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3:12:17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3-01-08 03:12:17     小编: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均先行16层螺旋CT平扫, 再行CT血管成像(CTA), 之后应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 对图像进行处理, 观察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并对SAH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经3D-CTA共发现46例患者有56个动脉瘤、动静脉畸形8例、烟雾病3例、阴性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作为参照, 提示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83%与100.00%。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可作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价值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 从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致残、致死率也较高。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诊断、早治疗也显得十分重要[1]。本文通过对58例SAH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CT技术对SAH病因的诊断价值, 以期能为SAH病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58例SAH患者CT扫描图像, 均由神经外科医生及影像科医生各1名共同对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分析。通过对VR、MIP图像的多角度旋转, 放大可疑部位观察与分析图像, 以病变为中心进行旋转, 找出最佳角度显示病变部位的全貌及其形状、大小、载体动脉及病变与周围的关系并保存图像作为病历资料。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3 讨论

根据文献及临床资料分析,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多应用于腹部血管检查, 因为腹部血管周围有较多脂肪呈低密度, 经增强扫描血管呈高密度, 两者间的密度差较明显, 不仅易于重建, 且能清楚观察到腹部血管的多重分支, 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而CT应用于颅脑扫描时, 颅底骨质的高密度与增强的脑血管间的密度差较小, 若要将强化呈相对高密度的血管与高密度骨质剥离难度较大, 因此, 也使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少见。虽然目前DSA仍被视作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金标准, 但由于DSA属于侵入性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等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针对危重患者, DSA并不是最佳的检查方法。这种形势下, 临床开始探寻其他有效、可操纵、无创, 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因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便逐渐应用到了颅脑血管性疾病的检查诊断中[3]。

本院近年来收治的58例SAH患者, 均是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方法。本研究中, 主要应用三维重建中的MIP-CTA与VR-CTA技术, MIP能够真实的显示脑血管的腔道, 从而突出血管影像, 而且对动脉瘤钙化显示清楚, 十分适用于动脉瘤的检查诊断;但应用MIP技术时也需注意, 若血管同时存在狭窄和钙化斑块, 则MIP图像的狭窄程度测量容易受到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 最好选择适当层厚、参考轴位图像和MPR图像进行测量。VR技术可以根据容积数据内像素的CT值不同, 对所有像素以不同灰阶投影显现出来, 还可对不同结构进行色彩编码或使用不同的透明度, 同时显示出表浅和深在结构的影像, 结合各种角度的旋转, 使图像更具三维立体感。但也需注意, 针对接近颅底的疑似动脉瘤显示不清时, 最好结合MIP技术, 以避免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4, 5]。

综上所述, 本组3D-CTA 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83%, 特异性为100.00%, 发现AVM、烟雾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00%, 说明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简单、快捷、无创伤、安全等优点, 且对SAH患者脑血管病变的显示及病因的检出有较高的准确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 李彬, 杨建林, 吉六舟, 等.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与应用价值分析.河北医药, 2012, 34

(11):1647-164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