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厅水库位于长城脚下的北京市延庆和河北省怀来两县境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央水利部直接组织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1951年动工兴建,1954年竣工,1955年正式蓄水运用。
官厅水库是由发源于内蒙古、山西两省的洋河、桑干河和北京的妫水河汇流成的,其下游为永定河。永定河曾名无定河。“永定河”这个名字是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皇帝所赐。因含沙量大,且河边多变,也曾称之为“小黄河”。“永定”,不过是人们长期的愿望。在历史上“永定”河徒有其名,实际是一条经常泛滥成灾的“无定”河。京、津两市和京津间十余县深受其害。据历史文献记载:从金代开始至1949年的834年间,永定河共决口81次,漫溢59次,河道改道9次。仅清代268年间,就决口漫溢78次,平均每四年即发生一次洪灾。明、清两代永定河洪水进袭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就有7次。如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七月石景山和卢沟桥一带决堤20余处,北京城右安门大桥被冲断,永定门外灾民两万余人,“人多避树上巢居”。城内“宫门水深数尺,屋宅倾圯着不可数计”。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发生的洪水,良乡城“水入西门到县治,衙内外水深数尺,南关民房冲毁过半”。天津位于永定河尾闾,是历次洪水的重灾区。1939年8月20日,洪水冲进天津市区,天津化为水乡,马路上可行船,溺死者2720人。
远在19世纪,就有人建议在永定河上游筑坝以节洪流。1925年北洋军阀政府的顺直水利委员会,曾提出修建官厅水库的建议。1932年华北水利委员会曾提出永定河治本计划。在日寇侵占时期,伪建设总署也做过多种计划。但是,一个多世纪的种种计划,都是“纸上谈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间,在中央水利部召开的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即决定修建官厅水库。随即成立永定河官厅水库工程处,进行测量、勘探、决定坝型、选择坝址等一系列设计和筹备工作。1951年初,官厅水库工程处迁至官厅现场,9月份改称官厅水库工程局。10月25日正式开工兴建,到1954年5月竣工,下游人民千百年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官厅水库的建成,是我国解放后治河技术发展史上的先驱。
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官厅水库的建设。1954年4月1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了官厅水库工程。1954年秋和1955年8月22日,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先后到官厅水库视察。从1950年到1955年期间,先后到官厅水库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朱德、董必武、陈云、邓小平、聂荣臻、林伯渠、罗瑞卿、傅作义、李葆华等。1954年5月31日,在庆祝官厅水库竣工大会上,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将毛泽东主席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的锦旗授予大会。
当1953年水库主体工程竣工时,《新华社》曾作以下报道:“永定河官厅水库的拦河坝和溢洪道主体工程,在国庆前夕按照设计标准提前完工。今后即使发生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也会驯服地接受水库的控制。永定河上游洪水,千百年来对北京、天津和永定河下游人民的威胁将解除。”1958年5月26日,当时的国家文联主席郭沫若同志也率领着中国文联参观团到了官厅水库。郭老提笔题词:“北京产量过长江,南方风景过长城,官厅水库鱼三尺,夹库湖山两岸青。”
官厅水库建成蓄水:“永定”河从而名副其实,而且变水害为水利。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3402平方公里,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面为175平方公里。建库60多年来,基本上免除了永定河下游的洪水灾害。自蓄水以来,永定河曾发生过7次洪峰,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由于水库发挥了拦洪调蓄作用,削减洪峰数值均在70%以上,推迟了洪水下泄时间,使下游没有出现洪水灾害。在保障首都、天津及永定河下游广大地区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极其显著。首先,自1955年蓄水到1980年的25年间,共调蓄水量303.5亿立方米。其中供北京工业和生活用水201.8亿立方米;下游农业用水88.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仅首都工业和生活用水一项,25年中,年均8.4亿立方米,以当时的每立方米2角钱计算,每年可收入16800万元;其次,水库的建成为山峡梯级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1954年5月官厅水库竣工后,兴建了官厅水力发电厂,这座发电厂是建国后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建筑安装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第一台机组于1955年12月27日建成并投入运行。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为电厂建成剪彩。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涛等国家各部委负责同志和原苏联专家莫列柯夫等出席了剪彩仪式。1955年8月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到官厅水库视察时,坐汽船观看了水库全景和发电厂。官厅电厂运行后,对保证首都用电、缓和京津唐地区用电紧张状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后下游的两个梯级电站也先后建成发电。到1983年共已发电60亿度。其中:官厅水库发电站,年发电3000万度;从1956年到1986年共发电21亿度,收入1.5亿元。再则,官厅水库养鱼业虽比较落后,但自1958年开始,到1983年共捕鲜鱼700多万公斤,对改善首都和水库周围城乡人民生活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据计算,官厅水库年综合经济效益约2200万元。水库建成后,7年即还了本,实际每年向国家贡献 2000多万元。
官厅水库的建成,给永定河下游的人民带来了无限幸福。延庆、怀来两县的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但由于永定河多泥沙,又因向北京供水需要,水库采取了自然排沙方式,多年平均排沙比约4.72%,因而淤沙严重。到1985年5月,水库淤积泥沙6.14万立方米,库容相应减少,致使水库防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而且影响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从1966年开始,至1976年,先后曾采取降低溢洪道底坎3米、大坝加高防浪墙1米等补救措施,但仍不能解决长远运用问题。为此,国家水电部从1979年施工至1988年竣工,又采取了加宽溢洪道和加高大坝两项续建工程,2001年秋,有关部门又采取了挖泥船机械清淤工程。为了确保北京水源安全,加大官厅水库污染防治,北京市及水库上游的河北、山西建设了相应的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规划工程总投入73.80亿元。建设了16座污水处理厂;治理21座水库,防治上游水土流失;消灭污水渗井7000个。按照《21世纪初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官厅水库在2005年达到了二类标准,作为北京市第二用水水源。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一带,水更清、山更绿。美丽的塞外明珠―官厅水库为首都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2014年的世界葡萄大会和2015年的世界马铃薯大会及2019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将代表首都北京呈现着重要的作用,也为申办2020年冬季奥运会努力做着贡献。并为绿色北京、生态北京的首都人民健康生活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