纭错杂、鱼龙相混的状态下,对我们如何甄别好的中国文学史、如何阅读和研习中国文学史,无疑均具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当然,这些文学史家学养不同,观念有异,所使用的方法各别,其文学史著述亦各有侧重,且受特定时代限制,有些观点不够成熟,有些论证略嫌粗疏,其视角和方法还难免留有较强的传统学术的印记或者机械借用西方观念的痕迹等等。但瑕不掩瑜,他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史叙述,既可见宏阔的胸襟和视野,亦不乏冷静的思考和钻研;既体现出深厚的朴学功底,又彰显着接受新观念新方法的勇气与锐思,留给我们的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20世纪20年代苏联间谍遍布中国
发布时间:2023-07-24
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维・乌索夫根据前苏联解密档案写成的《20世纪2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一书介绍,除“克格勃”外,前苏联的特务机关还有“工农红军情报总局”。 ......
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古筝作品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23-01-16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
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时间的流逝让人惊觉。不久前,人们还在谈论如何迎接21世纪。一瞬间,我们却已经实实在在地身处在这个新世纪当中了。年轻一代对时间的流逝或许能满不在乎,可我这个已是耄老之年的人,顿时平添了“逝者如斯”、......
二十世纪中外心理史学概述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西方和中国心理史学发展的基本状况。狄尔泰和李凯尔特是德国批判历史哲学中新康德主义的杰出代表;从费弗尔、布洛赫到布罗代尔,则代表着法国年鉴学派“精神状态史”研究与“长时段”理论有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人口增长动因论析(1928―1935)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其人口来源主要是城市周边的农民。通过对城市吸引力、农村战乱、农村天灾对于汉口人口增长影响力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关联度上的实证研究后发现:汉口城市对其周边农民的吸引力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凸显出来;战乱与天灾对汉口入口增长的影响具有时间性与地域性的限制;战乱与天灾相较,前者对汉口人口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后者的影响相对较小;城市吸引力、农村战乱与天灾对于汉口人口增长.........
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日美关系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 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地区展开相互角逐争夺利益较为激烈的年代,也是美日关系由缓和妥协逐渐走向激烈对抗的时代。其实两国围绕着在东亚利益,两国很早就已经开始争斗,有合作也有对抗。日俄战争中正是由于美国......
二十世纪中国饮食史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4-12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饮食生活史研究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曲折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饮食生活史研究的勃兴,使史学研究更加充分和完善。因此,对20世纪中国饮食生活史研究进行科学总结,对于更好地把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22-10-27
" 【内容提要】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出路
发布时间:2023-01-13
在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上,随着行政法的司法实用性增强,应与宪法分家,建立自己独立的地位;此外还应厘清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本文是一篇中国行政法学的出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20世纪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与行政法学研究......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出路
发布时间:2023-07-0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出路”,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20世纪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与行政法学研究取得的成就 ......
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13-12-19
" “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本世纪之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前景将是怎样的?语文教育界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任务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应该深入研究和商议的问题。 一、......
二十一世纪中国审计模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 本文据我国 经济 体制改革的现实,对审计模式导向、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审计行为规范模式、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审计行为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审计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审计模式、审计模式导向、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审计行为规......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物资流通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物资流通,在人和物资方面的交流与二十世纪相比将有不可比拟的 发展 。它的理由是:由于国际因特网的发展,全世界都追求作为生产资源的人、物。财方面的效率,这将形成廉价的人、物、财的流动,随后将是附加价值高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废检”与“法检之争”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 要:我国检察制度从清末建立之初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饱受争议,一方呼吁废止检察制度,而各级检察官员又据理力争,反对“废检”。从“废检”运动到“法检之争”,不难发现民国时期法检制度改革所陷入之种种困境,引人思考。 关......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
发布时间:2022-11-15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 中国税法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诞生的法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经过学者们的努力,发展迅速......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物资流通(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物资流通(1),在人和物资方面的交流与二十世纪相比将有不可比拟的发展。它的理由是:由于国际因特网的发展,全世界都追求作为生产资源的人、物。财方面的效率,这将形成廉价的人、物、财的流动,随后将是附加价值高的人......
二十一世纪的财务管理
发布时间:2023-04-26
二十一世纪的财务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财务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财务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财务管理在此我们讨论两方面问题:我国财务管理在未来将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我们怎样解释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同以前的分别。 ......
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20世纪的清代财政史研究,按照其研究进程,可划分为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总体研究情况,反映了20世纪清代财政史研究的特点与得失。 在20世纪的中国财政史研究中,(注:近年也有新的财......
20世纪拉美文学的二重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巴斯康塞洛斯的“宇宙种族”说包含着一种模糊的“本土全球化”意念,这与源远流长的美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对巴斯康塞洛斯而言,拉丁美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可以划等号的。由于种族构成和对一切先进思潮的兼收并蓄,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
发布时间:2023-02-26
" 摘 要:本文就当代宗族复兴的原因、宗族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宗族与农村民主政治的关系、宗族与社会经济和宗族与现代化的宏观思考等五个问题,对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对研究中存......
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民族地区建政工作的两点看法
发布时间:2022-12-31
摘 要: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实行了建政工作。但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建政工作在汉族和少数民族公民间创造出了一个地理上的二元“空间区隔”,推动了族群向加强其“民族意识”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民族意识不但没有加......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轴心
发布时间:2023-02-10
一 大革命和启蒙运动开启了第二个轴心时代 现代性,即现代文化和政治方案是在伟大轴心文明之一──基督教欧洲文明的内部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含有强烈诺斯替教成分(gnostic components)的异端理想的转型而得以形成。异端理想试图把......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发布时间:2022-12-21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一)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国门学习舞蹈的先驱人物是晚清宫廷舞蹈家——裕容龄。12岁那年,裕容龄父亲奉派出使日本,她随父东渡......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下)
发布时间:2022-11-18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下)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下)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下) (六)主体税种法 主体税种法的确定对于税法结构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对这一问......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上)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上)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上) 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上) 中国税法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诞生的法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经过学者......
二十一世纪的建筑给排水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要:本文就我国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的发展、展望21世纪在建筑给水排水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将有助于对现有的给排水系统、设备器件进行改进,以适应人们对建筑给排水的要求。......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发布时间:2023-07-02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因而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作为社会人文科学一分支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的变化程度也非常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向为显学,拥有数千......
二十世纪欧洲汉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非常荣幸地受邀在第42届爱德华·休谟纪念研讨会上发表讲演,这位令人长忆的伟人一生致力于促进 中国 的卫生保健和医疗培训事业。我个人也把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非常高兴在耶鲁这所世界名校建校300周年庆典之际有机会在这里向......
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 要 黑人文艺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纽约的一场重要文化运动,在纽约黑人文艺运动的众多活动中,非裔美国艺术家围绕着博物馆展开的斗争格外引人关注。黑人文艺时代,一些非裔美国艺术家在不同场合发声,直陈其被冷落和轻视的地位......
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荒诞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要:荒诞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概念之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它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在现代文学中有集中而深刻的表现。本文从社会、科学、文化、哲学等方面揭示了这一概念产生及变化的渊源,并分析和探讨了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荒诞的发展状况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在审美层次上的意义。关键词: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荒诞;反戏剧荒诞作为20世纪西方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审.........
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科普教育运动述评
发布时间:2023-03-01
" [论文关键词]科学大众化;科普教育实体;科学报刊杂志;科学小说;科学教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热潮,又称科普教育运动。主要表现为:以鲁迅、陶行知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思潮的形成。受其思想的感召与......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20
内容摘要 1983年至1987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党。为彻底清除党内存在的“左”的思想,真正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党达成共识,进行彻底否定“文革”的教育便成为这次整党中思想建设的一......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水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洪涝灾害加剧、北方河流断流、大江大河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水问题。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预计在21世纪初上述问题仍将呈加剧趋势。我国水利事业将重新构筑人与自......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文体建设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2-11-26
一、散文诗是中外在特殊时代契合的产物 中国是诗的国度,任何文体都被赋予了诗的色彩,中国诗歌也经历了由不定型—准定 型—定型—准定型诗体—不定型诗体转化的诗体演变过程。因此形同西方散文诗特点的 文体很早就存在。如郭沫若认为我......
浅谈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变革与藏族“新文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藏族当代文学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文革风暴之后,显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以“新文学”思想内容代替旧时代佛典文学思想,继承了佛典文学优美文体之优点,摒弃了佛典文学的“利他”说。 关键词:社会变革;藏族文化;佛典文学......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23-06-23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对于文艺理论界那些在即将过去的世纪中曾经艰难跋涉过的人来说,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是不免会有别样的滋味的。在回首往事,对这踬蹶的来路作思辨的清理时,像人性、人道主义这类曾引起过理论界普遍关注,使一些人吃尽苦头的论题是不可能从人们......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13-12-17
[⑤] 其他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均请参见谢怀栻:《评新公布的我国票据法》及后记,载《谢怀栻法学文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页,342页。[⑥] 参见谢怀栻:《评新公布的我国票据法》及后记,载《谢怀栻法学文选》,中国法制出版......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13-12-17
而此前,由立法院商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票据法原则”也与工商法规讨论委员会提交的草稿“大致相同,惟较简略”,只有十九条。[26] 其后,立法院又于1930年修正通过了工商法规讨论委员会起草的《票据法施行法草......
20世纪20至30年代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繁荣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20世纪由于国内民族主义的高涨以及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教授课程、师资力量以及学校规模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世界大战;华文教育;繁荣 在近代,东南亚的华......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发布时间:2023-06-05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一、中国电影初起步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中国最早的影片《定军山》,这部影片采用的是照相式的拍摄方法,露天的戏台子,用自然光、固定摄影机位进行记录,影片基本上是对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水利管理变迁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 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安市水利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稳步推进、发展转型、发展加速、全面快速发展四个时期,实现了由传统水利向现代都市水利的转型。 【关键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西安市;水利管理;发展变迁 二十世纪......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3-01-11
[19] 参见《工商法规辑览》所载“委员会陆梦熊审查票据法意见书”,中华书局1930年版。[20] 财政部金融监理局也起草了一个票据法草案。原文见《工商法规辑览》附录:“金融监理局拟订票据法草案”,中华书局1930年版。[21] 参见《立法程......
浅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的根源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 要:美国的中立政策贯穿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外交与内政政策的始终。中立政策使美国远离欧洲战事,保持和平的国内环境,并从战争中夺取大量财富提高了国际地位。它作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着其深刻的根源。 关键词:中立政......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2-11-04
内容提要:中华民国1929年票据法被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成功立法。其成功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一是北洋政府时期起草了五部票据法草案,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为1929年票据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南京政府在起草票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严重萧条,日本舆论称之为“失去的十年”。本文以翔实的数据剖析了日本经济衰退的诸多因素,随后对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给予了分析及评价,并指出了在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日本经济政策,探究其对我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启示。[关键词]日本经济衰退因素启示引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探寻其长期低迷的原因。199.........
二十世纪华南农村社会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4
" 华南的农村社会史研究,如果从20世纪上半叶陈翰笙、林耀华、傅衣凌等先生的经典研究算起,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经过半个多世纪海内外学者的努力,华南农村社会史的研究,应该是目前中国区域农村社会史研究中成果比较丰富的领域之一......
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方政府的移民政策及其成效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东北地方政府通过减免旅途车船费,实施“催垦”“抢垦”,设立“垦务局”,加强移垦区建设等措施,积极救济和设法安置关内移民,很快形成了近代以来又一次“闯关东”的新高潮。在这些移民政策的刺激下,到九一八......
浅谈20世纪80年代爱情文学主题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文学作品中几乎找不到纯粹的爱情题材,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文学的“人学”性质才得以回归,先后出现了一大批以追求爱情自由为题材的作品, 给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本文旨在探究20世纪80......
二十一世纪我们如何做教师
发布时间:2023-02-18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播者,将逐渐失去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师职能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了能够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学生良好个性塑造者、潜能开发者、学生行为示范......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5
二十世纪是中国戏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世纪。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时代风气的转移,戏曲这种本来被“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的“小技”,昂首阔步地进入了学术殿堂;二是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观念不断有所更新,研究方法不断有......
二十世纪金代计量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4
摘 要:计量是百物制度的标准,对百姓的生产生活乃至国家治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计量制度研究的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其他社会制度的研究。尽管关于金代计量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但学界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丰......
中国20世纪电影文学的发展轨迹
发布时间:2022-12-20
一、 前言 中国的电影剧作诞生在1913年,到20世纪结束己有长达87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电影剧作始终适应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与生产流通之需要,在变革中不断拓展,在起伏中曲折前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87......
20世纪90年代德语文坛的作家群现象
发布时间:2022-07-29
摘要:20世纪90年代,文学已经成为一门产业而迅速地市场化。初登文坛的年轻作家们,为了能够顺利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于是在自己同代人中间寻找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群体的姿态亮相。同时,为了引起批评界和公众的更多关注,有些......
二十一世纪财务分析发展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8
二十一世纪财务分析发展展望 二十一世纪财务分析发展展望 二十一世纪财务分析发展展望 一、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现行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12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综述 一、导言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是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意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学生感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人的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
发布时间:2013-12-18
20 世纪90 年代初的中国电影生产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国家投资、以宣传为宗旨的主旋律影片,这类系列大片当时相当引人注目。第二类是艺术片,它们不如80 年代那么前卫。因数量上( 而非质量上) 的锐减逐渐成为少数派片种。第三类是娱乐......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4-0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科内史:“本土化”的努力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政治史范式代表了主流方向,基本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具......
论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26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他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提出......
二十世纪的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2022-07-24
" 一、 思想史家们无论怎样的谨慎琐细都无法避免以某种模式来处理他们的材料。这样说并不一定是赞同任何形式的黑格尔式的教条主义的历史规律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 - 这个观点在我们今天日趋流行 - 根据这个观点,人们相信存在......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 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律——纪念《民法通则》实施十周年 1997年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
论二十一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该文分析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探......
论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发布时间:2023-02-07
论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文学创作是一种包含着丰富作家情感特色和个性的艺术,作品中无不体现了围绕着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文学作品又是现实生活的三棱镜,它巧妙而委婉地折射着生活的万千气象。因此,文学创作就具有了......
简评《 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
发布时间:2023-06-27
郭庆堂教授等著的《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一书,2013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要》分析论述了20世纪在中国产生、流行并为中国人所诊释、理解的各种重要哲学思想,包括中国自身产生的和来自外国的各种派别、思潮、思想体系和......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23-05-11
(一)在 中国 近 现代 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国门 学习 舞蹈的先驱人物是晚清宫廷舞蹈家——裕容龄。12岁那年,裕容龄父亲奉派出使日本,她随父东渡日本。并在哪里开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在日本期间,她学习了日本传统舞蹈《鹤龟舞》等。189......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7
" 20世纪的晚清财政史研究,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存在着一些阙失,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在已经发表的有关学术史综述中,对晚清财政史的研究涉及很少,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在总体回溯的基础上,重点缕述几个重要的专题研究......
20世纪30
发布时间:2023-02-08
" [摘要]近代中国农业发生的最大变化,实际上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外国列强入侵引发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中国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由过去封建社会的集中化转为分散化的趋势。但是,土地分散化趋势虽然是......
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22
l、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 2、复合......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7-12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关系,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结构、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变。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在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
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二十一世纪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迫使管......
二十一世纪的成本管理模式初探-管理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3
二十一世纪的成本管理模式初探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七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 分析 、成本考核,其中的两大核心 内容 是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随着 科学 技术的飞速 发展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逐渐......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14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研究的水平与发展状况,经常可以从它的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中反映出来。 ......
论20世纪前期新历史考证学的史学建树
发布时间:2022-08-11
[摘 要]20世纪初,在传统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过程中,新历史考证学继新史学思潮后异军突起,成为百年史学思潮递嬗中的重要一环。其中,以王国维、胡适、陈寅恪为代表的史学家,对史学研究进行领域开拓和方法总结,并在研究范式上展开......
20世纪最后一 次日全食
发布时间:2016-04-22
1999年的今天,地球上出现了日全食,这是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大家一生中可能会看到好几次,咱们就不讲科学上日全食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在中学课本中都讲过。现在只跟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大家知道古时候的人类对宇宙、......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1)详细内容
发布时间:2023-01-26
(一)在 中国 近 现代 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国门 学习 舞蹈的先驱人物是晚清宫廷舞蹈家——裕容龄。12岁那年,裕容龄父亲奉派出使日本,她随父东渡日本。并在哪里开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在日本期间,她学习了日本传统舞蹈《鹤龟舞》等。189......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8
" 本文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一文的姊妹篇。文内使用的数据,仍主要是1958年第二次无锡、保定调查后由负责保定调查的河北省统计局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办公室汇总编辑的《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22-12-29
(一)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国门学习舞蹈的先驱人物是晚清宫廷舞蹈家——裕容龄。12岁那年,裕容龄父亲奉派出使日本,她随父东渡日本。并在哪里开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在日本期间,她学习了日本传统舞蹈《鹤龟舞》等。1899年,她......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08-25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对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演变历程与时代特征、以及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文化思潮,在......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二十世纪特别是建国以后是楚辞研究的丰收季节,而楚辞研究的空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世纪众多考古文献的发现〔1〕。 这些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文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灿烂的古楚文化世界,并以它们的不容置辩的特殊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与现代化建设关系浅论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外交政策调整 和平与发展 不结盟 现代化建设 [论文摘要]zo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在判断世界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的基础上,坚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
黎雄才:从岭南画派到二十世纪中国画
发布时间:2023-01-03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岭南画派和海派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从二十世纪初“二高一陈”赴日留学算起,到二一年黎雄才去世,岭南画学一个世纪发展的历史,与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各时期中国画的历史行程交叉、纠结和重合。岭南画派以革命......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1)详细内容(1)
发布时间:2022-11-12
(一)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率先走出国门学习舞蹈的先驱人物是晚清宫廷舞蹈家——裕容龄。12岁那年,裕容龄父亲奉派出使日本,她随父东渡日本。并在哪里开始了她的舞蹈生涯。在日本期间,她学习了日本传统舞蹈《鹤龟舞》等。1899年,她......
20世纪90年代离婚主题电影创作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20世纪90年代,伴随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一时期出现了离婚大潮,折射在电影中,便是出现了很多以离婚为主题的电影,如《离婚大战》《离婚合同》《离婚了,就别来找我》等。从这些以离婚为主题的电影中可以窥出,这一时期的离婚大......
十九世纪初西方史学之东渐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瀛环志略》是近代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不断向中国渗透的产物。新教传教士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传播者,由于传教士传教传统的影响、新教传教士自身知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排斥及清......
浅析20世纪80年代末内蒙古救灾保险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民政部把救灾保险引入救灾工作,内蒙古民政厅贯彻实行并取得了成绩,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后经过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关键词:内蒙古;救灾保险 一、内蒙古救灾保险的实行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的研究较以往大有改观。相当数量的学术论著对其沿革损益、民族地域间差异及与当时社会变迁、思想文化走向等问题从横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对当时诸如世族......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人声新音色的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3-07-27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人声新音色的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这个探索创新的新纪元,在音乐史上是独树一帜而不可取代的。随着新音乐家们大都在“为创新而疯狂的奋斗”,种种听所未听的音响、理论甚至是口号,闻所未闻的记谱法、乐队编制等等,让我......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0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 90年代以......
20世纪羌族卫生习俗的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20世纪羌族卫生习俗的变迁是外因性演变与内因性演变相结合的结果。西医技术与实践在羌区的传播、赤脚医生的选拔培养与回村服务、爱国卫生运动和商品经济的繁荣等外部因素对羌族地区卫生习俗的变迁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羌族地......
论20 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