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历史作用

论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历史作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0 00:01:49
论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历史作用
时间:2023-02-10 00:01:49     小编:

摘 要: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与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民族关系状况及革命斗争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民族团结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关注少数民族利益、谋求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民族团结政策提供理论遵循,并为反对民粹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列宁;民族团结思想;中国;指导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4-0001-05

一、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形成及特色

列宁民族团结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及其理论框架。经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并通过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了列宁民族团结思想。

(一)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一是论证了民族团结的基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使无产阶级的地位日趋下降,为摆脱共同的阶级压迫,消灭私有制,各民族无产阶级应团结起来。二是民族团结的主体:各民族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口号,并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做到这一点。三是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第一,民族差别。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别必然导致各民族间互相不了解、不信任,并由此产生民族隔阂;第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这种思想既可以影响到无产阶级内部各党派的团结,分散无产阶级力量,又可能产生民族歧视、排斥其他民族现象,破坏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第三,资产阶级的反动政策。反动的民族政策产生民族仇视,加剧民族隔阂。四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第一,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各民族无产阶级,即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党,共产党代表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一个民族的利益;第二,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第三,号召各民族的无产阶级要相互支持、互相帮助,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第四,提出各民族无产阶级要坚持民族平等,反

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一切民族特权;第五,经常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清除党内错误思想,加强党内团结。

列宁民族团结思想涵盖了民族团结的涵义、主体、意义、核心、基础、影响因素、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及历史作用等,继承了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思想体系本身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以后各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不断完善这一理论内容方面作出了各种的尝试。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学者们更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思想为根本指导,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初创(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形成(列宁时代形成)→发展(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发展阶段。

(二)充实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

列宁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核心观点,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观点,并最终形成了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其发展之处在于: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强调共同利益是各民族无产阶级团结的基础;列宁既坚持共同利益是各民族团结的基础,更重视和关注各少数民族的具体利益,并颁布相关法律纲领草案、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全世界无产者的团结,特别是西欧民族国家无产阶级的团结,为此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列宁民族团结理论不仅强调无产阶级不分民族的团结和联合,而且十分强调

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团结,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扩大了民族团结主体的范畴;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形形色色的民粹主义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在此理论基础上,列宁更进一步阐述了俄国各种民粹主义思想及其表现形式,详尽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对无产阶级民族团结的巨大破坏作用,并通过各种形式与其作斗争;第四,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坚持民族平等;以十月革命为分水岭,不论是革命前,还是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通过颁布各项纲领、草案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并指出,即使各民族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权,俄国仍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为此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达到事实上的平等;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波兰、爱尔兰、中国、印度等国的革命问题时,已经初步提出了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想;而列宁在自己的著述中,以此思想为指导,更加详细、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帝国主义阶段各个国家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号召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主张用无产阶级的国际文化教育各族工人,并创建了第三国际,领导和支持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可见,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充实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民族团结思想体系。

(三)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实践性更强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考虑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1],“在帝国主义时代,对于无产阶级和共产国际来说,特别重要的是:弄清具体的经济实施;在解决一切殖民地和民族问题时,不要从抽象的原理出发,而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各种现象出发。”[2]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与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民族关系状况及革命斗争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列宁民族团结思想。

鉴于此,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实践性更强。

首先,针对俄国的民族问题,列宁审时度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解决俄国革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进程,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俄国的特殊国情和革命现状,提出了民族团结思想,其主要目的是联合团结国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沙俄专制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其次,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根据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出现的新特点,列宁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这一战略思想。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实现世界各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不仅需要强调本国无产阶级团结,还要号召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国际团结,组成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把革命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的革命斗争。列宁创建的第三国际更是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正是在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正确指导下,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俄国,而非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并为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早日实现提供借鉴和帮助。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实践性更强,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他充分领悟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俄国革命斗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当中,为团结国内国际无产阶级得革命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列宁民族团结思想对中国的历史作用

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对中国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均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空前的双重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受到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另一方面,在国内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广大民众遭受到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统治,虽然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但力量分散,缺少组织性,一些自发的革命斗争不能彻底动摇和推翻阶级统治,中国仍处在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的失败更是给中国的有志之士以深刻警醒。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认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引革命。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状况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分相似,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给迷惘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开始在国内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十月革命重要的历史意义,使中国人民感到振奋。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劲的社会思潮,并推动和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列宁及其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和路线指导,并给予很多实际援助。随后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列宁民族团结思想的指导下,借鉴苏维埃处理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依据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国情,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对我国政党组织建设产生影响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民族团结的领导核心,政党组织的建立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一个不分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坚决反对按民族建党。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和建党学说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得到了由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无私帮助。1921年 7 月,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出席会议,中国 13 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此次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22 年 5 月,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她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列宁建党学说的重要影响。

其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成员在内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表现在,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 13 名代表中,就有一位少数民族同志――邓恩铭(水族),他是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山东支部的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少数民族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中,还包括另外两名少数民族党员:马骏(回族),刘清扬(回族)。随后,许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少数民族优秀青年陆续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为实现革命理想的斗争中,坚贞不屈,很多人甚至为此奉献了年轻的生命,如蒙古族的荣耀先、白族的施辍⒙族的关向应、回族的郭隆真、马本斋,白族的张伯简,黎族的黄振士,壮族的韦拔群,土家族的姚彦,苗族的朱早观,侗族的粟裕,彝族的王有德,朝鲜族的李冬辉等。[3]列宁曾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4]要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在我国,1945 年 6 月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一开篇就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5],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此后,历届党中央领导人反复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必须加强党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建设,经常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纯洁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执政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古田会议决议为标志,提出了适合中国实情的建党思想,即“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时从组织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位。”[6]正是由于我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教育党员,武装、改造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使他们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成为工农联盟的先进分子,从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巩固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三)为我国关注少数民族利益、谋求共同发展提供借鉴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既要重视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利益,还要对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加以关注,包括民族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只有充分关心和重视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才能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维护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列宁的这一思想对我党民族理论的提出与民族政策的制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吸收和借鉴苏联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颁布了一些纲领性文件,制定了相应的民族政策,来保障少数民族的具体利益,团结少数民族共同开展革命斗争。1930 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和 1931 年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中,均明确提出了党和国家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力、培养民族干部等民族政策。1930 年的《中国共产党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指出“帮助各少数民族之各个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7]221整个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但反复强调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团结,重视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的紧密合作,而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各少数民族的具体利益,增进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信任,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中。 建国后,我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各少数民族的利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初,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帮助与各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政策,大力倡导“国家和先进民族,特别是汉族,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全面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8]为了促进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缩小地区差异和民族差距,党和国家还制定和落实了其他的一些民族政策来维护各民族的正当利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妥善解决民族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了区安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些政策包括民族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文化政策、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四)为制定我党民族团结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民族团结政策是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政策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团结思想产生于建党初期,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1949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团结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9]这是我国第一次将民族团结原则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维护民族团结政策有效落实的基本政策。1951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要把训练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因为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民族团结、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和做好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关键。1951 年 11 月,政务院通过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将此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团结的法律依据。据统计,1954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2 年)被载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成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到 1954 年为止,全国少数民族干部已经达到 14 多万人,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的近 3 倍。自新中国成立至20 世纪 60 年代这 10 年间,全国有少数民族干部 50 多万人,知识分子 30 多万人,少数民族工人 80 多万人。[10]这些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党和本民族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为本民族、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五)为中国共产党反对民粹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列宁认为,形形色色的民粹主义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之一,加强民族团结必须批判和反对各种民粹主义,包括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在俄国主要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而在中国则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也被称为“狭隘民族主义”)。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大汉族主义,特别是国民党大汉族主义对无产阶级与各少数民族的团结合作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采取措施反对大汉族主义。1931 年颁布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中明确规定,“允许在一切政府的机关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并且坚决反对一切大汉族主义的倾向。”[7]170全国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指出,应突出抓住少数民族与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统治这对主要矛盾,不宜过早地强调开展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样才有利于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的统治,减少革命发展的阻力。当时解放区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中共中央和各中央局要求,在土地改革过程中必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响应中央号召,陕甘宁边区政府于 1946 年 5 月发布命令,“凡属汉人进入蒙地时必须遵守当地政府之法令,如在蒙地从事垦殖,必须取得当地蒙民政府之批准。尊重蒙民之风俗习惯,并以不妨害蒙地之牧畜业为原则,同时禁止商人包租制,及各种过分剥削。”[7]1051

新中国成立后,个别地方民族关系比较紧张,这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决反对和批判“两种民族主义”,以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毛泽东撰写的《批判大汉族主义》(1953 年 3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 年 6 月)和周恩来的《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 年 8 月)等都十分详尽地阐述了两种民族主义的极端危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部分更是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11]

党中央不仅从理论和思想上反对、批判两种民族主义,而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把清除干部错误思想、维护民族团结落到实处。针对我国部分地区一些干部歧视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现象这一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批判了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大汉族主义,维护了少数民族的权益,巩固和加强了各族人民的团结。1953 年 3 月,毛泽东强调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主要是汉族干部和群众)开展民族政策教育,批判大汉族主义思想。1956 年 4 月,针对一些民族地区再次发生民族歧视现象,中共中央又一次发出关于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指出:“大汉族主义思想倾向现在仍然是影响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不能正确贯彻执行的主要危险。”[12]党中央还强调,在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同时,应客观地反对现实中存在的地方民族主义现象,有力地维护了地区安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15 .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论民族问题(下)[M].北京:民族出版,1987:821 .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建党初期少数民族中的杰出人物(2)[EB/OL].[2014-10-10]. http://dangshi.people.com.cn/

GB/18263272.html.

[4]列宁.论无产阶级政党[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7 .

[5]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通过)[EB/OL]. [2014-10-10].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099/20010426/452728.html.

[6]韩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传承超越及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32.

[7]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金炳镐,王铁志.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442.

[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校网. [EB/OL].[2014-10-10].http://

dx.nwsuaf.edu.cn/show.php?articleid=443.

[10]史新元.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服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利益――纪念列宁诞辰90 周年[J].民族研究,1960(4).

[1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EB/OL].[2014.10-09].http://cpc.people.com.cn/GB/64107/65708/66066/66078/4468606.html.

[12]青觉,闵浩,黄东辉.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1):3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23-02-03
和亲也叫做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它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
列宁“三位一体”的权力制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列宁晚年,为了防止官僚主义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和制度创新,形成了依靠执政党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三位一体”的权力制约思想。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和制......
从中日品牌历史看民族品牌生成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我国当下流行的品牌理论都来源于西方,其论建构和话语形式都完全是西方化的。这一理论往往强调了品牌的共通性而忽视了品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造成品牌实践的误区。品牌生成首先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只是到了工业化大生产以......
历史剧大讨论述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电影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3
当社会出现急剧变动、转型之时,人们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顾虑而不能直抒胸臆,或者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完全正确地感知外在世界,于是往往会通过构建有效的历史资源来对现实进行定位。既可以为时代立言、立心,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也可以言志来消除内心的不稳定感、迷茫感。历史剧作为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运动中耀眼且争议最多的体裁形式,一直伴随着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我国戏剧大多数取材于历史,元、明、.........
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的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他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坚决实施宪政、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法律、加强权力监督、处理党与法的关系。列宁依法治......
对注重民族团结的“法治思维”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9
一、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法治中国是指在整个中国领域内都实现法治化,包括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政党和其他社会共同体行使社会公权力的法治化。 (一)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列宁租让制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8
一、列宁租让制思想的提出背景 (一)国内经济形势严峻 苏俄国内战争(19181920年)结束后,生产凋敝,经济急需恢复。1921年春,由于农作物歉收和大量牲畜死亡,形势更加严峻,苏俄急需采取迅速、坚决且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我国的历史文献卷帙......
中国民族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31
虽然历史上民族有分合,领土有盈缩,政权屡更迭,形势常变化,但是中国文明从来没有中断,这与世界上其他几个古代文明中途夭折的情况截然不同。中国文明没有中断的很大原因就在于不断融入新鲜血液,不断地吸纳和辐射,文化的更新和民族......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图景:历史概述与现状反思
发布时间:2022-09-01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图景:历史概述与现状反思自2005年国家民委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并将大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正式纳入工作议程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开始兴起,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活跃起来一些专业机构,他们在组织活动开展中引入和采用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实务实践经验。而中国国内学界也逐渐达成共.........
中学历史习题的设计及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历史习题是历史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逐渐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研究过程中发现,中学历史习题呈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要求历史教师进一步关注历史习题设计,不断了解历史习题的作用,从历史习题设计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成熟的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体系,发挥历史习题最大的效用。关键词历史习题习题设计习题作用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
简析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13
"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闲暇教育;历史意义 论及终身教育思想,追其根源,可以说自古有之。如在我国就流传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语,西方则盛行“Never too old to learn”的说法。但那时的终身教育思想很零散,真正系统化具有......
人在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对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本文对中国和西方传统历史分期方法中的“人”进行了整理,指出其无法代表现实而全面的人类群体,无法真实地体现人的一般本质,在研究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方面存在缺失。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
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发布时间:2023-04-01
" 作为一种政治理念的民主,往往舆政治进步留紧紧地聊系到一起,并成为—种能使人热血沸腾的象征。然而,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似乎已经遗忘,或是根本未曾注意到,西方知识界自法国大革命后的—百多年间,对民主的认识经历了一场......
列宁党报思想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02
"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列宁在俄国独特的斗争环境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1917年,他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成功地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使得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取得了胜利。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胜......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 要]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列宁是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第一人。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经历了形成与转变、发展、升华三个阶段。列宁社会主义观主要由社会主义本质论、本质特征论、条件论、任务论、方法论......
论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哲学简史》
发布时间:2023-05-31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编纂的《中国哲学简史》作为教材在中外都享有盛名,对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冯友兰的教育思想 教育自古以来......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孔子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民族观是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歧视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民族。孔子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取代了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是民族观的伟大进步。孔子民族观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民族思想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其中蕴含的民族政治思想,探讨了民族政治思想对于当今我国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启示意义。指出,在中华民族这一国族层面上,应当重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和交......
浅议历史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 知识体系 高考模式 学生 论文摘要: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历史学科虽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并未能真正认识到。3+X的高考模式,让学生从初中开始便对语文、数学、英语情有独钟,......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11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精品源自化学科 论文关键词:列宁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丰富和发展 当代价......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3-03-02
" 本文就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性进行探讨,就教于大家。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何理解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在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少数学者仅仅从对外经贸的角度考虑,这显然不够全面。笔者......
微历史:民国其实很有料
发布时间:2022-12-17
辛亥革命不容易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在汉口租界里配制炸药。炸药都放在一个洗脸盆里,孙武正在检验。这时刘公的弟弟刘同很好奇,也过来凑热闹,还叼着一根烟。刘同是个马虎蛋,看就看吧,一不注意就把烟灰掉到了盆子里。结果洗脸盆成了超大型炸弹,砰的一声,帅气的孙武就被毁容了。一时浓烟四起,目标被暴露。孙武曾经在武汉很穷,他和邓玉麟、焦达峰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饿得肚子咕咕叫。最后穷得把衣服都卖出去了.........
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8
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教学大纲修改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
基于孔子编辑思想观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孔子也是一位著名的编辑家。本文主要针对孔子编辑思想观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孔子思想观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编辑思想......
彝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 要]彝族历史文化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它的保护和传承在文献保护、经费支持、传承人和民族身份标示等方面陷入了困境。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历史文化,必须努力克服五大困难,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关键......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2
" 如何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教 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讲不好,学生不但不能正确理解,反而形成错误概念,甚至 产生不满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影......
我国科学民主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民主化是确保科学在社会中的存在合法性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科学精神与民主理念”作为科学传播的思想内涵,首先要求科学具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利。科学,如果只能由科学家和政府来讨论决定......
延安时期中共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延安时期中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边区农民参加抗战和建设的积极性,为最终战胜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动力源泉......
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3-03-27
内容提要曾国藩是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他军事上的成功,在清中叶汉宋之争中一度陷于颓势的宋学在晚清再度复兴。这与他在吏治腐败、帝国危机的背景下积极倡导宋学,以图改良风俗、挽回道......
古代诗歌中的异质文化思想情感及其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种民族文化的成分是多样的,其中必定有一个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成分,其他成分或与它同质,或与它异质。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成分是道德文化,其中儒家文化又是最基本的,即所谓正统的,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与它同质互补,共同构成古代......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发布时间:2023-04-01
在给民族音乐学下定义时,常常是从划定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着手,无论是起初的比较音乐学还是后来的民族音乐学,及今天的“Enthnomusicology”一词译成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学,或者干脆叫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争论,都是与这一学科自始......
论民族团结背景下高校武术教育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13
1、研究对象以2013-2017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武术套路比赛的13所高校(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昌吉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警察学院、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椤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教育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收集和整理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武术教学与专业训练、新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列宁与邓小平农业改革思想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列宁、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列宁关于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尽管苏维埃政权建立起来了,但是重重困难却仅仅包围着这个新生的国家。一方面,农业和工业水平的落后;另一方面,国内和国外......
试论中国审计文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3-02-10
周生春 张宏斌 浙江大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 经济 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 中国 审计面临着日益增大的挑战。在全 社会......
论析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发端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行政伦理思想;儒道墨法;历史发端;理论内核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其产生的逻辑。生产力张力的释放、政治结构的重塑、多元地域文化的交流,以及“士”阶层作为思想主体的崛起,是中国......
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等
发布时间:2023-02-17
问:为什么说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冉双国) 答:之所以说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是因为(1)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而......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难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如:国家资本主义是由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捍卫社会主义政权的特殊措......
历史上以色列议会民主制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 要]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唯一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制的国家,一直被誉为“专制沙漠中的民主绿洲”。虽然以色列的政治体制大体上沿袭于西方的政治传统,但又明显融合了以色列自身的历史传统文化因素,形成来源于西方而又区别于西方的独特......
试论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试论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试论列宁和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来 源自 教育 网 【内容提要】列宁、毛泽东是苏联、中国两个社会主义大国......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4
一、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音乐学的定义 音乐学是一个舶来词,其分别来自英语Musicology,法语中的Musicologie,和德语中的MusiKwissenschaft是同义词。音乐学多年以来在相关的学术领域一直被冠以音乐理论这个名称,此二者......
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形成背景及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03
摘要:列宁在领导俄国的共产党夺取执政权期间,其对共产党应不应该执政、如何执政、代表谁执政、怎样才能保证执政的科学性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逐渐构成了列宁的执政思想。列宁执政思想的形成是对国内外环境的客观分析也是对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列宁;执政;共产党;价值;背景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5.........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27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多元文化环境,呈现出思想认识多元、文化心态敏感、成长压力较大等特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存在行为习惯指导缺失、文化观培养不足、无意识中强化族群意识和应急性教育等问题......
浅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7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发布时间:2022-11-09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摘要:冯小宁的作品以“反思战争”的精神立场......
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20
2016年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对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出要创新方式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海西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
微积分的历史、方法及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5
微积分的历史、方法及哲学思想 摘 要:微积分是1门重要的学科,本文首先对微积分的思想萌芽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古代的思想中就包含了原始的微......
白寿彝与2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大众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大众化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历史大众化进程中,白寿彝先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与作用。如先生对回族历史与回族人物的史料搜集与整理,对回族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历史梳离与定位以及对回族史......
中学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6
"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
历史虚构与国族想象——《我的1919》的文化读解
发布时间:2022-12-31
在西方文化和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诱惑深刻地干预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中心主义情结和霸权优越感又刻骨铭心地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破坏社群的认同想象。90年代以来,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受挫、美国对中......
初中历史民族关系史教学方法和目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摘要】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让学生对于民族关系史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知,这是知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某种程度上,让学生对于民族关系间的发展与演进历程十分清晰,让大家对于民族间的关系以理性的视角进行理解与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思想演变进程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土地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团结最广大的革命力量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革命......
用照片探寻家族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29
用照片探寻家族历史刘卫也许是想表达我们之间的距离,照片里的人,大多我并没有拍他们的正面,做这个项目的这几年,我知道了很多从来不知道的事。无题,香港,2012刘卫摄刘卫1982年出生于香港现于香港从事摄影创作据称有过半的香港家庭,是上一辈从大陆来到香港定居。影师刘卫1982年出生在香港,她的父母是四十年前从大陆来到这座城市的。一些偶然的家庭变故,让她对熟视无睹的家庭关系和周边的城市街区有了新的观察。.........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发布时间:2023-07-11
"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 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 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
探究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发布时间:2023-02-20
分工理论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路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决定这一发展规律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马克思通过研究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站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科学地解释了历史发展之谜,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分工与生产.........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2-01
毕业论文 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格培养 摘要: 本文分析了1个人拥有健全人格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分析了音乐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影......
试论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要: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骆驼献舞》的出现,使中国的动画电影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到1949年,经过十四年的初步探索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本研究从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其进行研究,以此......
试论民族史学科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形成史分期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才形成的。从民族史的学科视角来探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其实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形成过程。关键词:中华民族形成史分期【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23-01自近代辛亥革命后,.........
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6-09-14
一、美国立宪的历史考察 美国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分别是建国前期、建国时期、南北战争、重建时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冷战时期、冷战后至新世纪。虽然这里建国前期真正的作为独立国家意义上的美国并不存在,但是从1607年到173......
浅议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疆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文章论证了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分析了当前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新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对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继续实施“民生建设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依法管理,落实好《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
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3
论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可知前世,可悟今生,可净化心灵、塑造品格,这是中学历史课的根本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必须担负起这http://Www.LWlm.cOm一使命,开动脑筋,积......
“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 “中国梦”是中国自1840年起170多年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的历史反映,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为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发展历程。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就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析民族主义及其中国当代形态
发布时间:2023-05-13
关键词:民族主义;中国形态;发展现状 民族主义诚然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文化现象之一。伴随冷战终结和全球化进程加深,在形形色色理论与思潮中,民族主义以其内在的强大力量,逐步成为多数国家统治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根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族自治权作为其核心内容。保障民族自主权的实现,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接触到民族自决的思想......
论中华民族传统祖国的意义结构
发布时间:2023-01-18
" [论文关键词]中华民族;祖国;乡土;民族文化 [论文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祖国是“三位一体”的意义结构体,“天下”为体,故土家乡是根基,政治国家是保障,伦理文化是支撑,是“乡土之国”、“中国”、“中华”的有机统一。 ......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数形结合方法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而数形结合方法实质上就是按照数据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比较抽象的语言,通过图形表达出来,或者是将图形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在高中数学的某些问题的解题过......
民族声乐艺术历史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古代、20世纪及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期进行分析。并论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特点及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旨在探索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演变历程;现代化发展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时期的民族声乐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在声乐艺术的发展初.........
论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现代领导科学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2023-03-27
内容 提要: 民本思想在 中国 历代执政者的思想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执政者不同,民本思想的内涵也不同,甚至有着质的根本区别。从民本思想的 发展 可以透视出 现代 领导 科学 发展的趋势。传统民本思想有其进步性和 历史 局限性;......
关于中国历史上使用重典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6
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于是“乱世当用重典”的思想便应运而生。重典,顾名思义,是指较重的刑罚。而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虽不处于乱世......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其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在写作《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神圣家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并在Ig-4J......
长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长征清算了教条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树立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思想政治路线,发展了我党的群众路线,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历史逻辑及其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政治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起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形成成熟的体系。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邓小平个人的特殊经历成就了其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
中国思想史简述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思想史简述 中国思想史简述 中国思想史简述 公元前1027年或1122年,位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的酋长,即后来的周武王,会合大批反商部落攻入朝歌,商纣王被逼自杀。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又率兵东征,扑灭了一些王室成员......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各国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讨论中,团体诉讼经常作为一种制度样本而被屡屡提起。不过,对于欧陆之外的法学家而言,真正理解这一制度却并不容易。单单关注法条显然不够,德国学者关于现行法的法解释学和法政策学论著,也不能提供......
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集大成著作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积累的丰富教育智慧,是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灿烂瑰宝,更是中国教育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对于中国教育史,对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还很缺乏,为此文章即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一书进行系统介......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回顾及思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预示着21世纪初我国将把开发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其实,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有其兴盛辉煌的一页,西部地区的发展兴衰历程值得人们回顾和思考。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进程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
对马赫及《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15
摘 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著作将力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为后世科学家的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直到19世纪,恩斯特・马赫看出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的局限性,并且发表......
《爱与黑暗的故事》:一部作品与一个民族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15
2016年4月17日,由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编导并主演的影片《爱与黑暗的故事》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 《爱与黑暗的故事》以当今以色列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家阿摩司奥兹的同名小说为蓝本。原作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也有许多评......
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乐器音色的运用及演奏
发布时间:2023-01-05
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乐器音色的运用及演奏 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体现了东西方音乐技法的交融,充分发挥钢琴多声思维的特点,通过富有特色的民族性语言风格,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产生了令人陶醉的艺......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 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
论三K党的兴衰及其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作为美国社会中最为臭名昭著的白人种族主义恐怖组织,三K党最早成立于内战后的南部重建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兴衰起伏,在美国历史中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三K党的失势表明其所代表的种族主义、宗教偏......
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三、团体诉讼在20世纪的发展Ⅱ:通过《一般商业条款法》的发展 (一)一般商业条款的兴起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所谓一般商业条款,是指企业在商业活动中针对不确定买家事先拟定并且反复使用的合同条款。就其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而言,一般......
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
历史故事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7
1.历史故事的含义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它往往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和社会概况。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可以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集中描绘一个历史事件。它要求立足于现实去回顾历史,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描写,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考察路径及其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马克思思格斯所认为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两重意蕴,一是指人类总体的发展历史,是从其具体的客观的历史事件中探究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问题,找寻其必然,并遵循必然以实现人之自由。二是指十八世纪以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使世界市场在全......
历史影视作品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9
历史影视作品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历史影视作品数量日益增多,各种帝王、清宫、革命、抗日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视听材料,成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学生摄取信息......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2014-01-26
摘 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发布时间:2023-02-14
" 【内容提要】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开启了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如何有效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两大战略性问题的探索。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两大历史性课......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9
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 “和”、 “礼”、 “善”等思想。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编辑了“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研究分析” 和谐民族交往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