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司法与媒体的复杂关系与简单关系(1)论文

司法与媒体的复杂关系与简单关系(1)论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7:09:41
司法与媒体的复杂关系与简单关系(1)论文
时间:2013-12-17 17:09:41     小编:

内容提要:媒体与司法关系因为涉及到两种民主社会的重要价值的冲突,所以是一种复杂的关系;但是二者又是一种简单的关系,即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和其他公民与司法的关系是一样的,媒体监督司法的过程中应当享受普通公民待遇。因此,象普通公民一样,媒体可以对司法情况进行传播(在媒体为报道)和评论;司法则通过自身的程序完善和对媒体给以对普通公民的通常限制达到防止民众激情影响司法理性和保护社会其他利益的双重目的。

当司法与媒体对某些案件是否公开、如何公开发生争议时,应当允许媒体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和复议的权利。审判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民意又不屈从于民众的激情;媒体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评论影响个案的裁决,又通过个案去触及“社会的敏感穴位”。

这是民主社会中,媒体与司法的一种正常关系。 论文关键词:司法独立,言论自由,复杂关系,简单关系 因为司法独立要求法官冷静理性地审理案件,在我国,一方面,了出现以司法独立的名义法院、擅自以《通知》的形式封杀媒体的现象,法院却认为理所当然,因为没有法律明确法院对媒体能做什么;另一方面,面对媒体对司法个案的讨论,有人认为 “新闻舆论不应对法院生效裁判评头品足”[i],甚至于有些媒体也以权威口吻断然指出:“媒体报道不得干预独立审判,这是法治国家之铁律无疑”。

[ii] 以此来指出媒体不能对案件进行与判决相反的报道和评论。法院的“通知”和有些论者对媒体与司法关系的评断,貌视言之凿凿,实则是一种误导:是在审判独立的名义之下,要求媒体放弃舆论监督的权利。

事实上,关于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国际公约和准则告诉我们,媒体只要遵守新闻自由的一般规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与司法机关立场相反的独立报道和评论;司法要避免媒体的激情对司法理性的影响,但是这不是通过对媒体的不同于公民个人的特别限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司法程序本身的自我完善、限制媒体参加庭审时在法庭的录音录像等来实现。因此,媒体与司法的冲突,从两种价值的重要性来看,是一种复杂的关系;从媒体监督司法的权限确定的标准来看,又是一种简单的关系。

在媒体与司法的关系问题上,《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iii]是一个重要的、而又不为中国学者所熟悉的国际准则。它是由国际法学家协会的司法与律师独立中心发表的旨在根据国公约的精神解释“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

1994年8月 18日—20日,在国际法学家协会的司法与律师独立中心的召集之下,4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的法学家和媒体代表,在西班牙的马德里相聚,研讨媒体与1985年联合国《司法独立基本规则》所确立的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系统规范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的规则。 从规则的性质来看,它本身并不是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也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规范内容,而是对已经有的公约内容的整理和解释。

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国际公约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司法与媒体”的内容,而是体现在司法独立、言论自由等公民基本人权的规定中。准则的解释内容有三方面,一是重申了媒体的言论自由在对司法进行报道和评论中的具体内容;二是指出了司法对媒体最多能作出什么样的限制;三是强调了在司法中实现媒体权利的程序机制,强调了媒体对不公开的内容和报道方式(录音录像)的限制有申诉权。

从公约的作用来看,它虽然不是正式的国际公约,却是对国际公约的权威解释,我们通常称之为国际准则,与这次世界法律大会通过的宣言一样,具有对各国立法和司法的指导作用。是国际惯例的一部分,也是国际法的重要渊源。

由于国际公约本身并无强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则与公约具有同样的意义。 以下我对司法与媒体关系的具体考察就是根据《规则》的精神来进行的。

>

一、司法与媒体的复杂关系:民主社会两种重要价值的冲突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一项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所前一律平等。

在判定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确定他在一件诉讼案中的权利和义务时,人人有资格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严格的从字面逻辑上说,我认为公正应当是包括公开的,但这一条将“公开”从“公正”中特别被分离出来加以强调,足见公开对于公正的重要意义。

公开当然包括了向媒体的公开。 表达自由是现代社会一项基本权利。

它有哪些基本内容呢?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一个社会要被视为真正的民主社会,就应该对公开发表的思想言论有高度保护,无论其媒体是报纸、杂志、书籍、手册、电影、电视,或是最新近的网络。

表达自由的基础是公众的知情权。公众有自由表达自由的信息给别人,也有权利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

公众为了知道他要监督的机构和个人的情况,自由的媒体就是必须的。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一是司法的工作之一是维护表达权。作为公众的一员,包括记者,受到表达自由的限制时,他们也可能寻求司法的帮助。

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力,司法也承担审查公民权利是否被国家或者他人侵犯的职责。《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在导言中就指出:“媒体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部分,是民主社会实行法治的基础。

法官的责任是承认和实现言论自由,适用法律时作有利言论自由的解释。只能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示授权才能对媒体自由予以限制。

” 二是公正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程序公开,公开就意味着也应当向媒体公开,媒体的公开报道和评论,是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形式,也能起到增强司法信心和加强法制宣传的作用,所以,司法也需要媒体,才能达到公正。 但统一和协调的任务不是容易和简单的事情,表达自由也不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言论自由也要因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众的健康与道德,个人的名誉与隐私而受到限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言论自由应当在什么时候受到什么样的限制。

司法方面总是企图限制司法过程的公开,他们总是以保护某种权利的名义宣称某一个案件不能公开。[iv]因此,司法和媒体建立的关系总的来说不是和谐而是有某种程度上的对抗和紧张。

那么,在司法的具体过程中到底应当如何去把握这种对抗的关系呢? 《马德里准则》在二者的关系上特别指出司法不能剥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言论自由权:“规则只有根据1984年对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限制与抑制的斯拉卡沙公约[v],才能对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有背离。” 在我国没有确立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司法独立原则,但是确立了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我国宪法同样也规定了言论、出版自由权和人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和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同样可以通过媒 体监督这样一种形式来实现。但是,当司法权力与上述公民权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司法机关可以对媒体作哪些限制,正式的法律没有明文、祥细的具体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式司法解释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 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1999〕3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

10、11条间接涉及了媒体对于庭审的旁听与采访报道的问题。侦查、检察机关的职务行为如何公开、如何接受媒体的监督,没有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因此,我国同样出现了国家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复杂关系:当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司法机关如何防止民众激情影响理性裁判?司法可以对媒体作哪些限制?如果发现民众激情影响了案件的公正裁判又该如何处理。无疑,这些都是复杂的关系。

二、司法与媒体的简单关系:司法监督过程中媒体享受普通公民的待遇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的简单之处在于:司法对媒体的限制,不能超过对普通公民的限制,司法对媒体不能有对普通公民以外的限制,简单地说就是,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权利享受普通公民的待遇。司法为什么对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的限制与对普通公民的限制相同,而不另加以特别限制,理由有三: 一是因为民众的激情不能成为限制媒体报道司法的理由。

媒体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部分,是民主社会实行法治的基础,媒体自由高于司法权力,其本质是公民权利高于国家权力,媒体有监督司法的权利。美国开国元老,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汤姆斯·杰费逊有过一句颇为经典的名言:“如果由我来决定,有政府(原文为广义的包括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在内的广义政府——作者注)而没有报纸,或者有报纸而无政府,我不会任何迟疑的选择后者。

”[vi]从这个角度来看,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虽然都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价值,当两者进行平衡时,新闻自由应当是放在第一位的。 不能因为司法的原因而对媒体作特别限制,司法不是媒体不能评论和报道的特殊范围。

社会领域除了这两个价值的冲突以外,实际上与新闻自由相冲突的还有很多很多:立法理性、行政效率、个人权利等等,如果因为强调另一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而在一般的合法性要求(保护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特殊人群等)之外,仅仅因担心 “民众激情”的影响而从范围上对某一种领域作出不能报道和评论的特别限制,则作为基本自由的言论自由就会被缩减殆尽。(后面将提到,这当然不能说明司法要接受这种影响,而是说不能通过限制新闻自由达到影响的目的。

) 二是因为媒体自由不应当受到形式的限制,普通公民的言论自由用聚会与对话的形式表达,还是借助媒体进行表达不应当有区别。表达自由是现代社会一项基本权利。

它有哪些基本内容呢?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 条:“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

三、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需: (甲)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 (乙)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一个社会要被视为真正的民主社会,就应该对公开发表的思想言论有高度保护,无论其媒体是报纸、杂志、书籍、手册、电影、电视,或是最新近的网络。

新闻出版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它也是表达自由的最重要的形式。交流自由除了通过通讯、谈话进行讨论、辩论外,更经常、更广泛的是借助传播媒介来实现。

《公约》特别规定,在行使这些自由时,“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其他媒介”应包括电脑网络,这是当代最迅速、最有效的传播媒介。

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就是运用传播媒介实现的交流自由。作为美国政府制度基石的美国《宪法》,如果不附加旨在维护个人自由的十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是不会在1791年获得美国最早13个州的批准的。

而修正案中的第一条便确定了媒体的言论自由权,这决非偶然。宪法《第一条修正案》 (First Amendment)中有一段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缩减(abridge)[vii]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

”在起草《宪法》与《权利法案》的开国先贤们看来,文字读物——通常是报纸和小册子——属于公开发表思想言论的媒体。因此,《第一条修正案》中使用了“新闻出版” 这个概念。

因此,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提到的freedom of the press 是指表达自由,现在freedom of the press 往往仅指“出版自由”,而表达自由则用freedom of the expression来表示。[viii] 表达自由的基础是公众的知情权。

公众有自由表达自由的信息给别人,也有权利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

公众为了知道他要监督的机构和个人的情况,自由的媒体就是必须的。正如欧洲人权法院所说:“公众有权得到信息和思想,而媒体则应当充当公众的看门狗。”[ix]对司法来说,只有媒体了解司法的过程,才能建立起对司法的信任和信心。

因此,媒体只不过是普通公民表达言论自由的工具和特殊形式,没有理由对媒体作区别于其他言论表达形式的特别限制。 三是议论自由不应当有形式上的限制。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对一个普通公民能够公开的信息,就相当于能够通过媒体向所有人开放,司法机关没有必要对媒体作特别的限制。美国在1979年的Smith v. Maryland[x]判决理由曾经这样指出:警察可以从任何公司获取电话号码而不认为损害了个人隐私,因为任何人的电话号码是会向普通人打出的,根据 Kates测试[xi]中“失败的朋友” 的原理,即使是你告诉这个普通人说,电话号码不要告诉他人,这个普通人也不能假设为遵守诺言;已经公开了的信息不再视为秘密。

因此,只要是电话号码,就应当假设是可以让任何人知道,所以警察从电话公司获得电话号码,公司配合查询,不能算是泄露隐私(同理,将一个人的电话提供给任何人甚至于在媒体公开也只是道德问题,而不违法)。法院对于没有特殊身份的普通公民可以公开的信息,基于“失败的朋友” 原理,就意味着向所有公众公开,当然也意味着媒体可以报道。

媒体对司法的行为有报道和评论两种,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的规定来看,司法对媒体的限制,总的来说,不是对媒体的特别限制,而是对所有公民的限制。根据这个准则的解释,司法对媒体(和对普通公民)的限制具体来说包括: 在案件的调查中。

根据《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规定,“媒体的权利和责任是收集和调查公共信息,对司法管理加以评论。”从条文中没有要求哪些内容不能进行调查,所以,对媒体的限制只能是,采访时对外不能公开的材料,对媒体同样不公开,媒体不能采用非法方法获取国家秘密;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媒体也没有特权参加,对不公开的决定,媒体虽然可以提出异议,但是如果强行参加 而影响法庭秩序的,则可能违法。

以上情况,可能构成侵犯国家机密和扰乱法庭秩序等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媒体具有独立调查的权利,其他事件中可以使用的调查方法都同样可以用来调查司法案件。

我认为媒体对司法的独立调查权利与对其他事件的调查权利是相同的,具体来说,其限制只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能由公安、检察机关用公权力强制使用的权力,媒体不能行使,二是对于被确定为国家秘密或者其他因保护更高价值不向社会的程序和信息,不应当作为媒体调查的对象。 在案件的评论中。

《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规则》第1条规定,媒体有权“在不妨害无罪推定原则的前提下,对审理前、审理中和审理后的案件加以评论。” 对于审判后的媒体评论,国际准则几乎不做特别的限制;而对审判前的限制,只是提出“不妨害无罪推定原则”。

这一限制往往没有的意义-除非是诽谤、侮辱,各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法律对于媒体在“妨害无罪推定原则”时的制裁措施,因此这是一个柔性的条款。形成这种难以制裁的情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有诽谤、侮辱等违法犯罪知为才能构成违法,对媒体当然也只能适用这个对普通人的逻辑。

实际上媒体揭发犯罪的报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妨害无罪推定”,但法律无法限制,只能通过媒体自律来作无强制力的约束。 对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评论不受限制;但是对于揭发犯罪的报道,在各国都不认为是“妨害无罪推定原则”的,因为这是以调查所得的事实为基础的,有利于监督司法机关加强打击犯罪,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是对“妨害无罪推定原则”的评论也要区别对待,即对司法机关已有事实的认定和评论不能“妨害无罪推定原则”,但提供独立调查所得的有罪事实,不能被认为是“妨害无罪推定原则”。

有法官说,事后的批评对事前的裁决会有影响,因为裁决时法官担心将会到来的批评,因而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司法过程中的独立。[xii]法国法认为对法官的批评和不信任是对司法独立的损害,但是英国法则认为事后的批评,无法形成对法庭的藐视,因为法庭审理已经结束。

看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但从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英国的做法更加合适。

理由是:评论对司法的影响总是有的,但是,不能因为这种影响而牺牲言论自由;司法人员也是民众的一员,司法一定程度上考虑民意并不是坏事,这是民众监督司法的表现,只是不能屈服于民众的激情进行裁决。

三、司法能做什么:靠司法程序的自我完善避免媒体的影响 司法对媒体没有特别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当然要接受媒体的影响,因为媒体的民众激情容易情绪化,使司法不能理性地进行裁判。司法要主动通过自我约束的措施达到避免民众激情影响的目的,为此,对于司法与媒体的关系,我们只能用“协调”来表达。

主要表现为: 一是通过英美法系国家的“封闭陪审团”、大陆法系国家的集中审理制度来实现。这一机制包括:审判组织是临时选出的,审判前尽可能不接触案件材料、实行起诉关一本主义(日本的一张纸主义);审判过程连续、封闭、庭审法官(包括陪审员)不能更换,审理后当即判决。

就是说尽可能的让法官少受公众、媒体的影响,独立进行审判。极端的情况是:美国法院在有些案件中,从庭审开始到裁决的全过程中,将陪审员封闭在法庭和与外界隔绝的旅馆里(晚上休息时),不能看任何新闻和评论、不与外界有通讯联络。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排除陪审员在来到法院以前接受过相关新闻和各种方式的评论。 二是通过陪审团挑选[xiii]防止受到媒体影响的陪审员进入陪审团。

1961年美国最高法院曾经因为陪审员在判决受到媒体的影响过大而推翻一个陪审团裁决。 [xiv]因为该案的370名候选陪审员中有90%的人受到媒体的影响而在审判前即认为被告人是有罪的。

所以,挑选陪审员被认为是防止媒体影响、形成“媒体审判”的最主要的措施。如果被挑选的陪审员经查明受到媒体的影响而形成有罪推定,当事人可以以违背“正当程序”的宪法权利为理由要求重新审判。

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但是陪审员和法官受到媒体的影响太大可以作为回避的理由写入立法。 三是庭审中以法庭秩序为由不允许在法庭进行能被法庭人员感受到的录音录像,也不允许进行进行现场直播。

今天美国有40个州法院系统允许对法庭审判进行录音录像。但是因为录音录像的过程容易对法官和陪审员有心理上的影响,因此只允许无声、无灯光的录音录像设备在法庭上的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录音录像,而且不得进行现场直播。

[xv]但是记者的旁听和进行报道是当然的权利。 四是某些特定程序和案件情况不向社会(包括媒体)公开。

如《马德里准则》第4条指出“基本准则并不排斥在司法调查程序阶段对法律秘密的保守”,第9—12条规定“法律有权因为对未成年人或者其他特殊群体进行保护的需要而对基本规则规定的权利加以限制。法律可以因为民主社会其他利益的需要而对犯罪过程有关的基本规则规定的权利加以限制:为了防止对被告人的严重偏见;为了防止形成对证人的压力、对陪审员和被害人造成损害。

如果因为国家安全的理由而对基本规则加以限制,这种限制不能针对当事人的权利包括辩护权,形成危险。”但这此案件不公开审理,不是因为担心“民众激情”的原因,而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保护特殊人群。

五是通过法官和陪审员的道德自律。这虽然没有具体的措施,但法院会要求有裁判权的法官和陪审员在案件审理期间不要与外界讨论案件,不要在庭外接受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在美国的法庭上,主持法官总是会向晚上回家的陪审员们作出这样的叮嘱。所以,除了上述“极端情况”以外,即使是连续审理、当庭裁判,陪审员或者法官在回家的时间是否与家人朋友议论案件,是否看新闻,都只能靠自律。

六是当事人对于其认为媒体的激情影响了司法的公正的,可以作为要求宣告原审无效、重新审理的理由。从美国的情况来看,重审时可以等待一段时间,等民意激情已经淡化了以后进行审理;也可以将案件转移到受到媒体影响较小的地区或法官进行审理。

[xvi]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止“媒体审判”的事后补救措施,这一措施尽管不如在审判时就封杀媒体有效率,但却是维护言论自由这一基础性人权又保障司法理性的一种平衡性措施。解决了如果存在媒体审判,司法应当怎么办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程序更新的措施是民主社会“必要的资源浪费”。 所以,最合理的程序也不可能不受媒体的影响,所谓民众的激情对司法理性的影响无法避免;在特殊案件中使用极端的封闭式做法,只能减少这种影响而已。

姚笠先生说得好:“要求民意稳定不情绪化,那没必要,因为他们不是法官,不要用要求法官作到的标准要求普通人。倒是法官们应该在听取各种民意的基础上,以社会正义为原则,作理性和职业性的思考,考虑法律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从而在裁决中争取做到更完善、更合理,甚至改进法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xvii]所以应当区分屈服于民众激情与法官理性斟酌民意的差别。 有人把媒体对一个案件的影响形容为民主的暴政,实在是对媒体作用的一种无知: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 理论担心过媒体对事件的评论会变成“多数人的暴政”。

因为媒体并非直接的判决者,这并不是公众投票决定,最后还是由受到媒体影响的法官进行判决,在判决时,不得已受到了媒体影响的法官会对各种声音进行深思。就象在西方国家的竞选中媒体的宣传不应当指责为多数人的暴政一样。

如果媒体评论案件也叫做多数人暴政,那么公开审判也是多余的,法官应当“关起门来进行裁判”,世界人权公约所确定的“公开审判”等基本人权都将受到质疑。 中国没有任何前述隔离程序防止媒体和民众的激情影响司法,这是立法的缺陷。

但当然也不能通过对媒体作出多于普通公民的限制达到隔离的目的。有些法院允许公民旁听,却不允许记者旁听,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记者至少是普通公民;普通公民能获得的信息应当假设媒体都能获得,有什么理由只让普通公民旁听,却反而封杀记者呢?[xviii]同样,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普通民众旁听和对案件产生情绪、进行茶余饭后的议论,却不能让媒体报道和评论案件,表达自己的立场呢?所以,只能对媒体录音录像、现场直播等特殊措施进行限制,不能因此而剥夺其作为普通公民的旁听权。

媒体表达的民众激情容易情绪化,使司法不能理性地进行裁判,司法要主动通过自我约束的措施达到避免民众激情影响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主张使用“司法限制媒体”的说法,主张使用“司法避免媒体的影响”这一提法。

因为“司法避免媒体的影响”过程中,司法不是通过对媒体的特别限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程序的自律和程序无效两种机制来实现的。

四、媒体能做什么:通过报道和评论积极影响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 如前所述,象任何国家一样,媒体都能影响司法;由于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司法避免媒体的情绪化影响只能通过司法机关单方的程序完善而不是通过对媒体的特别限制来完成。司法受到媒体的影响,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在我国,由于司法机关的程序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媒体的原因)导致司法受媒体的影响更加严重。

这时,媒体应当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以自己的良知和公正立场去影响司法。我同意刘斌教授的提法:“新闻自由和媒体的职责要求传媒适时地报道或监督司法活动,以帮助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媒体必须介入司法活动”。

[xix]这符合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符合《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言论自由的精神,也符合《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准则》的具体规定。媒体可以通过独立调查和评论表达自己的有利于案件公正、社会公正的立场。

有一些人认为,“司法就是司法” “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首先,从“司法就是司法”来看,那种认为媒体应当主动不去影响司法的想法,是对司法与媒体关系的误解;简单地说,在司法不能避免要受到司法以外的影响[xx],媒体要施加好的影响、避免坏的影响,维护本案的司法公正之外,通过案件的裁判实现其他善的目的。其次,从“法律就是法律”来看,那种认为司法不包括其他价值的体现的观点,是不了解司法基本规律的观点。

“通过司法实现正义”,但不光是实体正义,而且还包括程序正义,也就是说司法程序体现的人道、平等、人权等价值。 不仅在事实审理中陪审员和法官难以避免受媒体的影响,在量刑程序中,立法的本意就容忍媒体对司法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止“舆论审判”是针对事实是否成立而言的,对于事实问题确实要理性,要尽量隔断公众对司法裁判的影响,因为真相只有一个,法官不应当有自由裁量权,有就是有、无就是无、疑则从无。在量刑方面,法院考虑他的犯罪原因和民众评价去量刑,是一种正当的做法。

各国法院的“量刑调查”制度就是考虑了 “社会评价”的结果。[xxi] 通过个案表达个案以外的法律正义观和社会价值观,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正常的,如在美国历史上通过1963年的吉迪恩案件的裁判[xxii],确立了政府在任何情况下有义务承担请不起律师的人的法律援助义务的“吉迪恩规则”;通过1966年的米兰达案件[xxiii]的裁判,确立了被告人有沉默权的米兰达规则。

案件的裁判,从来都是一定背景下的社会各种正义观和价值观平衡的产物。美国的这两个案件,并没有以单纯的个案公正作为标准,而是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社会的整体正义,推翻了原来的裁判。

不仅使刑事诉讼规则有了重大的变化,也使整个社会关于国家与个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化。历史注定,这些法官的名字将和这些著名的被告人的名字、著名的法律规则的名字一起名垂青史。

那种认为定罪量刑不受任何媒体言论的影响,不受事实和法律以外的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同样是没有意义的。正因为有这些影响,代表普通民众的媒体应当充当人民喉舌的角色,让各种声音去影响司法,使各种力量以媒体为工具进行博弈,尽可能达到公正;而在达到案件公正的同时,通过案件实现其他社会正当目的,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所包括的当然目的。

媒体在表达一个案件的立场的时候,背后的动机包括了实现其他正当目的,是题中应有之义。法院在裁判时如何参考和平衡各种媒体的声音,那是法官的权力。

我国司法程序自身的不合理使司法机关没有任何使法官隔断于公众影响的机制;媒体对案件进行报道和评论,通过具体案件表达对社会不公正制度的抗议,从而表达促进社会进步的各种愿望。 媒体与司法关系、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关系、政治伦理与司法伦理的关系,媒体都可以通过一个个案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一些媒体和学者的热议,颇耐人寻味:对社会局部存在的阶层差距拉大等不公正、不和谐问题的思考和忧虑,已经成为普遍性感受,以至于对任何有可能凸显社会不公正的信号,反应都高度敏锐。” [xxiv]审判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民意又不屈从于民众的激情;媒体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评论影响个案的裁决,又通过个案去触及“社会的敏感穴位”。

这是民主社会中,媒体与司法的一种正常关系。

五、简单关系复杂化的解决:媒体与司法关系发生冲突时的协调机制 由于媒体(包括公民个人的言论自由)与司法存在矛盾,二者有时会发生冲突,如何对这些矛盾进行协调,国际公约看出了给各国提出了指导准则。 《马德里准则》第

1

1、12条规定:“辩方和媒体有权利在最大程度上知悉进行限制的理由(如果必要,对此理由有保密的义务),并有权对这些限制提出抗辩。在民事案件中,如果有法律授权,可以为了保护私人合法利益而对规则加以限制。

不能以专断和歧视的方法对规则权利加以限制。既使对规则规定的权利加以限制,也只能以尽可能最低的程度和最短的时间,可以用较低限度的方法达到目的时,不能使用较高限度的方法。

”这一内容是关于法院在裁量具体案件不公开审理时的程序的。体现了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的逻辑,有些案件不能进行报道,参与的当事人、律师和证人不能对外谈论案情。

但是,媒体有权利知道限制的理由,当然法院有义务将这种理由告知媒体。 二是自由裁量时 尊重双方意愿,一般体现程序自治。

所以《马德里规则》第12条规定“在民事案件中,如果有法律授权,可以为了保护私人合法利益而对规则加以限制。”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不公开审理的,当然,他们的权利比公众的知情权更重要,法官应当不公开审理。

但对于国家第四种权力的媒体还有不同于当事人意愿的一些特权,其最重要的特权表现是,在有的案件里,媒体可以对当事人要求不公开审理的行为提出质疑,要求法院公开审理。因为案件不光是当事人之间的事情,审判是一种以公法为依据的国家行为,特别是刑事案件更加如此,公众有对案件的知情权。

1986年美国科罗拉多报业集团诉州法院一案(Press enterprise v. Superior court, 478 U.S. 1(1986))[xxv]中,美国最高法院同意了媒体的观点,认为法院违背了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权,因为当事人的权利与民众的知情权平衡考虑之后,认为媒体的报道不会对公正审判形成妨害;案件不能以当事人的意愿决定是否公开审理,当事人意愿只是法院考虑的各种价值之一,公开报道有利于建立公众对司法的信心。案件最后公开审理,向社会和媒体公开。

因此,如果法院综合平衡考虑,认为公开审判不会影响当事人的权益,则即使当事人要求不公开审理,法院也应当公开审理。 三是在有自由裁量权时不能专断和歧视,应当尽可能将案件公开审理、公开了的案件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公开。

这是关于确定公开审理范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具体的把握窒在另外的文章中讨论。 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在适用公开审判的程序上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没有规定法院的说明理由的义务;二是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公开的程度上的选择,而人有简单的公开与不公开的选择,因此,在是否允许报道,报道时是否允许录音、录像、记录都由法官自由选择。

因此也有必要通过立法将上述内容细化。 对于司法机关作出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媒体有权要求采取对于“禁止报道”的补救措施。

《马德里规则》第8条规定:“只要法官实施对规则规定的权利限制,媒体就有权利要求听证和进行上诉”。在欧洲,补救措施,往往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英国曾有一起毒品犯罪案件没有公开审理,但后来欧洲人权法审理,理由是这类案件并不涉及公众利益,公开审理不会影响公正审判[xxvi]. 我国虽然没有规定审判结束以前的立即补救措施,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1条也以“违背公开审判”作为二审法院认定原审无效、发回重审的理由,问题是我们的司法潜规则一般不会让这明显违背公开审判规定的审判无效。在以后的立法中,应当明确媒体对于公开审判的申诉权,并规定法院接到媒体要求公开审判和旁听的申诉以后,应当审查并答复。

除了上述程序性救济措施以外,国际准则还对于司法机关和媒体双方的配合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各国司法机关和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自己的行为规范:

(一)鼓励法官向媒体提供信息 《马德里规则》在《附录·实施的策略》中指出:“法官应当接受有关处理媒体事务的规定。应当鼓励法官提供牵涉到公共事务的案件的判决书的简写本或者以其他形式向媒体提供信息。

尽管对于法官回答媒体的问题可以通过立法作出合理的规定,但法官不应当被禁止回答公众提出的与司法有关的问题。上述规定可以就法官与媒体交流的方式作出规定。

” 法官向媒体提供信息可以在立法中作出具体的规定,规定的内容有:

1、法律“不能禁止法官回答公众提出的与司法有关的问题”。也就是说,法官回答媒体和公众的问题,是它作为国家机关的义务,是国家保障公众知情权的一种方式。

“不能禁止”一词也表明,法官当然可以拒绝回答公众的问题,主要是考虑到法官应当保持中立的立场和超然的形象。

2、“法官应当接受有关处理媒体事务的规定。应当鼓励法官提供牵涉到公共事务的案件的判决书的简写本或者以其他形式向媒体提供信息。

”这就是常见的法院发布的书面新闻材料,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方便媒体的报道,这种方式是“应当鼓励”的,与上述“不能禁止”在用词上有差别。因为这种情况不需要法官直接接触媒体,对法官“深居简出”的形象影响不大。

3、“上述规定可以就法官与媒体交流的方式作出规定”。各国司法机关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来实现《马德里规则》的这一规定。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法官与媒体的交流方式,是在实践中探索着进行这种交流的。 今年“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法院和检察院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xxvii]人大代表的这一建议符合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将来是可以实施的。立法应当采纳这一建议,建立司法机关的新闻发言制度。

除此以外,《马德里规则》在《附录·实施的策略》中提到的书面形式的信息发布也应当成为将来的立法或者司法解释确定的法官对媒体公开信息的方式。

(二)对媒体的约束机制 《马德里规则》在《附录·实施的策略》中还指出:“司法权力与言论自由、特殊人群(特别是未成年人和其他需要提供特殊保护的人)的权利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难以取得的。所以对于与此相关的个人或者群体,必然采用下列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加以应对:立法解决、媒体协商、媒体联合会、还可以由媒体行业内部制定的媒体职业道德准则。

”除了前述立法规定审判前、审判中、审判后对媒体的具体约束以外,媒体内部的制约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新闻记者的职业守则,最初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系统编纂。

各国的新闻从事人员都有自律的信条,如美国也有记者自律信条(Creed of Journalism Ethics) .我国也有媒体制定了类似的自律规则,如《法制日报自律公约》。但是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毕竟是道德规范,它是应当鼓励的,但有效的规范还是法律法规。

余论:司法应当尽可能向媒体公开 在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上,有没有先后次序之分呢。《马德里准则·导言》中提出:“媒体自由是表达自由的一部分,是民主社会实行法治的基础。

法官的责任是承认和实现言论自由,适用法律时作有利于言论自由的解释。只能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示授权才能对媒体自由予以限制。

”第11条规定:“既使对规则规定的权利加以限制,也只能以尽可能最低的程度和最短的时间,可以用较低限度的方法达到目的时,不能使用较高限度的方法。”“规则只是规定了言论自由的最低标准,它并不妨碍更高标准的确立。

”这说明,司法与媒体的关系,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二者存在先后次序的关系,即言论自由处于优先的地位。国际公约只是规定“至少应当保障这个程度上的言论自由”这样一个最低限度的国际标准,各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使媒体有更多的言论自由,却不能更少。

这为各国的立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标准。 在司法与媒体的关系上,之所以应当将新闻自由放在第一位,原因在于公民权利应当高于政府的权力,只有如此,才能防止政府以司法作为工具压迫人民。

不能把司法独立理解为不受民众的任何影响,监督司法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影响司法,陪审团审判也是民意审判的一种形式,司法符合民意与法官独立并不矛盾,要避免的仅仅是民众的不理智的激情和未审先判的成见影响司法。 在我国,现在很多法院规定,重大案件公民旁听,一般案件记者旁听和报道要经过法院的批准,事实上限制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媒体的言论自由权。

根据《关于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国际准则》,对旁听和报道的限制应当以“妨害当事人利益”(如牵涉个人隐私,容易导致有罪推定的舆论审判)和“法庭秩序”(如旁听人员太多、法庭无法容纳)为标准。如此看来,我国很多法院的做法显然是与这一标准相违背的。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更多地宽容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建立起媒体与司法的合理关系。 注释: [i]何锡华,薛专:新闻舆论不应对法院生效裁判评头品足,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408/20040819203617.htm - 19k,2004-8-19 20:35:23. [ii]南方都市报社论,悲情不能遮蔽真相 关怀回归专业准则 ,2005年09月12日。

[iii] The Madrid Princip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judicial independent. CJJL yearbook. vo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试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27
" [论文摘要]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在专业技术课实践应用的效果以及多媒体教学环节应处理好,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经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是要实现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最优化,必须......
谈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4
媒体对文学的重要性不是一个新问题。因为表达与传播才使文学的生命趋于完整。古代文学注重私趣,以写作者之间的相互唱和为主要传播机制,诗赋往还被认为是一种沟通情义交流心声的雅事。从传播学来说,这应该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大众......
论生态文明与司法文明的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强调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
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27
我国的诉讼法和实体法都是用于规范公民行为活动的正式法律条文,二者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诉讼法是较为典型的程序法,而实体法则是规定了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从法律实践过程来看,二者间的关系较其微妙,但都用于维护我国法律......
论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27
随着德日刑法理论的引入以及“宽严相济”等刑事政策的相继出现,我国学者越来越重视对刑事政策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刑事政策产生的条件、与刑法体系关系的历史沿革和两者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探寻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关系,这对......
金融体系与实体关系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两大重要因素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如何能够发挥出两者的促进作用,避免发生风险,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金融体系与实体关系探索论文,欢迎来参考!摘要:本文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入手,研究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措施。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发展规律;相互作用;措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金.........
正视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让人眼花缭乱的应对举措,而要求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的呼声也充斥各种媒体。 人们对民工权益的关注并作出的努力应当肯定,但从一个劳动法研究者的角度来看......
浅析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4
【论文关键词】宪法 行政法 行政国 福利行政 论文论文摘要:行政国家的出现导致行政权的日益扩张,使得给付行政与福利行政成为当今行政的最大特点。行政法在控制行政权力与为民众提供给付行政方面离不开宪法的指导,宪法是行政法的根基......
民意与司法的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16-09-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司法改革的有序发展,民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以加强,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更广泛的表达渠道,民意成为司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司法改革也逐步倾向于体察民意,保护民意。许霆案、邓玉娇案、药家鑫案......
浅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1
论文关键词 市民社会 民法 经济法 论文摘要 基于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本文以利益为视角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说明民商法与经济法是互补关系,但也有区别,民法只是以个人权利保护为宗旨,侧重提高个体的经济效率,而经济法......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一方面,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政治生活需要,其检察机关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基于检察机关在现实社会控制中所起作用的一致性及各国之间法文化融合的加强,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机关......
论宪法与政府的共存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5
【论文关键词】历史产物 关系 宪法 政府 共存 论文论文摘要:任何形式的组织和人类政府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而宪法是使政府服从规则控制的事业,存在于政府的组织结构之中,存在于政府的行动之中,宪法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关于市场规制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论述(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论文关键词:实体法 程序法 市场规制法 行政法 论文摘要:市场规制法是实体法和具体行政程序法的结合,市场规制法以公法为主,兼有公私法融合的特点,其私权救济部分通过民事诉讼实施,其刑事制裁部分除独立性的散在立法外已归入刑法典,......
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论文摘要: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报告将我国曾长期流行的“劳务市场”的称谓更名为“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简单改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国学术界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4-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司考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宪政的概念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
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论文摘要】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合宪性”是宪法时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
浅论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1
论文摘要: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法,是调整作为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与民法之间不仅存......
小议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论文摘要: 基于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本文以利益为视角分析两者的关系,从而说明民商法与经济法是互补关系,但也有区别,民法只是以个人权利保护为宗旨,侧重提高个体的经济效率,而经济法是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重心的,是......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正......
浅议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3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 行政法 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依据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从背景、调整方式、调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差异等方面论述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差异。接着又论述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联系。并认为经济法和行政法应该相互作用......
新视角下的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1
【论文关键词】行政关系;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权;管理;控权;平衡 论文论文摘要:行政法学的研究核心是行政权力,行政法学领域基础概念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研究也避不开行政权力。行政权力的法律属性决定了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
简单命题与语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9
任何判断被运用于言语交际领域都要借助于一定的语句,但这并不是说任何语句都是直接表达判断的。究竞哪些语句是直接表达判断的,从语气句型来说,陈述句、反问句表达判断。至于正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一般被认为不是直接表达判断的。......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之比较(7)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3
2、选任检察官的程序极为严格。 其一是任命的主体地位要求很高。美国的联邦检察官都是经参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的;德国的联邦检察官以及法国的全部检察官均是由总统任命的;荷兰的检察官由司法大臣提名,报女王任命;奥地利检察官由司法......
试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宪法 刑事诉讼法 依据 保障法 互动 论文论文摘要:宪法是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依据,二者具有作为公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刑事诉讼法是动态的宪法,是宪法性权利的保障法,二者是应该具有互动性的,才能有利于在权力......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_宪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宪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刑法 内容提要: 各部门法都是宪法的子法,但它们与宪法的距离和联结点却是不一样的。宪法性法律距宪法最近。行政法是宪法之下各部门法系统中最庞大的法群,宪法对其主要是一种理念与原则的指导。......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指狭义的雇佣关系)的区分标准,传统的做法主要是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若用人单位具有营业执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记、备案手续且劳动者并非童工,则双方之间的劳动争议属于劳动关系,反之,则属于雇佣关系。 ......
论司法鉴定法的体系结构与框架安排(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司法鉴定法的体系结构决定于司法鉴定法的性质,司法鉴定法的性质却受制于所调整的范围和对象。这些问题又是以存在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为前提,特别是社会关系和纠纷处理对法律规范的诉求,但现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8-09-29
[摘要]实体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根本上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金融体系不断进步和发展,也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因此,应探索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二者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其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协调关系;有效策略一、相关理论概述在就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前,首先应该注意理解相关含义、发展过程,厘清二者关系演变过程.........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同时也会随之而然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概述开始展开讨论,进而研究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过程,明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是怎样发生相互作用的,并且提出了有关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办法,旨在能够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金融体系与实.........
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论文摘要:部分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对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弱,公法属性不断增长。其中,以社会法为纽带,......
集体协商与平等协商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内容提要:人们往往对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关系混为一谈,但是,就法律而言,两者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文章对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实的分析,指出了混为一谈的原因及危害。从法律的规定和法理的角度做出了对工会代表行使......
论跨国公司与集群区域的互动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集群现象对立统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
简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关系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了两个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至此,我国的婚姻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
简析广场舞与广场体育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07
1 广场舞的历史渊源 广场舞是一种在广场开展的以歌舞形式呈现的具有开放性、自娱性、广泛性的群众参与性及大众化的节奏韵律感和艺术美感的舞蹈样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是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为一体,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在一定面......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一、绪言 尽管存在诸多非议,但近年来的势态发展仍然清晰地表明,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将秉持2002年12月17日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九编制”体例进行创设。继较早之前已经完成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领导者统筹复杂利益关系的原则与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6-08-17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社会利益结构日趋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阶层、行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要想实现......
浅析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论文摘要:在西方宪政制度确立的历史过程中财政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而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中,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具有根本地位的内容之一,这些现象无一不在昭示着宪法与财政法之间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宪法理论对于财政......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9
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 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
试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报告将我国曾长期流行的“劳务市场”的称谓更名为“劳动力市场”。这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简单改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国学术界有关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的......
浅谈如何认识经济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4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 民法 商法 行政法 论文论文摘要:部分法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对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能绝对化。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按照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的排列顺序,从民法到行政法,私法属性不断减......
浅谈司法独立视角下人大与法院关系之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论文关键词]司法独立 人大法院宪法关系 制度构建 [论文摘要]司法腐败的存在,引发了实务界与理论界对“司法独立”合理与否的争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司法独立的简单存废,而在于我们的司法制度一方面妨碍了司法权的独立,另一方面却放......
以程序为本位:论实体法与诉讼法关系的重塑(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话题。对于两者的关系,学者们往往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予以论证而没有将其与我国的法治现实结合起来考察。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法治现实、程序本位主义、实体法和诉讼法关系折......
简谈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05
1、计算机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的应用 1.1计算机在和艺术融合时 有效结合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因素,在丰富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时,也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当计算机视觉艺术与数字媒体结合在一起时,使人们在观看画面时,不仅是欣赏画......
司考宪法:精讲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4-12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司考宪法精讲: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1.宪法是法 宪法和普通法律一样具有法律规范的基本属性: (1)宪法与法律......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论述
发布时间:2017-06-15
准确理解金融体系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对于金融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两个视角.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应该需要时刻了解当前市场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循环周期,只有了解这两者的关系,才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将主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地位进行了相应分析,进而对他们之间.........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文摘要:过去20多年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友好和合作。传统的基于FDI进入的MGRs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经营期间和东道国双方的合作大于冲突的模式。基于合作的MGRs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出发,将政府因素作为内在因素......
体育消费与体育经济发展关系浅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推动体育消费增加,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反之,体育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体育消费不足,体育经济发展潜力大。因此,本文探讨体育经济发展和体育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
论宪法和民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6
----以宪法特质的三重性为视角 摘要 就宪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目前学界虽有多次讨论,但仍欠成熟。不光理论上仍未能全面澄清这一关系,并且还进而导致对相关法律实践的误导。因此,继续讨论这一问题仍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在本文......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6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从法理学的高度来探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以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作为科学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逻辑点,通过对法的调整机制和内在特质所具有的普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法律规范协调......
论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23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的第六节,专门阐述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立场和思路,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许诺到2010年为止要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在中共的历史上,这是党......
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 要】宪法与宪政是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种政治与法律现象。一方面,宪法是宪政的载体,宪政总是要通过宪法所确立的制度与程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宪法又不同于宪政。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有一部宪法,但并不是每一部宪法都能得......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逐渐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创造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依据。 【论文关键词】 文化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差异性互......
浅析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7
媒体监督,是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与中美经贸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分布的行业、地区,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所以认清跨国公司对中美经贸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对中国无论是积极利用美国跨国公司更好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还......
关于司法的制度属性与司法改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7
推进司法改革是落实以法治国方略、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力的重要保障。立足中国现实、借鉴吸收外国司法有益成果、研究和运用司法制度的一般属性,对推进司法改革、保证司法的公正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把握......
浅谈公司治理与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由于股权分散、股东和董事层存在利益冲突,形成了代理理论和代理问题,上述问题的发生使得企业意识到仅依靠财务报告的传统公司管理理念可能不再适用。接着论述了目前全球范围内公司治理的两种主要方式:法规形式和原则模式。同时采用宽视角、长周期对代理理论进行讨论,包括对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拓宽,培养组织内各阶层的团队文化,将其融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关键词:公司文化;公司治理;.........
“复杂的问题”能不能“简单化”
发布时间:2022-10-09
甘肃永昌县女孩赵琴因偷巧克力引起纠纷,自杀身亡,导致了一场群体性事件。超市和赵琴家人各执一词,超市认为赵琴母亲的打骂导致了孩子的自杀;赵家人则指超市的羞辱才是导致孩子自杀的关键。从常理推断,超市与赵家人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比较片面,只因各方的立场、利益之不同,而倾向于把责任“简单化”地推给对方。与超市和赵琴家属一样,当地政府在处置此事上,也是使用了线性思维方式,未充分考虑到事件的复杂程度,而.........
关于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简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王胜国 杨新会 李曦光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 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不仅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大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而且是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人本主义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案、......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日之比较(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上,国际法学界存在两派理论,三种学说。所谓两派理论即“一元论”(Monism)和“二元论”(Dualism);所谓三种学说,即“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优先说”和“平行说”。“一元论”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同属一个......
论我国依法行政与宪法教育之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论文摘要】:依法行政与宪法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意识的培育过程;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信仰的坚定过程;依法行政的过程就是宪法教育的过程。宪法教育能使政府正确认识权力来源于人民;促进政府积......
简述民宿与设计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25
民宿是指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人文习俗、自然景观和农林牧渔生产活动等资源,利用其优美环境,乡土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发挥其独特的魅力,让游客更好地进行旅游、休闲及教育等活动。因此民宿设计要尊重自然山水环境、地方传统风貌,因地制宜运用地方特色建筑材料。这一点与绿色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一、民宿的起源和历史发展我国的民宿最早起源于台湾地区,当初是解决住宿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种简单住宿型态,没有导览或餐饮服务。民宿.........
汉字与汉语语法的关系(1)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汉语语法的阐释已经走出了许多新的路子,许多学者都试图从汉语自身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语法之不同于印欧诸语言的特点。许多观点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新方法、新思路无疑已为语法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一片生机。......
公司权力与公司社会责任关系论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公司权力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公司社会责任是控制公司权力的手段;二是公司社会责任作为公司自我粉饰权力的手段。深层关系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为了公司权力合法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权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只有第一层关系,而无第二层关系。若想用公司社会责任来控制公司权力,需要调整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关键词:公司权力;公司社会责任;控制手段;粉饰手段;董事义务作.........
论诚信原则与劳动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 要: 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在劳动关系运行中实现诚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诚信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
宪法学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论文摘要】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求得社会治理的稳定需行善治并兴法治,在宪法层面检讨目前宪法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不明确,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意义关乎重大。本文从宏观的宪法学视角检视中央与地方分权所具有的宪......
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根本违约将合同后果与合同目的实现结合起来,以此作为确定违约严重性的依据,从而为确定解除合同的要件,限定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奠定了基础。在一方违约以后通过根本违约制度限制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对于鼓励交易、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安全具有......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构建了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维护世界安全新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冷战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全方位的对峙,战时的同盟伙伴关系破裂。 [关键......
简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学生的数据处理。关键词:简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6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力学实验,它贯穿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力、位移、功、动能多个概念。力对物体做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实验力图通过“功”这个桥梁把动能与速度联系起来,力对物体做功意味着物体的速.........
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认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理论界对于劳动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劳动关系视为隶属关系,完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第二阶段,将劳动关系视为平等关系,用民法的理论来协调劳动关系;第三阶段,认识到劳动关系是兼有隶属性和平等性的一种......
试论“文子”与田文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27
“文子”是谁的问题,自班固之后,尤其是柳宗元以来,聚讼不已,在学术界始终没有较为确切的结论。竹简《文子》的出土,并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我们判明竹简《文子》形成于汉初的可能性最大,说明“文子”是出于伪托,但文子是谁的问题......
论缓刑适用与人权保障的关系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1
[内容提要]: 由于刑法所保护利益的广泛性、重要性及其对制裁的特殊严厉性,使人权保障在刑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有强大的后盾支持,而人权保障机能则先天不足,是需要后天着力培植的。本文试从......
简单批处理代替复杂流程
发布时间:2023-05-11
在电脑上完成一项任务,许多时候往往需要经过多道流程、使用多个软件才能完成。如果这些流程呈现经常化的固定趋势,那么就会出现重复性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以简单的批处理来串起复杂的多道工序操作,效率就会有所提高。 一......
宪法监督与民主的关系刍议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8-08
【内容提要】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实现的措施,但在实施宪法监督特别是由代表机关以外的机关来行使宪法监督权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反多数难题”,引出了宪法监督与民主的争论。实际上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宪法监督并不违反民主的实质和精神。 ......
论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 要]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补充,它可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兜底性的保护与救济。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关系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出......
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良好关系论纲
发布时间:2013-12-18
国家审计与被审计单位是一种组织依存关系,国家审计 发展 的荣与衰,与被审计单位密切相关。因此,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仅就如何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作提纲挈领述言。 一、国家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
多媒体示证的相关效益/吴胜军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吴胜军多媒体示证,在出庭公诉重特大刑事及复杂的经济犯罪案件中的,有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相关效益体现在: 1、减轻公诉强度。刑诉法规定举证责任由公诉机关承担,主诉官在法庭上任务重、压力大,除宣读和出示大量的证据材料......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6
作者:浙江大学法学院·李龙 武汉大学法学院·汪习根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从法理学的高度来探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以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作为科学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逻辑点,通过对法的调整机制和内在特质所具有的普遍性进......
媒体与司法公开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法公开和媒体监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媒体监督和司法公开在现实中的矛盾由来已久,两者都是事先法治社会、公正司法所不可或缺的价值。如何平衡两者关系,重造媒体与司法的......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发布时间:2023-04-10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 内容提要】鉴于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研究框架过于简单的教训,设计出从基本理论和具体制度两个层次分析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研究框架很有......
浅论经济法实施与国家干预之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3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 国家干预 市场调节 【论文摘要】如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利用经济法来对国家干预的行为从法律角度进行规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对于国家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关系探讨也极为必要。......
探讨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逐渐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创造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依据。 论文关键词:文化;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差异性;互补性 ......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逐渐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创造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依据。 论文关键词:文化;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差异性;互补性 ......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本文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含意与运用、以及竞争政策的确立与修改,来评介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特别是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在资本、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与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所相似,既要通过大规模的......
论民族复兴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0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可见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文化的繁荣兴盛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民族复兴的时代化表达,也是民族复兴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成......
重塑美俄关系,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3-02-27
鉴于奥巴马政府在交班前竭力放大“俄罗斯黑客网攻美国大选”事件,特朗普在今年1月11日召开他胜选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时,承认俄罗斯参与美国大选期间的黑客行为,并反复强调自己与俄罗斯毫无关系。同时,美军在欧洲持续加紧部署,而此......
浅论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权问题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本文从人权与主权的概念入手,逐步分析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即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
再论《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问题[1]
发布时间:2023-04-20
四、 关于今本《文子》中的“老子曰”的问题 今本《文子》以“老子曰”开篇是贯通全书的特色,也是竹简《文子》和今本《文子》的关键性差别之一,这里的问题在于“老子曰”出现的时间。 王利器先生认为,《文子》一书添......
FDI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FDI除了对贸易有数量上的效应外,还对贸易结构的变化有影响。本文在回顾了有关的文献及历史之后,对1980年~2006年的中国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贸易竞争力指数,用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
本案是雇佣关系、承揽关系或劳务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案情:> 被告江西省吉水县双村粮管所在1987年建所时因占用了原告周能苟所在的村小组的土地,同年3月9日,原告与村小组签订了一份《关于粮油搬运合同》。该合同约定由村小组的村民承担被告的一切粮油包装及搬运工作,以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安......
浅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涵义,并就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进行了论述,在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战略对策。【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