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诉求

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诉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30 02:49:03
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诉求
时间:2022-10-30 02:49:03     小编:

一、社会转型中的文学精神危机

相比1980和1990年代的社会结构,新世纪的社会转型无疑更加复杂,复杂之处在于市场化已经比较成熟,大众文化有足够的实力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分庭抗礼,当代中国文化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知识分子身份的变异和分化导致精神衰退,无力对复杂的现实发言,而是被各种新的文化势力收编、改造。

文学精神的缺席让“伪文学精神”大行其道,严重损害了文学的根基。“伪文学精神”是打着文学精神的旗号出现的,它们要么对历史进行重新装扮与粉饰,要么无节制地利用当代政治资源,要么迎合泛滥的消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大量篡改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现实的理想信仰。《狼图腾》建构了以“狼性”为中心的乌托邦,所用的策略是对现代文明价值进行颠覆,贬低和蔑视农耕文明对人的精神与性格的涵养,试图用“狼的精神”取代“人的精神”,用狼的历史代替人的历史。这种写作迎合的是西方生态意识形态,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历史发展的全部,炒作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历史观念大加篡改,哗众取宠。还有大量改头换面的“历史小说”,如《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基本上就是将历史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重新组合,迎合了市场和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缺乏真正的人文主义思想。而大量谍战、悬疑、玄幻、盗墓、口水诗、青春文学等泡沫式发展,更是加重了文学精神的空虚。这类文学作品甚至被看成纯文学,大有成为主流文学的势头。

文学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文学观念的错位,不能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反而误导生活。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最重要的不是什么艺术手法和技巧,而是思考的深度、判断的能力和精神的高度。《蜗居》表面上对当今高房价、“房奴”现象的反映和揭露,同时涉及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底层病态等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但作品在揭露贪腐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批判,而是流露出艳羡的暧昧情绪。从县城来到上海的海萍、海藻等底层人物拼命奋斗、绞尽脑汁,最后靠上官员宋思明才住上大房子,过上“理想生活”。宋思明等官员那种贪婪、跋扈、恶劣的特性被优雅、绅士、浪漫的形象所掩盖,活着可以满足海藻的几乎所有要求,死后还能托关系将海藻送出国外,安享逍遥。为什么文学对现实的揭露软弱无力,那是因为我们暴露本身的动机不是源自求真向善的无畏,而是源自哗众取宠的无耻。

底层文学的兴起也显示着文学精神的危机,因为知识分子已经失去对底层发言的权力和能力。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社会底层,历史上也有形态各异的民间文学,但这些民间文学主要传达的是民间的风情、民俗、文化等,虽然也有“兴、观、群、怨”的价值取向,但真正具有批判精神的还是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民间代言。但底层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底层为底层代言,那些打工者、劳动者难道不想有人替他们代言,难道他们真的更擅长精神生产?当“沉默的大多数”无奈地用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原因必然是本不应沉默的群体集体失语。市场化、商业化的作家姑且不谈,因为他们都去赚钱去了,他们信奉王朔所谓“码字”之观念。

对于文学精神的坚守,我们曾经寄希望于精英作家,但他们对历史发言的气魄显然大于对现实发言的勇气。虽然从文学创作的规律而言,处理历史积淀的经验相对容易,在政治和道义上更加稳妥,但是作家的价值就在于对现实、未来的把握,提供历史和现实无法提供的多种可能性。在少有的一些进行现实关怀的作家、作品中,我们发现另外一种困境――美学的困境。余华的《兄弟》采取了喜剧化和荒诞化、甚至粗鄙化的方式对现实进行了展示,以“厕所偷窥”、“处美人大赛”等为核心情节的叙事内容。虽然一时被冠以粗俗、色情等批判,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更多的人发现其思想性和现实性的价值和意义。阎连科的小说《风雅颂》对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现实处境也进行了荒诞化叙事,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注意的是,余华、阎连科等作家对中国的现实书写为什么会采取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姿态?如果换一种方式,是否可以,如何可能?

二、文学介入中的精神现实

新世纪文学的“繁盛”与文学的精神衰变是同时发生的,而文学介入现实的艰难也是与“现实主义”的风行几乎同步进行。先锋文学中对哲学的思考、对精神的追问、对人性的批判等深度模式已然消解,艺术形式的难度和创新也被磨平,“现实主义”思潮的泛滥似乎并没有留下现实主义精神的痕迹,而是流入俗世的逻辑。

“现实主义”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界定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其中的精神性因素。一般的文学观念里,“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手法和创作原则。梁启超、陈独秀、周作人等新文学的倡导者们面对中国濒临凋敝的残酷现实很自然地倡导现实主义文学,将其作为知识分子建构现代国家的理想和行动。在共和国文学一体化进程中,现实主义被加以改造,成为“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结合,虽然“浪漫主义”被放在了前面,但是在“革命”的规训下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基调,而且最大的“现实”是“革命”。20世纪80年代之后,个人经验被日益重视,“现实”中的个人因素增加,“生活”意味逐渐浓厚,“现实主义”开始转向“生活主义”,“新现实主义”诞生。经过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洗礼,新世纪的“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大大扩展,甚至变异,成为承接历史,面向未来,而又扭曲变形的概念熔炉。正如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的复杂图景,既有现代、甚至现代向后现代转换的幻影,又有前现代向现代移动的艰难步伐。任何叙事都是一种话语实践,也许,无法界定“现实”的“现实主义”,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妄图涵盖“现实”的“现实主义”,都是无效的。我们考察新世纪文学对于现实的介入,不是看它介入什么,也不是看它如何介入,而是看它介入之后留下了什么精神因素。

在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介入中,新世纪文学大多停留于道德立场,无法提供超越性思考。陈应松的《太平狗》,曹征路的《霓虹》,王祥夫的《街头》等,在展现社会底层民众的悲苦生活、劳资冲突、暴力反抗、歧视屈辱等问题的同时,在审美评判上徜徉在亚里士多德式的同情与怜悯层面,创作的姿态和精神的高度不足以支撑他们对现实发出知识分子应有的声音,愤怒多于良知,无奈多于灼见。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以暴制暴、以恶抗恶、以堕落抵抗绝望等行为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文学的价值不仅是报道他们(那是媒体的职责所在),而是要深入人性深处、体制内部和哲学层面进行反思。否则,文学介入就成了隔靴搔痒。 在对都市文学介入中,新世纪文学迷失在消费文化的迷雾里,消费化、感官化、时尚化等因素成为文学的核心要素,人性本能的欲望被消费主义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放纵与宣泄。中国诗坛“下半身写作”横空出世,宣称“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结束”,沈浩的《一把好乳》对女性胸部的极度关注和滥情描述展现出文学的“低贱化”、“粗鄙化”、“庸俗化”倾向,当沈浩等把地痞流氓的邪情当成津津有味的纯情的时候,文学就变成了人性堕落的借口和无耻欲望的排泄口。就连爱情也不能幸免,情感在欲望都市只是一种工具和筹码,成为物质利益和俗世生存的点缀品。

在对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的介入中,新世纪文学不仅抹去了知识分子神圣的光环,而且扯下了知识分子最后的遮羞布。张者的《桃李》、《桃花》,邱华栋的《教授》,阎连科的《风雅颂》,史生荣的《所谓教授》等,这些作品对大学发生的生活腐化、蝇营狗苟、追名逐利等进行了“精彩”的演绎,知识分子的精神和人格在物欲书写中烟飞云散。那些高尚的价值、优雅的情调、美好的情怀变得无足轻重,失去了干预的力量和生存的勇气。新世纪文学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没有超越钱钟书的《围城》,甚至在艺术上还有倒退的趋势,脸谱化、戏谑化成了一贯的手法,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哪怕知识分子全都消失了,文学也应该有重新创造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的勇气,而不是对这种精神蜕化推波助澜。这是文学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三、审美承担中的精神重生

我们之所以如此企盼新世纪文学的精神重生,是因为中国的精神现实迫切需要文学的救治和导引;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状况之所以让人忧虑,是因为文学失去了追问自我、灵魂、存在、世界真相的勇气和姿态。新世纪文学的精神问题,直接来源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坍塌,本质上是现实的精神问题与文学精神的现实问题的同构,也是文化现代性缺失的表现之一,还是历史意识缺乏的征兆。

文学精神的重生其实是继续完成被打断的现代性,最需要的是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学价值,在最容易恢复文学精神的领域和题材去重点突破。我们的主张不是面对所有文学及其生产者,这样既不现实,也不必要;我们主要针对具有示范意义和带有文学史价值的作家和作品。具体而言,就是将现实生存的细节上升到人类生存的境遇,将琐碎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简约的生命精神,将世俗的语言形式上升到历史意识。

回顾新世纪文学创作,这类作品并不是没有,而是太少,而且很多都不彻底。张炜的《九月寓言》、《刺猬歌》等作品,以城乡对抗的形式展现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突,表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但这种人文精神最终的结果是回归土地,从土地中汲取力量和信仰,土地象征着质朴、自由和生命。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用“我”、丁一、史铁生合二为一的叙事组合方式传达出情―爱―性――自由的精神寻求脉络,将灵与肉、心与身的矛盾统一到生命的痛苦与快乐。毕飞宇的《推拿》将视角放在不被社会和文学关注的盲人推拿师的身上,独特的心灵世界透视人情世态,展现出独特、敏感、复杂的生命体验。麦家的《风语》、李洱的《花腔》等将创作凝聚点放在个人身上,“以个人视角去触摸历史,凸显出对于革命化历史的独立思考和深度追问” 。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部分作品带有康德道德哲学意味,可以看成是对欲望写书的反驳,也体现了文学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罗伟章的《大嫂谣》中的大嫂50多岁了,还要出去打工为小叔子和儿子赚学费,小叔子掌握知识后成为城市中底层,不仅无力改变父兄的状况,而且连自己的妻儿都难以养活。这个作品在揭示知识分子的无力的同时,让我们感觉到大嫂所代表的超越阶层的人性光辉,大嫂并不指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多少回报,改变命运;而是一直对于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让她勇于承担种种艰辛与屈辱。方方的《万箭穿心》中的李宝莉任劳任怨地照顾着仇视自己的公婆和儿子,个体情感的好恶被道德自律的力量所掩盖,普通的李宝莉就有了“大善”的形象。孙春平的《怕羞的木头》中赵小穗不能原谅物质条件优越但背叛自己的男友,在她的心中有一种朴素但坚强的羞耻感,她对高贵人性的追求让那些蝇营狗苟、阴暗鄙俗的行为无地自容。

新世纪爱情题材作品中出现某些回归爱情本体的迹象,爱情本身的形而上的价值得到重新张扬。尤凤伟的《风雪迷蒙》写五个寡妇在利益和爱情(也是亲情)之间的选择,其中三人选择了金钱,舍弃了丈夫,却获得俗世的艳羡,贫困就如一张无形的大网,迷蒙了人性。而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满玉在犹豫中想到了与丈夫的爱情记忆和亲情场景,逐渐坚定了爱情信念而舍弃金钱的选择,守护了人性的尊严。北北的《寻找妻子古菜花》写奈月无望等待的苦恋,尽管几乎没有任何结果的爱情守护在常人看来不可理喻,但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爱情追求让人动容。

新世纪文学中带有宗教精神倾向的作品表现出欲望化时代的独特追求,显示了纯粹信仰的魅力。艾伟的《爱人有罪》、东西的《后悔录》、北村的《愤怒》等作品呈现出原罪、忏悔的重视,主人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善和忏悔来实现自我的救赎和提升,并从“自救”的“小善”上升到“救世”的“大善”。李佩甫的《城的灯》、张炜的《刺猬歌》则描写了信仰的高大形象和超强力量,这种信仰不是源自宗教,而是源于内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
发布时间:2023-04-20
新世纪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自然生发的新阶段,也是当下中国文学世纪转型的典型显现。这一转型既是中国新文学突破旧文学传统,介入现实、关切当下现代文学精神的延续,也彰显出世纪之初文学书写在题材类型、叙事方式、精神姿态等诸多领域......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发布时间:2013-12-19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摘 要: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发布时间:2022-07-21
1.引言:转型的焦虑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也作现代转换)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学由“热”转沉寂后成了“没有热点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表征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焦虑与急躁。 在这里,我们从哲学文化整合的发展......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发布时间:2013-12-17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内容提要:新世纪初年,中国学者对后现代的研究从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等方面展开......
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17
脱离传统而创新,往往是没有基点的创新,过不多久,这座创新的大厦就会颓然倒塌.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
新世纪国外人口学研究动态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中)摘要21世纪以来,国外人口学研究在延续传统人口学领域三大板块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人口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呈现出理论沿袭、内容广泛且彼此交叉、手段和方法多样、应用性强等特点。本文围绕婚育家庭与社会性别、健康与死亡、预期寿命、老龄化、地域流迁、人口理论与方法等11个热点领域,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为检索数据库,对2000―2016年人口学领域的英文文献进行回顾检索,重点突出.........
我的美丽小世界――我的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3-04-26
(此为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个风景优美、诗意朦胧的后花园,充满童趣、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专属空间,也许很不起眼,甚至在常人看来,没有意义和......
论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06
" 论文摘要:从心理发展、审美取向、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等五个方面思考分析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所呈现出的矛盾性、特殊性和多变性等特征,并就高校基于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
基于传统精神文化下新时期审美文化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审美文化呈现出新特点、新症候。新时期审美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商品性和大众性,这一发展形态的认识,需要基于传统精神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审美文化的特点,以及发展要素,论述......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8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接受市美协的委托,理论委员会成立后一直想搞些活动,活跃学术,推动创作。在举办大型研讨会前,先开个小型的会。开个什么会呢?不久前,我接到一......
文学精神与人生经验的同构
发布时间:2023-05-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一批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家的作品重新出版,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坛风景,而且新出版的散文集也可以用盈千累万来形容,不仅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写散文,学者、编辑、记......
20世纪拉美文学的二重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8
巴斯康塞洛斯的“宇宙种族”说包含着一种模糊的“本土全球化”意念,这与源远流长的美洲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对巴斯康塞洛斯而言,拉丁美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可以划等号的。由于种族构成和对一切先进思潮的兼收并蓄,拉丁美洲成为了一个名......
记者的精神追求
发布时间:2023-02-02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作为党报记者,肩负着壮大党报、发展党报的历史使命,更需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那么,党报记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特质,何处是党报记者灵魂皈依的港湾?笔者认为,不妨从中国新闻界灿若星河的明星中,挖掘蕴藏的精......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 要:剪纸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间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不仅能我国劳动农民真实的精神生活写照,也能体现出我国崇高中华民族精神,且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精神及审美意蕴。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剪纸的风格、艺术特点,并对我国剪纸艺......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人的审美追求
发布时间:2023-04-02
魏晋是一个别样的时代。国家长期分裂,局势动荡不止。社会盛行清谈,审美追求女性化。这是后代持续歧解的现象。特别是男子普遍以女性化为美,令今人难以理解,而这可以在《世说新语容止》篇里找到大量佐证。 一.审美以男貌接近女貌为......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国际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6-06-23
2015年10月25―26日,由国际美学学会、中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系BK21PLUS事业团联合主办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召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
论出版精神和出版人的精神追求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要]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
追求精神的丰盈
发布时间:2023-04-12
品读《文化苦旅》,心中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余秋雨先生何以敢于横穿中东地区的硝烟风尘,屡蹈死地而不惧?当读至最后一章,其由尼泊尔返回中国时,先生洋溢于字里行间的那种满足感让我懂得了:这一路的精神收获,足以令其藐视旅途的......
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法治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 要]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确立“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以后 ,深刻道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主题主线,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需要法......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01
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14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内容提要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特别是老庄、《周易》、佛学(禅宗)思想的关系最为紧密。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
发布时间:2023-05-28
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人民在长期文化融合中,相互促进,......
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当下的理性诉求,“生态”命题成为全球焦......
在作文教学中张扬学生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27
"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学生生活体验深、情感丰富、有话可说,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乐事,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习作过程......
天人合一与中国美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要:中国美学从传统文化精神角度来看,是儒道互补的,其在当代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中西文化精神合流上分析,它可以概括为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考察,其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对象化......
浅议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 要:语文教材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的语文学习又具有鲜明的创造性特征。可以说发展创造能力,客观上有条件,学生主观上有要求,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思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
新世纪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国家审计 发展 具备的条件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在21世纪, 中国 的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已经形成: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1982年宪法确......
走向生活的美学——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体走向(1)
发布时间:2023-05-13
第二种是朱狄先生的意见。他认为,“整个20世纪,西方对美学的思考就是以加深经验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这两种类型的区别来进行的。这样,这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就被划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注: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会员资料)
发布时间:2013-12-17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会员资料)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会员资料) 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会员资料) 内容提要:新世纪初年,中国学者对后现代的研究从哲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15
文学名著欣赏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警句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作者结合各类作品分析了欣赏文学名著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态度,懂得自立与自强,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
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兴趣 多媒体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创设自由开放的大语文课堂,在这基础上通过创设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
中世纪学生学费考察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2-08-02
中世纪学生学费考察与评价 中世纪学生学费考察与评价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中世纪学生学费考察与评价 来源于www. 一、中世纪欧洲大学生生活费用之估算 中世纪欧洲大学是......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19
"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
当纪实成为一种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徐肖冰在长达7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尤其在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换来许多无法复制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了解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和记忆。在摄影数字化下的今天,拍摄方式和传播手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纪实精神仍......
试谈生态哲学视阈中的中国茶道精神
发布时间:2017-06-12
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所在。学界对中国茶道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所涉及的问题有中国茶道的类型,中国茶道与审美,中国茶道与养生,中国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界已探讨的比较成熟。然而,笔者以为,还有相关问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例如,究竟什么是茶道?茶道是可定义的吗?茶道就仅仅只是人类品茗之中的自我陶醉吗?中国茶道究竟有无体现出某种应然性的全体大.........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0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教育不是把孩子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而是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去......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7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谈古希腊与中世纪的音乐美学思想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
原始岩画与书法共有的审美艺术与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22
原始岩画与书法艺术两相映照,其间的精神是互通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原始岩画与书法共有的审美艺术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作为描绘或者刻绘于岩石上的一种图画和符号,岩画是原始先民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
多元文化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高中语文教学惟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具备创新能力、语文素养的人才。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征、创造潜能才......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注社会人生;促进人文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学习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的教育......
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发布时间:2023-02-12
www.LWLM.com编辑。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美学探源 摘要“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可以找到这种精神的美学来源,那就是“中和”美学思想。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的范畴,是从音乐......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 文章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和讨论。多种教学材料和实践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重要帮助,符合时代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
《生活与哲学》教学的生态世界观
发布时间:2023-06-21
生态危机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挥霍型的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但事实上,生态危机也是人类自身的心态危机,因为“人类首先是心态失去平衡......
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6-03-31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英语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然而,反观现实的英语教学,教师创新意识的缺乏,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评价手段的单一桎梏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唤醒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作为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部分,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话语爆发式地发生了变化和创造,来自传统、西方、地域的多种体系的文学话语交鸣共处,使东北文学在一段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话语实验,在地域、时代、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做出了新的文学选择,回应了历史与时代对东北文学的吁求。《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三文本中体现出的话语选择历程,虽然有欠融会贯通,但也颇有历史意蕴,它们.........
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06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
新闻写作的审美要求
发布时间:2023-03-17
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劳动,一篇具有真善美价值的新闻作品能达到审美要求,可以更好地表现时代主旋律,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服务生活。 真是新闻审美要求的基础。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看作者精神世界
发布时间:2013-12-18
打开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对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表述:“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所在,这已成共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总结一些具体的探索和尝试,从教师观念转变、阅读、积极思维等角度作了阐释。 【关键......
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酒神精神和狂欢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对肉体因素的推崇,为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做出了极大贡献。两者乍看之下非常相似,但细细分析以后,会发现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将探讨两者在肯定生命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方面......
从《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精神世界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路遥以他真实而又浪漫的文字,让他本人和他所爱的人的血液里流淌的苦难意识、土地意识、爱的哲学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平凡的世界》注入到一代又一代有灵魂的青年人的心中,带领他们去超越苦难,追求永恒的人生。 【......
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发布时间:2013-12-13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
原道:“市北人”的精神追求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以学校“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着力于“弘道养正,育德守礼”的养成教育,德育系列活动分层递进,相互衔接,住宿生管理谨严有格。学校实行扁平化的德育管理模式,注重发挥年级组和班主任的作用。 关键词......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重建新理性精神及其文学在旧理性被普遍抛弃而与之逆反的非理性主义及其文学呈繁荣景象之时,中国一批睿智而极富责任感使命感的文学理论家们看到其背后存在的深刻危机,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论思考与建构。因为新时期文学虽然取得了不少的......
精神生态学视角下的医院植物选择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从精神生态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基于精神生态学视角下医院植物选择的原因及方法,探讨了医院植物选择的重要性。 关键词:精神生态学;医院;植物选择 1 精神生态学概述 鲁枢元先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政策剖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编辑。【摘 要 题】世界近 现代 史研究 【关 键 词】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思想观念 【正 文】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 工业 化 时代 ,随着工业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出现了许......
论20 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一、暴力与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3-02-11
" 【内容提要】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而要把......
精神价值对文化的先进性要求需要
发布时间:2023-04-21
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且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已有数次将之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同时强调指出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
论精神病人的离婚诉权保障(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精神病人作为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其离婚诉权依法应得到保护。从离婚诉权的基本内涵入手,考查精神病人离婚诉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构想。 [关键词]精神病人;离婚诉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 我......
探讨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2-09-08
探讨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探讨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探讨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一、何由———学习活动为何要借鉴美学精神 在学习活动中借鉴美学精神,旨在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借鉴美学精神,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2-10-28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探究学习中美学精神的对比 来源于www. 一、何由———学习活动为何要借鉴美学精神 在学习活动中借鉴美学精神,旨在促进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借鉴美学精神,大致有如......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4-15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文艺美学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美育品格,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育之......
二十世纪乡里能人审美形象嬗变论
发布时间:2023-03-28
【 标 题】二十世纪乡里能人审美形象嬗变论【英文标题】On the Evolution of the Aesthetic Images of the Able Folks in the 20thCentury China ZHAO De-li Dept.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18
毕业论文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韦泰福 摘 要:笔者任初中化学教师多年,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 观察力 创新 精神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
试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美学诉求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道德与审美、善与美的比较,阐释了德与美、德育与美育的相通之处,并从身教和言传角度简要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审美因素。 [论文关键词]教师道德 师德 职业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
二十一世纪中国审计模式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 本文据我国 经济 体制改革的现实,对审计模式导向、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审计行为规范模式、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审计行为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审计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审计模式、审计模式导向、审计行为主体模式、审计行为规......
对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诠释—张九精精神内涵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22
" 论文关键词:张九精精神; 传统美德; 时代精神; 诠释 论文摘要:孝道心、关爱心、诚信心、上进心、责任心、自信心、吃苦心、感恩心、平常心,张九精身上凝聚着九种可贵的精神力量,从而铸就了他健康的人格力量。 张九精是海南师范大......
试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与培育
发布时间:2023-05-28
" 论文摘要: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是由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它体现在个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现代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贫乏,吝化底蕴浅薄;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
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4
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 本文试图对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文http://wWW.LWlm.Com学语言的研究状况做宏观扫描、深度观照和焦点透视。 本文的取材范围是2000年至2010年国内发表、出版的有关文学语言的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兼......
用匠人精神打造营销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15-08-13
快消品行业虽然追求销售回转的快速化,但在构建营销生态系统上却快不得,也快不起来。 最近和六个核桃的范召林总裁在一起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匠人精神。话题是从今年糖酒会的参会状况切入的,用范总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从......
试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到关系学科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
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13
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百年反思与新世纪展望 然而,在会计方面,20世纪却也留下了一些值得会计界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及一些很值得深切反省的历史教训,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记取历史教......
西沽公园的“新世纪纪念林”
发布时间:2022-10-26
近日,笔者在编撰《红桥区志》―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篇目过程中,查找资料时,发现一张14年前市区人大代表植造“红桥区市区人大代表新世纪纪念林”的旧照片。一时兴起,到红桥区西沽公园寻找那片纪念林,发现那片林子高大密植,郁郁葱葱......
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表现的是人对富有哲理的智慧和境界的追求。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儒道家入世与出世的“虚实结合”;殊途同归的“天人合一”,......
论《儒林外史》中的“世说精神”
发布时间:2022-09-10
[摘 要]成书于十八世纪的描写明代儒林士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与成书于五世纪的《世说新语》虽然年代相差一年多年,但二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吴敬梓身受“世说精神”影响,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
浅析“精神生产”概念的三维审视
发布时间:2023-01-24
精神生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一维。在马克思的论述中,精神生产受到物质生产的限制,并且受到一系列社会条件制约。但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精神生产的真正内涵及其定义,而只把它当作一个被批判的、......
精神对话的姿态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21
朱效文是30多年来中国重要的儿童文学编辑家、作家之一。改革开放初期,朱效文依托对科学伦理、社会规则以及人性的洞察、揶揄,形成了自己观照情感世界与叙事的特色,构筑了一个在艺术上精微而到位的童话世界。在之后的创作、编辑生涯......
尊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25
一、明晰尊重教育的含义 同学杨九俊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同江苏部分校长到加拿大考察,在一所小学听了一节数学课,教师在给学生讲“3+5=?”时,一个学生举手说“3+5=6”!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场面出现后,教师不仅没有责备这个孩子,......
文学史、趣味范式与精神史
发布时间:2023-04-26
趣味的历史――从两周贵族到汉魏文人,李春青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所谓“趣味范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段在特定阶层所彰显出的具有普遍性的趣味。文学史与精神史之关系研究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解释文学的感性形式与精神......
19~20世纪美国儒学研究概述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近现代美国的儒学研究从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开始,经过20世纪上半期专家学者的探索研究,到20世纪中后期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海外儒学研究中心。美国学者从西方哲学认识论角度出发研究儒学及其发展,对于儒学向现代转变和现代性的阐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增进了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19~20世纪美国;现代化;儒学研究......
延安精神与大学生就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就业岗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红色教育视野下应充分利用延安精神这一资源,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开拓创新实现多渠道就业。【关键词】延安精神;大学生;就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对象已经完成由小群体向大众化发展转变,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
论新世纪湖北文学的影视改编策略
发布时间:2017-03-03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虽然时间不长,但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令人乍舌,大众文化在新世纪的湖北同样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湖北文学在新世纪也迎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时期,老一辈的主流精英文学作家如方方、池莉、刘醒......
谈大学精神文化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6-11-07
摘要:文化建设对每一所高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及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建设和谐校园,培育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精神内容丰富,它......
创新大庆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2022-08-08
摘 要 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创新大庆精神是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责任,因此创新大庆精神必须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关键词 大庆精神 民族精神 创新 从狭义......
从丘浚《南溟奇甸赋》看15世纪之海南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9
丘浚(1421~1495年)是明代海南最有功名成就的学者,他出生于海南,也受教育于海南,基本上在他1444年赴广州应乡试并取得第一名举人以前,亦就是在24岁以前,他未曾离开过海南。等到他在北京由翰林而就任国子监祭酒以后,人们觉得奇怪,......
如何理解文体活动与企业职工精神需求关系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以工会组织为职能部门所开展的文体活动,不仅能植根于企业现有的组织资源范畴,也能较好的调动起企业职工的参与热情。从理论层面来探讨文体活动与企业职工精神需求的关系,便成为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建立理论框架和对企业......
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专业课 培养 创新精神 [论文摘要]文章从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进而提出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
传承•融合•创新:新世纪舞台美术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9-13
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不仅为舞台美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让节目的编排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党的十八大要求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文化部也提出愿景要提高艺术生产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文化演出的创造力......
《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书评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是近年来研究中世纪日常生活的一部重要作品。著者为已故法国中世纪历史学家罗贝尔・福西耶。虽然相关作品众多,但是福西耶呈现给我们的绝对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他以历史学家特有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